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7月19日消息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国企改革又添新案例。昨天(18日),中粮集团在京召开改革战略重组启动大会,中纺整体并入中粮成为中粮全资子公司。中纺集团专注于纺织和粮油两大主业,中粮集团有限公司(COFCO)是农产品、食品领域多元化产品和服务供应商。中粮和中纺的粮油业务国内市场规模分列第一和第三。重组后,中粮国内油脂加工产能将达2400万吨,整体市场份额提升至18%,成为国内第一,位居全球油脂加工企业产能前列。重组后的棉花业务产业链条,占据全球近10%市场份额。国际化“大粮商”战略初步成形。
中粮集团的改革步伐一直没有停止,北京晨报报道:更早的一些时候,中粮还重组了包括中谷、华粮、华孚在内的多家企业,加上这次的中纺,如果按照资产规模计算,中粮集团的总资产已经超过719亿美元,大约4500亿元人民币,已经跻身全球前三大国际化大粮商,被外界形象地比喻成是一艘“粮油航母”。除了整合重组外,中粮还明确提出“瘦身健体”计划。
农民日报报道:中粮改革的方向是将集团改组成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中粮将按照“小总部,大产业”的原则,把资本经营与资产管理经营分开,压缩管理层级至“集团总部资本层—专业化公司资产层—生产单位执行层”的三级架构。总部职能部门从13个压缩到7个,人员从610人调整至240人之内。
受两大集团合并带来的利好,昨日中粮集团及中纺集团旗下上市公司股价集体上扬。这些公司的投资价值该怎么来判断?金元证券投资顾问袁强就此做出分析解读。
经济之声:中粮集团目前是坐拥9家上市公司,其中包括蒙牛乳业(02319.HK)、中粮控股(00606.HK)、中粮包装(00906.HK)、大悦城地产(00207.HK)、中国食品(00506.HK),还有4及是A股的上市公司,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屯河(600737)、中粮生化(000930)、酒鬼酒(000799)4家A股上市公司。这次两大集团合并打造国际化“大粮商”战略,哪些上市公司的业务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袁强:中粮集团成立于1949年,经历了多年努力,从粮油食品贸易加工起步,产业链不断延伸,甚至到了地产、酒店、金融服务等领域,可以说是完成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的覆盖。而中纺集团创建于1951年,也是中国500强企业之一,集团下属有30余家贸易子公司,海外企业和40多家各类的生产企业,中纺虽然名字听起来与粮食产业关系不大,但实际上中纺也是国内重要的特大型粮食贸易企业。一家是粮商老大,一家又是中国粮油业的隐性老大,这两家合并被外界称为粮油航母,我认为当之无愧。中粮和中纺在油脂等很多领域的业务都有重叠,整合资源形成规模采购,降低成本以及形成规模销售、降低费用,这些都值得预期。因此,中粮和中纺的合并对于旗下的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都充满机会。当然,这两家“巨无霸”旗下的公司难免良莠不齐,如何做好管理层的协同效应,将会决定这个整合到底是“1+1等于2”还是“1+1大于2”。
经济之声:中粮地产(000031)、中粮屯河(600737)、中粮生化(000930)是中粮旗下的老牌公司,今年1月中粮旗下中国食品代管酒鬼酒(000799)的经营,意味着中粮开始全面介入酒鬼酒的经营。这几家上市公司的估值是不是要重新定位?
经济之声:近期,中央密集部署国企的改革,重组的投资机会和风险应该如何来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