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濒临严重粮食危机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会受影响吗?

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自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国际粮食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加之蝗灾、极端天气等因素影响,使得全球粮食安全及短缺问题更加严峻。近日,联合国的研究报告发出预警,今年共有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饿风险,世界濒临至少50年来最严重的粮食危机。

“全球粮荒”迎来至暗时刻,世界各国现状究竟如何?中国是否会发生粮食危机?

多重因素叠加世界多国面临粮食危机

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台风、森林大火……世界各国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

7月13日,联合国五大机构发布的《2020年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显示,今年将新增1.3亿饥饿人口,全世界有6.9亿人正处于饥饿状态。

多国陷入粮食紧缺状态

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2018年,约有11%的美国家庭已经处于“粮食不安全”的状态。美国阿肯色大学的最新研究显示,在美国部分州,近一半的受访者报告,新冠肺炎大流行威胁了食品安全。

这场全球浩劫,加剧了本就严峻的世界粮食问题,对粮食紧缺的国家来说,无疑更是雪上加霜。

△图:肯尼亚人民在寻求食品援助,引发踩踏事件。

在肯尼亚的贫民窟,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在排队等待食品救济。

△图:在印度,靠赚日薪生存的工人们排起长队领取食物。

受蝗灾影响,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粮食产量受损严重,印度学者预测,蝗灾或使印度粮食减产30%-50%,对本国粮食供给及出口均造成较大影响。

此外,东非经历了几十年来最严重的蝗灾,多个国家及地区的粮食存蓄已然捉襟见肘。

世界粮食供应链面临巨大压力

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让产粮国大幅减产,一些粮食出口国,出于本国安全考虑,开始限制粮食出口。越南、俄罗斯、泰国、塞尔维亚等国一度宣布禁止或减缓粮食出口,打乱了国际粮食进出口秩序。

与此同时,许多粮食进口国宣布储备告急。如菲律宾,其国内的大米供应很大部分依赖越南进口。越南对大米出口的限制,使菲律宾国内出现对粮食供应的担忧情绪。世界粮食供应链告急中国老百姓的“米袋子”会受影响吗?

如果世界粮食供应链真的告急,我国作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这一场可能出现的粮食危机吗?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我国粮食保障的底气究竟来自哪里?

底气一粮食产量稳步增长

粮食总产量连上新台阶

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突破5.5亿吨,2012年超过6亿吨,2015年达到6.6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2018年产量近6.6亿吨,是1949年1.1亿吨的近6倍,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

人均粮食占有量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

2019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70公斤左右,比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的209公斤增长了126%,远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的标准线。

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

2010年我国平均每公顷粮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2018年达到5621公斤。

底气二粮食自给率高

以我国三大口粮——大米、小麦、玉米为例,三者的国内自给率平均在97%以上。

根据农业农村部、海关总署数据,2019-2020年度,稻谷年度总消耗量约为1.97亿吨,国内稻谷年度产量约为1.99亿吨。大米进口方面,2019-2020年度,国内进口预计为250万吨,进口占消费比为1.3%,并不存在进口依赖问题。

2019-2020年度,国内小麦年度产量约为1.18亿吨,年度总消耗量约为1.12亿吨。2019-2020年度,国内小麦进口预计为350万吨,进口占消费比为3%,也不存在进口依赖。

每年国内玉米进口量为400万吨左右,相对比我国每年2亿多吨的消费量来看,进口占消费比例不到3%,同样不存在进口依赖。

作为“全球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相对于大米和麦子而言,其实我国真正的粮食进口大头主要以大豆、粗粮等为主,每年进口粮食1亿多吨,大米、小麦进口一般分别为200万吨、400万吨,占国内消费总量分别为1%至2%,主要起品种调剂作用。

底气三粮食储备充足

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截至2019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16连丰”,余粮相当充足。

2018年全国共有标准粮食仓房仓容6.7亿吨,简易仓容2.4亿吨,有效仓容总量比1996年增长31.9%。食用油罐总罐容2800万吨,比1996年增长7倍。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

对于这场有可能出现的粮食安全问题,袁隆平表示,中国完全有实现粮食生产自给自足的能力,不会出现“粮荒”,但确保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松懈不得,这次全球疫情就是一记警钟。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端牢“中国饭碗”有底气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

前有新冠肺炎疫情

后遇洪灾旱灾

中国人怎样才能把饭碗端得更稳?

