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法:干热法(包括焚烧、灼烧、干烤):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消毒;湿热法(包括蒸煮、巴氏消毒、流动蒸汽消毒、压力蒸汽灭菌):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微波:波长11000mm的电磁波,频率为2450MHz和915MHz两种;红外线:波长0.771000um的电磁波;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00275nm,最佳波长为253.7nm;电离辐射:辐射源包括60Co的射线、高能电子束射线、X射线;超声波:频率为20200kHz的声波;纳米光催化:纳米半导体材料配合紫外线照射;等离子体: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和自由基等组成的聚合体;过滤吸附:主要用于液体和气体物质的洁净消毒处理;自然通风
3、:利用风力稀释微生物浓度。化学消毒的主要特点使用方便,无需特殊设备;适用范围广,各种物品、空气、水、人体和环境等均可使用;节约,一次性投资少;使用方法多样,可浸泡、擦拭、喷雾、熏蒸以及与物理因子协同等;存在毒性、腐蚀性、有污染环境的可能性。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作用水平分)高水平(高效)消毒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菌芽孢、真菌、结核杆菌、亲水病毒、亲脂病毒(戊二醛、二氧化氯、过氧乙酸、环氧乙烷等);中水平(中效)消毒剂:除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外,可杀灭其他各种微生物(醇类消毒剂、酚类消毒剂、含碘消毒剂等);低水平(低效)消毒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和亲脂病毒,不能
4、杀灭细菌芽孢、结核杆菌和亲水病毒(季铵盐类消毒剂、双胍类消毒剂等)。化学消毒剂的种类(按化学性质分)醛类:甲醛、戊二醛等;醇类:乙醇、异丙醇等;酚类:苯酚(石炭酸)、甲酚皂溶液(来苏儿)等;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二氯异氰尿酸钠等;含碘消毒剂:碘伏、碘酊等;氧化型消毒剂:臭氧、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杂环类消毒剂: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等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氯铵(洁尔灭)、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己定(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其他消毒剂:高锰酸钾、三氯生、乳酸、强氧化高电位酸性水等。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微生物污染程度(种类、数量)处理剂量(浓度、
6、等;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的病毒),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分枝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细菌芽孢,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朊毒(感染性蛋白质)。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强大的氧化能力,依靠其氧化能力杀灭微生物,大多可作为灭菌剂;可分解为无毒成分,无残留毒性;易分解,不稳定;对物品有一定的漂白和腐蚀作用;药液未分解前对人有一定的刺激性或毒性;臭氧、过氧乙酸、二氧化氯、过氧化氢臭氧(Ozone,O3)1785年,德国人在使用电机时,发现在电机放电时产生一种异味;1840年德国科学家舒贝因(Schonbein)在向幕尼黑科学院提出的报告里
7、宣布发现了臭氧。1866年,臭氧开始用作消毒杀菌剂;1870年,美国首次用臭氧去除城市下水道的臭味和有害气体;1906年,法国尼斯市建起世界上第一座臭氧处理自来水厂;1973年,国际臭氧协会(IOA)成立。臭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由三个氧原子构成,常温高压下是一种不稳定的淡蓝色气体,很容易分解成氧气;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仅次于氟,具有极强的氧化性;半衰期短,臭氧水溶液4时半衰期为132min,10时为128min,20时为27min,30时为6min;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大13倍,比空气大20倍;遵守亨利定律(溶解度与体系中的分压和总压成比例);在空气中含量
