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面积未大增中国粮食产量为何能逐年上升?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中国不仅做到了,还做得很好。在中国耕地面积没有大幅增加甚至一度有所缩减的情况下,中国粮食产量却能逐年上升。

中国粮食产量连续9年在1.3万亿斤以上

粮食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生存的最大民生问题。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粮食生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总产量达69541万吨(13908亿斤),比2022年增加888万吨(178亿斤),增长1.3%。中国粮食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中国粮食增产背后有哪些关键因素?

笔者认为,首先,虽然中国的耕地面积近年来有所变动,但仍保持在18亿亩红线以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非耕地现在也变成了耕地。例如,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一些盐碱地经过改良已经变成了可耕种的良田。新疆的一些土地原来因不能灌溉无法耕种,而现在通过应用滴灌技术也可以耕种了。

其次,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2009年,我国提出了“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明确到2020年全国粮食生产能力达到5500亿公斤以上,但实际到2020年达到了1.34万亿斤,是原计划的两倍多。主要原因就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栽培工作技术来大面积提高单产,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土壤的改良、灌溉技术的改进等等。土壤改良让一些原来的低产田变成了高产田,这个提升是非常惊人的。比如,20年前一亩地产2000斤就已经很好了,而现在可以达到3000斤。灌溉方面,以前技术落后,粮食生产是靠天吃饭,经过改良,旱的时候可以浇灌,涝的时候可以排水,这样就大幅提高了粮食生产的稳定性。

再次,良种和化肥的使用。耕地连续耕种多年后,土壤肥力会下降,因而影响粮食产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化肥的普遍施用让中国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提高。此外,良种的使用也非常重要,极端气候会造成病虫害、干旱等多发,抗旱、抗虫的良种则能大大减轻其对粮食产量的负面影响。

最后,多策并举,充分调动地方政府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等,这非常有利于调动主产区的积极性。为了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各地的亩均补贴也普遍有所提高。

如何确保粮食安全?

下一步,为了确保中国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安全,建议在以下几方面继续发力。

第一,严格保护耕地,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耕地面积的稳定是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增长的核心。除了保护好原有的耕地,也要继续通过技术改进将盐碱地等改造成可用的良田。

第二,坚持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提单产挖掘粮食生产潜力。未来耕地面积上可增加的空间会越来越小,所以增产的核心还是要放在提单产上。此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越来越频繁,而通过把中低产田变成高标准农田,提高单产,可以中和一下这部分影响。这方面中央一号文件以及给出了清晰的政策指引,只需贯彻落实好即可。中央财政近日也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亩均补助标准由1300元提高到2400元,并取消了地方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

第三,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推动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并积极推进重大品种的推广应用。同时,要注意良种与当地气候、土壤和抗病性强的适配性。此外,还可以积极利用新的技术,做好良种宣传,让农民更放心地选择。

第四,继续提高地方和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大量的政策,如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政策,关键就是继续落实好,核心就是要让农民有钱赚。此外,还要注意政策的灵活性,比如当农资价格大幅上涨时,适时提高收购价,补齐农民的这部分利润损失。

第五,坚持粮食储备制度。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当国际粮食价格非常低时,可以加大储备。2023年底,我国已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明确建立中央、地方两级的政府粮食储备体系。从法律上为应对突发事件,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福州粮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2023年我国粮食产量深入分析报告,产量创新高,增长1.3个百分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对2023年的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以及其他类别的数据进行了简要的汇总分析。以下是整体的汇总报告分析粮食产量与种植面积: ● 粮食种植面积总体呈现增长趋势,达到11897万公顷,比上年增长0.50个百分点。其中,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增长显著,而稻谷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则有所调整。● 粮食产量稳定增长https://zhuanlan.zhihu.com/p/690000423
2.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A.改进了农田水利6.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B.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 C.扩大了粮食种植面积D.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试题答案 在线课程 分析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能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http://www.1010jiajiao.com/gzdl/shiti_id_9c47b61cf37e59d8b7e4ab9eaa43d9bf/
3.再创新高!统计局: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同比增长2%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比上年增加267亿斤,增长2.0%,全年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其中,秋粮产量10178亿斤,比上年增加191亿斤,增长1.9%。 原标题: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 同比增长2.0%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4657799
4.20152017年三年,全国粮食总产量平均增长率约为: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555万亩,比2017年下降0.8%。全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375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2%。谷物单位面积产量408公斤/亩,比2017年增长0.3%。粮食总产量6579亿公斤,比2017年下降0.6%;其中谷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大麦、高粱、荞麦、燕麦等)总产量6102亿公斤,比https://www.xiaomaigongkao.com/Article/article_details/id/1000031783.html
5.粮食产量再创新高,农民收入保持增长2023年,我国有效克服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灾害影响,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我国粮食产量增、结构优、储备足,粮食安全有保障。”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司长陈邦勋列举了3方面的数据—— http://www.xinhuanet.com/food/20240124/18c0b91ed7d043d581b0b1a498159a32/c.html
6.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超1.3万亿斤,粮油市场稳定增长,2024年丰收可期中国粮油市场展现强劲态势,2023年国粮产量延续增长趋势,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特别是玉米、稻谷和大豆产量显著攀升。多项政策助推了粮食生产,提升农民种植积极性,土地整治和产业结构优化亦促进了种植面积的稳步增长。行业内部预期,粮油生产前景仍旧乐观,2024年有望继续收获颇丰。尽管玉米市场当前供应略显充足、小麦需求单一,https://stock.hexun.com/2024-01-04/211574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