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希望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的非211高校

从国务院正式公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必将走向一个全新的多样化发展阶段。那么方案提出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会重点建设哪些高校呢?非92工程(985/211工程)大学是否会在本轮建设中受益呢?

据多方消息显示,国家“一流大学”仅向部分全国顶尖高校开放,但是“一流学科”会向少量的非211高校开放,其变革估计类似于“国家重点大学”向92工程转变一样,有少部分学科顶尖、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高校进入,但是会有部分92工程高校会离开。小编在这里根据教育部一级学科评估(分数>80且位于非211第一位或两个学科分数>80分)、是否拥有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和所在领域是否获得国家三大奖(社科类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为指标为你盘点出10所最有可能进入国家“双一流大学”的非211高校。

燕山大学:我也是“土鸡店”的王者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黄埔卷土重来

位于西南双子星之一的重庆市的西南政法大学来说,其没有进入211应该是一种很难说清楚对错的抉择(其拒绝并入重庆大学),所以作为一所拥有众多知名校友、行业内影响力极大的“法学黄埔”出局令众多人感到意外。西南政法大学在12年学科评估中,其法学以84分成绩位居全国第五位,考虑到“一流大学”之后他的对手就变成了华东政法大学,但是考虑到西部开发、重点学科(西政拥有诉讼法、经济法,华政仅拥有法律史)来看,西政又略胜一筹,加之校友和共建而言更是大获全胜。在国家提出依法治国的今天,法学的发展似乎已经快迎来一次大的跨越,无论最终西南政法大学能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这对于西政乃至所有法学高校而言其都是极大的利好。

西南石油大学:海洋油气开发的先驱

在过去的两年里应该说对于国人和西南石油大学来说应该是不平凡的。南海再起风云,面对于诸国对于我们那片蓝色领海下的石油资源的觊觎,“981号”的出现给了我们强有力的信心和方向,并一举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翻开获奖名单我们发现,其排在高校首位便是西南石油大学。作为一所非211高校,我们惊奇的发现其甚至这不是该校第一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其石油与天然气学科稳居全国前列,并以85分的成绩荣获学科评估第二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合并计算成绩得分95),且拥有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连续两年超过4亿排在众多211高校前列,甚至作为一所不靠海的高校成为了我国海洋油气工业的奠基者之一。“敢下南海三千丈,劈波斩浪觅芬芳”是该校学子的真实写照,在能源趋于紧张的今天,页岩气、海洋油气似乎成为了西南石油大学进入“双一流高校”建设的底气之一,更需要是小编查阅到该校的“为祖国加油,为民族争气”的精神。

首都医科大学:帝都中被淹没的一颗明珠

首都师范大学:最接近“双一流大学”的社科类高校

在社会科学领域,小编惊奇的发现首都师范大学居然有两个学科超过80分成为来自非211高校中少之又少的黑马高校。从学科评估来说首都师范大学的中国语言学、世界史超过了80分,获得了国家三大奖加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超过十项,培养出多名全国知名的院士甚至陆军上将、总后勤部政委刘源,同时地处国家核心其大学氛围和理学上的作为非凡,被称之为非211中社科类大学的领导者也不为过。工业化让我们的物质生活逐渐丰满起来,但是与之而来的社会问题却让我们深思,用自然科学的手段去解释社会科学或许有点局限,从历史中来从历史中去,我们一定会找到答案,这就是为什么首都师范大学是离“双一流大学建设”最近的非211社科大学的原因之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默默无闻却从未平凡

如果要在非211中要找出一个全国第一,许多人或许觉得是“不可能”,但是这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将这个答案改成了“可以”,他的大气科学以89分位居学科评估全国第一。大气科学在许多人眼中或许觉得是一个冷门学科,但是大家却不知道这不仅和航空航天、军事农业、环境治理等有关,甚至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逾越的一门学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三大奖方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参与了袁隆平院士“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如果我们来发掘一下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这只“潜力股”,他主打的概念有航空航天、环境保护、军事科学、农业发展等等,如果能够成功在“双一流大学建设中上市”,相信对于整个工程也是极大的促进。

南京工业大学:实力将证明一切

南京工业大学可以说是非211工科高校转型和发展的典范之一,不仅拥有5个院士,6个“长江学者”,8个“973计划”首席科学家堪比985高校的数据其各项经费也是笑傲群雄。南工大更是国家首批2011计划高校之一,拿到了很多985高校都梦寐以求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这些都是实力的体现,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以82分的成绩高居全国第五,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应俱全,在化工领域南工大完全跻身全国一流高校行列,在创建“双一流大学”中可谓是占尽先机。

昆明理工大学:彩云之南,心中的方向

我们无法判定昆明理工大学是不是中国高考分数最具性价比的高校,但是昆明理工大学作为云南地区最知名的工科大学如果建设好可以辐射整个南亚东南亚,完全符合国家的战略意图。当然昆明理工大学在其学科建设上也成为了来自“彩云之南”的一颗明珠,冶金工程以83分的成绩稳居全国第四,院士、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是一应俱全,三大奖也是远超部分211高校。在接下来综合考虑国家战略意图、西部大开发、工业4.0等,昆明理工大学极有可能步入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