8、极低,分压也极低,迫使水中臭氧从水和空气的界面上逸出,使水中臭氧浓度总是处于不断降低状态。杀菌机理: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的结构实现杀菌作用。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使膜构成成份受损伤而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臭氧继续渗透穿透膜而破坏膜内脂蛋白和脂多糖,改变细胞的通透性,导致细胞溶解、死亡。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臭氧含量0.28ppm,30min可杀灭空气中金黄色葡萄球菌99.97%,0.25ppm,15min可杀灭空气中自然菌91%;臭氧气体对物体表面上的微生物具有良好的杀灭作用,358mg/m3,作用5min,对物体表面的大肠杆菌可杀灭99%,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98%;臭氧的水溶液有良好杀
9、菌作用,浓度为1.0mg/L的臭氧水作用0.5min,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杀灭率达100%。对真菌的杀灭作用真菌对臭氧的抗力比细菌繁殖体强;8.0mg/L的臭氧水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中的白色念珠菌;12.523mg/L的臭氧气体熏蒸,作用2030min,可杀灭黑曲霉、桔青霉、桃色拟青霉、蜡叶枝孢霉等真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常温条件下,相对湿度70%,臭氧浓度5.67mg/L,作用60min,可杀灭空气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10%;12mg/L的臭氧水作用20min,可杀灭水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对病毒的杀灭作用国内外近年研究证明,用56.7mg
10、/m3的臭氧作用20min可破坏HBsAg;在血清中含臭氧4mg/L即可灭活其中的HIV;0.250.38mg/L浓度的臭氧气体可完全灭活空气中的流感病毒和疱疹病毒,同时可灭活表面上的轮状病毒和甲肝病毒。对原虫的杀灭作用臭氧对原虫及其卵囊有很好的灭活作用;研究表明,臭氧对病原性原虫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并且其作用比氯强50100倍;臭氧水能快速杀灭天然水中的兰氏贾第鞭毛虫、微小隐孢子虫及其虫卵,用10mg/L臭氧作用5min,可以灭活90%微小隐孢子虫卵。应用室内空气消毒物体表面消毒水消毒(自来水、瓶装饮用水、医院污水等)果蔬、餐饮具消毒影响臭氧消毒效果的因素浓度是决定臭氧消
13、用于消毒,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合成并投入生产,70年代普遍推广使用;过氧乙酸是一种酸性氧化剂,分子式C2H4O3,结构式CH3-CO-O-OH,分子量76.0518;无色透明液体,呈酸性,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溶,比重1.226,沸点110;不稳定,可自然分解,稀释(加水分解)、遇热(热分解、爆炸性分解)、金属离子(氧化还原分解、催化分解)、碱性物质和有机物可加速分解。杀菌机理氧化作用直接对细菌的细胞壁蛋白进行氧化使细胞壁和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破坏细胞的内外物质交换,致微生物死亡;破坏细菌的酶系统过氧乙酸分子进入细菌体内,直接作用于酶系统,干扰细菌
14、的代谢,抑制细菌生长繁殖;酸性作用过氧乙酸的强酸性可改变细胞内pH值,破坏细菌的正常代谢作用配合和增加氧化作用,直接损伤细菌,致细菌死亡。消毒特性高效广谱、杀菌快速;用途广泛(可用于浸泡、刷洗、擦拭、喷雾和熏蒸等形式的消毒和灭菌,适宜对各种不怕腐蚀的物品的消毒处理);符合环保要求(不残留有害物质,不污染环境);在低温下仍具有强大的杀菌效力。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过氧乙酸杀灭细菌繁殖体,需0.01%0.5%溶液作用0.510min。对真菌的杀灭作用从大多数实验结果来看,能杀灭细菌繁殖体的过氧乙酸浓度,也能杀灭真菌;1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作用1min可杀灭白色念珠菌,若用50
15、00mg/L浓度,在5min内可杀灭皮炎芽生菌、粗球孢子菌、新生隐球菌及荚膜组织胞浆菌等致病性真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过氧乙酸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比对细菌繁殖体差些,但试验证明,也有高效的杀芽孢作用;试验表明,蜡状杆菌、脂肪嗜热杆菌、枯草杆菌、产气荚膜杆菌和破伤风杆菌五种芽孢中,蜡状杆菌芽孢是抵抗过氧乙酸最强的一种,但此种芽孢暴露于3000mg/L过氧乙酸溶液中,3分钟可被杀灭。对病毒的杀灭作用试验证明,2000mg/L过氧乙酸溶液45分钟可杀灭骨髓灰质炎病毒、腺病毒(3、4、7型)、B病毒、科萨奇病毒B-3、艾柯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等。市售过氧乙酸的类型二元包装;一元包装;“固体
