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农产品供需格局正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农林牧渔板块成为“香饽饽”
本轮反制关税措施出台后,我国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玉米、高粱的完税价格将大幅抬升,预计进口量将锐减。而国内农业板块则成为资本市场的“避风港”,稳定的盈利能力和较低的市场波动性,使其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
根据文华商品期货指数显示,截至4月8日,生猪链指数年内涨幅已经达到6.67%,饲料板块指数年内涨幅达到10%,谷物指数年内涨幅达到4.8%。另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连续3个月环比上升,都为农业板块带来基本面利好催化。
基本面持续走好之外,涉农类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期货交割库,希望通过期货与现货市场的联动,企业突破传统销售模式的束缚,加大产业链纵深拓展,以更敏捷的姿态应对市场风险,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
作为一家香港上市的国内高成长性农牧企业,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集团)于2021年成为大商所生猪品种集团交割库。2024年,德康集团在中国生猪供应商中排名第4,同年德康集团在生猪期货上共交割270手,占大商所生猪期货交割总量的38.7%。
德康集团战略投资与市场部负责人叶波表示,获批成为生猪交割库后,通过参与交割业务,为生猪销售增加了新的渠道,减少了对传统现货销售渠道的依赖,提高了销售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成为交割库提升了企业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通过提供优质的交割服务,进一步强化了企业的品牌效应,让我们更容易吸引大型采购商、贸易商等客户群体,扩大销售范围和市场份额,在全国甚至国际市场上提升竞争力。”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交割库资质的认定,大商所根据品种和产业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条件和审批流程,并统筹考虑交割库布局、交割保障能力、交割便利性、交割需求等多重因素筛选设立交割库。
以资格申请、审批为起点,大商所还建立了完善的交割库管理制度,覆盖业务开展、日常管理、年度审核、等级评定等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值得一提的是,多年来,大商所还通过业务培训、模拟交割、交割会议等多种方式,持续提升交割库服务市场的“软实力”,并通过上线数字仓单系统等科技赋能举措提高交割业务办理效率。受益于“高门槛”“严监管”“强赋能”,交割库资质逐渐成为产业企业的“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