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的社会效益范例6篇

1.1甲壳类。世界养殖的虾蟹类有30多种,其中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是著名的三大养殖虾类,还有其它一些比较重要的养殖品种等。

1.2鱼类。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上百种,其中比较重要种类20几种。

1.3贝类。目前,世界上约有海水养殖贝类30余种。

1.4藻类。目前养殖的经济藻类品种有10多种。近年来有些种类的经济价值也逐渐得到重视,小规模的养殖也已开展。这些被广泛养殖后,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水产品总产量到2000年达4278.99万吨,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增长3.80%。发展最快的当数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除了我国的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其三要原因是我国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

3.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成就是显著的。但与产业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3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小集体意识,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自然推广生产,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4.发展战略与对策

4.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上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防止重复引进和分散引进。

4.2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

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

4.3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并加强对原、良种场的规范化建设。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三是加大对原、良种场的资金投入,改变原、良种研究和推广滞后于生产的局面;四是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实行全封闭隔离保种和扩种工作,以保持和提高亲体与苗种的质量,防止种质退化。从而提高原、良种场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4.4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物种进入新环境,适应后一般会获得长足约发展,因为新环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引种之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之前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后再推广。

4.5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对于缩短周期,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的进度。

1宁国市水产养殖及生态渔业现状

宁国市原有的渔业经济基本是以捕捞业为主的单一渔业经济,受历史习惯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制约,水产养殖业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养殖方式基本上是沿习春放冬收的粗养方式,养殖产量极低。自20世纪80年代初,该市开始进行池塘精养鱼试验,20世纪90年代开始积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发展速度较快,至2011年养殖面积达1466.7hm2,到2011年末,拥有各类养殖水面4800hm2,水产养殖总产达6430t,渔业总产值1.7亿元,水产品产值8800万元。其水产养殖品种也从原有单一的常规鱼类增加到现有的青鱼、草鱼、白鲢、花鲢、光唇鱼、光倒刺鲃、鳜鱼、鲈鱼、花鱼骨鱼、青虾、河蟹、黄颡鱼、翘嘴红鲌、牛蛙等20余个品种。

在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同时,宁国市的生态渔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以下3种:一是种草移螺养殖河蟹。在河蟹养殖池中种植底层水草,如苦草、伊乐藻、菹草、马莱眼子菜等,同时移植田螺,通过水草、田螺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这种养殖方式已在本市河蟹养殖中全面实行。二是做到各养殖品种间的合理搭配,借助各养殖品种间的食物互补关系保持养殖环境的平衡状态,如在草鱼养殖塘中搭配放养白鲢消耗水中的有机质。三是在常规鱼养殖池中套养鳜鱼、河蟹、甲鱼等特种水产品,通过适当控制常规鱼的放养密度,降低养殖产量,这样既可保持良好的养殖生态,又保证了较高的养殖效益。四是进行池塘生态修复改造,清除淤泥可加深鱼池进而提高养殖单产,同时清除出的淤泥还可作为肥料种植草食性鱼类的饲料草[1-3],起到改善养殖环境和节约成本的双重作用。

2生态渔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宁国市生态渔业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各地受养殖技术、思想观念、传统习惯、经济实力的影响或制约,生态渔业建设与本市的水产发展速度和人民群众对水产品的质量要求不相适应,如片面追求产量,严重影响养殖生态环境;不注重合理搭配放养,造成养殖环境差和效益低;池塘年久失修,养殖条件严重恶化;水草品种不对路,净化水质能力弱等。

3发展高效生态渔业的对策

3.1优化水草品种,净化养殖环境

宁国市河蟹养殖池塘种植的水草是苦草、菹草、马莱眼子菜等净化水质能力弱的水草,甚至还有以水花生作为隐蔽物的,而这些水草净化水质的能力比伊乐藻要差得多。据初步测定,伊乐藻生长茂盛的河蟹养殖池水中H2S、NO2-的含量较低,一般保持在0.05~0.15mg/L,而以种植菹草、马莱眼子菜为主的虾蟹养殖池H2S、NO2-的含量一般为0.2~0.7mg/L,二者含量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以水花生作为隐蔽物的池塘,由于水花生遮光后,池塘中的氧气含量低,H2S、NO2-含量较高。理论和实践均证明,由于H2S、NO2-均可严重影响虾蟹血液携氧能力而影响其呼吸功能,致使虾蟹的生命力大大降低,病害增多而造成其大量死亡,严重的甚至导致养殖失败。另外由于伊乐藻不耐高温,在池塘中可搭配种植黄丝草、轮叶黑藻,并通过加强管理,使水草在河蟹生长旺季的覆盖保持在60%~70%,以确保河蟹养殖的高产、高效。