河南理工大学:来自民族起源地的晨光

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其教育配置是相当不均匀的,全省仅有一所郑州大学位列211工程,所以河南人民对于建设高水平的大学抱有迫切的期望。河南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从矿业高校发展而来的工科高校,其在安全科学与工程上的造诣是相当值得肯定的,以81分的成绩位居全国第五,仅次于中国矿业大学、中科大、中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等冲击全国一流大学的高校,同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作为其学科发展的支撑。中原自古便是中华民族文明发源地,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相信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而河南理工大学便是其中发出光芒的星辰之一。

成都理工大学:穷究于理,成就于工

作为老牌的地质院校之一的成都理工大学曾名成都地质学院,在国家的特殊使命下于1956年成立,四年后国家也配套措施的授予成都地质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中间虽然经历停办等风波,但是破天荒的取得了两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这一点足够媲美半数的211。其拳头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以86分的成绩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两校合并计算)和中国石油大学(两校合并计算),国家重点学科、国家自然科学三大奖和院士一应俱全,经费也是位居全国非211高校最顶尖那部分。本来一所妥妥中流211实力的成都理工大学因为的历史的原因遗憾的没有获得殊荣,但这并不影响成都理工大学飞速的发展。作为熟悉西部、海洋等拥有诸多地质资源的高校,“穷究于理,成就于工”或许在即将开始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中脱颖而出。

国家“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必然打破现有的高等教育格局,值得每一所高校思考自身发展所局限和值得致力的地方,相信随着建设的推进,我国的高等教育又将迎来一次腾飞。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9月13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通报了浙江衢州皇朝墩遗址等3项考古最新进展。 皇朝墩遗址发现了9000年前的水稻田,是迄今世界发现年代最早的水稻田。 这一年的这些新发现,让我们重新认识熟悉的稻米。 一粒稻,从长江边,走到我们的碗里,用了10万年。 本文来源:潮新闻 责任编辑: 雷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2.[小红猪]动植物驯化的演化,后果与未来让我们剥开科学的坚果为什么农业起源地如此狭小 粮食生产在人口,技术,政治和军事方面,令农业族群相对于他们的狩猎——采集邻居拥有巨大的优势。在全世界所有存在农业耕作的地区,狩猎——采集社会遭到农业社会的驱赶,同化,征服或者消灭的故事,构成了过去1万3千年的历史。可能有人会简单地假设在世界任何地方,都可能有单个或多个本地狩猎——https://songshuhui.blog.caixin.com/archives/54767
3.小学生爱国知识竞赛(通用9篇)38、有“中国原子弹之父”之称的科学家是钱学森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袁隆平。 3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由田汉填词,聂耳作曲。40、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怀抱。 41、我国的四大高原是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bwr6u66i.html
4.广西是世界水稻起源地,16000多年前曾出现稻类遗迹在2012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课题组以广西南宁市隆安县等地的野生稻为蓝本,通过基因组重测序和序列变异鉴定,从全球不同生态区域中选取的400多份普通野生水稻中,绘制出了水稻全基因组遗传变异图谱,提出了“分布于广西的普通野生稻与栽培稻的亲缘关系最近”的研究成果,表明广西(珠江流域)是水稻的驯化起源地。这https://gxltmyjt.com/newsinfo/2226311.html
5.“稻”亦有道——盘点近期水稻研究的重大突破企业动态研究一:近期研究揭示水稻十万年连续演化史,实证中国是世界水稻起源地 由中国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专家学者强强联合组成的研究团队,利用植硅体微体化石分析等方法对浙江上山文化区水稻起源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出水稻从野生到驯化连续跨越10万年的演化史。这不仅为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农业文明起源提供了新的证据,也进一步实证中https://www.biomart.cn/news/16/3219901.htm
6.中国稻田渔业起源与历史分析水生探索为什么中西部一些地势低洼的盆地或平原地区,也是稻田养鱼发源地呢?这是由于长期在浅水沼泽地种植的水稻田间,本来就有大量野生鱼类生存繁衍,先民在收获水稻时,同时收获水产品,当然会吸引部分先民有意尝试稻田养殖水产动物。所以,在四川地区出现稻田养鱼也颇为自然:为方便农田灌溉,稻田、水塘(鱼塘)往往相连,起初偶然有鱼入http://www.yc6318.cn/wsz/aritcle18035.html
7.人类的起源人类祖先 1、导读 在人类祖先起源的问题上,有两个概念,人科的起源和现代人的起源。对于人科的共同祖先约700万年前至50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观点,学术界目前并无太大争议。对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7153246.html
8.中华文明起源问:除了水稻以外,还有哪些粮食作为也起源于中国? 粟、黍、稷、大豆等。说明起源于我们中国的农作物种类非常的多。同时也印证了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 问:根据“中国史前农业分布图”,这些农作物的分布有何特点? 南稻北粟。 形成这种分布特征的原因是什么? http://www.syun.edu.sh.cn/info/1055/231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