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导论总结

第1讲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一、生命到底是什么?生命的生物学定义:生命是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自身繁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遗传变异以及对刺激产生反应等复合现象。

然后,热泉边的岩石凹陷处将这些有机微粒集中到一起,并给它们提供丰富的矿物养分。

即便是今天,这些海底热泉依然富含大量的化学物质和热能,滋养着充满生气的生态系统。

(四)泥土造物假说与土壤形成机理相矛盾一些科学家认为最早的有机生命体应该起源于泥土。

他们认为泥土不仅使有机微粒聚在一起,更帮助它们逐步形成我们今天的基因模式。

DNA的一大作用就是储存分子如何排列的信息,DNA的发生次序对于蛋白质内氨基酸的排列模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泥土中的矿物晶体将有机分子按照某种模式排列起来。

逐渐的,有机分子自己也具有了自我组织的能力,并慢慢形成了今天的万物。

然而,土壤是群落发育的产物,除非是火山灰(四)电火花形成假说电火花可以使空气中的水、甲烷、氨气和氢气通过化学作用形成氨基酸和糖分。

这一点使得许多科学家相信生命最初的物质是通过大自然中的电力效应产生的(五)冰雪地球假说在约30亿年前,地球上曾覆盖着厚厚的冰层。

这些冰层大概有几百米厚,既保护了一些有机物质躲开紫外线的照射,又可保护天体撞击所造成的损害。

据此,有机物质得以在冰下的水中慢慢滋生繁衍,最终形成今天的万物。

然而,生命体中酶的适宜温度(25-30℃)与此不符。

(六)RNA起源假说核糖核酸RNA与脱氧核糖核酸DNA一样有着储存信息的作用,帮助DNA和蛋白质的形成。

在机体中,RNA还有着打开或者关闭某些基因的功能。

一些科学家认为,生命是从RNA开始,RNA是在地球上自发形成的。

(七)自生论生命是自然界中随机的自然发生的。

四、生命起源的证据(一)化学人工合成实验(二)遗传系统的起源代谢系统和遗传系统的起源与进化偶然合成的能促进RNA复制活性的短肽链与RNA的合作促进了原始细胞遗传系统的进化。

偶然以RNA为模板合成了DNA链,后者贮存和复制遗传信息比RNA更稳定也更有效,生命起源初期RNA发挥主要作用的时代便让位于DNA-RNA-蛋白质共同作用的时代。

繁殖、蛋白质合成和代谢三者在特殊环境条件下协同进化,加深了遗传系统与代谢系统的偶联。

生命由起源阶段进入漫长的进化阶段,演化出多样性的生物世界(三)原始的地球和最早出现的生物38-35亿年前,原始的地球缺乏氧气,大气中存在着许多还原性气体如NH3,CH4,水蒸气(H2O),也可能有CO2,H2S等和少量H2。

当时地球缺乏臭氧层的保护,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很强。

前寒武纪沉积岩薄片中存在类似细菌大小的微体古生物化石,经鉴定主要是一些细菌、蓝细菌(蓝藻)等。

最早的原核生物具有光合放氧的能力和抗紫外线辐射的能力。

(四)真核生物的起源原核生物出现于38亿年前;真核生物化石不超过20亿年前。

真核生物细胞要比原核生物细胞复杂得多。

“内共生假说”(1970,马古丽斯猜想)的实验支持(四)病毒的起源之谜●病毒的类型:DNA病毒,RNA病毒,朊病毒。

多样性表现在形状、大小、生活史、基因组含量、进化方式、与宿主作用方式。

●病毒的共性:是非细胞专性寄生,无ATP代谢系统;与细胞共用遗传密码。

五、生物进化论1、拉马克进化论强调环境的直接影响;器官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

高等动物的意志和欲望可促进进化。

2、达尔文学说1.遗传变异普遍存在,物种渐变。

2.繁殖过剩,生存斗争个体之间,种群之间。

3.自然选择、适者生存Darwin认为生存斗争与适者生存就是自然选择的过程。

达尔文进化论的不足:没有遗传学基础;没有提出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

尽管如此,达尔文进化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2009,杰里.科恩著《为什么相信达尔文》在欧美很畅销。