3.2突出设施配套,提升现代渔业产业承载力

把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作为增强渔业产业承载力和集聚带动力的重要抓手,以现代渔业示范区为重点,着力规划建设标准化水产养殖区、休闲渔业观光旅游区、水产品精深加工区等功能区块。重点加强养殖配套设施建设,如增氧机、微孔增氧设备、投饵机等;加工区主要是大型冻库等加工流程设备以及废水处理循环设备[4-5]。

3.3推广池塘立体生态养殖模式,提高养殖效益

在同一池塘内养殖不同食性和栖居不同水层的水生生物,充分利用池塘物质转换各个环节的饵料生物和水体,提高池塘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池塘的不同水层鱼类、鱼鳖、鱼虾、鱼蟹混养等,养殖鱼类的排泄物或残饵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变成可被浮游植物利用的营养盐,虾蟹摄食残饵等有机碎屑;在养殖过程中还可利用微生态制剂等有益菌调节水质,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增加水中溶氧,充分利用池塘物质转换各个环节的饵料生物和水体空间,提高养鱼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还可进行轮捕轮放,捕大留小,连续高产。因此,这种养殖模式具有高效、稳产、减少用水量和有机物排放量的优点,能有效提高整个养殖系统的生态和经济效益,达到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3.4加快池塘修复改造步伐,挖掘渔业生产潜力

宁国市部分养殖池塘老化,养殖产量和效益很低,亟需进行改造。据粗略估算,如通过改造后平均加深池塘1m,可增加常规养殖品种产量约1.80~2.25t/hm2,在不增加养殖面积的前提下,若全市每年改造池塘66.67hm2,则可增加成鱼总产量120~150t,增加收入156万~195万元。同时通过池塘改造,减少了池塘底层的有机质,减少污染,提高水产品质量,实现环境与效益双赢。

3.5加强人工放流,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人工放流是水产资源增殖的主要手段之一,是将人工培育的经济水产品苗种或采捕的自然苗种进行人工投放,使其在一定自然水域环境中生长,用以补充日趋减少的资源量或填补某种资源的空白。宁国市每年在大中型水库和境内主要河流实施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资金投入逐年增加,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生态效益日益显现。据评估,人工增殖放流效果显著,水域渔业种群结构得到恢复,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参考文献

[1]赵世亮.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5):53-54.

[2]张旭,王京树,杨元金,等.微生物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101-102.

[3]李咏梅.水产品加工中蛋白酶的应用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8):35-37.

[关键词]盐碱地;利用现状;调查分析

1.辽宁省盐碱地的现状

2.盐碱地开发价值分析

3.开发盐碱地的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本文概述了我国历年来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的现状,分析讨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战略与对策,强调了今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

一、国内外主要养殖种类

l、甲壳类

世界养殖的虾蟹类有30多种,其中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中国对虾是著名的三大养殖虾类,其它一些较重要的养殖品种还有:日本对虾、印度对虾、墨吉对虾、长毛对虾、宽沟对虾、短沟对虾、小褐对虾、白对虾、巴西对虾、桃红对虾、西方对虾、南方白对虾、加州对虾、食用对虾、蓝对虾、刀额新对虾、近缘新对虾。另外,近几年许多淡水虾类和海淡水蟹类如红螯螯虾、雅比虾、麦龙虾、罗氏沼虾、日本沼虾、中华绒螯蟹、据缘青蟹、三疣梭子蟹、日本鲟、龙虾类等。

2、鱼类

世界海水鱼类养殖上百种,其中重要种类有:虹鳟、银鲑、大西洋鲑、褐鲑、大西洋首鱼、红姑鱼、海鲑、条纹鱼、鲶鱼、鳅、鳗鲡鱼、石斑鱼、大西洋鲽、遮目鱼、条纹鲻、线鳍西鲱、红笛鲷、军曹鱼、兰鳍金枪鱼、黄条、罗非鱼、牙鲆、大菱鲆、真鲷、黑鲷、金鲷、花鲈、尖吻鲈等。

