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养殖技术赏析八篇

父本应选择个体大、生长速度快、食谱广、饲料报酬高、产肉性能和肉质好、屠宰率高、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山羊父本品种以波尔、努比、萨能等山羊品种为主。母本应选择本地数量多、分布广、个体适中、繁殖率高、泌乳性本文由收集整理强、母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的品种,以当地土种山羊为主。

二、科学组合杂交

1.二元杂交。母本为本地山羊,父本为外来山羊品种或地方品种的杂交组合。这种模式良繁体系建立较简单,只需对本地母羊进行提纯选优,选择和培育体型较大、产仔多、繁殖率高的个体做母本,再用引进的外来品种或地方品种山羊做父本,杂交组合后即可明显提高后代商品羊的生产性能,杂交改良周期短,母羊基数大,饲养管理相对粗放,适合农村小规模饲养,便于大面积推广。常用杂交组合模式有:波×本、努×本、萨×本等。

2.三元杂交。母本为本地山羊,第一父本用引进外来山羊品种,第二父本用另一外来山羊品种。这种模式杂交改良效果显著,但良繁体系建立较复杂,需先培育二元母羊,然后再进行二次杂交培育商品羊,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主要适合规模羊场和养羊专业大户。一般选择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产仔多、繁殖率高、泌乳性能好、适应性强的努比、萨能外来品种山羊或优势明显的地方品种做第一父本,选体型大、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屠宰率高的波尔山羊做第二父本。其三元杂交组合模式有:波×(努×本)和波×(萨×本)等。

三、科学饲养

1.改平养为楼式羊舍高架饲养。楼式羊舍由羊舍、高架羊床、饲草架、料槽、水槽等组成。羊群采食、饮水、休息、排粪定位,使羊体、草料与粪尿隔离,这样,既可减少日常劳动管理强度,避免草料污染和浪费,又可改善羊群饲养条件,降低羊群发病死亡率。

2.圈养为主,放牧为辅。散放山羊增重慢,管理难度大。改为圈养为主、放牧为辅后,便于对羊群进行科学管理,增加饲养数量,扩大饲养规模。

3.分群饲养。羊群应建立合理的种群结构,并按品种、公母、大小进行分群饲养。商品羊圈养群体以10~15只为宜,饲养密度为0.8~1.2米2/只,以保证

羊群生长均匀。

4.对秸秆进行处理。秸秆要进行青贮、微贮、氨化等处理后再利用,这样可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适口性。利用秸秆既可解决枯草期的饲草短缺问题,又可提高农作物秸秆利用率。

5.饲料多样化。根据山羊生长、繁殖、育肥各阶段的营养需要,采用“牧草+处理秸秆+精料+添加剂”的饲料日粮模式,进行合理搭配,配制成营养全面的全价日粮。

山地养鸡的特点是放牧为主,补饲为辅的一种养殖方法,在鸡品种选择上应当以适宜放牧、抗病力强的土鸡或土杂鸡为宜。

关键词

山地鸡;养殖技术;土鸡

1场地应具备的条件

1.1场地选择

山地养鸡的场地选择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1)场地应选在山地坡度低于30°、高朗、干爽、排水良好的开阔地,有水源、电源,并且圈得住,以防走失和不易带进病菌,避风向阳,不积水的草坡,最好有树木,以便鸡群乘凉休息。2)便于运输,但应与交通主线相距1km以上为宜。3)场地内要有遮阴设备,以防曝晒中暑或淋雨感冒。4)最好选择山林、竹园、果园地和退耕还林地为好,每667m2不超过200只鸡。

1.2建筑设施的规划

应根据所选定场地的地理位置、地势、风向来安排饲养员住房、鸡棚、孵化区、育雏、兽药处理区和隔离区的建筑位置。1)饲养员的住房应首选地势安全、通风上口、出入方便的位置安排。2)孵化房应选择在饲养员住房顺风下方附近为宜,以方便孵化期的管理。3)育雏室应选择在通风向阳、干燥无积水的位置,房屋建筑应以封闭式为好,以便保温。4)兽药管理房安排在饲养员住房附近,便于操作。5)鸡棚的搭建应选在下风口,设计要求是通风、干爽、冬暖、夏凉,不超过10只/m2,棚内要有鸡架供鸡只晚上上架睡觉。每个鸡舍最好不超过1000只鸡,鸡棚中间高度2m左右为宜。6)隔离舍应选在养殖场地的边远地带,以防被隔离观察的鸡只再次传染健康鸡群。

2饲养管理技术

2.1种鸡的选择

作为养殖场发展与否,就要取决于种用鸡只的优劣情况,尤其是刚刚起步的养鸡场来说更为重要,那么种鸡的选择途径有3种:1)直接从无疫区购买鸡只,经过防疫接种后放入场内进行饲养繁殖,公母比例要求为1∶5;从无疫区购买种蛋进行孵化,再饲养繁殖;从自家饲养的育成鸡中选择生产性能高的个体进行繁殖,扩大再生产。

