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瞻生物育种商业化提速种业发展将聚焦四大方面

种业关乎粮食安全。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科技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2023年12月26日,农业农村部公告,26家企业获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这也是我国首批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多位农业资深人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此次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具有里程碑意义,意味着2024年将成为生物育种商业化加快推进之年。

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加快

生物育种技术是以转基因技术为核心,融合杂交选育、分子标记等先进技术的重要选种育种手段。

为何要加速生物育种商业化步伐?中国农业大学领军教授、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主任韩一军对记者表示:“种子在我国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已达到45%,生物育种将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和抗病虫害等能力,有利于粮食稳产、增产。目前我国粮食的单产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特别是玉米和大豆,例如玉米单产大约只有美国的57%左右。按照现在这个进度,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生物育种,尤其是生物育种的玉米种植面积会进入扩张加速期。”

农发种业一位负责人表示,转基因品种有利于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对保障粮食提质增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意义重大。

据公开资料,玉米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种植总面积的35%,年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0%。我国大豆供需矛盾突出,2022年进口量超9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较高。因此,玉米、大豆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提高这两种农作物的单产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的粮食安全。

据了解,2021年我国已启动转基因玉米、大豆产业化科研试验田试点,2022年试点扩展至农户大田,2023年试点范围扩大至河北、内蒙古、吉林、四川、云南5个省份的20个县、市、区,并在甘肃安排制种。

试点显示,2023年底通过审定的转基因玉米、大豆品种,抗虫和耐除草剂的性状突出,对草地贪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防治效果在90%以上,亩均增产在10%左右,充分证明了国产转基因作物的优良特性和发展潜力。

国信证券在最新研报中认为,2024年种植季即将到来,转基因种子较传统种子或能售出较高溢价,从而带动龙头种企收入提升。

具体来看,在首批获得转基因玉米、大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26家企业中,大北农、登海种业、隆平高科、丰乐种业、金苑种业等多家上市公司榜上有名。其中,大北农及其旗下公司的5个转基因大豆、4个转基因玉米品种,共计9个品种获批;隆平高科旗下的北京联创种业等公司的6个转基因玉米品种获批。

行业整合步伐持续加快

2023年,我国种子行业逐步告别“小、弱、多、散”的格局,行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其中,“国家队”加速布局生物育种领域,成为行业亮点之一。

2023年9月,注资40亿元的国投种业正式成立,作为国投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其布局重点即为生物育种产业。12月6日,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合肥建投与国投种业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国投种业拟以10.94亿元收购丰乐种业20%股权。股权转让完成后,国投种业成为丰乐种业控股股东,国务院国资委将成为丰乐种业的实控人。

国信证券认为,国投种业收购丰乐种业后,丰乐种业将作为其种业发展运营、资本运作和资源聚集的主要平台,从而在现有生物育种领域布局基础上进一步延伸,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种业集团,更好地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2023年12月29日,隆平高科将其持有的隆平生物10.94%股权转让给中央企业乡村产业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央企基金”),转让价格为3.61亿元。转让完成后,隆平高科对隆平生物持股份额为5%。央企基金持股份额为44.94%。隆平高科表示,双方在生物育种领域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央企基金拟进一步提高对隆平生物的持股比例,公司也基于整体战略需要,优化公司生物技术领域投资结构。

回顾全球种业发展历程,兼并重组是种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有业内人士对记者坦言,我国种业规模前五的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已有由2021年的19.3%提升至2022年的21.3%,但与海外巨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种企仍须进一步重组整合,以提升行业集中度和国际竞争力。

记者注意到,在借助国资进行产业赋能的同时,多家种业公司在2023年接待机构调研时表示,未来将凭借自身业务和资本优势,坚持内生外延战略,加速生物产业并购步伐,完善产业链布局。

大北农近期就表示,公司将围绕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应用所带来的市场红利进行融合发展,以玉米、水稻、大豆等种业为主,同时寻求其他板块优质项目的并购机会。并购项目优先选择认可公司文化、具备研发育种能力、拥有生物育种储备等要素的公司,积极向种业全产业链布局,争取早日进入种业的头部企业序列。