3、贝类

目前,世界上约有海水养殖贝类30余种,主要的养殖种类为褶牡蛎、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太平洋牡蛎、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海湾扇贝、虾夷扇贝、大扇贝、皇后扇贝合浦珠母贝、大珠母贝、珍珠贝、菲律宾蛤仔、皱织盘鲍、杂色鲍、硬壳蛤、缢蛏等。

正在研究和开发养殖的贝类有:绿鲍、滑顶薄壳鸟蛤、密鳞牡蛎、)巴西牡蛎、紫枢扇贝、圆扇贝、墨西哥湾扇贝、短颈蛤、砂海螂、地鸭蛤、剃刀蛏、长竹蛏、大砗磲、鳞车磲、砗蚝、奶油蛤、又蛤、黄蛤等。

4、藻类

目前养殖的经济藻类品种有:褐藻的主要养殖品种有海带、裙带菜;红藻有麒麟菜、江蓠、红毛藻,角叉藻,龙须菜及紫菜;绿藻主要是礁膜。近年来有些种类的经济价值也逐渐得到重视,小规模的养殖也已开展。如绿藻的Enteromophaspp.,Lanlerpaspp.,褐藻Claodosiphonolamurannus等都被广泛养殖,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的水产总产量不足50万吨。50年代末期,我国加快了水产事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的水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水产品总产量到2000年达4278.99万吨,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增长3.80%。发展最快的当数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除了我国的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其三要原因是我国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大规模的新品种引进工作始于50年代末,早在1957年,我国就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鳟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先后从孟加拉、日本、埃及、美国、泰国、越南、非洲、墨西哥、苏联、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其主要品种见表此1。

我国引进新的品种,丰富了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而且大多数品种也不同程度地得以推广应用。有效地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并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淡水养殖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罗非鱼。1998年,全国养殖罗非鱼达52.6万t,遍20个省市、自治区。第二是罗氏沼虾,1998年,全国罗氏沼虾总产量已达617万吨。在海水养殖中,扇贝、牡蛎养殖最具有代表性。海湾扇贝引进后,我国的扇贝养殖发展极为迅速。扇贝养殖原来不足10万吨而到了1998年扇贝养殖总产量已达62.9万吨,扇贝不再是海珍品,而成为广大群众喜爱的大众水产品。牡蛎养殖更是如此。1991年,全国牡蛎养殖总产量为8.7万吨,而到了1998年,全国牡蛎产量已高达283.3万吨。应该说,这是与新品种的引进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我国的对虾养殖,最高年产量高达22万吨,养殖面积达220万亩(1992)。1993年以来,由于对虾暴发性流行病的发生,使我国的对虾养殖受到严重影响,但2000年全国对虾养殖产量已恢复到20万吨左右。在这一产量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引进的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等。

另外,推广应用较好的品种还有淡水白鲳、斑点叉尾、胡子鲶、露斯塔野鲮、虹鳟、牛蛙、大菱鲆和条纹鲈等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引进品种较少

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有广阔的浅海滩涂;同时,也有相当大的淡水水域。可引上的新技术和养殖种类相当多。但是,从我国引进的情况来看,数量仍然太少。特别是一与农业相比,差距甚大。

2.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如虹鳟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澳州龙虾、条文鲈、扇贝等多次从国外引进,有的因引种后的保种及纯系复壮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小集体意识,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自然推广生产,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4.检疫工作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四、发展战略与对策

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

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上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防止重复引进和分散引进。

2.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

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在实施引种的过程中,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确定无疑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水产品流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有些养殖品种是通过非正常渠道而流入中国,导致一些病虫害的漏检,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带入新病原。

3.应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并加强对原、良种场的规范化建设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同时,要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从物质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实行原、良种的定点生产,取缔无证生产。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三是加大对原、良种场的资金投入,改变原、良种研究和推广滞后于生产的局面。四是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实行全封闭隔离保种和扩种工作,以保持和提高亲体与苗种的质量,防止种质退化。从而提高原、良种场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4.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物种进入新环境,适应后一般会获得长足约发展,因为新环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如克氏鳌虾的引种就是一个例子。克民整虾原生长在美国南部,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大约50年前被引入我国。这种虾生命力极强,被引种后迅速在我国淡水资源丰富的南方产稻区繁衍开来。由于其性情凶猛,喜穴居,捕食幼蟹,毁坏庄稼,对当地自然物种和埂田堤坝有危害,因此被当地的居民视为敌害。藻类引种也是这样,在尚未对欲引进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史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前盲目进行引种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引种进入自然环境后进行侵略性生长,使原生境中的种类生长不良甚或消失,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因此,引种之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之前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后再推广。