2.2种蛋的选择及注意事项

2.3孵化方法

种蛋经过选择,常规处理后就可以进行孵化,方法有两种。

2.3.1自然孵化

就是利用母体来完成孵化过程。

2.3.2采用机器孵化

利用科学的技术处理来完成种蛋孵化,孵化率很高,数量大。但必须有电源才能使用[1]。

2.4雏鸡管理

雏鸡的发育特点是体温调节能力差、生长速度快、消化机能不完善、抗病能力差、敏感性强、喜群居、胆小。因此,在饲养管理上要抓好如下几点。

2.4.1饮水与开食

一般喂水先于料,雏鸡放入育雏室后,休息60~60min便可以喂水。水温以32℃左右为宜,不可饮冷水。出壳2d可饮用稀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有利于消炎、杀菌,预防雏鸡白痢。开饮后可开食,把开食料撒于塑料布或干净的地板上,让雏鸡自由采食。

2.4.2温度与湿度

育雏的关键是给予雏鸡适宜的温度。常规要求是:1~2月龄时需要34~35℃;3~7月龄时需要32~34℃;第2周为30~28℃;第3周为28~26℃。湿度过大,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易诱发球虫病;湿度过小,干燥会使雏鸡呼吸加快,体内的水分随呼吸而大量散发,腹内剩余蛋黄吸收不良,影响雏鸡的发育。

2.5放牧鸡群的划分及饲养管理

雏鸡经过1个月的饲养期后,就可以进行放牧饲养。为了方便不同生长期的鸡只管理,有必要将放牧鸡群分为:种鸡放牧群、育成鸡放牧群。

2.5.1种鸡放牧群的饲养管理

为了方便收集鸡蛋,种鸡的放牧区应选在鸡蛋存放室较近的片区。种鸡的性比例按公鸡∶母鸡=1∶5进行投放。饲养方式采用放牧结合补饲。因为种母鸡在产蛋期内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蛋白质和钙质,因此种鸡的补饲饲料要求含蛋白质和钙质相对高的精料来补饲,补饲量由鸡只自由采食至饱为止。本地鸡的种用期不要超过3a,3a后进行育肥上市。

2.5.2育成鸡的饲养管理

育成鸡群包括:种鸡淘汰鸡、未选种鸡的鸡群两大类。育成鸡的饲养目的是使鸡只得到充分的生长育肥后,及时上市处理。育肥期即10周龄或种鸡淘汰鸡群至上市的时期。此期的饲养要点是促进鸡体内脂肪的沉积,增加肥度、改善肉质和羽毛的光滑度,然后及时上市。公鸡要适时,提高生长育肥率和市场价格。再则就是搞好防疫,重视驱虫、灭鼠和清洁消毒工作,以预防疾病发生。

3培育自然食料

山地放养后让鸡群自由充分采食青草、枝叶和虫蚁等自然食料,不足部分进行人工添喂,在林地可采取人工培育自然食料供鸡食用。方法是在牧区内松土、堆肥,引进一些蚯蚓良种,培养蝇蛆或割一些狼萁,堆放在泥土较深的地块培育白蚁。有条件的还可种植黑麦草、紫云英等牧草,作为青绿饲料的补饲。

4兽医技术管理

每只鸡从出壳到上市出售这一生长发育阶段,不仅要根据其不同生长期所需不同饲料饲喂外,还需加强鸡只的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

4.1鸡只的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目前对鸡只接种疫苗有2种:第一种是鸡新城疫疫苗Ⅰ.Ⅱ系:接种方法是0.25kg以下的小鸡滴鼻,0.25kg以上的鸡只肌注1mL,3个月进行一次防疫[2];第二种是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亚型Re-6株):胸部肌肉注射2~5周龄0.3mL,5周龄以上0.5mL。

4.2鸡只的驱虫

一般放牧20~30d后,就需进行第一次驱虫,相隔20~30d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4.3鸡痢疾的治疗

投服土霉素片或肠炎灵等药物进行治疗,等病鸡完全康复后再放入鸡群中饲养。

4.4卫生消毒工作

每一批鸡出栏以后,应对鸡舍、场地环境进行清扫,清洗工具,并根据情况添加一些抗菌素,以使鸡群免于疫源侵袭,保证鸡只生长发育的健康,病死鸡要远离鸡群深埋,防止疫病的扩散蔓延。

5及时出栏上市

放养土鸡生长月龄最少要120~150d,按照当地生活习惯,市场需求量大,为了获得较好的经济回报,土鸡养成体质量1~2kg时就尽快上市处理。

作者:施金强单位:云南省泸水县大兴地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参考文献

关键词黄鳝;网箱;养殖技术

肥西县用网箱养殖黄鳝始于2003年,目前,网箱养殖黄鳝已达3万多箱。笔者通过多年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黄鳝网箱养殖技术,现将其总结如下。

1网箱设置

网箱面积以5m2左右为佳,网宽1m,长5m,网高1m,其水上部分为40cm,水下部分为60cm。网质要好,网眼要密,网条要紧,以防水鼠咬破而使黄鳝逃脱。网箱设置在水深0.8m以上的池塘中,新做网箱放入水中应过3~5d,待其散发出来的有害物质消失后才可放养鳝种。鳝种放养前几天应适当培育水质,使透明度为15~20cm,这样可控制或减少池塘中蚂蟥对黄鳝的侵害。网箱可并排设置在池塘中,2排网箱中间搭竹架供人行走及投饲管理。网箱的设置面积不宜超过池塘面积的50%,否则易引起水质恶化。网箱中放置水草,以水花生为最宜,其覆盖面积应占网箱面积的90%~95%,为黄鳝的生长栖息提供良好的环境。

