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加工技术研发布局及发展思考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日益增长的需求,就是粮食科技创新的主攻方向。“十三五”期间,在广大粮食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粮食科技总体水平明显提高,粮油加工技术创新作用日益显现,粮油新产品不断增加,为构建现代粮食产业体系提供有效支撑。

一、适度加工创新为粮食加工产业升级提供内生动力

二、粮油加工技术研发为营养健康提供了技术保障

三、主食品加工技术创新发展

四、粮食科技创新平台为粮油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粮食加工及主食加工龙头企业及主食加工技术研发创新平台和产学研联盟成立,夯实了国家粮食及主食加工产业化的技术基础。“十三五”期间,大型粮食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技术合作关系,邀请科研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开发新型产品。粮油加工设备生产企业也根据粮食加工企业发展需求,通过开展一站式技术服务和培训,为提高粮食加工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水平提供有力支持。同时,粮食行政管理机构协助粮食加工企业引入专家,设立“院士工作站”,积极探索粮食加工全效利用、加工企业提质增效的技术集成,为提高粮食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部分粮油加工企业和粮机设备生产企业还积极应用创新技术,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不断向产学研融合发展模式迈进。

五、粮油加工技术发展展望

“十四五”时期粮食及主食加工产业的发展必须顺应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粮食供需状况、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与转型升级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高质量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为核心,聚焦科技兴粮工作目标,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围绕“五优联动”,进一步加强粮油加工基础研究,夯实粮食加工领域发展基础。注重粮油产品创新、加工技术升级、工艺和设备改造、特色产品的开发等,推进加工技术和装备能耗向清洁低碳发展,数字技术、高效智能、精准适度将成为“十四五”粮食加工装备发展的方向之一。要不断提升粮食科技创新团队和科研平台建设水平,促进科研主体向企业转移,促进产学研融合集成化产业技术体系,逐步形成科技创新链条发展模式,促进粮食加工业节能减排、节粮减损、提质增效。

THE END
1.推进我市粮食深加工的思考三、推进粮食深加工的对策建议 我市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区位优势明显,是河南的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另外,森林覆盖率高,无污染、无公害,适合粮食种植又是永城的优势。只要我们有效地利用优势,有明确的思路,到位的政策,得力的措施,我市的粮食深加工就会得到强力推进,可持续发展。(一)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http://dzb.jryccm.com/shtml/jryc/20101115/68266.shtml
2.我国的粮食加工产业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粮食加工产业在我国占有着重要地位,但近年来,由于全世界的科学技术水平逐年提高,我国的粮食加工产业也受到了很多硬性条件的限制,在粮食加工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首先做主要的问题就是我国的粮食加工设备比较落后,与世界一流水平相差较大,另外,刚刚兴起的中小型企业运营也比较困难,造成企https://www.fx361.com/page/2018/0509/3501426.shtml
3.期待粮食“加工树”枝繁叶茂高质量发展粮食加工业,主产区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从绘制粮食“加工树”图谱,到按“谱”招商,形成粮食产业规模效应,需要各级政府倾力支持、粮食加工企业不断创新突破和广大农民精心耕耘。各方齐心协力,各地的粮食“加工树”一定能茁壮成长、枝繁叶茂。(刘慧)https://m.gmw.cn/2024-03/01/content_37177382.htm
4.关于加速四川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我省的粮食、生猪、油料、蔬菜等大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加工比重小,精深加工更小,处在初加工和粗加工阶段,资源综合利用率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一般在2.0—3.7∶1,最高的达4∶1,目前全国是0.6∶1,我省为0.5∶1;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率达80%—90%,全国为45%,我省为10%。我国http://sass.cn/904042/1497.aspx
5.浅谈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思路浅谈我县粮食产业化发展思路 县粮食局 粮食产业化工作可以理解为粮食作为产业,使之向理想的状态发生质变的过程。粮食产业含盖了粮食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的全过程。质变即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促使做大做强,向产业链方向发展,实现产业化经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订单收购”等形式,带动粮食、油料生产的专业化https://www.wm114.cn/wen/129/257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