5.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

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对于缩短周期,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我国引进的不少品种和技术尚未能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原因之一是多数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保种和推广基地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级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另一原因则是资金短缺,没有足够的保种与推广资金。引种通常只是引进少量亲体,然后经由这些亲体大量、反复地繁育后代以形成新的种群。引种的初期,经精心选择的品种会表现出令人满意的优良品性。但是随着规模的扩大,与当地环境的融合,与当地相近种群的混合,引入品种会在各方面有些变化,一些特点因缺乏及时的补充而渐渐消失,直接影响到生产的连续性。任何品种都存在着衰退的趋势,而及时地补充新的纯正亲体则是防衰退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利用生物技术进行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原产地补充新的亲本相结合,就可既经济又安全地保证引进种的长远发展。国家和有关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广应用的进度。

6.今后应重点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及渔业新技术

(1)在立足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生长周期短、直推广、品质优良的养殖种类,并通过驯化、繁育使其尽快达到产业化。

一是应考虑种质的引进更新。如我国各地虽多次引进罗非鱼、海湾扇贝、罗氏沼虾、虹鳟、德国镜鲤、巨藻等,多数已发生退化,因此必须扩大引进的种类。对罗非鱼,应重点引进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来罗非鱼原种和不含卵孵化的罗非鱼新种。以更新现有亲鱼和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区域性保种中心和繁育中心。通过保种和扩种,使现有的罗非鱼种质得到更新。对海湾扇贝、墨西哥扇贝、罗氏沼虾、虹鳟、德国镜鲤、应以引进原种(或优质种)为重点,经过保种,使现有余体得以基本更新。

二是新养殖对象的引进和驯化。从国家来看,应重点和继续引进适合我国北方海域养殖的鱼、贝类和适合我国南方海域养殖的贝、藻类为重点,并积极引进品质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淡水养殖种类。其主要品种如大菱鲆、条纹鲈亲鱼、俄罗斯鲟(俄国鲟、闪光鲟、西伯利亚鲟、杂交鲟等)、俄罗斯淡水白鲑、斑点叉尾新品种,美国拟石首鱼、欧洲大扇贝、朝鲜栉孔扇贝、新西兰鲍、万氏白对虾和缅甸沼虾等,

(2)应考虑引进海水集约化育苗、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技术与设备,深海抗风浪网箱和沉浮式网箱制作技术,某些经济鱼、虾贝类的关键育苗技术,紫菜冷冻床育苗技术,耐盐植物,高效饲料配制与加工技术,养殖病虫害的快速诊断与监测技术与设备等。

一、池塘环境

1.池塘消毒。池塘是水产养殖动物栖息的场所,也是病原体滋生的场所。池塘环境是否清洁,直接影响到鱼类等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生长速度,可在价格合适的时候上市。

1.1干塘清塘,加固塘基。在冬季捕鱼后,将塘水排干,挖去一层污泥,然后让阳光曝晒,可达到清除虫害的目的。若因生产需要养过冬鱼类,未能做到冬季捕完后干塘,可用排污机将塘堤埂披上的杂草清除,以减少昆虫等产卵的场所。同时加固塘基,预防渗漏。

1.2药剂清塘,杀毒消菌。生石灰清塘在池塘修整后,选择晴天进行生石灰清塘,将干粉均匀干撒到塘底或池底及塘基上,再故入4-6厘米清水,次日用长柄耙将池底淤泥和石灰浆调匀,发挥生石灰的杀毒作用。有些鱼类池塘,若清塘清池前无法排水,或原池水排出后又无法补入新水,可以进行带水清塘。