3鳝种放养

黄鳝因有相互残食的习性,故放养时以规格基本一致为宜。可放养鳝种2~8kg/m2,每只网箱放养25~30kg。鳝种规格可大可小,小规格为25~50g/尾,大规格为50~200g/尾,到冬季时有的可达0.5kg/尾以上,售价极高。鳝种的收购放养应选在4月至5月初或8~9月,以避开5月中旬至7月的黄鳝繁殖期,因为繁殖期收购的黄鳝因性成熟而容易死亡。

4投饲管理

5病害防治

春季低温和少光照的情况下,黄鳝易患水霉病,防治措施除要注意加强光照、提高水温外,还可采用0.5g/L食盐和0.4g/L小苏打溶液配成混合液全池泼洒。发病后,可采用0.2mg/L的孔雀石绿或0.3mg/L的亚甲基蓝溶液全池泼洒,每3d泼洒1次,3次即可治愈。日常管理中,应加强预防工作,由于给黄鳝投喂的是高蛋白饲料,因此应给黄鳝进行护肝,可每7d投喂1次药饵。

6注意事项

(1)防蒸。即防鳝笼中蒸,防运输途中蒸,防网箱中蒸。

(3)黄鳝网箱养殖密度较大,当饲料投放不足时黄鳝会相互咬伤而使其感染霉菌,在体表生长“白毛”,病鱼食欲不振导致其死亡。治疗方法是用食盐水和小苏打合剂泼洒。

(4)投放的饲料要新鲜,网箱中部分剩余的腐烂发臭的饲料应及时清除,否则易引发肠炎病。治疗方法可用磺胺类、呋喃类或大蒜内服。饲料投放前应洗净并经200mg/kg高锰酸钾浸洗3min,再用清水淋洗后即可投喂。若使用人工配合饲料,其蛋白质含量需达到45%以上,且以蚯蚓浆为诱饵并经驯化,才能取得良好效果。饵料系数:蚯蚓为2~3,蚌肉、田螺为12,小杂鱼为4~5,禽畜下脚料为10,人工配合饲料为2。

(5)鳝种在捕捞、运输和放养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擦伤,以防细菌侵入发生赤皮病,症状为体表部出血、发炎,以腹

[关键词]羊诊断常见疾病防治措施

我县充分利用闲置的用地,大规模发展养殖难度小、成本低的羊养殖业。但由于养殖者科学文化素质偏低,思想落后和养殖方式的不科学,导致了羊疾病的大规模爆发,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大大制约了我县山羊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鉴于此本人就我县羊病的发展诊断和防治技术方面做了一定探索,以切实解决养殖过程中出现的疾病问题和防治措施,为把养殖户经济损失降至最低打下基础。

1羊病诊断

1.1看羊的动作

无病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时多呈半侧卧势,一旦有人接近,反应激烈。患病的羊则表现为羊毛蓬乱无光泽,食欲不振,觅食和反刍的次数明显减少,严重时停止觅食和反刍,常常脱离羊群,卧地地上不动,运动量明显减少,而且出现各种异常姿势。

1.2看羊的眼

健康羊眼珠灵活,明亮有神,洁净湿润。望得远看得清,听觉灵敏,很会听放牧召唤。采草时争先恐后,抢着吃头排草。病羊则精神萎靡,不愿抬头,听力、视力减弱,眼睛无神、下垂,反应迟缓。或流鼻涕、淌眼泪,行走缓慢,病重者离群掉队。

1.3看羊的舌头

健康羊的舌头呈粉红色且有光泽、转动灵活、舌苔正常。病羊舌头活动不灵、软绵无力、舌苔薄而色淡或苔厚而粗糙无光。

1.4看羊的口腔

无病羊口腔粘膜为淡红色,用手摸感到暖手,无恶臭味。病羊口腔时冷时热,黏膜淡白流涎或潮红干涩,有恶臭味。

1.5看羊的大小便

无病羊粪呈小球状而比较干硬。补喂精料的良种羊呈较软的团块状,无异味。小便清亮无色或微带黄色,并有规律。病羊大小便不正常,大便或稀或硬,甚至停止,小便色黄或带血。如患寄生虫病多出现软便,颜色异常,呈褐色或浅褐色,异臭,病重者带有粘液排出,因粪便粘稠,多糊在及尾根两侧,长期不掉。

2羊常见疾病

2.1羊炭蛆病

患炭蛆病的羊体内以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具有很强传染性,病羊接触过的饲料、饮水都会被污染。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可导致发病。发病时表现为病羊突然倒地,头向后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而且会从病羊的眼、鼻、口腔及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地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不全。

2.2羊口蹄疫

羊感染口蹄疫病毒后一般经过1天~7天的潜伏期出现症状。病羊体温升高,初期体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拒食,脉搏和呼吸加快。口腔、蹄、等部位出现水疱、溃疡和糜烂。严重病例可在咽喉、气管、前胃等黏膜上发生圆形烂斑和溃疡,上盖黑棕色痂块。病羊水疱破溃后,体温即明显下降,症状逐渐好转。

2.3羊痢疾

羊腹泻病种类较多,病情复杂,危害较大,尤其在群养仔羊中,腹泻性传染病的发病率高,死亡率也很高,患病羊腹泻突然,少有呕吐,粪便呈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稀粪,腥臭,病程为急性或慢性,最后因脱水、消瘦而死亡。

2.4羊结核病

病羊初期有短而干性咳嗽,随后加重且日渐消瘦、贫血,体表淋巴结肿大。当纵膈淋巴结受侵害肿大时,压迫食道出现慢性嗳气、膨气;感染时,泌乳减少;出现肺空洞时,有脓性鼻漏,犊牛多发消化道结核,出现消化不良,顽固性下痢;生殖系统结核见性机能紊乱,亢进,频繁,屡配不孕,流产,肿大等;脑膜结核出现癫痫症状,运动障碍。

