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回暖前,你捡漏的机会也许就这一次!

有人打趣说,口罩三年亏掉的钱,三天就赚回来了。

大家都以为大A就要像脱缰的野马一样疯涨的时候,9号超5000只个股下跌,上涨个股不足300只。10号一大早,三大指数集体高开,近4600只个股上涨。昨儿一早,反转来了,A股三大指数集体低开,3170家下跌。

就问你刺不刺激,股市里的悲欢往往就在一夜之间。

这一波在股市里挣到钱人们,将会把钱带到哪里?有一部分肯定会流向楼市,大家看看十一的楼市有多热闹就知道了。

从一线城市到南宁,到访量、成交量翻了几倍,售楼部久违的热闹场景回来了。国家刺激经济的决心很坚决,这或许是时代给普通人为数不多的逆袭机会。

顶层喊话刺激投资抄底南宁的机会来了

从股市流出的资金要有一个合适的去处,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什么房子都能买,既要低风险又能保证收益,降低风险重新配置才能保值升值,或许,商铺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看到这里,我知道有老铁想要杠我,且等我把话说完。

一直以来,我一向不太鼓励大家买商业产品,特别是商铺。普通人很难通过商铺实现资产收益。

不过,这一次,嘉和城的商铺不太一样。看看嘉和城给出的诚意:

1、带租约销售,回报率达12%2、现铺销售,即买即收租

一如既往地,嘉和城商铺不是以一两套低价铺引流,而是在售商铺都有相应的折扣。不是期铺、生铺,而是现铺、熟铺。

要知道,全国36个重点城市商业整体租金回报率约5.5%。一线城市,上海、广州、北京的回报率在3.45%—4.46%之间,仍然受买家追捧。相对而言,嘉和城商铺高达12%的回报率几乎可以说是「买铺就能躺赢」。

在嘉和城买商铺的大多是公务员、生意人

从2004年起,每一波股市的拉升过后就是楼市的上涨,不管股市还是楼市,想要吃到红利,总是「买在无人问津时,卖在人声鼎沸时」。

前些年国家说「房住不炒」听不进去的那些人都栽了跟头,现在国家要鼓励投资,嗅觉灵敏的人已经开始行动。

上个月,嘉和城开启3999元/㎡的住宅促销,很多冲着住宅价格来的客户最终却买了商铺,而且商铺的销售套数还超过了住宅。

我深入了解发现,买嘉和城商铺的人主要有三类。

1、嘉和城业主。业主更懂业主的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所以很多人买嘉和城的房,也买嘉和城的铺,做嘉和城的生意。

我一位友女,自己就是嘉和城别墅的业主,平时喜欢做美容,和其他别墅业主沟通中发现在小区做美容不方便,经常要开车十几分钟去凤岭北。而她之前也有在嘉和城租铺做生意的经验,这次下决心买铺,是她在嘉和城长期的生活、日常交流中,更了解业主的需求,也更懂得嘉和城缺什么生意。

嘉和城实拍图

2、冲着回报率来的投资客、生意人。他们兜里有闲钱,打算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陈女士买了一套温莎邻里荟二楼70㎡的商铺,回报率达12%,她直言在南宁上哪找这么高回报的商铺,市场好的时候可以租给别人做生意,市场不好就算留着放空,自己也亏不到哪去。

温莎邻里荟实拍图

我还碰到了一位打算在嘉和城做奶茶店的店主,他说在嘉和城用一个不大的店铺,既可以堂食,又可以走线上单,租金就是月供,以后自己不想做了,铺面还可以租给别人,总之很灵活。

3、公务员、事业单位员工等。这群人对政策的敏感性极强,在8月底的这一波促销中,买嘉和城商铺的这一群人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老铁们发现没,这三类客群都有两个共同点:

