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10河北
我锄禾日当午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东方南方沿海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秔、稉、稴、秜、稬、秏、稌、稻等组成的一个词族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膏稻禾秜糯稬秏稌秈
壮语:稻hau$、khau3,农作物名词词头khau3;
布依语:稻Gau2,农作物名词词头GBu$;
傣语:稻xau3,农作物名词词头xau3;
侗语:稻Eu$,农作物名词词头Eu$。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完全对应的情况呢?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词头本来就是指“稻”,随着其它农作物的出现,这个实词变为表示农作物类别的虚词,如同汉字中带偏旁“禾”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有关一样。
在古文字中,提到的“稻属”的字,意义都差不多。从语音上可以分为三组:
(一)K组
秔《说文》:“秔,稻属,从禾,亢声[a]。”
稉《说文》:“稉,俗秔。”段注:“更声[kea]也。”今作粳。
稴《说文》:“稴,稻不粘者。从禾,兼声[kiam]。”今作秈。
(二)N组
秜《说文》:“秜,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秜。从禾,尼声[nei]。”
稬《说文》:“稬,沛国谓稻曰稬。从禾,耎声[wan]。”今作糯。
秏《说文》:“秏,稻属,从禾,毛声[mau]。”
(三)D组
稌《说文》:“稌,稻也。从禾,余声[dB]。”
稻《说文》:“稻,稌也。从禾,舀声[dEu]。”
我们先说K组的来历。
表面看来,周围其他民族语言中“稻子”一词与壮侗语的*khau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在中国古文献中找到了答案。春秋时的吴国有个地名叫“善稻”,地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经典释文》:“善稻,吴谓之伊缓。”《春秋经襄公五年》:“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晋]范宁注:“善稻,吴地。善稻,吴谓之伊缓,《左氏》作'善道’。夷狄所号地形及物类,当从中国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缓,而言善稻,人名当从其本俗言。”[唐]杨士勋疏:“'号从中国’。释曰:重发此文者,邾之与宋,俱是中国,嫌此鲁、卫会吴善稻。善稻,吴地,嫌从夷号,故重发之。大原,晋地,接狄之竟,名曰大卤,恐从狄名,故更发其例。蚡泉,鲁地,莒从夷俗,但狄人谓蚡泉为矢胎,莒不得与真夷狄同,故亦须发例也。'名从主人’者,越为於越,《左氏》云寿梦之鼎是也。”《谷梁传》吴“谓稻:缓”,那不是*khau的对音么?
然后,我们再说说N组的来历。《说文》中N组的字有三个:秜、稬(糯)、秏,皆与苗瑶语各语言的“稻子”读音有关。
苗瑶语各语言的“稻子”读音如下:
苗语黔东方言na2(养蒿);
苗语湘西方言nou2(吉卫);
苗语川黔滇方言mple2(先进);
布努语ntle2,布努瑶语ntu2man2;
长坪瑶语blau2;
畲语pja2。
根据这些形式,王辅世和毛宗武对苗瑶语“稻子”的古音构拟为*mblau。
《说文》:“稬,沛国谓稻曰稬。”段注:“襄五年《谷梁传》,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吴谓善:伊;谓稻:缓。按,谓善为伊者,古合韵也;谓稻为缓者,即'沛国谓稻曰稬’之理也。缓,古亦读如暖。”在这里,值得注意,“缓,古亦读如暖”,那不是养蒿na2(苗语黔东方言)、吉卫nou2(苗语湘西方言)的对音么?
笔者认为,N组的字秜、稬(糯)、秏,皆由K组秔、稉(粳)、稴(秈)音变而来。《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回答商汤:“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说文·禾部》却作:“秏,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段注:“秏,初读莫报切,又读呼到切,改禾旁为耒旁。许所据伊尹书不同。”《玉篇》:“耗,正作秏。”《广韵》:“秏,稻属。俗作耗。”秦代《吕氏春秋》所据伊尹书作“秬”(gǐa),属K组读法,商代的读法也应如此;而汉代许慎所据伊尹书作“秏”(mau),属N组读法,则语音演变关系已很清楚。但在一部分地区,其读音仍保持K组读法,故才发生如段玉裁所说“秏,初读莫报切,又读呼到切,改禾旁为耒旁”的现象。
游修龄对水稻的品种籼米、粳米提供了解释:越南北部有一种冬稻,耐寒又耐旱,抗稻瘟病,其类型介于籼粳之间,学名叫Chiemrice,是一种很古老的品种,在北宋时已先传入福建种植了,中国称占城稻。占城是梵语Champa-pura的音义合译,是公元2世纪时越南中部的一个小国,中国史籍称为林邑、环王、占城。占人自称“占婆”Champa),历史上以种稻著名。占城秦汉时系中国郡县,后自立为王,与中国关系密切。15世纪后期被越南后黎王朝所并,占人被驱向南方,部分迁往柬埔寨。还有一部分占人因生活所逼,陆续从越南海防追捕鱼群到广西防城县定居,这就是京族(kin!)。据越南学者陶德竣考证,Chiemrice,即“沼泽之稻”,亦即水稻之意,不同于禾或谷之种于旱地,是一种很古老的品种。占婆人之“占”(Cham)是古越语“沼泽”之意。“占婆”(Champa),意即种水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