3羊病防治措施

3.1更新养殖管理

农村养殖户传统的养殖思路和养殖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山羊的养殖发展。须进一步更新自己的养殖管理理念,与时俱进,采用科学的养殖方式。首先我们要科学的建造设施完备的羊圈,进行科学管理,减少患病率,保障羊群健康成长。

3.2加大宣传,提高防治意识

3.3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免疫抑制病的发生。

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强毒污染经常生,要重视羊圈的环境卫生,供给全价饮料,保持羊圈通风良好,提高羊的抗病能力。做好羊圈卫生消毒清洁工作,对于圈舍的清洁频率一般要缩短到每天,然后对羊群实行免疫工作,养殖者需要按照疫苗接种的特定日期及时接种,增强羊群的免疫力,减少病毒感染。

3.4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检查

加对羊病的诊断和监控,提高人们的重视度。在进行防治过程中,我县疫控中心专业技术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并与养殖场畜主进行面对面交流,同时无偿的向人们传授关于羊病的知识经验、病菌发病的症状特点和防治措施,利用专业知识进行现场诊疗,将防治技术和防治效果展现在人们面前,增强人们的信赖度,增强人们的防治信心,将防治技术进行大规模推广。

羊病的诊断和防治,可以有效地解决山羊养殖过程中的羊病的发病率,促进山羊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高广大养殖户经济收入。

[1]王晓晶,浅谈羊病的防治措施[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年第四期

关键词:杨扇舟蛾;杨树;发生;防治

杨扇舟蛾(ClosteraanachoretaFabricius),又名白杨天社蛾、小叶杨天社蛾,属鳞翅目舟蛾科扁舟蛾属,是我国林木十二大害虫之一[1]。自2005年以来,杨扇舟蛾在滨州市滨城区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在梁才办事处黄河滩区的张王、大郑等村的杨树上为害尤其严重。为此,滨城区梁才办事处农技站成立了调查小组,对其进行认真的观察与调查,并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防治方法,以防止杨扇舟蛾的进一步蔓延。

1形态特征

成虫:雄虫体长13~17mm,翅展28~38mm;触角单栉齿状。雌虫体长15~20mm,翅展38~42mm,触角单栉齿状。虫体灰褐色,头顶有一个椭圆形黑斑。臀毛簇末端暗褐色,前翅呈褐色,翅面有3条明显的灰白色横线,后翅无斑纹,色泽略浅于前翅,中间有一条横线。雄虫体色略深于雌虫,触角羽毛状,雌虫触角短羽毛状。卵:初产时橙红色,孵化时暗灰色,圆形,底平似包子,直径0.9mm左右。幼虫:老熟幼虫体长35~40mm,头黑褐色,身体灰褐色,背面淡黄绿色,密被灰黄色长毛。腹部背面灰黄绿色,每节着生有环形排列的橙红色瘤8个,其上具有长毛,两侧各有较大的黑瘤,其上着生白色细毛1束,向外放射,腹部第1、8节背面中央有较大的红黑色瘤,臀板储色。胸足褐色。蛹:长15~19mm,红褐色,臀棘上的钩刺长锚状。茧:灰白色,椭圆形[2]。

2危害症状

该虫主要为害杨树,常间歇性暴发成灾,在发生时常常将整株树叶吃光,仅留主干,远看似火烧一样,导致树势衰弱,严重影响树木的健康发育和生长,是山东省重要的食叶害虫之一。

3发生规律

杨扇舟蛾在梁才办事处1年发生4代,10月中下旬老熟幼虫在树叶上吐丝缀叶,或落在树叶中、树干基部、树根附近、墙角处结茧越冬,翌年4月中下旬越冬蛹开始羽化。成虫傍晚前后羽化最多,白天静栖,夜晚活动,有趋光性,一般上半夜交尾,下半夜产卵直至次日早晨,有的可多次交尾。越冬代成虫出现时,树叶尚未展开,卵多产于枝干上,以后各代则主要产于叶背面,少数产于叶表面,常百余粒产在一起,排成单层块状,亦有少数散产,每个卵块有卵数量不等,一般为9~600粒左右,每次可产卵100~600余粒。成虫寿命6~9d。卵期随气温变化而有不同,第1代卵在日均温8~11℃下,卵期为11d左右;第2、3代在日均温27℃时,卵期只需7d左右。初孵幼虫有群集性,1~2龄幼虫仅啃食叶的下表皮,残留上表皮和叶脉,静息时头朝一个方向,排列整齐。2龄以后吐丝缀叶,形成大的虫包,白天隐伏其中,夜晚取食,若遇阴雨则昼夜取食,直至虫包干枯后幼虫仍在其中隐栖。3龄以后食量骤增,分散取食,可将全叶吃尽,仅剩叶柄。当食料不足时,则吐丝随风飘迁他处,再卷叶危害。5龄幼虫食量最大,占总食量的70%左右,严重时能在几日内把一片杨树的叶子吃光,造成灾害。幼虫老熟后,在卷叶内吐丝结薄茧化蛹[3]。

