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弄清楚这个问题之前,我想首先列举几组数据。
1、美国、加拿大、欧盟等12个粮食主产区生产和出口的粮食总量占全球70%。
2、美国ADM、邦吉、加吉和法国路易达妥国家粮食供应商垄断全球80%以上粮食贸易,控制国际粮食定价权,在全球粮价波动中赚取超额利润。
3、美农业部预测今年全球小麦仍将增产300万吨,全球玉米产量也将有约1000万吨剩余,全球粮食供应总量大体无虞。
4、俄是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和最大化肥出口国。美西方对俄制裁以来,全球各类化肥价格指数涨幅超30%,今年5月全球食品价格指数较2月上升14%。制裁同时引发多国限制粮食出口的多米诺骨牌效应,加剧全球粮食危机。
5、美对外宣布的20多亿美元粮食援助,实际上绝大部分来自美超级富豪,多是空头支票、难以兑现,而目前美对乌军事及武器援助已达536亿美元,超过2021年俄乌两国军费总和的70%。
6、美国每年30%至40%粮食、38%谷物被浪费,同时在能源价格持续走高情况下,美国投入更多粮食生产生物燃料牟利,仅玉米就有近三分之一用于生物燃料,导致粮食和能源价格相互推高。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的结论:一是全球粮食生产、贸易包括定价权等都掌握在美西方国家及其粮商手中,包括中俄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际上并没有多少话语权和影响力;二是全球粮食供应不足并不是缺少粮食,而是美西方制裁、限制出口等手段打击全球正常粮食贸易,引发了“供应不均衡危机”;三是美西方并不是真正关心各国人民疾苦,他们在确保自身粮食充足、足以挥霍浪费的前提下,想借炒作粮食安全达到提价牟利、维护霸权、遏制中俄的多重目的,他们哪里是“救世主”,而是典型的“心机婊”。普京总统指出,国际粮食短缺问题早在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前就已发生。一些国家试图将粮食危机归咎于俄,对俄制裁只会使国际化肥和粮食市场形势不断恶化。俄愿出口粮食和化肥为克服全球粮食危机作出积极贡献,前提是美西方解除出于政治目的的对俄制裁。这一语道破了问题实质。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粮食安全关系国计民生。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中国始终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到2021年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是世界第一大粮食生产国和第三大粮食出口国,中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依靠自身力量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根本没有必要去国际市场囤积粮食。
当今世界各国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粮食安全关系人类永续发展和前途命运。而将粮食作为外交筹码和政治武器,人为制造和加剧全球粮食危机,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挨饿的还是世界最贫困人群。在这一根本性问题上,我们敦促美西方与其绞尽脑汁给中俄等国家泼脏水,不如采取切实行动推动俄乌和谈,解除对俄制裁,减少贸易壁垒,保障国际农产品供应畅通,真正肩负起共同责任,维护全球粮食安全。
您即将离开外交部门户网站,跳转到其他网站,是否继续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