3、现代综合进化论享有一个基因库的群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机制包括基因突变、自然选择和隔离3个方面。

4、进化的动力在哪里?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是两种进化动力5、生物进化的证据化石记录化石的重要性在于:第一,作为证据,它为进化论做了慷慨激昂的辩护;第二,第二,当发现过渡态物种的化石,它必定会出现所预测的地层位置;第三,任何进化的改变,必然是基于旧特征塑造出的新特征。

生物地理学证据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物种地理分布的科学。

正是生物地理学最早为Darwin提出的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

生物种群的进化一方面受环境选择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一定的区系内进行。

比较解剖学证据对不同种群生物的个体解剖结构进行比较。

同功器官;同源器官。

在一些不同种群生物中,某些器官即使行使不同功能,它们在解剖结构上也具有相同或相似性,反映出这些生物之间具有的亲源关系和从某个共同祖先进化来的轨迹。

退化器官痕迹、反祖现象。

比较胚胎学证据比较胚胎学即不同生物胚胎发育过程的变化研究也揭示了一些不同的生物是由同一个祖先进化而来的事实。

亲缘关系相近的生物在它们发育过程中有相同的发育阶段。

(重演)分子生物学证据第2讲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一、人类的原始祖先在1735年,林奈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生物分类体系,根据解剖学的相似性,把人和猴子及猿归为一类,将人命名为“智人”(Homosapiens),属于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人科、人属。

人类起源灵长类,猴子和猩猩是与人类共祖。

证据1人类头颅形态的进化证据2黑猩猩、南方古猿和智人大腿骨和牙齿排列的进化证据3--人类具有来自灵长类的十大退化特征手掌抓握反射、阑尾、扁桃体、耳轮节(“达尔文结节”)、男性乳头、竖毛肌、尾椎骨、半月皱襞(相当于低等动物的第三眼睑)、鼻窦、智齿。

证据4:人类血红蛋白的进化证据5: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性二、人类的进化人类化石最早的是700-650万年前;历史上至少有4个属17种人类物种先后出现,在180万年前的肯尼亚同时有四个物种生存于同一区域内。

三、人类进化中的缺陷四、现代人如何发展而来?1、种族差异种族:根据肤色、发型、鼻型等体质特征,人类通常被划分为4种(亚种)类型。

高加索人(白);格罗尼人(黑)蒙古人(黄);澳大利亚人(棕)人类特征差异的适应意义:虽然不同种族间在体型特征上差异明显,但基因差异是微不足道的。

人类的基因组差异:种族之间没有明显的基因差异的界线2、非洲起源学说和多地区起源学说但非洲起源学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10万年前非洲的第2次迁移,走出非洲以后完全取代了其它地区的古人种。

6万年前来到东亚。

多地区起源学说又称独立起源假说,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是独立起源,即由各地的非洲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2.8亿年前在葡萄牙最后消失)、东亚直立人各自独立进化到现代人类的几大人种(亚种)。

3、人类仍然在进化4、人类未来面临的两个困境(1)未来人的新定义?(2)人类的未来在哪里?第3讲植物的多样性一、植物的概念二界系统:动物界,植物界。

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

五界系统中植物的定义:具有细胞壁和液泡,并以孢子繁殖的自养生物,及以种子繁殖的生物。

二、植物的多样性(一)植物的物种多样性植物总数约50万种被子植物28-29万种裸子植物0.08万蕨类植物0.4万苔藓植物2.3万地衣2.6万真菌12万(两界系统)藻类植物3万(二)植物的遗传多样性自然植物类群中的种下单位①野生状态的种下单位:亚种、变种、变型②栽培与驯化:品种人工栽培条件下的品种太空育种等手段获得的新品种转基因改造的“新物种”和新品种(三)植物的生境多样性生物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各种生物群落与环境构成了生态学功能单位,即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的生态环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过程。