4监测与防治

鉴于杨扇舟蛾危害的严重性,应认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和细致观察。按照国家林业局下发的《杨扇舟蛾监测、预报办法》,结合当地实际,根据林业资源分布现状,滨城区梁才办事处农技站在5个村选取10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分别选择有代表性的10株树作为固定调查树,从4月到10月,每5d调查1次,调查标准树100株。根据几年的观察与调查,笔者认为防治杨扇舟蛾应掌握以下方法[4]。

4.1人工物理防治

越冬(越夏)是应用人工措施防治的有利时机。由于杨树树体高大,加强对蛹和成虫的防治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收集地下落叶或翻耕土壤,可以减少越冬蛹的基数;成虫羽化盛期应用杀虫灯(黑光灯)诱杀等措施,有利于降低下一代的虫口密度。根据大多数种类初龄幼虫群集虫苞的特点,组织人力摘除虫苞和卵块,可杀死大量幼虫,也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吐丝下垂的习性通过振动树干捕杀下落的幼虫。

4.2生物防治

片林和防护林,卵期释放赤眼蜂防治:释放松毛虫赤眼蜂,害虫产卵初期,设放蜂点50个/hm2,放蜂量为25~150万头/hm2。杨扇舟蛾卵期有舟蛾赤眼蜂(Trichogrammaclost-erae)、黑卵蜂(Telenomussp.)、毛虫追寄蝇(Exoristaamoe-na)、小茧蜂(Apantalesp.)、大腿蜂(Brchymeriacbscurata)、颗粒体病毒G.V、灰椋鸟(sturnuscinerceus)等天敌,要注意保护利用。杨扇舟蛾黑卵峰、舟蛾赤眼蜂在山东省杨扇舟蛾的寄生率都比较高,可加以保护利用。并注意保护和利用当地益鸟资源,禁止猎取益鸟,并挂放招引箱招引食虫益鸟定居。

4.3打孔注药防治

对发生严重、喷药困难的高大树体,可打孔注药防治。利用打孔注药机在树胸径处不同方向打3~4个孔,注入疏导性强的40%氧化乐果乳油原药或1倍液等。用药量为2~4mL/10cm胸径。注药后注意封好注药口。

4.4药物防治

在幼虫危害期,可用BT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25%灭幼胶悬液2000~3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8000倍液,或1.2%苦烟乳油15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效果较好。2~3龄期树,喷25%灭幼脲Ⅰ号800~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1200倍液,或2.5%敌杀死6000~8000倍液。此外,成虫羽化期在大面积林地可用敌敌畏插管烟剂熏杀,或安装黑光灯诱杀蛾子。

5参考文献

[1]仝燕.杨扇舟蛾生活习性及防治[J].安徽林业,2009(4):74.

[2]方松山,林晓安,申富勇,等.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J].林业科技开发,2003(3):22.

关键词:黄鳝;生态养殖技术;人工养殖

1前期准备工作

1.1养殖池的规格

黄鳝养殖池的建设位置的水源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的标准,交通便利,避风向阳,四周没有高大的树木和建筑物,没有生活垃圾和工业废水、废气的污染,在地势上要偏高,以免被水淹没。建筑面积一般在2000~1万m2为佳,池埂的高度为2.0m,一般的水位要保持在1.5m,要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水设施,保证水质良好。

1.2网箱的制作

网箱生态化养殖技术中,网箱的制作使用的是聚乙烯无节网片,其规格为3.0m×2.0m×1.5m的长方体,而此网箱不能使用封闭式的,在其周围可以使用木桩进行固定,在其上方使用钢丝绳拉紧。在已选定的池塘中把制作好的网箱并列排开,每排可以间隔3.0m,每排的网箱间都留出1.0m的距离。网箱在放入水中时,离池塘底部留有0.5m左右的距离,放入水中的高度约0.8m,留在水外的部分约为0.5m。此种养殖方式符合黄鳝生长需求,网箱水体中含有较多的氧气,适合黄鳝的生长。在网箱的两侧设置2个投饵台,为工作人员喂养提供位置。另外,在黄鳝育苗投入之前的15d,要使用生石灰对池塘和网箱进行消毒。

1.3池塘施肥

施肥是为了投入水草和鱼苗之前对水质进行培育,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在池塘放入0.8m水时,就可以往水中进行施肥。按照667m2池塘来计算,可以放入300kg有机肥,其中要含有40kg过磷酸钙和40kg碳酸氢铵。1.4水草的种植池塘建立7d后,可以在池塘的周边种植水草带,包括水葫芦和水花生等。水草带的宽度一般在4.0m左右,种植面积不能超过水池面积的20%,相应地放入一些浮萍,并在池塘中间种植一些聚草和轮叶黑藻,覆盖面积约为池塘的50%。

2鳝种的选择和投放

3驯食

对于新选的鳝苗,必须进行驯食,才能让原来的鱼苗接受人工配备的食物。黄鳝鱼苗初入水的前3d不投放鱼食,让鱼苗处于饥饿状态,到第4天晚上开始投喂鱼食。投喂量为1.5%黄鳝体质量的蚯蚓,配合饲料等。2d后投喂螺丝肉等,同时增加饲料的剂量。7d后可以喂食鲜鱼和配合饲料,两者各占50%。

4鳝鱼养殖的日常管理

5池塘水质的监测与调控

在黄鳝苗种投入网箱后,每隔10d施用一次微生物制剂。第1次使用时,在1.0m的水面使用15kg/hm2,之后将用量减半。同时要定期调换池塘内的水,并综合调控水体的酸碱度,可以在使用微生物制剂的前3d利用生石灰进行调节。

6病害的防治

病害的防治在鳝鱼的养殖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鱼苗投放前,可以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夏季可以使用纯生物杀虫剂对水花生进行喷杀。鱼苗运到目的地前,使用碘制剂和电解维他进行换水和浸泡几秒。另外,要根据鳝鱼的不同疾病种类,选择适当的预防和治疗方法,防止疾病的突发和传染。

7结语

[1]罗实亚,王善武.黄鳝的人工生态养殖[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45-346.

