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名字来源于古越语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2.06.10河北

我锄禾日当午

唐善纯(南京理工大学)

内容提要:在东方南方沿海汉语的方言中,有一个古越语底层,秔、稉、稴、秜、稬、秏、稌、稻等组成的一个词族就是一个例子。它们的含义用汉语无法探明,在壮侗语中却能获得圆满的解释。

关键词膏稻禾秜糯稬秏稌秈

壮语:稻hau$、khau3,农作物名词词头khau3;

布依语:稻Gau2,农作物名词词头GBu$;

傣语:稻xau3,农作物名词词头xau3;

侗语:稻Eu$,农作物名词词头Eu$。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完全对应的情况呢?只能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个词头本来就是指“稻”,随着其它农作物的出现,这个实词变为表示农作物类别的虚词,如同汉字中带偏旁“禾”的字,大都与农作物有关一样。

在古文字中,提到的“稻属”的字,意义都差不多。从语音上可以分为三组:

(一)K组

秔《说文》:“秔,稻属,从禾,亢声[a]。”

稉《说文》:“稉,俗秔。”段注:“更声[kea]也。”今作粳。

稴《说文》:“稴,稻不粘者。从禾,兼声[kiam]。”今作秈。

(二)N组

秜《说文》:“秜,稻今年落,来年自生谓之秜。从禾,尼声[nei]。”

稬《说文》:“稬,沛国谓稻曰稬。从禾,耎声[wan]。”今作糯。

秏《说文》:“秏,稻属,从禾,毛声[mau]。”

(三)D组

稌《说文》:“稌,稻也。从禾,余声[dB]。”

稻《说文》:“稻,稌也。从禾,舀声[dEu]。”

我们先说K组的来历。

表面看来,周围其他民族语言中“稻子”一词与壮侗语的*khau没有关系,但是,我们在中国古文献中找到了答案。春秋时的吴国有个地名叫“善稻”,地在今江苏盱眙县东北。《经典释文》:“善稻,吴谓之伊缓。”《春秋经襄公五年》:“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谷梁传》:“吴谓善:伊;谓稻:缓。号从中国,名从主人。”[晋]范宁注:“善稻,吴地。善稻,吴谓之伊缓,《左氏》作'善道’。夷狄所号地形及物类,当从中国言之,以教殊俗,故不言伊缓,而言善稻,人名当从其本俗言。”[唐]杨士勋疏:“'号从中国’。释曰:重发此文者,邾之与宋,俱是中国,嫌此鲁、卫会吴善稻。善稻,吴地,嫌从夷号,故重发之。大原,晋地,接狄之竟,名曰大卤,恐从狄名,故更发其例。蚡泉,鲁地,莒从夷俗,但狄人谓蚡泉为矢胎,莒不得与真夷狄同,故亦须发例也。'名从主人’者,越为於越,《左氏》云寿梦之鼎是也。”《谷梁传》吴“谓稻:缓”,那不是*khau的对音么?

然后,我们再说说N组的来历。《说文》中N组的字有三个:