17、度每升高10,杀菌作用增加1.25倍。但温度降至零下20时,仍有明显杀菌作用;湿度:喷雾或熏蒸消毒时,空气的相对湿度在20%80%时,湿度越大,杀菌效果越好,湿度在20%以下时,杀菌作用很弱;有机物:有机物会降低过氧乙酸的杀菌作用,杀灭有20%血清保护的细菌繁殖体所需过氧乙酸浓度需增加415倍,而细菌芽孢需增加23倍。浓度检测原理在酸性条件下,样品中含有的过氧化氢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计算出过氧化氢的含量;用间接碘量法测定样品中全部过氧化物(过氧乙酸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减去过氧化氢的量,得到过氧乙酸含量。浓度检测试剂与材料硫酸溶液:1+9;碘化钾溶液:100g/L;
18、硫酸锰溶液:100g/L;钼酸铵溶液:30g/L;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c(1/5KMnO4)=0.1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1mol/L;淀粉指示液:10g/L分析步骤1、称取约3g实验室样品(或称取相当于含过氧乙酸0.5g的实验室样品),精确至0.0002g,于已盛有40mL水并冷却至10以下的1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得试验溶液,置于10以下备用。在碘量瓶中加人40mL冷却至10以下的水、5mL硫酸溶液和3滴钼酸铵溶液,再加人10.0mL试验溶液,10mL碘化钾溶液,水封瓶塞,轻轻摇匀,在暗处放置(5-1
19、0)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接近终点时(溶液呈淡黄色)加人I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保持30s不变为终点。记录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在锥形瓶中加人40mL冷却至10以下的水、10mL硫酸溶液和3滴硫酸锰溶液,再加人10.0mL试验溶液,摇匀,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记录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数值。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X,数值以%表示,按下列公式计算:X=(V1C1-V2C2)M100m/10式中:V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C1为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
20、ol/L;V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体积的数值,单位为mL;C2为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数值,单位为mol/L;m为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M为过氧乙酸(1/2CH3C00OH)的毫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g/mmol(M=0.03803)。使用安全2%过氧乙酸水溶液属低毒消毒剂;用0.2%过氧乙酸水溶液喂养小白鼠,过氧乙酸总量达500mg/kg时,无死亡发生;0.2%溶液对皮肤无刺激,但长期接触会使皮肤粗糙,用于皮肤消毒,浓度不得超过0.2%;对碳钢、铜、铝等金属有腐蚀性,可使织物漂白或褪色;慎用于地面消毒(对大理石和水磨石等材料地面有明显损坏作用);高浓度药
22、二氧化氯获得成功,之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黄色的气体,具有类似氯气令人不愉快的刺激性气味;氯的分子量67.47,是自然界中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基形式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二氧化氯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氯的5倍。二氧化氯气体溶于水形成黄绿色溶液,作为溶解的气体保留在溶液中,在阴凉处避光保存并严格密封非常稳定。二氧化氯具有易挥发、易爆炸的特点,不宜贮存,宜现场制取或制成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二氧化氯中的氯是以正四价态存在,其活性为氯的2.63倍;二氧化氯分子的电子结构是不饱和态,但在水中却不以二聚或多聚状态存在,这有利于二氧化氯在水中迅速
23、扩散;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杀菌机理二氧化氯在水中几乎100以分子状态存在,易透过细胞膜,二氧化氯在水溶液中的氧化还原电位高达1.5V,其ClO2分子结构外层存在一个未成对电子一活泼自由基,具有很强的氧化作用,通过强氧化性杀灭微生物;通过渗入细菌及其它微生物细胞内,与细菌及其它微生物蛋白质中的部分氨基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氨基酸分解破坏,进而控制微生物蛋白质合成,最终导致细菌死亡;ClO2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硫基的酶,终止微生物的代谢从而灭活微生物。消毒特性高效(可杀灭包括各种细菌繁殖体、真菌、结核分枝杆菌、细菌芽孢及各种病毒);快速
