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农业强国”,聚焦粮食安全等重点任务,释放重农强农信号新浪财经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悦徐芸茜北京报道

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即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

2月14日,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在解读《意见》时表示,《意见》锚定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目标,聚焦乡村振兴主题,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守牢的底线,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文件工包括九个部分33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守底线、促振兴、强保障”。

事实上,近年来,中央连续出台了20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充分表明了中国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了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屡次被提及的粮食安全问题,在《意见》中再次成为了首要任务。

对此,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粮食既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确保粮食市场供应,最大限度地减少紧急状态时期的粮食安全风险,是政府的职责,也是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在党的二十大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后,2022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战略部署,而此次《意见》再次锚定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目标。

“农业强国”被中央频频提及,究竟何为“农业强国”?

唐仁健表示,农业强国内涵十分丰富,既包括生产力发展,也包括生产关系变革;既包括农业全面升级,也包括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既要具备农业强国的共同特征,又要基于国情体现中国特色。

以国外现代化农业强国为参考,虽资源禀赋和制度环境各不相同,农业强的表现也不尽一样,但有着一些普遍的共同特征。要遵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一般规律,找差距、补短板、扬优势,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

与此同时,建设农业强国也要合国情农情,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实际问题。我国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这三大方面决定了我们必须依靠自己力量端牢饭碗,依托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农业,发展生态低碳农业,赓续农耕文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唐仁健指出,建设农业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和系统工程,要注重方式方法,把握好时度效。既要准确理解三农工作布局,又要加强统筹规划,还要突出实绩实效。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需要真刀真枪地干,需要真金白银地投,要形成政策合力和工作合力。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重点从投入、人才、体制机制保障等方面进行强调部署。”唐仁健在提及农业强国建设的动力时表示。

具体而言,包括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和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而在健全乡村振兴的多元投入机制方面,唐仁健指出,应包括政府投入、金融投入和社会资本投入三个部分。

守牢确保粮食安全底线

建设农业强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我国在2022年粮食生产再夺丰收,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为稳预期、稳物价、稳信心提供了重要支撑。但随着国内庞大的人口基数叠加,消费不断升级,粮食需求刚性增长,全球农产品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强,所以端牢饭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唐仁健表示,坚决守牢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强调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袁帅认为,粮食的丰收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有力促进了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有力强化了市场预期和信心,是对市场经济调控力度的留出的充足空间,皆因粮稳天下安。

“粮食安全是一个永衡的话题。”洪涛表示,在我国“十九连丰”的背景下,《意见》提出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即“二十连丰”的目标,不因为连续多年的丰收而改变,同时,也不因为我国人口出现负增长而改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想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从目标来看的重点是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一方面,面积要稳住,这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另一方面,产能要提升。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已明确要抓紧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集中必要资源力量和手段,努力推动粮食产能早日迈上新台阶。通常我们是一千亿斤一个台阶,就意味着到1.4万亿斤以上。”唐仁健如此说道。

与此同时,在重点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上,还将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唐仁健表示,将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继续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稳定稻谷补贴,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提高大豆补贴力度,推动扩大大豆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逐步扩大稻谷、小麦、玉米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同时还要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规模。

THE END
1.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什么战略青年大学习第十季第九期课后习题作业第7题答案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___、___战略。(多选) A.藏粮于邻 B.藏粮于地 C.藏粮于技 D.藏粮于市 答案:BC 以上就是青年大学习第10季第9期课后习题作业第7道习题答案分享。http://m.mnw.cn/keji/mi/2348661.html
2.中央一号文件公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做好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https://m.yicai.com/news/101982131.html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解决好同步强国学习发布学习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解决好___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更多关于强国学习,强国学习试题,试题的相关资讯,请关注华图考试资讯号(htgwyks)。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要解决好___问题。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___战略。要加强___保护和利用,加强___建设。 问题描述https://m.sh.huatu.com/2022/0414/1222828.html
4.[新闻直播间]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增产解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增产重心:大面积提高单产。https://tv.cctv.com/2024/02/04/VIDEMBm9MIacQbyq54yUJdX4240204.shtml
5.新时代的粮食安全:理论指引时代价值与战略路径理论与探索核心提示:粮食安全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国之大者”,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受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乌克兰危机和自然灾害等叠加影响,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粮食安全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http://www.agricoop.net/news/show.php?itemid=22538
6.新时代我国粮食储备和应急管理现状和展望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预见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服务决策、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建立健全粮食信息监测预警系统,完善粮食生产波动率、粮食储备量、粮食价格波动率等预警指标体系,探索设立中央粮食安全预警中心,广泛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加强粮食安全预警监测。http://www.zzkb.org/index.php/chanyezc/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