1.3净化水质。为了保证水产养殖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可以利用质量平衡原理进行设计。该原理是:“在某个单元中,某一物质的累积量,等于该物质的进流量减去出流量,再加上增生量。”利用该原理,可以准确地分析出被养殖水产品所需要的水质标准(比如氨氮、溶氧、亚硝酸氮、弧菌数、生菌数以及BOD等)下,可以放养的水产品数量,并以容许放养的最低量作为实际设计放养量,(1)光合细菌艋水质。光合细菌投入池塘中,能迅速消除水体中的氨氮、硫化氢、有机酸等有机物质,平衡酸碱度,改善池水质量。投放光合细菌要注意:多菌种混合比单菌种投喂好有机物腐败程度越高、污染越严重的池底投放效果越好,可与麦饭石、沸石等合用,效果更佳不能与消毒剂合用,以免被杀死。(2)净水活菌净化水质。净水活菌是由多种化能异样菌组成,具有改善水质的功能,它们克服了光合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机物、不能分解生物尸体及残饵粪便等不足,兼有氧化、氨化、硝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及固氮的作用。不仅能净化水质,还为单胞藻的繁殖提供了大量营养。而且鱼类的肉质鲜美,市场价格高。

二、调整放养密度。

实行轮捕轮放和轮养:1.是鱼类实行轮捕轮放,改变过去年底一次干塘起捕的习性,常年根据市场鱼价适时起水销售,卖个好价。可一次放足,捕大销售。也可多次放养大规格鱼种,捕大补小。时刻保持水体有足够多的载鱼量,常年保持均衡上市,根据鱼价波动情况,灵活上市,提高效益。2.是各种鱼、虾等轮养。这样不仅可根据市场灵活地选择水产养殖品种,还可减轻池底质恶化程度,减少病害传播机会。如有的养殖户同一口池塘上半年养南美白对虾,下半年养鲤鱼,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减少了病害的发生,效果好,值得借鉴。

三、池塘养鱼的管理

1.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

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铒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用时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15d注水1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5.其它措施。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做好池塘日记记录和统计分析。