一是他们对市场、政策超级敏感的一群人。他们要么是最早接触政策信息源的人;要么就是对市场变化把控极其精准,过去不管大环境如何变化依然能实现资产增值保值的人。

二是都选择在当下入手商铺。能在楼市和商业市场吃到红利,踩对节点很重要。这个节点往往就是市场回暖之前的那段窗口期,要不然大家也不会有「要是10年前多囤几套房」「四年前卖房就好了」的感慨,马后炮谁不会呢,对吧。

楼市回暖已成定局四大商圈的成熟铺冲就完了

这一波十一行情之后,有老铁来问我楼市未来走向如何,现在是不是入手的好时机。

可以肯定的说,楼市回暖已成定局,大家爱信不信。原因有二:

一是信心。「止跌回稳」四个字已经告诉市场,房价已经到底了,不可能再跌了,对楼市的信心,大家长已发出明确信号。

二是预期。「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是大家长的原话,也就是说未来楼市的可售商品房将越来越少,能买到好房子要付出的成本也会更高,未来价格回稳板上钉钉。

有时候,买房的时机比价格更重要。

讲真,像嘉和城这样的商铺,如今这样的价格和机会不管是过去还是未来在楼市里并不多。

特别是嘉和城的商圈,在南宁,自己一个楼盘就能独立形成商圈的,嘉和城是独一份。

嘉和城有四大商圈,分别为温莎商圈、東门商圈、白鹭商圈及塞纳商圈。各商圈的商业氛围均已成熟,业态各有侧重,相辅相成。

比如温莎商圈是教培文化中心,是教培机构的集中地。同时也是嘉和城东区4万居民的消费集中地。这里有天桃教育集团最大的旗舰校天桃嘉和城校区,学生、教职工等近万人。

塞纳商圈定位为美食娱乐中心。位于城西主出入口旁,紧邻规划5路,辐射嘉和城、绿地城双城,肥仔饭店、廖哥土鲫鱼、三个椰子等已入驻,从南宁本土美食到网红店应有尽有。

白鹭商圈主打文娱潮流中心。中影影院、好又多超市、花漾年华酒店三大主力店已进驻并开业。

東门商圈为休闲便民中心。位于嘉和城东门旁,有口腔医院、超市、教培、快餐等。

先说温莎商圈的温莎邻里荟,这里定位为教培文化中心,引进的业态以教培、托管为主,其他业态为辅。

这里位于组团的中心位置,居民们可步行到达,是他们日常消费的集中地,其次天桃实验学校嘉和城校区与温莎邻里荟一路之隔,有固定的客源,也方便家长接送孩子上下课。

据了解,不少知名的教育托管机构都在这里开了分校,如总部在北京的清大全脑开发南宁训练中心、上市公司上海交大昂立国际教育、全国拥有7000所分校的神墨教育机构、精武汇、乐思塾等等。

有业主朋友告诉我,这里的托管、教培生意挺火爆,好的机构常年满员。

温莎邻里荟二楼铺,主力面积60-80㎡,目前的主力租金水平在30-40元/㎡/月,大部分都是带租约的商铺,回报率达12%。如果想投资教培类商业资产的话,邻里荟二楼就很适合。我在现场看到这一带的商铺出租率超过85%。

温莎邻里荟商业氛围

如果想要投资或者经营餐饮类的,可以看塞纳商圈的塞纳左岸商街,这里是嘉和城西区居民美食餐饮的首选地。

塞纳左岸商街位于城西主入口十字路口旁,嘉和城西区几万人上下班都会经过这里,周边几个组团,加上一路之隔的绿地城几万人的住户,都是塞纳左岸商街的潜在消费客户,客户群体庞大。

塞纳商圈定位美食娱乐中心,这里已经进驻不少能聚拢人流、人气的商家,如淡村菜市,每天都有很多人进出买菜;旁边就是社区医院和小学,每天去医院和上下学的人流也不少。人流量不成问题。