24、(对一般细菌繁殖体和病毒只需数秒钟即可杀灭,一分钟可杀灭细菌芽孢);在水中不形成三卤甲烷,还能起到沉淀铁锰离子的作用;对水中的酚类物质、地表水中的藻类物质破坏作用强,能消除水中的异味。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5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0min可完全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5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污染在布片表面上的大肠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对真菌的杀灭作用10025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灭水溶液中的白色念珠菌和毛癣菌;350mg/L二氧化氯溶液作用1min可完全杀
25、灭水溶液中的黑曲霉等霉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实验室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表明,250mg/L浓度的二氧化氯水溶液,作用5min可完全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对病毒的杀灭作用在清洁的水中加入2mg/L浓度的二氧化氯即可灭活水中的Polio病毒、柯萨奇病毒和F2噬菌体,250mg/L浓度作用5min可灭活HBsAg。应用二氧化氯被广泛应用于纸张和纤维漂白、饮用水消毒、食品加工、肉类水果蔬菜和水产品灭菌与保鲜、工业冷却水和废水处理、日化行业消毒灭菌、临床医疗中的消毒灭菌、卫生防疫消毒、油脂脱色及面粉和大米加工中的漂白和杀菌、水产养殖中的水体消毒和防病治病以及水厂杀藻和控制生物污染和管道淤塞
26、等。1985年,美国同意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加工设备消毒液;1987年,广东省卫生监督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食品消毒、保鲜、及食品设备、用具消毒等;1987年,美国批准二氧化氯作为食品厂的环境消毒;1988年,日本食品卫生法规将稳定性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面粉漂白剂用;1988年,澳大利亚卫生部批准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作为食品漂白剂用;1990年,上海卫生管理部门批准二氧化氯可以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水产养殖;199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二氧化氯可用于鱼类加工过程,控制杂菌、大肠杆菌等污染;1996年,我国颁布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
28、度检测原理用丙二酸与其中的次氯酸根反应,消除其对二氧化氯含量测定的影响。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在酸性条件下释放出具有氧化性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氧化碘化钾,使其释放出碘,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反应析出的碘。试剂与材料碘化钾硫酸溶液:1十1丙二酸溶液:100g/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约为0.1mol/L淀粉指示液:5g/L,使用期为两周分析步骤称取约2g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已预先加有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人3mL丙二酸溶液,混匀,反应3min。加入2g碘化钾、3mL硫酸溶液,混匀,于暗处放置10min。用硫代硫
29、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人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同时作空白试验。以质量百分数表示的二氧化氯(以CIO2计)含量(X)按下式计算:XC(V1V0)0.01349100W式中:V1-滴定试验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V0-滴定空白溶液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使用安全质量浓度为548mg/L的二氧化氯,对小白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LD5010000mg/kg,属于实际无毒类物质;2001年,美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规定ClO2最大允许剩余浓度为0.8mg/L,ClO2-