植物具体生长的环境叫做生境。

1、生境对植物形态的影响2、植物主动适应环境适应自然环境适应人工环境(作物与杂草)从赤道到南北极从赤道到高山从陆地到湖泊及海洋(四)植物的营养方式多样性(五)植物的其他方面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不仅表现在物种、遗传、生境、营养方式等,还表现在分布、大小、习性、形态、结构、生活史、繁殖方式多个方面。

习性方面:草本、藤本、乔木(具过渡状态)次生代谢物质方面:是资源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基础三、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与保护(一)植物、动物和菌类提供人类的生活资料(二)保障人类的健康1.有益方面:疾病治疗;疾病预防与保健;娱乐、旅游与疗养2.有害方面:致病微生物,寄生虫,有毒动植物。

(三)改善我们的环境生物多样性可维持生物圈的生态平衡植被可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生物群落可净化水体、加速物质循环生物群落利于农业、林业的害虫防治(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

保护途径: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种质基因离体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生物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除了突变、重组、基因水平迁移、隔离、杂交和人工选育外,一方面,生物对环境的积极适应,并且影响着环境;另一方面,环境对生物产生选择压力和定向塑造作用,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生物多样性包括3个方面: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一)什么是物种?物种是一群能够自然地成功交配的个体组成的群体,与其他类似的群体间出现了生殖隔离。

注意:物种间的遗传差异,必须能够有效阻止自然条件下的交配;生物学种不适用化石;只适用有性繁殖的生物。

(二)物种是如何形成的?突变、隔离、自然选择、杂交是物种形成主要途径。

异地物种形成——不同环境的种群形成新物种的过程。

同地物种形成——例如:非洲的维多利亚湖、马拉维湖、坦哥尼喀湖的丽鱼进化自然选择的进化作用:趋同适应----不同的生物生活在相似环境中,形成了相似的形态结构。

趋异适应——相同或相近的生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形成了不同的形态结构。

自然选择不是进化的唯一动力自然选择必须要求种群具备3个条件:(1)具备遗传差异性(遗传多样性);(2)差异具备遗传基础(差异源于基因型变化);(3)差异影响后代繁殖的有效性。

如血型或眼睛颜色或DNA突变(中性突变)等。

区别:自然选择淘汰有害的等位基因,提高有益基因的频度;而遗传漂变完全是随机过程,不能创造适应性。

(一)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动物的类群多样,种类繁多,共35门(41门)70余纲,约350目,150多万种。

分布广泛,结构精巧而复杂,生活史非常复杂,许多具有发育变态,运动能力和行为习性多样。

(二)动物遗传多样性种下单位亚种和品种驯化满足6个必要条件:(1)足够的食物;(2)生长速度快;(3)繁殖周期短;(4)性情温顺;(5)不易受惊;(6)在驯养条件下交配繁殖。

人类历史上曾对148种动物进行了驯化,只有14种驯化成功(猫属于自我驯化,不属于人类驯化)。

三、动物对环境的辐射适应辐射适应——动物为了扩大分布区,增加种群数量,提高后代存活率,最大限度利用各种资源,向多个方向进化。

1、陆地动物的辐射适应2、水生动物的辐射适应3、动物行为适应4、繁殖行为与生活史的适应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的适应“功能决定形态,形态适应功能”。

动物、植物的结构都反映出这一规律。

米瓦特先生对自然选择提出许多质疑,达尔文说:“理解甲壳动物原先仅用于移动的肢的末端一节和倒数第二节,怎么通过微小的变异发展成为螯的,则理解较为困难。

”昆虫纲为什么能够进化为动物界最大的类群?1、世代短,环境作用频率高,容易发生突变;2、具变态,营养生长与繁殖分离,生境利用最大化;3、个体小,减少食物竞争,提高环境容纳量;4、食性广,口器多样,占据更多生态位;5、繁殖率高,成活率高,种群数量大;6、性别分化多样,可群居社会分工,具孤雌生殖现象;7、可飞行,拓展生存空间,便于交配;8、具发达附肢与外骨骼,及保护色,适应环境能力极强;9、习性多样,水陆广布,生活史极其复杂;10、具超冷和滞育现象,可抵抗恶劣低温环。

