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之食品安全问题

主持人: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怎样分类,食品安全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郑风田:食品安全与粮食安全的区别在于,粮食安全主要是保障让人吃饱,食品安全主要保障让人吃好、吃得卫生、健康。凡是出来让让人吃不好,出现问题的都属于不安全食品。从食品安全出现的问题来看,主要包括作假,违法添加物,添加剂滥用,过期食品,地沟油等。

主持人:“地沟油”尚未尘埃落定,“思念频繁曝食品安全问题”“刷蜡苹果”“注胶虾”又接踵而来……您认为此类问题频繁出现问题的根源在哪?

郑风田:我国是典型的小生产大市场国家,有2亿多小农户外加几十万的食品加工与流通企业。从田头到餐桌要经过无数个环节,外加我国处于转轨时期,部分从业者社会责任缺乏,这就使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艰巨,挑战很大。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按整个食品生产流通链条实行分段管理,卫生部牵头,农业部主管农业生产源头,商务部、工商局主管流通与市场、质检局主管加工。这样的一个监管模式其实面临很大的问题,诸如协调组织难、沟通难、合作难。如何加强食品安全各链条、各环节的监管责任,提高监管质量与效率,食品安全委员会就可以发挥大用场。

主持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部门进行了治理,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全国性的打击苏丹红、三聚氰胺、地沟油……力度不可谓不大,效果不可谓不明显。但是,在运动性的打击过后,我们可以看到上述的无论哪一种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并没有绝迹,甚至有死灰复燃之势,这是哪方面出了问题?为什么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主持人:百姓普遍对食品安全的顾虑比较多,您认为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主持人:如何才能切实有效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郑风田: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按食物链来分工监管,但在链与链的连接处会出现大量的环节空隙,而一般的安全事故往往都会在这个环节上发生。目前如何监管不少新出现的缝隙实现无隙对接是一大难题。成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对一些新出现的缝隙可以及时地明确监管责任,保证监管到位。

主持人:您认为我们应该如何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郑风田:消费者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政府应该制作一些公益性的食品安全教育片在电视等媒体上播放,提高消费者安全意识。让犯罪分子不机可乘。

主持人:美国对于食品行业设置了"黑名单",出现一次违法记录就"拉黑",让对违法企业进行惩罚,中国是否也能用这种方法解决现存的食品安全问题?如何才能解决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主持人:我国在推进食品安全行政问责制方面还应该做哪些工作?

郑风田:我觉得目前我们对食品安全出现之后的问责还比较轻,虽然不至于达到欧美国家那么严重的后果,但是加大惩戒力度是很有必要的。

THE END
1.“五个统筹”夯实国家粮食安全根基不断推动粮食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地方特色粮油食品产业化,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开辟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树立大食物观,将粮食安全的范围扩大到肉类、蔬菜、水产等各类食物,满足消费从“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营养健康”升级的需要。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的根本性问题,中国的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9283171370070526&wfr=spider&for=pc
2.中国粮食经济:大食物观破解我国粮食安全“三大难题”全方位夯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解决吃饭问题,不能光盯着有限的耕地,要把思路打开,树立大食物观。当前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粮食持续增产压力大、居民膳食结构升级要求高、国际粮食供应链风险大“三大难题”,建议强化粮食综合生产能力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NjE1Mjk4NQ==&mid=2247507920&idx=1&sn=2936901b2faf7c8622c481def96c062f&chksm=fe659826c9121130e8c09eeafe14d08e6b9a2e7482e4a625f68325a4eaab661a72eb60d04417&scene=27
3.柳军:反食品浪费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治久安近日,由国务院食安办、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等28部门及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202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在京举行。会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发布了10个制止餐饮浪费典型经验做法。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反食品浪费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063/269135.html
4.粮食食品安全问题(精选8篇)篇1:粮食食品安全问题 粮食安全,重于泰山 近年来,粮食安全问题愈益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工业化进程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压力,对本不稳固的粮食安全体系提出新的挑战。客观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改善粮食供求形势,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是核心、是基础、是关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7dq1jq9.html
5.中国食物自给率65.8%,如何构建安全稳定粮食供应保障?进口较为乐观的是,中国粮食储备无虞。 张红宇介绍,国际上关于粮食安全的标准有三条线,分别是谷物自给率达到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00公斤以上、粮食储备达到本年度消费的18%以上。从这三个指标看,中国没问题。中国的谷物尤其是小麦和水稻的自给率常年达到98%。将玉米计算在内,中国的谷物自给率在2021年也达到96%,http://mt.sohu.com/a/543474723_115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