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益,理想重要还是现实重要?”——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反方获胜|聚焦2024(第四届)华夏公益论坛辩题辩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石文君北京报道

2024年12月28日,由华夏时报社主办的2024(第四届)华夏公益论坛在北京圆满举办,本届论坛主题为“公益照耀中国”。

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于此次华夏公益论坛同步呈现。此次辩论赛的辩题为:“做公益,理想重要还是现实重要?”辩论赛的开启,将论坛氛围推至高潮,辩手们的精彩表现,为线上线下的观众们展示了一场公益观点的巅峰对决,堪称经典。

与华夏公益辩论赛季赛不同,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特别增加4轮对辩环节,使得正反方二辩、三辩对辩题的观点碰撞更加深入。在备赛培训阶段,正方辩论队由华夏公益辩论赛总顾问唐昊担任培训导师,反方辩论队则由华夏公益辩论赛首席评委王世军担任培训导师,导师分别带队培训,也提高了观众们对比赛的期待感。

经过40分钟的“唇枪舌剑”,综合评委与现场观众投票,支持“做公益,现实更重要”的反方辩论队获胜,反方一辩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瑶获得“华夏益辩KING”。

正方辩手:辩题是直击灵魂的一问

本次辩论赛正方支持“做公益,理想更重要”。正方辩手分别是:正方一辩北京市中闻(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罗晶、正方二辩北京炜衡(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蔡蕤洁、正方三辩重庆市渝中区红樱桃义工协会理事长曾鹏、正方四辩中国狮子联会沈阳代表处2023—2024年度主任刘权。

正方三辩曾鹏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对于公益人来说,这次的辩题直击灵魂。“这次辩题可以被称为行业天问,通过辩论赛让很多公益人看到了理想与现实的重要性,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地去做事情,公益人走下去还是要以理想、使命、愿景、价值观来引导,让公益破圈影响到社会公众。”

正方一辩罗晶在开篇陈词中表示,公益理想并非空想,它是一颗深埋于无数普通人内心的良善种子,它让我们相信“相信”的力量。在“接受有限失望,不丢无限希望”的公益之路上,我们或许会遭遇现实的困境与质疑,但正是理想,让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点亮别人的同时,也能照亮自己。

正方二辩蔡蕤洁认为,要想让公益破圈,实现人人公益的目标,需要传播公益理想,感召更多的人参与公益。

正方四辩刘权在结辩陈词中强调,唯有靠理想在精神层面发力,才能驱散阴霾,让社会回归温暖,这是理想解决社会现实难题的关键价值所在。公益领域,理想是不灭火种、化荒为绿的魔杖,赋予公益不朽的生命。

反方辩手:公益人需要思辨能力

反方辩论队由4名女性辩手组成,她们分别是:反方一辩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秘书长郑瑶、反方二辩广州市羊城光彩事业基金会执行秘书长郭媛、反方三辩深圳市图鸥公益事业发展中心(NG02.0)筹款总监谢佳怡、反方四辩华夏时报社公益新闻部记者石文君。

“公益行业需要思辨的力量,公益人需要思辨的能力。这次的辩题必定是行业的终极一问,也必定只有谁更重要的争论,现实与理想两者不能分离。无论支持哪一方,都值得尊重。”反方一辩郑瑶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说道。

反方二辩郭媛认为,理想和现实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但是我们应该警惕将理想作为逃避现实的借口,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做公益,只有做了才是公益。

反方四辩石文君在结辩陈词中表示,公益行动源于对现实问题的洞察。理想固然可以为公益勾勒出美好的愿景,但如果没有现实中这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公益便如同无本之木无从谈起。

公益辩论赛:认识公益,理解公益,思辨公益

首届华夏公益辩论赛在2023年度华夏公益论坛举办,当时的辩题是:“用商业手段运营公益组织,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2024年4月,2024华夏公益春季辩论赛以“公益捐赠,捐钱好,还是捐物好?”为题,激情开战。再到2024年9月,秋季辩论赛聚焦人工智能,考问:“当公益遇到AI,好还是不好?”