一、山塘水库条件

养殖胭脂鱼的山塘水库要求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清新,常年具有微流水,进排水系统完善,设有牢固可靠的防逃设施,可有效防止养殖鱼外逃和野杂鱼进入。山塘水库面积以30~150亩为宜,水深不超过3.5米,库底淤泥厚度不超过20厘米,以便于平时养殖操作管理。此外,须配备增氧机、投饵机、灌溉机等设备,一般每15~30亩配备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1台。

二、鱼种放养

1.山塘水库的消毒。由于胭脂鱼主要栖息在水体中下层,放养前特别要加强山塘水库的清淤和消毒,淤泥厚度以10~20厘米为宜,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化水泼洒消毒,消毒后暴晒库底2~5天。放苗前7天开始蓄水,蓄水水位以80厘米为宜,以后随气温回升逐步抬升水位。

三、饲养管理

1.选饵。胭脂鱼对配合饲料中粗蛋白含量要求较高,成鱼阶段饲料粗蛋白含量要在30%以上。实际生产中可选用斑点叉尾鮰鱼、鲫鱼、黄颡鱼等人工配合饲料。

2.驯食。鱼种放养2~3天后开始驯食,以水蚯蚓浆或鱼肉糜做诱食剂,拌配合饲料投喂,待鱼稳定上食台摄食后,逐日减少诱食剂比例,7~10天后可全部投喂配合饲料。

3.投饵。胭脂鱼投饵要遵循“四定”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溶氧水平、摄食情况等灵活掌握。胭脂鱼日投饵量:2~5月份为其体重的2%~4%,6~8月份为其体重的4%~6%,9~11月份为其体重的2%~3%,12月份和1月份少量投喂或不投喂。投饵次数:3~11月份,9:00~10:00和15:30~16:30各投喂1次,其余月份以每天14:30~15:30投喂1次或不投料为宜。

4.管理。勤清除山塘周围的杂草、饵料台周围的残饵和鱼类不能摄食的其他杂物,以免影响胭脂鱼的摄食和污染水质;勤捞除病死鱼,以减少鱼病传播和避免水质恶化。

四、水质调控

胭脂鱼不耐低氧,喜生活在清新的水体中,因此日常管理的重点是水质调控。

1.勤换水。在保障山塘水库常年有微流水的情况下,水温较高的5~9月份每15~30天换水1次,并亩用生石灰15~25千克化水泼洒消毒,调节水体pH值在7.5左右。

3.重调水。随着养殖期的延长,胭脂鱼生存空间相对变小。到了养殖中后期,水体会逐渐变肥,特别是高温期间氨氮、亚硝酸盐、溶氧等含量易波动,要常用微生态制剂和底质改良剂如EM菌、芽孢杆菌、小球藻等改良水质,有效改善底层水体环境。

五、病害防治

胭脂鱼成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少,只要坚持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方针,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就能有效地控制疾病发生。胭脂鱼人工养殖常见疾病有烂鳃病、肠炎病、指环虫病等,可采用内服药饵和外用杀菌剂相结合的方法来治疗。常用内服药物有多维、三黄粉、诺氟沙星等,外用药物可用二氧化氯、硫醚沙星、聚维酮碘等。

六、起捕运输

在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0~15克,化水全池泼洒消毒,杀灭有害病菌。一般清塘消毒7~10天后向池塘内注水,水深10~20厘米。

黄鳝适宜15~30℃的养殖环境,可在池中1/3的水面适度种植凤眼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在池边种些南瓜、扁豆等遮阴。

3.饲料投喂黄鳝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如小鱼虾、螺蚬、蚌肉、蚕蛹、蚯蚓以及畜禽内脏等,投饲时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搭配米糠、豆饼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饲料。

黄鳝昼伏夜出,投饲宜傍晚进行。黄鳝贪食且耐饥饿,投饲要注意定量。一般每天投喂量约为黄鳝体重的5%~8%,饲料一定要新鲜,并投入食台,以第二天上午吃完为度。在黄鳝生长快,温度适宜的时候应适当多投、勤投。

4.水质调节养殖池的水深要适当,一般以10~20厘米为宜,水体呈嫩绿色或浅褐色,水面无油膜。为保证水质清新稳定,在高温季节或水质过浓时要及时换水,做到肥、活、嫩、爽。每10天全池泼洒一次生石灰,每次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每半个月可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水质。