四、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一)动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略)(二)动物是传播花粉和果实的使者(略)(三)科学研究的材料——模式生物(四)人类健康与动物的关系动物药材动物休闲娱乐由动物引起的致死致伤由动物引起的疾病(五)善待动物和保护动物1、善待动物——动物伦理学(动物有情感,与人平等)2、保护动物——科学利用,防止绝灭,维持生态平衡人类引起物种灭绝的机制小种群容易导致遗传多样性丢失和随机灭绝栖息地减少、片断化和环境污染对易灭绝物种缺乏了解外来物种的入侵过度利用第5讲生命的能量环境一、生命能量代谢的特点生命能量的本质为化学能,能量的传递、转化的形式ATP;生命获得能量途径为光合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无氧呼吸,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环境温度直接影响生命能量的代谢速率二、生命的能量环境环境是直接或间接影响某一特定生命体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如温度、湿度、食物、氧气等。

生态因子的分类: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

生态因子的3要素:大小(数量)、质量、性能环境的类型根据性质:自然环境、半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根据范围: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微环境和内环境根据因子作用:物质环境、能量环境。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趋同适应——亲缘较远的不同物种适应相同或相似环境,形成了相似的形态外貌(生活型,常绿植物、落叶植物)。

趋异适应——亲缘相近或相同的物种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形态外貌或生理上出现差异(生态型,水稻的趋异适应)。

三、光的生态作用规律光的变化规律(自学:年变化,日变化)一、光对植物的作用二、光对动物的作用光是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的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是叶片的实验植物体黄化和花的诱导光照条件下,胞内的原叶绿素酸酯还原成为叶绿素酸酯,后者进一步形成叶绿素;黑暗条件下,不能合成叶绿素,表现为植物体黄化。

光是重要的环境信号,可以调控组织的分化和器官的发育。

光对植物的成花诱导(成花素)是最为典型的现象。

冬眠——处在休眠(代谢率最低,体温最低1℃)状态过冬(有冻死的)。

夏眠——处在昏睡(维持基础代谢,体温接近正常)状态渡过高温或缺水夏天。

恒温动物的休眠——真冬眠和假冬眠。

真冬眠——代谢降低,体温高于环境1-2℃,当到0℃时,褐色脂肪团颤动产热会激醒动物,以免冻死。

(黄鼠,蝙蝠)假冬眠——深睡,体温变化不大,体温略低(熊,臭鼬)生物学零度与积温生物学零度——各种生物都有一个代谢活动的最低温度。

低于该温度生物受到伤害。

香蕉18℃积温——在生物某发育阶段或生活史,逐天的温度累计值。

(1)活动积温——大于0℃的积温。

(2)有效积温——大于生物学零度的积温。

K=N(T-C)积温定律:每种生物某发育阶段或生活史,需要的有效积温是个常数(固定值)。

如何求C值?根据K1=K2得到N1(T1-C)=N2(T2-C)春化作用变温与植物生长:植物生长,植物开花,植物种子萌发,块根和块茎的生长,提高产品的品质,变温与形态(紫罗兰叶恒温时全缘,变温时缺刻),变温与生态分布(郁金香喜变温;但红杉喜恒温物候与物候定律物候——生物长期适应原产地的气候条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发育节律。

生物对温度适应的3个定律Bergman定律:同种恒温动物的身体,在寒冷地区个体大,在温暖地区个体小。

如:野猪,老虎……Alen定律:同种恒温动物的突出部分,在寒冷地区小,在温暖地区大。

如:北极狐、赤狐、非洲大耳狐Jordan定律:水生同种脊椎动物,在寒冷水域个体大,在温暖地区个体小。

归纳生命的能量环境生物对体外能量环境的适应策略:形态、颜色、行为、繁殖、生活史。

生物对体内能量环境的适应策略:组织结构、生理生化、体制与寿命、主动调节机制。

生物从不浪费能量,达到最经济、最优化利用能量。

能量在生命的各个层次中都发挥重要作用,并遵循热力学第一(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律)。

