近期,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发现有减肥类产品添加“盐酸西布曲明”和“酚酞”的违法行为,并对该违法行为进行了查处。专家提醒消费者要理性服用减肥类保健食品。严格按照批准的说明书服用,不能代替正常饮食。
违禁药物1:盐酸西布曲明
盐酸西布曲明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药物,曾用于肥胖症的治疗。曾于1997年经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随后在欧盟、澳洲、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获得批准上市,2000年在我国上市。
盐酸西布曲明容易导致口干、厌食、失眠、便秘以及持续性体温较高等情况出现,大家如果在服用食物后(保健品)出现以上症状就要注意该食品成分是否含有该类违禁药物。
违禁药物2:酚酞
酚酞是化学品和临床处方药,有严格的适应症,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若长期过量服用可能引发严重的副作用。
酚酞在制药上作为医药原料,其药品名称为酚酞片,主要用于治疗习惯性、顽固性便秘。过量或长期滥用,可造成*电解质代谢紊乱,严重时甚至可诱发心律失常。婴儿和哺乳期妇女禁用,幼儿和孕妇慎用。
对于以上两种违禁药物,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八条明确规定,“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盐酸西布曲明和酚酞不属于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禁止在食品(含保健食品)中添加使用。
监管部门将其作为抽检监测和日常监管重点,一旦发现食品(含保健食品)中添加了盐酸西布曲明或酚酞成分,将给予严厉处罚,涉嫌犯罪的,还将移送公安机关。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发现食品(含保健食品)有违法违规行为,可以拨打12331向当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举报。
我国科学家在国际医学领域再次取得突破。
记者从有关专家处获悉,中国人均抗菌药物使用量超发达国家5~8倍,规范使用刻不容缓。
细菌耐药已成为全球性最紧迫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XDR细菌感染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国际上也几乎没有专门针对XDR治疗策略的共识和指南,细菌耐药已成为临床医生处理细菌感染最为棘手的问题。
医院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XDR是我们俗称的“超级细菌”中的一类,具有很高的耐药性,大多数抗菌药物都对付不了它。
而目前在我国,“超级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占临床出现比例的3/4,其中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肝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4个革兰氏阴性菌,对临床感染治疗造成严重威胁。
导致耐药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使细菌迅速适应,各种“超级细菌”相继诞生。
过去一个病人用几十单位的青霉素病情就能缓解,而相同病情,现在几百万单位的青霉素也没有效果。
数据显示,中国抗菌药物的使用量惊人,约占世界一半,人均使用量是西方国家的5到8倍。
更让人担心的是,如果任由过度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形持续下去,到2050年,每年中国将有100万人因此死亡。
“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引导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医院教授告诉记者,现在有不少公众对于抗菌药物有很多误区,比如错把抗菌药物当成消炎药,“最常见的就是一有感冒发烧就喜欢用抗菌药物,其实抗菌药物只适用于细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引起的炎症。
此外,还有的患者觉得使用抗菌药物种类越多越有效,事实上不合理的用药反而会降低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