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作物还有传播的机制,不仅国内地区之间有传播,世界各国之间也有传播。在我国数千年农耕发展史中,各个历史时期不仅南北有粮食作物互相传播,还有从域外传播入境的农作物品种,其中包括粮食作物。如汉代传播入境的苜蓿、葡萄,宋代传入的占城稻,宋、元传人的棉花,明代传人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花生、甜菜、辣椒等,对促进农业发展与社会进步起了重大的作用。
历史时期的粮食作物是在史前农业的基础上继承与发展起来的,通过考古发现的大量谷物中,粟、黍、稻最具代表性。它们的地理分布大致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北为粟、黍主要分布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种植水稻。
稻在秦岭、淮河以南种植范围很广,史前水稻主要分为粳稻、籼稻两种。我国的野生稻分布很广,长江中下游又较早出现了农耕文化,因此这一地区很可能是栽培稻起源的中心。黄河流域发现的稻作遗存尚未得到肯定的证实,安志敏先生认为由于自然条件的原因,这里水稻的种植量是十分有限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