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划定的10亿亩“两区”种田,不用愁种什么,还能享受这么多利好!

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其中6亿亩用于稻麦生产。

水稻:以东北平原、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优势区为重点,划定水稻生产功能区3.4亿亩;

小麦:以黄淮海地区、长江中下游、西北及西南优势区为重点,划定小麦生产功能区3.2亿亩(含水稻和小麦复种区6000万亩);

玉米: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辽河平原、黄淮海地区以及汾河和渭河流域等优势区为重点,划定玉米生产功能区4.5亿亩(含小麦和玉米复种区1.5亿亩)。

2.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划定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2.38亿亩(与粮食生产功能区重叠8000万亩)。

大豆:以东北地区为重点,黄淮海地区为补充,划定大豆生产保护区1亿亩(含小麦和大豆复种区2000万亩);

棉花:以新疆为重点,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主产区为补充,划定棉花生产保护区3500万亩;

油菜籽:以长江流域为重点,划定油菜籽生产保护区7000万亩(含水稻和油菜籽复种区6000万亩);

糖料蔗:以广西、云南为重点,划定糖料蔗生产保护区1500万亩;

天然橡胶:以海南、云南、广东为重点,划定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1800万亩。

划入“两区”地块的标准是什么?

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大豆、棉花、油菜籽、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划定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水土资源条件较好,坡度在15度以下的永久基本农田;

相对集中连片,原则上平原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0亩,丘陵地区连片面积不低于50亩;

农田灌排工程等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备,生态环境良好,未列入退耕还林还草、还湖还湿、耕地休耕试点等范围;

具有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的种植传统,近三年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优先选择已建成或规划建设的高标准农田进行“两区”划定。

天然橡胶生产保护区划定的条件:

风寒侵袭少、海拔高度低于900米的宜胶地块。

二、建立“两区”有什么意义?

对于农民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产业室主任张元红认为,这个意见的出台,对于被划定在“两区”范围内的农民来说意义重大:“在这些地区的农民,如果你从事生产的项目与国家功能区生产的项目是一致的,就会享有更多的支持政策,比如国家的财政补助、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银行信贷的支持、科学技术投入的支持等等。这对保护区的农民来说相当于吃了一颗定心丸。”

对于国家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认为,国务院出台意见建立“两区”,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

“从国家战略上考虑,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不管面对什么情况,粮食主产区的功能不能改变,不能单纯考虑因其他的经济收入或者农产品的其他收益而放弃粮食,所以对于承担粮食主产区任务的省份来说,粮食占据重要的地位,要给其一些支持。

“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也同理。东北的大豆质量好、品质优、产量也高,是我们国家主要的油料作物,但是由于国外大豆的价格更便宜、出油率更高一些,东北的大豆就出现了市场支撑不住的情况,然后大豆的种植面积就会出现逐步减少,这样的情况下就会受制于国外。在受到国际竞争压力的情况下,咱们自己生产可能不合适,但是还必须得生产,保持产量的必要能力和实力,这是‘两区’建设思想的主要内涵。”

三、划入“两区”之后,有什么“不一般”?

作为国家非常重视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各方面建设都会得到重点支持。从已经公布的措施来看,无论是人还是地,都将得到现代化的综合提升。

农田水利会更棒!

积极推进“两区”范围内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两区”范围内的骨干水利工程和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兴建“五小水利”工程,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加强天然橡胶生产基地建设,加快老龄残次、低产低质胶园更新改造,强化胶树抚育和管护,提高橡胶产出水平和质量。

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将成主力!

加大“两区”范围内的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优化支持方向和领域,使其成为“两区”建设的骨干力量。以“两区”为平台,重点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健全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的管理服务。

引导和支持“两区”范围内的经营主体根据市场需要,优化生产结构,加强粮食产后服务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全程机械化、大数据……将更普及!

抓紧构建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农技推广和服务能力。

以“两区”为重点,深入开展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加快优良品种、高产栽培技术普及应用,提升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积极推广“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

四、国家将对“两区”提供哪些资金支持?

愿景是美好的,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政策的助力。在发布的文件中,国务院对涉及到“资金”的政策进行了说明。

投钱加强基础设施!

把“两区”作为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安排的重点领域,现有的高标准农田、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要积极向“两区”倾斜。创新“两区”建设投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加快建设步伐。

统筹资金,完善补贴!

完善均衡性转移支付机制,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逐步提高产粮大县人均财力保障水平。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创新资金投入方式和运行机制,推进“两区”范围内各类涉农资金整合和统筹使用。率先在“两区”范围内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

创新金融,农业保险全覆盖!

鼓励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创新金融支农产品和服务,拓宽抵质押物范围,在符合条件的“两区”范围内探索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营销贷款试点,加大信贷支持。

完善政府、银行、保险公司、担保机构联动机制,深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优先在“两区”范围内探索农产品价格和收入保险试点。

推动“两区”农业保险全覆盖,健全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五、“两区”建设进展到什么程度了?

国务院的文件刚刚出台,目前刚开始分解任务,根据标准开始划定地块。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划定标准和任务,综合考虑当地资源禀赋、发展潜力、产销平衡等情况,将本省(区、市)“两区”面积细化分解到县(市、区)。要将产粮大县作为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的重点县。

在科学划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力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近年来,在新冠疫情、局部地缘冲突以及国际粮食价格震荡下行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下,我国粮食生产破浪前行,表现出很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产量稳中有增、结构持续优化,有力保障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安全目标实现。 2010年、2012年、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先后突破1.1万亿斤、1.2万亿斤、1.3万亿斤关口,2023https://www.agri.cn/zx/nyyw/202412/t20241225_8701633.htm
2.()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 )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生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A.十二五B.十三五C.十四五D.十五五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https://www.shuashuati.com/ti/cbe56af40f8944c592b33a91dd600d58.html?fm=bd5ac729356816b1348ac338135bd633f4
3.我市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近日颁布实施的《孝感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实施意见》提出,将“两区”细化落实到具体片块、具体地块,并建立电子地图和数据库,便于精准建管、精准施策、精准调控。12月底前,“两区”将全部“上户口”,实现“身份”识别。 我市现有耕地402.8万亩,2016年水稻种植面积323万亩,小麦155.8万亩,油菜http://m.xgnews.cn/p/106401.html
4.庆祝二十大丨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保障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的有效供给。 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是在粮食主产区、核心产区、粮食生产功能区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生产刚性制约因素叠加的国情粮情下,通过集聚整合资源要素发展粮食生产,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有效https://www.zqcn.com.cn/zhcms/info/19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