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前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开源地理空间基金会中文分会开放地理空间实验室

粮食作物还有传播的机制,不仅国内地区之间有传播,世界各国之间也有传播。在我国数千年农耕发展史中,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南北有粮食作物互相传播,还有从域外传播入境的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粮食作物。如汉代传播入境的苜蓿、葡萄,宋代传入的占城稻,宋、元传人的棉花,明代传人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花生、甜菜、辣椒等,对促进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作用。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通过考古发现的大量谷物中,粟、黍、稻最具代表性。它们的地理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北为粟、黍主要分布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水稻。

稻在秦岭、淮河以南种植范围很广,史前水稻主要分为粳稻、籼稻两种。我国的野生稻分布很广,长江中下游又较早出现了农耕文化,因此这一地区很可能是栽培稻起源的中心。黄河流域发现的稻作遗存尚未得到肯定的证实,安志敏先生认为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这里水稻的种植量是十分有限的。

THE END
1.你会分“五谷”吗?中国粮食的千年变迁史(中国食物:粮食史话)书评中国是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农耕文明大国,一直以来,“吃饱饭”就是国人一种朴素而基本的愿望和目标。为了能吃饱饭,中国人努力奋斗了数千年,自远古时期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对粮食作物进行驯化,发展农耕技术。在距今近一万年前,河姆渡、玉蟾岩等一些人类历史遗址里就留存了碳化的稻谷,真是让人惊叹。但在不同的时期,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11337/
2.[中国诗词大会]这三首诗堪称中国粮食的发展史[中国诗词大会]超级飞花令难度再升级,指定字+百人团随机出字 换一批央视榜单 1 新闻1+1 CR450,如何做到世界最快? 2 中华文明地标 三星堆遗址埋藏着哪些秘密? 3 见证东北生态与经济的双向奔赴 大东北 4 2024中国电影年度数据出炉 今日影评 5 阳光也会“执笔”作画 啥原理? 名师有名堂 查看更多 换https://tv.cctv.com/v/v2/VIDEiKhSMZ1w98BoY0odWGzo200207.html
3.中国革命红色根据地发展史主要脉络之研究中国革命红色根据地发展史主要脉络之研究 根据地是中国工农红军和八路军生存、发展、壮大的命根子,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红军和抗战时期的八路军生存、发展、战胜敌人的必要条件,离开革命根据地则寸步难行。1938年5月毛主席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指出:“没有根据地,游击战争是不能够长期地生存和发展的。http://www.cnfzxww.com/h-nd-6699.html
4.世界贫困史的视野在以土地与人力畜力等为主要生产资源的社会中,农业发展导致了基于对土地和淡水的获取与控制的等级制度,而这反过来又导致了结构性贫困现象。典型证据来自阿玛蒂亚·森的大饥荒研究:饥荒不仅源于粮食的缺乏,更源于粮食分配机制上的不平等。 欧洲中世纪农业市场与城市发展史表明:随着历史发展与市场化的扩大,城乡之间的资源https://www.huxiu.com/article/2064442.html
5.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与逻辑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进入发展进步的新纪元,站起来的中国人民终于可以独立自主选择发展道路。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绘制新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要“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①] https://www.jingjidaokan.com/icms/null/null/ns:LHQ6LGY6LGM6MmM5ZTg1NGM4MTYwMjg1NjAxODFhMzhjM2I0OTAwMDIscDosYTosbTo=/show.vs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