THE END
1.国内新粮大规模上市将近玉米盘面继续观望为主国信期货:现货方面,据汇易网,南北港口玉米价格持续走低;东北玉米价格稳中下行,华北玉米价格继续下移。目前国内新粮大规模上市将近,市场整体用粮主体采购意愿一般,但市场旧作库存继续下降,且后期进口谷物到港预期减少,市场快速杀跌后,短期利空有所消化,后市关注新作成本的能否提供有效支撑。操作上,观望。https://m.cngold.org/futures/xw9493932.html
2.名门新秀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让表现优异的玉米品种更快、更好的投入到农民生产中去,为农民的丰收致富贡献力量。江苏省大华种业集团有限公司与著名育种家柏大鹏老师强强联合,隆重推出一个集“抗病、抗倒、广适、高产、优质”的玉米新品种——宁玉688。 宁玉688审定情况: https://www.meipian.cn/2p3k07up
3.走进西王>集团概况与国家粮科院合作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玉米深加工产业技术创新中心,致力于玉米深加工核心技术研发,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更新换代。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以十项核心技术入股上市公司西王特钢,并在西王特钢设立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山东技术中心,并经国家钢标委同意,在西王特钢设立了行业唯一的特殊钢国家标准研发工作站,致力http://www.xiwang.cn/about_us/GroupOverview/
4.生意社铜|螺纹钢|燃料油|焦炭|天然橡胶|聚氯乙烯|甲醇|豆油|玉米|白糖|棉花|PTA 生意社:04月09日铜现货与期货价格曲线图 04月09日现期表 单位:元/吨 商品现货主力合约 价格代码价格现期差2 上海期货交易所 铜72408.33250572500-91 螺纹钢25103077-3077 锌22288.00250621815473 http://www.100ppi.com/
5.农林牧渔板块涨嗨了!上市企业积极布局期货交割库证券全部资讯作为一家香港上市的国内高成长性农牧企业,四川德康农牧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康集团)于2021年成为大商所生猪品种集团交割库。2024年,德康集团在中国生猪供应商中排名第4,同年德康集团在生猪期货上共交割270手,占大商所生猪期货交割总量的38.7%。 https://www.p5w.net/roll/stock/202504/t20250408_6350596.htm
6.新季玉米走访实录:黑龙江山东和河南部分区域聚焦新粮季:河南新玉米上市价格0.98-1元/斤、玉米棒0.45-0.5元/斤,华北玉米崩盘。 产量方面 由于极端天气影响,豫北、山东已上市地区秋粮整体状况较好,局部可能有增产,但豫南地区,前期经历先涝后旱行情,预计有一定幅度减产。 价格方面 当前新粮主流价格0.98元/斤左右,河南南部驻马店、南阳新粮价格0.95-1元/斤,湖北http://m.7hcn.com/article/462614.html
7.新粮集中上市玉米价格开启跌势后市剑指何方?今年9月中下旬以来,玉米期现货价格出现一波较为流畅的上涨趋势,不过随着近期新粮的集中上市,玉米开始阶段性回调。 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9月中下旬玉米开启的上涨行情可以归结为短期的供需错配。 “9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出现较大涨幅的主要成因有三方面:一是供应方面,今年8、9月份国内玉米主产区整体降水较多,导致积温偏低https://futures.eastmoney.com/a/202112292229196628.html
8.行业深度2024年中国食用油行业竞争格局及市场份额分析市场中国食用油行业企业布局及竞争力评价 从六家本土食用油企业业务布局来看,2022年金龙鱼食用油相关业务收入为986.06亿元,占营收比重约38.3%,业务收入规模居行业第一;其次是京粮控股和道道全,业务收入分别为118.85亿元和55.57亿元;从业务概况来看,本土食用油上市公司产品多为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等: https://bg.qianzhan.com/trends/detail/506/231226-90a5d407.html
9.1月14日养猪业重要信息汇总行业关注玉米价格在2014年经历了一场大起大落的行情走势。玉米市场因收储量大导致市场流通环节紧张,价格在2014年9月之前一直呈现上涨趋势,最高涨至1.36元/斤。在新玉米上市后,价格开始走起下坡路,最低降至1.09元/斤,年底仍没有呈现回暖趋势。跟玉米相比,小麦市场行情稳中偏弱,呈现V型走势,年平均价格为1.31元/斤,较2013https://www.jbzyw.com/view/219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