THE END
1.黄辣丁养殖技术介绍黄辣丁养殖技术介绍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事物解读 广东 0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小哥养殖上千只家禽,下秒用特殊的方式喂养,养殖界罕见的一幕! 搞笑大咖老六 打开APP 农村大叔在家养鱼,眼前一幕养殖界罕见,过不得外国人不放心! 隆科看生活 打开APP 6米3手杆挑战百斤巨型龙趸石斑鱼 天元邓刚 946跟贴 打开https://m.163.com/v/video/VDJNTJK2A.html
2.养殖业技术鱼种冬放应注意四点 一是在放养鱼种前,必须清塘消毒。挖去鱼塘内过多的淤泥,修理好鱼埂。鱼池修整好后,每亩用生石灰75千克撒入塘内消毒,随后施足基肥,灌水,10-15天后就可投放鱼种。二是在下塘前,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0克,硫酸铜8克,浸鱼种20-30分钟,可大大减少鱼病的发生。三是鱼种放养必须在晴天进行,避http://cast.caas.cn/kj/syjs/yzyjs/cfae444d46a7435f9be0dddace3b6fa0.html
3.黄颡鱼的生态与栖息地保护研究基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实证分析黄颡鱼(学名:Siniperca chuatsi),又称为中华鲤或花鳞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中国东部和东南沿海地区淡水鱼类。它不仅是重要的食用水产资源,也是许多人喜爱的家庭宠物。然而,随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过度捕捞等问题,黄颡鱼及其栖息地正面临严峻挑战。本文旨在通过对黄颡鱼生态特性的研究,为其栖息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https://www.hlwne.cn/diao-ju/276966.html
4.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黄颡养殖技术方法淡水养殖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 黄颡鱼又名凤尾鱼或黄鱼,因其肉质细嫩、刺少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一般在每公斤20元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在湖泊、水库、河流等水体中进行黄花鱼网箱养殖,既能有效利用水体,又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养殖项目。https://www.wycfw.com/yangzhi/194250.html
5.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内陆水产2002年10期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鱼种放养,黄颡鱼网箱养殖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方式,它具有产量高、起捕方便、经济效益好等特点。笔者2001年养殖试验,单产https://wap.cnki.net/qikan-NLSC200210015.html
6.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检测应用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 黄颡鱼为鲶形鲍科黄颡鱼属,俗称安丁鱼或黄刺鱼,一般个体为200—300克,其肉质细嫩,少刺无鳞,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市场价格一般每公斤20元左右,是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品种。在湖泊、水库、河沟等水体中开展网箱养殖黄颓鱼,既有效地利用了水体,也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是http://www.foodwifi.net/mobile/index.php?itemid=55926&moduleid=29
7.黄颡鱼怎么养殖?网箱黄颡鱼养殖管理技术农技学堂网箱黄颡鱼养殖管理技术 导读:黄颡鱼又叫做黄骨鱼、黄颡、黄生等,其肉质鲜美细嫩,刺少,很受消费者喜爱,很多地区都有养殖,如果利用养黄颡鱼,那么黄颡鱼怎么养殖?下面一起来了解下黄颡箱养殖技术。 黄颡鱼又叫做黄骨鱼、黄颡、黄生等,其肉质鲜美细嫩,刺少,很受消费者喜爱,很多地区都有养殖,如果利用养黄颡鱼https://www.cnhnb.com/xt/article-108989.html
8.网箱黄颡鱼养殖管理技术黄颡鱼又叫做黄骨鱼、黄颡、黄生等,其肉质鲜美细嫩,刺少,营养美味、经济价值高,不仅受到了国内消费者的热烈欢迎,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海外地区也有巨大的消费市场很多地区都有养殖。那么网箱黄颡鱼怎么养殖?介绍如下: 一、网箱设置 网箱设置在有微流水的水面宽敞的库区。网箱规格为4m×4m×2m,聚乙烯网片、网目https://m.hbtv.com.cn/xiangcun/p/2093576.html
9.黄颡鱼养殖技术(2)(10)篇4、大水面混养:大水面(水库、湖泊) 混养黄颡鱼,群体产量高, 既不影响主养品种产量, 也不需另外投饵, 一般每亩3000~5000尾, 规格5~8cm。 网箱养殖黄颡鱼 黄颡鱼网箱养殖, 既可采用大水面架设大型浮式网箱进行饲养, 也可采用池塘架设小网箱进行饲养, 这里介绍池塘小网箱养殖技术: https://www.nygq.net/sites/post/Dwmroy4r8G
10.黄颡鱼养殖技术13篇(全文)黄颡鱼养殖技术 第3篇 1 池塘准备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 水质清新, 无污染, 排灌方便的鱼池。面积一般在2 001~3 335m2为宜, 最大不超过6 670 m2, 这样有利于投饵管理。水深可保持在1.5~2.0 m, 池底一般要求平坦, 便于捕捞, 淤泥10 cm左右。主养黄颡鱼每667m2产量在150 kg以上时, 须配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hqvoyc.html
11.黄颡鱼的养殖技术黄颡鱼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生活的区域在南方热带地区,这种鱼目前养殖的人数非常多,因为这种鱼的肉质细嫩,口感很好,长期食用对身体很有好处,这种鱼虽然是杂食性鱼类但是主要的食物还是肉食,想要养殖“黄颡鱼”的小伙伴就留心的阅读下面的文章吧。 (黄颡鱼的养殖技术): http://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12940
