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全谷物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全谷物是指完整、碾碎、破碎或压片的谷物,其基本组成包括淀粉质胚乳、胚芽与皮层,各组成部分的相对比例与完整颖果一样。

一、全谷物发展背景

1.粮食安全战略:长期看来,我国在粮食数量安全方面仍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短缺、需求增长及结构性矛盾等挑战。粮食全产业链中的损失与浪费问题尤为严重,其中加工环节损失最大。全谷物的发展成为提高粮食资源利用率、节约粮食资源的关键途径,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健康中国战略:我国居民食物消费总量增加但结构不合理,动物性产品占比上升,而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导致隐性饥饿人口众多。我国面临老龄化与代谢疾病高发的双重压力,慢病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全谷物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等营养素,其消费量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居民膳食结构,降低慢病风险。因此,推行全谷物膳食模式对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图11980-2017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

3.资源安全和双碳战略:粮食生产与加工是资源密集型产业,我国水土资源有限,与食物增产的矛盾日益突出。农业系统碳排放量不断增长,对环境造成压力。膳食结构的调整是消费端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全谷物杂粮大多耐旱,对化学肥料依赖较少,有助于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因此,全谷物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还能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助力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

二、全谷物发展现状

2.政策与平台进展:多项国家政策文件明确推动全谷物健康食品发展,鼓励增加全谷物摄入。专业机构与学会成立,如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全谷物分会,促进学术交流、科普宣传及国际合作。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启动,专业共识发布,助力消费者认知提升与习惯养成。国家粮食产业(全谷物)技术创新中心授牌,聚焦品质改良、加工、健康研究及数据共享。

3.标准体系建设:面对国际全谷物标准差异,构建完善我国标准体系至关重要。首个全谷物标准《全麦粉》实施,后续多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陆续出台,为市场规范化奠定基础。中国专家参与国际全谷物标准制定,提升国际话语权。

4.技术体系构建与创新:自2009年起,我国从杂粮加工入手,逐步拓展至全谷物领域。集成应用全谷物物理稳定化加工技术、速食营养粥粥胚物理塑形造粒等技术,生产的全谷物食品具有更高的膳食纤维、维生素、酚类物质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较精米白面制品营养健康特性显著改善。通过杂粮加工品质评价与适用性研究,构建全谷物技术体系,涵盖成分分析、加工优化、产品开发等。全谷物产品的市场推广与消费者认知提升,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

图3全谷物物理稳定化加工技术

我国全谷物科技与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顶层设计明确,政策扶持有力,标准体系逐步完善,技术创新不断,市场前景广阔。未来,需继续加强多方协同,深化全谷物研究与应用,推动全谷物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全谷物产业展望

1.科普与消费倡导:构建并更新全谷物营养健康科学共识,明确居民全谷物膳食推荐摄入量,与国际科学共识对接,发布健康声称与消费倡导;建立规范的科普知识发布机制,组建科普专家库,编写科普材料,通过主流及新兴媒体提升全民认知,增强消费者购买动力;引导生产企业增加全谷物科技投入,开发多样化产品,形成消费与生产的良性互动。

2.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建立跨学科研究体系,加强功能性育种,研发优质全谷物品种;开发新型全谷物制粉装备,研究生物辅助新技术,加快推进生物加工技术在全谷物食品加工制造;针对口感、货架期等关键问题,采用现代加工技术提升全谷物食品品质,研究其在慢病防控中的作用,开展临床实践。

图4全谷物生物加工未来发展方向

3.标准标识认证体系:结合国际标准,构建完善我国全谷物标准体系,加快行标、国标出台;建立权威、统一的全谷物产品认证体系,制定认证标识与标签追溯系统,增强产品辨识度。

4.产业力量凝聚与产品体系构建:培育全谷物原配料加工企业,提高产能,开发系列化产品;开发全谷物主食与即食方便食品,构建多元化供给体系;推动全谷物食品在典型场景中的应用示范,支持企业品牌建设,提升市场认知度。

(责任编辑:福州粮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农业科技报02987036601我国农业的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仍存在农业抵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乡村产业链条短且收益较低等问题。对此,要统筹考虑农产品产量、绿色发展和农民收益,更加注重能力提升、强基固本,推动农业从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不断提升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http://site.nkxww.nkb.com.cn/nykjb/20241224/html/content_20241224002001.htm
2.农业农村部:要以大面积提升单产为关键举措,完成好明年粮食生产会议强调,要以大面积提升单产为关键举措,完成好明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坚持产量产能一起抓、生产生态一起抓、增产增收一起抓,多措并举稳定种植面积,集中资源力量推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坚定不移走农业绿色发展之路,合理调整优化农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1MzQ4ODYzNA==&mid=2247508685&idx=3&sn=eaac98c0b5c5e44aaada3cb240051f98&chksm=fa4134949e70a933c0fba106c1a1f302db16e53b5418fb9c29ba54d26712ae348cbfab9c4136&scene=27
3.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2.1 中国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分析 2.1.1 中国农业生产与经营情况分析 1、农业种植规模分析 (1)粮食种植面积 (2)水产养殖面积 (3)大牲畜存栏量 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 3、农业经营情况分析 2.1.2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
4.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情况调研报告范文(通用9篇)发展趋势看,由于人口众多,即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非农就业达到90%,仍将有4 亿多人居住在农村、1.5亿左右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因此传统家庭承包经营主体还将长期存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不强、收入偏低等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ud9p414.html
5.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8篇(全文)2. 粮食生产不断跃上新台阶, 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 农民收入大幅增加,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依靠自己力量稳定解决了13亿人口吃饭问题。 3.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小城镇蓬勃发展, 农村市场兴旺繁荣, 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就业, 亿万农民工成为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 切实巩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l4yt13p.html
6.12综述——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2023纵观全球,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食物保供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大食物观的新部署,是对以往大食物观阐述内容的进一步拓展,是在新发展阶段下,对食物稳产保供要求的进一步深化。 (一)大食物观,立足点是粮食安全 中国语境下“粮食”的内涵在拓展,早在1990年《摆脱贫困》一书就提及“现在讲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3_03/202211/t20221123_470840.htm
7.2024年粮食加工业的发展趋势五、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新趋势 第三节 2024年中国粮食产业链透析 一、中国粮食产业链存在四大缺陷 二、改善中国粮食产业链的主要环节 三、中国出现市场化粮食生产新机制 四、优化中国区域资源与效率整合配置 第四节 2024年中国粮食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中国种植结构调整衍生的问题 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三、消https://www.cir.cn/7/21/LiangShiJiaGongYeDeFaZhanQuSh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