第6讲生命的物质环境一、水与生物对水环境的适应1)汽态水:来自地面和水面的蒸发,以及植物的蒸腾作用。

其表示方法有4种:①水汽压(e):指大气中由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称水汽压,是大气压的一部分,用mmHg或mb表示。

因为大气中水汽的含量与温度有关系,所以,水气压会随大气的温度变化而改变。

②绝对湿度(a):指1m3大气中所含水的克数,用g/m3表示。

当绝对湿度用g/m3,而水汽压用mmHg表示时,两者的数值相近似。

当环境温度t=16.40C,a=e。

③相对湿度(R):指大气中的实际水汽压(e)与最大水汽压(E)之比,常用百分比表示。

R=e/E。

相对湿度与环境温度成反比。

相对湿度越小,空气越干燥。

④饱和差(d):用最大水汽压和实际水汽压的差值表示,既d=E-e;意思是距大气饱和程度还差多少水量,单位用mm表示。

环境温度与最大水汽压成正比;所以,在相同大气体积和等量水分时,温度降低,饱和差减小;温度升高,饱和差增大。

露点——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可以在零上,也可以在零下,取决于大气相对湿度。

动物的水分平衡水盐平衡的调节陆生动物主要靠控制饮水和失水来调节体内的水盐平衡。

水生动物有调节体内水盐平衡并稳定内环境的特殊机制植物体的水分平衡植物水分外逸:吐水与蒸腾植物的气孔蒸腾与角质蒸腾根、茎、叶的水分平衡二、大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地球上的大气圈对流层的生态作用盖雅假说(Gaia)氧分压对生物有机体的影响微风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略)防风林的结构与效果(略)风的类型季风——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海陆风——由于海面和陆地之间的昼夜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由海面吹向陆地的风,称海风,夜间由陆地吹向海面的风,称陆风。

山谷风——白天,山下吹向山顶;夜晚,山顶吹向山下。

冷湖现象(喜温作物栽植方法,作物品质)城市风——由郊区吹向市区。

台风和飓风。

台风与飓风“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在大西洋或东太平洋发生,中心风力达到十二级或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

至于在西太平洋上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台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

在北半球,台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0-11级的是强热带风暴;8-9级的是热带风暴;小于8级的是热带低压。

(天气预报术语)盖雅假说地球表面的温度、酸碱度、氧化还原电位势及大气的气体构成等是由生命活动所控制并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得地球环境维持在适合于生物生存的状态。

