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健康养殖技术要点水产

天津市塘沽区进行对虾健康养殖的水面面积己达500多亩,有的还进行了双茬养殖,取得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做出了示范。现将天津市塘沽区对虾健康养殖的一些经验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一、养殖特点

小池塘,高水位,封闭式,高溶解氧,高密度。

二、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养殖面积一般为2亩--5亩,池塘水深3m--3.5m。

2.水源条件要求具有盐场蓄水池中的高盐度海水,盐度一般在50‰以上,同时要配备有淡水机井,以保证淡水供应。

3.机械条件一般每个池塘配备2台--3台增氧机,有条件的养殖池塘可配备发电机、水泵等设备。

三、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消毒一般采用秋后清淤,开春清塘消毒的方法,清塘药品一般为漂白粉、生石灰,消毒要求彻底。

2.肥水培养生物饵料池塘清淤、消毒后进水70cm--80cm,施入尿素2g/立方米--4g/立方米,使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cm左右。

3.虾苗放养4月中下旬,投放规格为体长1.0cm以上的中国对虾仔虾10万尾/亩--20万尾/亩,实施中间暂养后,于7月中下旬再补放南美白对虾虾苗5万尾/亩--8万尾/亩,补苗规格为体长1.0cm以上的虾苗,采取二茬对虾养殖模式。

4.水质管理定期加注新水,保持池水活力;利用增氧机增加池水溶解氧,改善水质环境;利用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定期泼洒沸石粉净化水质,稳定池水环境;充分发挥水质监测的作用,有目的地调节水质。

5.饵料投喂养殖期投喂管理在坚持“四定”原则的同时,要少量多次,防止水质污染。在养殖初期,主要以繁殖生物饵料供给虾苗食用,投喂以鲜卤虫为主,每天1次,每万尾虾苗投喂1.2kg--2.4kg;养殖中后期全天投喂5次--6次,其中鲜活饵料2次,颗粒饲料3次--4次,鲜活饵料要求为新鲜、不变质、无污染、远离发病区、经检验合格的鲜卤虫,颗粒饲料为全价人工配合饲料,每次每万尾虾苗投喂0.3kg--0.4kg。

6.虾病防治①卤水加淡水勾兑成半咸水进行封闭式对虾健康养殖,从防止病原体侵入和切断病原体的传染途径入手,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防治病害生产体系,可以有效地降低虾病的发生。②在日常管理中,对水质要坚持定期消毒,对鲜活饵料、养殖工具和池塘堤岸等坚持经常消毒,并辅以药饵投喂。③在使用化学、生物药品进行虾病防治的同时,更要注意池水环境的改善,特别是严格控制有害物质的降解、溶解氧的增加、浮游生物的组成、pH值的调节等,以不断提高虾苗的自身免疫力。

THE END
1.培训视频对虾降养殖技术科技视频专题专栏泉州市科技局是泉州市人民政府工作部门,为正处级。 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财政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坚持和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http://kj.quanzhou.gov.cn/kjfw/kjsp/202412/t20241223_3120841.htm
2.对虾的养殖技术和方法农技学堂导读:对虾营养价值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十分高的水产品,很多养殖户都想养殖,对虾一般都是成对出售的,我国对虾的养殖一般在湛江一带,那么对虾如何养殖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对虾养殖技术和方法。 对虾营养价值丰富,是很多人都喜欢吃的一种食物,作为一种经济价值十分高的水产品,很多养https://m.cnhnb.com/xt/article-110848.html
3.我国对虾产业化养殖核心技术——“中国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研究5陈武文;叶宁;高位池鱼虾分体混养与普通对虾养殖效果对比[J];当代水产;2015年06期 6对虾养殖即将走出低谷[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1998年05期 7胡睛波;邱继文;洪吉民;余德恭;双季对虾养殖技术的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2期 8叶妃轩如何搞好对虾养殖高温期的管理[J];中国水产;1988年06期 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HYKX201211020.htm
4.南美白对虾介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方法南美白对虾病害→MAIGOO百科自1988年开始,我国开展了南美白对虾的引进、适应性养殖以及大面积推广工作;首先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引进了南美白对虾的新种虾,并在1992年8月进行了适应性养殖并成功初步人工繁殖,1994年成功培育了小批量虾苗;直到1999年,广东省深圳市的国家级农业龙头公司天俊实业与美国的海洋生物技术公司开展合作,正式引进美国无https://www.maigoo.com/citiao/186967.html
5.中国对虾养殖方法专利名称:中国对虾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本发明为海洋生物养殖方法,特别涉及的是中国对虾的养殖方法。 我国对虾养殖业近十几年来从育苗、养成到饵料加工等技术发展很快,使养虾业在许多地区经济发展中成为支柱产业,并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现有中国对虾的养殖周期为一年一个周期,4至5月育苗,5至6月大田放养,7-12养成https://www.xjishu.com/zhuanli/01/95110598.html
6.黄海水产研究所2023年度科研重大进展黄海水产研究所凡纳滨对虾和中国对虾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针对中国对虾养殖业的困境,立足于中国对虾产业提升和绿色发展,聚焦中国对虾低温耐受性、WSSV抗性、存活率和收获体重等主要选育性状,基于多性状复合育种技术进行中国对虾新品种选育,于2023年成功获批国审新品种“黄海6号”(水产新品种登记号:GS-01-008-2023),实现早放http://cafs.ac.cn/info/1024/46219.htm
7.南美白对虾集约化降养殖技术智农361南美白对虾自1998年引进养殖至今已将近二十年,养殖技术越来越成熟,产量不断攀升,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从而提高了池塘单位面积的效能,节约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提升养殖效率与水平,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我们通过优质种苗控制技术、水环境生态调控技术、病害防控技术及规范化管理;总结出一套南美白http://m.ipa361.com/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2101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