因此塞纳左岸商街聚集了很多美食餐饮商家,周边居民聚餐、甚至日常三餐都选这里。

门前的规划5路,建成之后会成为嘉和城和绿地城两大社区数万人每天的必经之路。到时候塞纳左岸商街的商业价值还会再提升,现在嘉和城的促销,是一次入手的好时机。

塞纳左岸商街一楼铺,主力面积90㎡左右,参考周边租金70-100元/㎡/月,预计回报率超过10%。

塞纳商圈商业氛围

塞纳左岸商街可以做餐饮店,也可以做数码旗舰店、产品体验店、电动车展销、家电城等业态。

关键是这些商铺都是现铺,如果买带租约的铺,这个月买铺下个月就能收租。

不管是自己做生意也好还是以后出租也罢,试错成本低,即使市场继续下行,这个价格也「跌无可跌」。

除了商铺之外,嘉和城此次拿出来的还有一些大资产和独栋商业,这类产品都是多功能性的,有的是可商可住可办公可自营,有的附带超高赠送,有的景观资源丰富,有的适合追求长期稳定投资回报等。

比如中洲商业会馆12栋。位于鹭湖码头湖畔,无遮挡观湖。地上地下共4层,可商可住可办公可自营,而且使用率高达200%。

适合私房菜馆、主题餐厅、酒吧、商务会所、摄影基地、高定门店、美容会所等。

当然了,现在的人出手买铺绝不是一时头脑发热、贪便宜,是因为嘉和城的商业氛围足够浓厚、踏实。

老商家稳定。南宁各大商业中心,不少熟悉的店铺突然就销声匿迹了,但在嘉和城,去年光顾的店,今年不说生意有多少,至少都还「健在」,人气也依然挺旺。

还有新商家陆续进驻。今年华为专卖店、中影纵百汇影院等陆续进驻嘉和城。

辐射超10万人口这可能是兴宁东最好逛的商圈

不可否认,嘉和城是兴宁东板块最大、最繁华的商圈。

据了解,嘉和城已开业的店铺超600家,开业面积超10万㎡,业态丰富涉及生活的方方面,从医院学校到餐饮娱乐,从文体教培到商超零售,一应俱全。

嘉和城周边的绿地城、碧桂园星都荟、国悦九曲湾、悦桂福弈和庭等这些小区的人都来消费。

嘉和城的商业为什么这么旺?

这其中,人是根本。

很多老铁对嘉和城并不陌生,嘉和城占地面积约6000亩,是目前为止广西规模最大的楼盘,一共三十多个组团,目前已经交付超3万套房,已有约7万人入住,未来居住人口达10万人,相当于半座小城。

这么多人意味着什么?