THE END
1.简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解答一 举报 水结成冰,汽凝为液,元素化合又分解,意义有无?物种形成 解析看不懂?免费查看同类题视频解析查看解答 相似问题 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的判断是什么? 有哪些物种是由原来的生物进化来的? 论述生物进化的《物种起源》一书的作者是谁? 特别推荐 热点考点 2022年高考真题试卷汇总 2022年高中期中试卷汇总 https://www.zybang.com/question/a2316f0f9314e77d0ad12b259121c589.html
2.生命的过程—分子生物学简论《表型可塑性:分子机制、进化的意义和对物种形成的影响》一书于2013年由Nova Science Publishers出版,作者是anet B. Valentino和Patricia C. Harrelson。《表型可塑性:分子机制、进化的意义和对物种形成的影响》一书中,作者主要介绍了表型可塑性的应用范围,列举了几个实例。该书讨论的主题包括生物在新的环境中定居的http://old.lib.whu.edu.cn/wjzxnew/xstj/2015/comments/9781626184046.htm
3.人类与生态文明我国的山顶洞人,被称为晚期智人;北京猿人不是和我们同一个物种; 直立行走的生态生物适应 在草原上生活为什么选择两足直立行走? 四足爬行:距离近视野小,而两足行走:距离远,视野大; 绝大多数在生物学进化中有着极为重要意义的变化,当初都是’被迫’的 https://www.jianshu.com/p/1d1c44b8eb92
4.高三生物第一轮教学案9篇(全文)三、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 1、共同进化 (1)概念:共同进化是指___ ___之间,___ ___与___ 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意义:通过漫长的共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___ ___,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___ ___。 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生物多样https://www.99xueshu.com/w/fileuahnn815.html
5.2024云南大学考研825生态学考试大纲整理!复习必看3、生物的进化要素与动力,变异及其进化意义,物种遗传变异的空间形式,自然选择的机制,自然选择与适合度,自然选择的模式,自然选择的生物学单位,种群大小与遗传漂变,遗传漂变的进化和适应意义,遗传瓶颈及其与种群灭绝,建立者效应与生物入侵。 4、物种形成的过程,物种形成的方式,物种形成的生态机制。 https://www.gaodun.com/kaoyan/1510916.html
6.进化第九章:物种与物种形成欧洲蚊子 Anopheles maculipennis 实际上是由九个姊妹种组成的,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其中一些传播人类疟疾,而另一些则不传播。 生物物种概念是生物学家最广泛使用的定义,但有些生物学家倾向于物种的其他定义。一些系统发育学家更倾向于系统发育物种概念(PSC),该概念强调物种是进化的结果--进化分化的历史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131/17/11604731_1112814219.shtml
7.国科大——期末复习系统与进化生物学(葛颂)进化意义:群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这些群体特征在生态学和进化生物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它们有助于物种适应环境变化、资源分配和生存策略的进化。 二、简述哈迪—温伯格平衡定律的要点及其在进化中的意义。 定义: 在一个没有突变、选择和迁移的遗传漂变的 无限大的随机交配群体中,一对等位基因在常染 色体上遗传时,无https://blog.csdn.net/m0_61164319/article/details/134000519
8.高中生物竞赛辅导资料:第5章遗传学与进化课件下载遗传是指生物繁殖过程中,亲代与子代在各方面的相似现象;而变异一般指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的共同特征,它们之间是辩证统一的。生物如果没有遗传,就是产生了变异也不能传递下去,变异不能积累,那么变异就失去了意义。所以说,遗传与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但遗传是相对的、保守的https://www.51jiaoxi.com/doc-5933623.html
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物种形成的标志是()A.地理隔离形成B.生殖B、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B正确; C、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是物种发生进化的标志,C错误; D、种群环境条件的改变会引起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改变,但不一定形成新的物种,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http://www.1010jiajiao.com/gzsw/shiti_id_01870be9bf07c693b05741adb786535a
10.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others/0018/c2/c2zrh3、懂得生物分类的意义和分类依据,列举生物分类的单位,并说出分类的方法。 三.重难点讲解: 【知识点1】物种 1、种(物种) 种,又称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形态、结构、功能、发育特征和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同一物种的生物个体之间,某些形态特征可能并不完全相同。而生活在相同环境中不同物种http://res.tongyi.com/resources/article/student/others/0018/c2/c2zrhb018.htm
11.生产伴侣物种宣言:狗人与意义重大的他性.doc生产伴侣物种宣言:狗、人与意义重大的他性.doc,伴侣物种宣言:狗、人与意义重大的他性 [美]唐娜·哈拉韦 译 摘自《一名体育新闻记者的女儿之手记》: 凯恩·佩珀女士继续侵占我全身所有的细胞——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所谓共生起源现象的一个确凿案例。我敢说,你如果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8/0625/8051024137001112.shtm
12.概述进化论(theory of evolution),Evolution字义有演变和进化两种概念,查尔斯·达尔文进化论使用演化概念,是用来解释生物在世代与世代之间具有发展变异现象的一套理论,从原始简单生物进化成为复杂有智慧的物种。 进化论,生物学术语。是由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1809—1882)曾经乘坐贝格尔号舰作了历时5年的环球航行中,http://mp2.allhistory.com/detail/592424e855b54278ac00e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