30、最大允许浓度为1.0mg/L,ClO3-浓度不作要求;2001年,中国卫生部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规定,水中ClO2-含量不得高于0.2mg/L;重庆市技术监督局于1997年发布了一个重庆市地方标准二氧化氯消毒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DB50/2-1997)。标准规定出厂水中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5mg/L,管网末稍水二氧化氯残留量大于0.02mg/L;2005年,城市供水水质标准规定,用ClO2进行消毒时,水中ClO2-含量不得高于0.7mg/L;二氧化氯对金属有一定的腐蚀性,200mg/L溶液对不锈钢无腐蚀,对铜、铝中度腐蚀,对碳钢重度腐蚀。二氧化氯对织物有漂白作用。空气
32、有100多年的历史;工业次氯酸钠水溶液为淡黄色半透明液体,有氯气味,含有效氯1013%;次氯酸钠水溶液不稳定,遇光和热都会加速分解,避光密封保存有利于其稳定性;次氯酸钠在水中迅速生成次氯酸HOCl,是主要杀菌成分。杀菌机理:次氯酸钠的杀菌机理主要基于次氯酸,次氯酸钠水解出次氯酸,次氯酸是不带电荷的中性分子,分子量很小,易扩散到带电荷的菌体表面,并通过细胞壁穿透到菌体内部,使菌体蛋白质被氧化,而至细菌死亡;此外,氯及次氯酸分解产生的新生氧也能氧化菌体蛋白质;氯还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内容物向外渗漏,导致细菌死亡。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作用常温下,用50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
33、液作用3min,可以杀灭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99.9%以上,10min可完全杀灭。对真菌和结核杆菌的杀灭作用次氯酸钠对真菌的杀灭效果受pH影响明显,在pH小于7的条件下,2.5g/L有效氯作用5min可完全杀灭白色念珠菌,pH大于8时,需要5g/L有效氯作用5min;在清洁条件下,125mg/L有效氯次氯酸钠作用10min可杀灭抗酸杆菌,在含有机物条件下,1g/L有效氯次氯酸钠水溶液作用10min可杀灭悬液内杆菌。对细菌芽孢的杀灭作用采用载体法,500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5min,可以杀灭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99.9%以上,1000mg/
34、L作用15min,杀灭率可达100%。对病毒的灭活作用100mg/L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溶液作用10min,可以灭活HIV、Polio病毒和HAV;500mg/L作用5min可灭活纯化HBsAg。优点可杀灭所有类型的微生物;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缺点易受有机物和酸碱度的影响;对物品有漂白、腐蚀作用;不稳定,有效氯易丧失。应用水的消毒:饮用水、生产用水、游泳池水、污水;工器具、设备:100300mg/L;手消毒:50100mg/L;脚池消毒:250300mg/L。浓度检测有效氯: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用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
35、反应完成时,其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氯气的氧化能力。因此,有效氯能反映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试剂与材料碘化钾溶液:100g/L硫酸溶液:3十100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03)=0.1mol/L淀粉指示液:10g/L稀释量取约20mL样品,置于内装约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人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2测定量取稀释后的样品10.00mL,置于内装50
36、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人1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X(%)=(V/1000)CM100=5VCMm10/500m式中: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使用安