以中央级媒体为发起平台,邀请国内不同领域的公益思想者和实践者,就不同的公益话题展开辩论,在中国公益界还是头一回。纵观当下,当公益事业逐渐成为社会发展和公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关公益与社会各领域的深度讨论也越发的常态化,比如:商业、教育、环保、乡村振兴等等,这些议题,都离不开公益元素的加持与助力。也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社会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迫切性,《华夏时报》策划并发起了华夏公益辩论赛——事实证明,通过辩论的形式,让公益事业更接地气,也更具有社会倡导力和实践意义,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媒体价值。

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中,正反双方辩手经验丰富,他们对此次辩论赛的准备和思考更具深度。

《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正方二辩蔡蕤洁为首届华夏公益辩论赛的“华夏益辩KING”,正方一辩罗晶、反方一辩郑瑶、反方三辩谢佳怡,均为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季赛的最佳辩手,直通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年终总决赛。此外,正方二辩曾鹏、正方四辩刘权都参加过两次华夏公益辩论赛,反方四辩石文君参加了每一次华夏公益辩论赛,荣获2024华夏公益辩论赛“钉子户”辩手。

华夏公益辩论赛总顾问唐昊一直以来都担任培训导师以及评审专家,他表示,每次公益辩论赛,都能感受到辩手们有着明显的进步与成长,对公益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也结交了很多有共同理念的朋友。

“辩手们的成长速度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担心下次是否还有能力再指导他们。”唐昊笑着对《华夏时报》记者说道。

反方一辩郑瑶告诉记者,两次参与华夏公益辩论赛的经历,让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了。“做了18年公益,参加的社会活动不算多,从未有在行业活动上这样展现自己,从第一次到第二次都不自信,然后没想到两次都是获胜,让我觉得自己真的能做到。”郑瑶表示,公益辩论赛可以成为一个培养公益人才的重要形式,也是一个促进各个公益领域、跨界领域人才交流碰撞的舞台,希望华夏公益辩论赛越来越有影响力,让更多人看到对公益的思考,看到努力的公益人。

正方三辩曾鹏认为,华夏公益辩论赛让更多的人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认识到公益行业,在公益倡导方面,是非常新颖且行之有效的方式。“两次参与辩论赛的经历,让我对公益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加坚定了我要站在公益行业为弱势群体发声,通过力所能及的事情,传播公益。”

智慧对决,辩以论道。在思辨的交锋中寻找公益的本源,探索公益的意义。让我们期待下一届华夏公益辩论赛的相聚。

THE END
1.辩论赛自由辩问题(精选8篇)篇1:辩论赛自由辩问题 1.(正)任:对方辩友刚提到员工自律可以实现零伤害,请问您能做到所有员工自律自控吗? (反)张:我方是提到员工自律可以实现零伤害,但是并没有说当前所有员工做到了自律自控,这恰恰体现了员工自律的关键性。2.(正)任:对于没有做到自律自控的员工该怎么办呢?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fk6384u1.html
2.趣味辩论稿范文10篇(全文)3、将以往形式的辩论赛加以趣味的形式,辩题轻松自在,并且可以带动全场同学一起加入讨论,增强趣味性、生活性。 4、构建校园文明环境,促进学生会各个部门的交流。以趣味的形式加强学生会各个部门的联系。 二、主办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走辩天下社 https://www.99xueshu.com/w/fileaw00biwu.html
3.2023年中考三轮专题复习之情境试题13辩论词全国通用含答案.pdf组织了一场辩论赛,请你选择一方观点并阐述理由。(150字左右) 3.(2023·湖南娄底统考一模)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超越自己和超越他人哪个更重要“”为题的辩论赛,请你作为 反方代表进行发言。 正方:超越自己更重要。因为我们成长的目标就是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要成为更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07/6050233055010055.shtm
4.人文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人文杯”辩论赛为期一周的首届“人文杯”辩论赛于6月9日晚在文治书院报告厅内圆满结束。本次比赛由人文学院团工委指导,研究生会主办。邀请了除人文学院以外的五个学院的研究生进行比赛,分别组成了电信学院代表队、能动机械材料联队、管理学院代表队和人文学院代表队四个代表队,最终能动机械材料联队夺取冠军。 http://rwxy.xjtu.edu.cn/info/1038/3046.htm
5.辩论赛注意事项和辩论技巧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辩论赛中的注意事项和辩论技巧辩论赛主要是分为团队配合和个人表现,打分也是从这两项来进行评分。团队的注意事项团队的服装,虽然没有特别要求,但是最好是穿的https://m.renrendoc.com/paper/228246648.html
6.大学生辩论基础知识这条看上去有些霸王条款的规定,对后来辩论发展的意义是深远的,它提升了比赛的深度和趣味性,让辩手更诚恳的交流,更效率的完成重要的部分,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一些虚无缥缈无甚意义的地方。 当然,辩手可以抗议主席的判断,在赛后。主席也无权裁定申论、结辩部分是否问题解决明确。 https://www.douban.com/note/79981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