这些“绝招”

能在关键时刻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

完备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

近20年来,我国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和协调机制,从目前来看,我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无论中央储备粮还是地方储备粮,都非常充裕。

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

我国还针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自然灾害等,建立起相应的粮食应急保障机制。大中城市普遍建立了米面油等成品储备,可以满足当地10天至15天供应,调控物质基础雄厚。

春耕形势良好夏粮丰收成定局

今年春耕形势良好,我国夏粮再获丰收。据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的数据,今年夏粮产量达到2856亿斤,增产24.2亿斤,相较去年同比增长0.9%,创历史新高。疫情之下,夏粮喜获丰收,再次增强了端牢“中国饭碗”的信心和底气。

THE END
1.展望及发展趋势分析,从2015年起连续4年产量稳定在6.5亿吨以上2014年达到6.39亿吨,2015年达到6.61亿吨,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2018年产量近6.58亿吨,比1996年的5.00亿吨增产30%以上,比1978年的3.00亿吨增产116%,是1949年1.10亿吨的近6倍。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粮食产量稳步增长,粮食产量波动幅度基本稳定在合理区间,除少数年份外,一般保持在±6%的范围之内。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404/19/1252353_903859524.shtml
2.农业农村部:2025年粮食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据人民网,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其中明确指出,到2025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将稳定在17.5亿亩以上,其中谷物面积稳定在14亿亩以上、口粮稳定在8亿亩以上。同时,确保总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跨上1.4万亿斤台阶。 《规划》明确了粮食、油料、棉花、糖料、蔬菜、水果和特色作物等7个主要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700&newsId=4720912
3.题文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6.5亿吨以上,成功【题文】 2015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持续稳定在6.5亿吨以上,成功解决了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从中长期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一刻也不能放松。粮食生产将继续向核心产区集中。下表是水稻生育期及江南丘陵主产区典型观测站的气候数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月份 4月5月|6月|7月|8月月平均气温(℃)17222629_29极端最低https://easylearn.baidu.com/edu-page/tiangong/questiondetail?id=1716351250272508632&fr=search
4.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二是粮食市场运行平稳。近年来,https://www.guancha.cn/politics/2023_05_11_691852.shtml
5.农业部发布《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能够实现自给 进口基本保持稳定 报告指出,目前稻谷是中国的第二大粮食作物。中国稻谷产量于2011年突破2亿吨之后,2014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20643万吨;国内稻米市场价格稳中有涨;中国稻米贸易总体为净进口。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稻米总产量将保持稳定,将稳定在2亿吨以上。具体而言,水稻种植面积会保持稳中略减的趋势,http://journal.crnews.net/nybgb/gg/910033_20150421093900.html
6.农业部:维持今年粮食产量5亿吨以上目标不变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耕地面积占全国总量的九分之一。2009年,这个省粮食产量达到870.6亿斤,连续6年夺取丰收,粮食总产量居河南省之后列全国第二位。 去年秋季以来,黑龙江省农田基本建设得到显著加强。全省完成秋整地1.1亿多亩,新建水稻育苗大棚10.2万栋,开工建设大型灌区23处,新建、续建、改造了一批小https://m.10jqka.com.cn/20100426/c62444462.shtml
7.农村绿皮书:我国2023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2022年,我国粮油棉生产结构进一步优化,肉禽蛋奶和水产品产量普遍稳定增长,农产品及食品价格总体波动幅度较小,农业农村经济有力支撑国民经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增长速度。5月4日,《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2~2023)》发布,预测我国2023年粮食总产量将突破6.9亿吨。 https://news.xhby.net/index/202305/t20230504_7926457.shtml
8.涨价的粮食,会是下一个“口罩”吗我国粮食连年丰收,库存储备充足。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丰收,2015年起基本保持在年产6.6亿吨以上水平,2019年产量6.6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从人均粮食占有量看,2008年我国占有量跨过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此后一直维持线上,2018年人均占有量达到472公斤。除产量外,粮食储备也充足无忧,三大主粮的库存消费比均远高https://www.yicai.com/news/100747003.html
9.我国将确保水稻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我国将确保水稻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 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粮食方面,保饭碗、保口粮,首先要保大米。农业农村部负责人日前表示,将采取多种举措保障水稻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 秋粮即将全面上市,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表示,秋粮丰收在望,收购资金、流通仓储等重点环节目前已经基本就绪,我国粮食安全形势持续向好。https://sannong.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QgO3VKsfKGSGTpkanuhU201021
10.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2020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产量再创新高,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52亿亩,比上年增加1056万亩,增长0.6%。 分季节看,夏粮、早稻、秋粮均实现增产。2020年,全国夏粮产量2857亿斤,比上年增加25亿斤,增长0.9%;早稻产量546亿斤,增加21亿斤,增长3.9%http://www.81.cn/ss_208539/9971203.html
11.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撑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局部地缘冲突以及国际粮食价格震荡下行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生产破浪前行,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产量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有力保障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实现。 2010年、2012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先后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5OTY2MDk1NQ==&mid=2648513301&idx=2&sn=99802a67a1f361df891cc0dad9b81a05&chksm=89d38e5cfe78472d4047d5c5f77d614205ec93f37eb2f781a88d28904af8d19257018af42dee&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