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通知,向全国推介第二批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扬州高邮市“聚焦五化促转型高邮大虾火出圈”案例入选,是江苏省上榜的两个案例之一。
高邮大虾(原称“罗氏沼虾”)是高邮市的特色产业,在高邮有近33年的养殖历史。近年来,高邮市围绕高邮大虾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数字化、标准化、主体化、市场化、生态化”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形成包括苗种生产、饲料产销、渔药产销、渔需产销、设施建设、捕捞运输和加工流通等完善的产业链条,产业链总产值近40亿元,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近10万人,被中国渔业协会授予“中国生态大虾之都”荣誉称号。
数字化管理
强化科技赋能,高邮通过集成数字化视频监控、水质监控、自动管控设备等设施,实现高邮大虾养殖“水质智能监测调控”“养殖场景智能监控”和“饵料投喂精准调控”;建成虾产业园智慧养殖云平台系统,实现“高邮大虾”基于大数据的养殖决策、环境监控、养殖设备智能控制、病害监测预警等水产养殖信息化服务。
养殖区
标准化生产
高邮制订并出台扬州市级《高邮大虾生态养殖标准》,为生态养殖提供标准范式;建立高邮大虾养殖尾水达标排放治理体系,以体系标准约束养殖行为,进一步推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高邮在龙虬镇打造了2140亩“高邮大虾”现代渔业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农户”的管理运营模式,基地内养殖户最低年收益达到8万元;在三垛镇建设了2000亩标准化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推动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塘租由原来的1000元/亩,提升至1500元/亩,年增加村集体收益30万元以上。
主体化培育
高邮市全力培育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带动高邮大虾全链条发展,如以食品产业园、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建设为抓手,支持加工企业开发开袋即食、休闲小食等附加值高的产品;鼓励种苗企业强化科研攻关,突破育种瓶颈技术。现在高邮已拥有苗种生产企业20家,专业饲料生产企业7家,药品、动保生产企业40多家以及虾需物资经销商140余家。加工企业30多家,年加工冷冻虾仁、蒸煮虾、冻全虾等产品1万吨,年加工产值7.5亿元。
加工生产现场
市场化拓展
生态化养殖
高邮市坚持“好水养好虾”的理念,坚守“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底线。在开发区打造2050亩神鹭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模式开展生态健康养殖,在养殖集中区打造了3处典型样板,并在面上大力推广了“高位大棚池不排水捕捞”“两降一禁”“种草养虾”等生态养殖模式,引导养殖户实施生态养殖。目前,全市高邮大虾亩均放养密度已经从原来的10万尾下降到不足7.5万尾,用药水平科学规范,产品品质和养殖效益显著提升,成功实现“按只论价”和“好虾卖好价”目标。(扬轩邮宣)
高邮大虾(原称“罗氏沼虾”)是高邮市的特色产业,在高邮有近33年的养殖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