38、菌作用随着醇类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强;属于中等水平消毒剂,主要用于皮肤消毒;作用较快、无色、无腐蚀性、基本无毒、廉价易得;常用醇类消毒剂:乙醇、异丙醇。乙醇(Ethanol,Alcohol)又称酒精,分子式C2H5OH,分子量46.07,是研究和使用较早的一种消毒剂;无色透明液体,有辛辣气味,易挥发,易燃烧,液体比重为0.8129,沸点78.5,闪点911,能与水以任意比例混溶。杀菌机理:使蛋白质变性乙醇作用于细胞首先起到脱水作用,乙醇分子进入到蛋白质分子的肽链环节,使蛋白质发生变性沉淀;破坏细菌细胞壁乙醇具有很强的渗透作用,渗透到菌体内使细胞破坏溶解;破坏微生物酶(
39、尤其是脱氢酶和氧化酶)系统,阻碍细菌正常代谢从而抑制其生长繁殖。消毒特性乙醇对组织与无生命的物品有良好的消毒作用,特别适合皮肤消毒。主要用于杀灭细菌繁殖体;作用较快,性质稳定,无腐蚀性,基本无毒;不能杀死细菌芽孢,受蛋白质影响较大,作用浓度较高。对细菌繁殖体的杀灭75%的乙醇,5min内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通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6099%乙醇5min内可杀灭湿布片上的大肠杆菌,但当该菌被干燥以后,获得同样结果,则仅需5060%乙醇。对真菌孢子的作用75%的乙醇12分钟可抑制自然感染头发上的奥杜安氏小孢子菌的生长,若这种抑制达到100%时,则需接触1小时;7096%
40、乙醇都具有杀死真菌孢子的效力。对细菌芽孢的作用乙醇对细菌芽孢几乎没有作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溶液,偶尔可检出细菌芽孢。影响消毒作用的因素浓度:常规消毒使用的乙醇为75%(V/V),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会使杀菌作用降低;有机物:乙醇遇蛋白质可使之变性凝固,形成保护层而影响杀菌作用;温度:温度升高,杀菌能力随之加强,但不明显。应用皮肤消毒物体表面消毒使用安全一般使用浓度勿超过80%;物品表面消毒前,应尽量清除表面沾附的有机物;浸泡处理时,勿使物体带有过多的水分,以免稀释药液降低消毒效果;保存时,应放于带盖容器中,防止有效成份挥发而影响效果。用于消毒情况下,对人无毒,但个别人员对乙醇敏
42、碘伏:碘与表面活性剂(PVP、聚乙烯醇等)及增溶剂形成的不定型络合物,是一种优秀的皮肤消毒剂,在医院消毒中应用广泛;二溴海因、溴氯海因:溶于水形成次溴酸(和次氯酸),杀菌力强,在水产养殖、工业水处理、泳池消毒等领域应用广泛。酚类消毒剂应用较早,种类较多,但真正用于实际工作中的却有限,国内较常用的仅有煤酚皂(来苏儿)、氯二甲酚;性质稳定,生产简易;有特殊气味,杀菌能力有限,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长期浸泡可使纺织品染色,并损坏橡胶物品;随着新型消毒剂的不断出现,加之酚类消毒剂本身固有的缺点和污染环境等问题,应用已越来越少。双胍类消毒剂性能稳定、无刺激性、腐蚀性低、使用方便,主要用于皮
43、肤粘膜消毒;难溶于水,一般制成醋酸盐、盐酸盐或葡萄糖酸盐使用;属低效消毒剂,杀菌能力有限,对结核杆菌、真菌、细菌芽孢仅有抑菌作用,不能灭活乙肝病毒;主要应用的是醋酸氯己定(醋酸洗必泰)、聚六亚甲基胍等。季铵盐类消毒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结构通式为R1R2R3R4NX;季铵盐在低浓度下即有抑菌作用,较高浓度时可杀灭大多数种类的细菌繁殖体和病毒,但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属低效消毒剂;性质稳定,易于贮存,腐蚀性小,刺激性小;使用较多的是洁尔灭(苯扎氯铵、氯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和新洁尔灭(苯扎溴铵、溴化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铵)。其他消毒剂4-异噻唑啉-3-酮;环氧乙烷;氯羟二苯醚(三
44、氯生,玉洁新);高氧化还原电位酸性水;化学消毒剂的正确使用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正确掌握化学消毒剂使用浓度及计算方法,加强配制的准确性(C浓:V浓C稀:V稀);严格按照规定的使用期限不得过期使用(多数化学消毒剂经稀释后其稳定性急剧下降,应现配现用);防止消毒剂污染(中低效消毒剂使用过程消毒液可能检出微生物);评估消毒剂对微生物的消杀效果。消毒剂的效果评估微生物杀灭效果评估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GB15981-1995消毒与灭菌效果的评价方法与标准消毒剂的效果评估细菌繁殖体中化脓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ATCC6538细菌繁殖体中肠道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空气中细菌:白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lbus)8032细菌芽孢: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Bacillussubtilisvar.niger)ATCC9372菌株选择致病性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albicans)ATCC10231和黑曲霉菌(Aspergillusniger)ATCC16404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