首先,嘉和城就锁定了10万人的消费需求,很多人更愿意在「城」中解决自己的消费需求,自给自足,从而形成一个内循环消费生态。

庞大的业主群体,是嘉和城商业的底气所在,即使大环境再变化,业主们实打实的需求也依然在。

这里是兴宁东板块很多老铁休闲、娱乐、聚餐、遛娃的好去处,消费需求不止10万人,看一下这里的日常和业态,老铁们就能感受到嘉和城的商业氛围了。

这段算送的

至于嘉和城的商铺要不要买,别光听我说,我更建议你亲自到嘉和城走一圈,实地考察一番,你一定心中有数。

THE END
1.楼市预期发生转变:部分楼盘涨价买方决策加速新闻频道近期,北上广深的楼市出现了止跌回稳的趋势,购房者们普遍关心房价是否已经触底。随着10月中旬一系列重磅房地产政策的出台,市场预期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购房者不再观望,开始迅速决策购房;部分房企也调整了对市场的悲观看法,宣布旗下楼盘将在11月涨价。 从数据来看,四大一线城市的楼市已率先止跌回稳。10月份,这些城市的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101/47492098.html
2.楼市预期发生转变:买方决策变快部分楼盘涨价四大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已率先“止跌回稳”。 10月是中央定调“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后的首月,楼市走向备受各方关注。 “房价真的到底部了吗?”这是购房者近期最关心的话题。 “止跌回稳”的大方向叠加10月中旬的重磅房地产政策“组合拳”,这一系列举措在楼市产生较强的“化学反应”,扭转了市场预期。记者在https://sdxw.iqilu.com/share/YS0yMS0xNTk5NzI1Mw==.html
3.3月房价上涨已成定局新政对一线楼市影响甚微预测:3月房价上涨已成定局 如今到了定输赢之时。郭建波回应愿赌服输,只要北上广深任何一个一线城市的官方数据显示3月楼价上涨,他都会履行赌约。但他也同时表示,4月份才公布3月份数据。 那么3月份的房价数据会是怎样的情况? 数据显示,自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近三个月加速回暖,尤其是房价涨https://nt.loupan.com/html/news/201303/710931.html
4.2023成都房价下跌已成定局?成都买房攻略导读: 从成都房价的整体水平来看,成都房价上涨的空间有限,但部分区域房价已经达到了高位,整体看下预计今年成都房价将有所下降。难道说,2023成都房价下跌已成定局?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析一下吧。 从成都房价的整体水平来看,成都房价上涨的空间有限,但部分区域房价已经达到了高位,整体看下预计今年成都房价将有所下降。难https://cd.jiwu.com/gonglve/11179.html
5.八部门出手整治楼市,调控从严已成定局!从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6月70城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二手住宅价格环比、同比涨幅均有所收窄。一二手房价上涨城市数量持续减少,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城市数量减少7个,二手住宅减少2个。 从更长的周期来看,易居研究院测算,70城二手住宅房价指数环比涨幅从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均处于“偏冷区”,2021年1月以来,二手住宅价https://m.gelonghui.com/p/477410
6.再论房价整体下降已成定局4月24日,我在《上海证券报》发表了《房价整体下降已成定局》一文,从资金入手,推断我国房价的整体下降趋势已经不可逆转。这篇文章引起业界强烈反响,赞同者与反对者都不少。今天,我再从供求角度,再对房价的趋势进行判断。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商品的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会下跌,反之会上涨http://www.wyzxwk.com/e/m/show.php?classid=14&cpage=0&id=34430
7.海南海口房价下跌已成定局是真的吗?春江一号房价陆续高涨!实际上,根据2024年5月16日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的数据,海口市(含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的房价在2024年4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同时,也有如春江一号等项目在海口房价上涨的情况。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海南海口房价下跌已成定局,而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于春江一号房价陆续高涨的现象,也需要结合其项目特http://m.loupan0898.com/dongtai/188720.html
8.楼市降温已成定局长效机制建设有望加快推进张斌说,以前买进一手房后,价格是逐年上涨,如今调控不断加码,投机空间变得非常小。 张斌告诉记者,今年他只投资了2套住房,而且只买一二手房之间价格每平方米倒挂上万元的新房,“差价相当于保护垫,主要是防范下跌风险。” 在严格的限价措施下,高房价已被牢牢摁住。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http://3g.sdchina.com/show/4239586.html
9.[转]今年房价下降可能已成定局经济学家李开发称:今年房价下降可能已成定局 社科院日前发布的“2007房地产蓝皮书”再次将争论已久的房价问题推至风口浪尖。 尽管蓝皮书认为“2008年中国出现房价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但相关调控效果的日趋显现以及地产商资金链日益趋紧等诸多事实,还是让市场人士认为房价回归理性的趋势将进一步明显。 https://m.beihai365.com/wap/thread/view-thread?tid=774514
10.大局已定!中央表态,下半年楼市火力全开…二手房方面,合肥目前的挂牌量较大,房价上涨动力不足。 通过当下市场表现来看,挂牌量高、议价空间大、去化困难还是主旋律。 所以,我们再来看上面的问题,合肥下半年楼市会放开吗? 为了迎合大环境,合肥会适当放开一些政策,但新房去库存压力较小,所以新房应该不会有太多的政策。 https://m.house365.com/hf/news/03016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