12.黄颡鱼养殖技术黄颡鱼属底层鱼类,是典型的温水性鱼类。该鱼肉质细嫩、少细刺、味道鲜美,是人们喜爱的优质水产品。近几年由于市场对黄颡鱼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而野生资源和养殖产量有限,黄颡鱼的市场价格稳中有升,专业养殖黄颡鱼效益可观,现将其养殖技术经验总结如下。1池塘准备养殖黄颡鱼的池塘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577765ccede4fe1a904ed028.html
13.黄颡鱼养殖系列之黄颡鱼人工繁殖技术交流一斤半上的瓦氏黄颡鱼公鱼,一尾可配35—50斤卵,生产200—300万杂交水花(实际生产中,杂交花比全雄花孵化出苗率低20%-50%,具体看母鱼的成熟程度、繁殖员的技术水准及管理水平而定)。 3.亲鱼培育 亲鱼质量好坏,是黄颡鱼繁殖成败的关键,从养户鱼塘或别的鱼场购回的母鱼,立即催产,催产效果肯定不理想,甚至产后http://www.chinaeel.cn/index.php?c=content&a=show&id=30405
14.黄颡鱼降养殖实用新技术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水产养殖自改革开放至今获得空前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养殖大国和大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增长点。 1图书信息 编辑 书名: 黄颡鱼健康养殖实用新技术 作者:刘寒文 雷传松 中国水产学会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https://baike.sogou.com/v8871208.htm
15.特种养殖黄颡鱼养殖技术要点对常用水产药物的耐受力不及四大家鱼,几种常用药物的24小时半致死浓度为:硫酸铜0.69mg/L,90%晶体敌百虫2.8mg/L,食盐25g/L,福尔马林68mg/L(以上数据均来自于网络),除此之外,高锰酸钾、有机磷等药物亦对黄颡鱼有较大毒性,因此给黄颡鱼用药时一定要慎重用药,严格控制浓度,以免发生药物中毒情况,给养殖带来不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0510/19/32433957_558016823.shtml
16.河东区深水池塘网箱养殖黄颡鱼试点成功近日,河东区深水池塘网箱养殖黄颡鱼起箱捕捞,成鱼以15元/斤的价格上市销售。经过两个半月的养殖,平均每箱产鱼2000斤,规格为6尾/斤左右,每箱纯利润可达6000元。试点养殖的成功将有力推动河东区深水池塘网箱养殖的发展。(河东区水务局 丁苓) 发布时间:2012-10-31 15:46http://www.linyi.gov.cn/info/3445/187589.htm
17.黄颡鱼是一种不适合网箱养殖的鱼类。黄颡鱼是一种不适合网箱养殖的鱼类。 A. 正确 B. 错误 题目标签:网箱养殖黄颡鱼如何将EXCEL生成题库手机刷题 相关题库:池塘的基本条件题库 > 手机使用 分享 反馈 收藏 举报 参考答案: B 复制 纠错举一反三 若截平面与三棱锥的三个棱面和底面均相交,则截交线为封闭的 边形。 A. 六 B. 三 C.https://www.shuashuati.com/ti/0cf269e3b22f4470a1914d0ab94908a4.html?fm=bdbdsd41ec69f64660adbb36c02418506f1da
18.K0408黄颡鱼养殖方法黄颡鱼人工繁殖工艺及黄颡鱼深加工技术询价产品: K0408、黄颡鱼养殖方法、黄颡鱼人工繁殖工艺及黄颡鱼深加工技术 *联系信息: 产品信息 联系方式 1 01138822.6 黄颡鱼规模化人工繁育技术 2 200710021307.X 一种专捕黄颡鱼的诱饵 3 200610040418.0 黄颡鱼成鱼饲料 4 200610040419.5 一种黄颡鱼的饲料 5 200610086346.3 一种黄颡鱼的池塘高产http://jnxhcy.51sole.com/companyproductdetail_18140030.htm
19.黄颡鱼黄颡鱼 。黄颡鱼人工养殖是近年开发的养殖新技术。二、操作要点 1.池塘条件。 养殖黄颡鱼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塘消毒,每亩池塘用生石灰75--90公斤,以彻底清除野杂鱼类和杀灭病原https://www.360doc.cn/article/73063_228657654.html
20.黄颡鱼(黄辣丁)的养殖一、技术简介 黄颡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黄颡人工养殖是近年开发的养殖新技术。 二、操作要点 1、池塘条件 养殖黄颡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https://www.ixyzz.com/a/scbk/dsyl/534/
21.泥鳅养殖技术范文太阳能网箱养殖黄颡鱼集成技术研究 黄鳝网箱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甲鱼网箱养殖技术研究 )投喂浮性料与冰鲜鱼养南方鲇的减碳技术效益对比 水库网箱浮性饲料养殖罗非鱼高效养殖模式 软孵化桶孵化培育鳜鱼苗试验发展泥鳅养殖 重庆大有可为 涪陵区水产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思考 https://www.haoqikan.com/haowen/1681.html
22.黄颡鱼一、技术简介 黄颡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家亦有巨大的市场,是出口创汇的优良品种。黄颡人工养殖是近年开发的养殖新技术。 二、操作要点 1、池塘条件:养殖黄颡的池塘面积要求不严,可大可小,但水深应保持在1.5米以上,池底淤泥不宜过厚,以泥沙质底为佳。池塘要求排灌方便,水量充足。鱼种下池前用生石灰进行消http://59baike.com/doc-view-104
23.养殖黄颡鱼鱼苗的培育摘要:养殖黄颡鱼鱼苗的培育将体长1.5~1.2厘米的黄颡鱼鱼苗(俗称水花)培养至5~6厘米大小的鱼苗(火片鱼种),大约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本阶段的培育方法有池塘培育、流水池培育和网箱培育等。相对鱼种培育来说,鱼苗阶段的培育对技术含量要求相对要高一些。因此,对鱼苗培育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一)培育池或网箱的https://techan.8u58.com/wenda/d682b1e05d4db0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