THE END
1.水产养殖的多样魅力从淡水鱼到海洋生物探索丰富的养殖品种世界水产养殖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现代化的农业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重要的食品生产方式之一。它不仅能够提供丰富多样的食用鱼类,还能通过精细化管理和科学技术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今天,我们将带你一起探索水产养殖包括哪些品种,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 二、淡水鱼:温柔而可口 https://www.nssydxrcs.cn/yang-feng-bai-ke/388256.html
2.养殖经济财源滚滚揭秘哪些养殖业最具赚钱潜力在当今的农业发展中,养殖业不仅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的热门选择。那么,什么养殖最赚钱呢?这取决于多种因素,比如市场需求、成本控制、技术应用等。 首先,我们来看一条热销不衰的路线——猪肉养殖。随着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肉类的需求不断增长,对猪肉尤其是优质大型猪(如黑毛和平原https://www.tqddswnp.cn/qin-lei-yang-zhi-zi-xun/380826.html
3.2020养殖业什么最赚钱农村咱们这块地里的金矿揭秘哪种养殖最让首先,让我们来说说水产养殖。这是过去十几年里迅速发展的一条路。特别是鱼类,如鲤鱼、草鱼等,它们不仅口味好,而且市场需求大。再加上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对高质量肉类有更高要求,所以这种养殖行业前景看好。 然后,就是家禽养殖,比如鸡、鸭、鹅等。你可能会问,这不就是传统农业吗?确实,但是现代化技术https://www.xtssu.cn/ke-yan-jin-zhan/640484.html
4.水产养殖丰富多样鲤鱼草鱼鲫鱼淡水虾等水产养殖丰富多样鲤鱼草鱼鲫鱼淡水虾等 水产养殖包括哪些品种? 什么是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是指在人工环境中,通过人为控制的条件,如温度、溶氧度、pH值等,为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提供适宜的生存环境,从而促进其快速成长和繁殖。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对新鲜水产品的需求,还能帮助维护水体生态平衡。https://www.gelafhotz.cn/niu-yang-yang-zhi-bai-ke/562970.html
5.高效赚钱指南揭秘最具盈利力的养殖业种选动物蛋白作为全球食品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需求量持续增长。比如猪肉和鸡肉,是目前全球最为广泛的肉类消费品。因此,选择以猪和鸡为主的动物蛋白养殖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回报。 2. 鱼类水产养殖 随着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这使得鱼类水产成为一个非常有潜力的行业。不仅如此,由于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hi-shi/536357.html
6.淡水鱼乐园,养殖种类大观在浩瀚的水域中,淡水鱼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无数人的心头好,养殖淡水鱼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丰富的营养,还能带来经济效益,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五彩斑斓的淡水鱼世界,看看那些值得你关注的养殖种类。 一、鲫鱼 作为淡水鱼中的“常青树”,鲫鱼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广受喜爱,鲫鱼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是许多养殖户的首http://jinboer688.cn/zxgl/68158.html
7.养淡水鱼的看过来,选对这4个品种,养殖效益高!在农村,水产养殖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只要能吃苦,养护得当,经济收益还是不错的。但是淡水养殖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草鱼、青鱼、鲤鱼、鲫鱼、生鱼等,这些鱼都是大众化鱼类。但还有几种名特优淡水养殖品种,经济效益要更为优秀,我们接着往下看。 第一种淡水石斑鱼 https://www.douban.com/note/837798064/
8.公民科学素质48.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主要技术要点包括:一是要选择优良品种。优良品种繁殖性能好,生产水平高,节省饲料,经济效益显著;二是要采用先进生产工艺。如,实行工厂化养猪,采用阶段式饲养方式,分期配种、分期产仔、全年均衡出栏;三是实行科学饲养。根据畜禽不同生长阶段的不同营养标准,科学配制全价饲料,做到营养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9.在家搞什么养殖最赚钱?精选未来10大暴利养殖养殖火鸭投资小,回本快,养殖几个月就可收回投资,是投资少、见效快的好项目,所以开展火鸭养殖是一项风险小、效益高、市场前景好的新兴致富门路。 结束语:以上这些就是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总的来说,现在很多养殖项目的前景都还是不错的,大家在创业时一定结合实际情况,选择自己适合的养殖项目即可,同时还要先http://www.anzhuoshouzhuan.com/n/782.html
10.淡水鱼养殖可行性报告(精选6篇)我国是世界上水产品产量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养殖量超过捕捞量的国家。但长期以来,淡水鱼加工非常薄弱,制约了淡水养殖业的发展。随着优质淡水鱼的引进和繁育,淡水鱼的产量还会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如果不扩大淡水鱼的加工利用渠道,淡水鱼价格在目前走低的情况下还会进一步下滑。淡水鱼鱼肉的利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fx9h7r5.html
11.淡水养殖养什么好(淡水养殖养什么好呢)会东网每亩良种草可生产800千克鱼;五是网箱养鱼,在水面较大、水位较深的池塘开展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鱼,以提高经济效益。 8. 淡水养殖的条件 淡水虾是餐桌上的美味,很多人都爱吃,但是如何才能养好淡水虾,很多人,特别是新手养殖人员,都不太清楚。其实按照下面的方法,你可以基本了解到如何养好淡水虾。 https://www.huidongwang.cn/38721.html
12.水产养殖什么好养又赚钱?这8种高利润养殖品种你试过吗?一、水产养殖最赚钱泥鳅 1、泥鳅被大家称为水中之参,可想而知,其营养有多么的丰富,能被称为参的都不简单。泥鳅养殖比较简单,也不用担心病虫害问题,养殖成本比较低,但是效益回报高。 2、各地区泥鳅价格 北京市通州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泥鳅价格33.0元/公斤 https://www.jiamengfei.com/news/807697
13.水产养殖什么最有前景?淡水虾养殖一亩成本与利润多少虾养殖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和经验积累,特别是大规模的养殖,在没有技术的前提下,风险较大。虾病要及时预防,把危害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 淡水虾养殖一亩成本与利润多少? 淡水虾养殖一亩成本大概是12000元左右,养殖对虾一亩利润大概是5000-10000元左右,养殖对虾的利润的高低主要是看市场价格和养殖成本等。 http://www.jrshuichan.com/article.html?id=19672
14.大咖汇丨2023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各路专家齐聚共话渔业种业新发展陈松林:海水鱼类养殖潜力大,生物育种提升养殖效益 “水产养殖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产业,我国水产品产量的80%来自水产养殖,在1984年,我国的海水鱼养殖产量只有0.94万吨,2022年达到了190多万吨,增长了200多倍。”论坛上,陈松林表示,发展鱼类养殖成为国家的重大需求,由于淡水养殖面积受限,海水鱼类养殖潜力巨大。 https://www.nfncb.cn/yaowen/3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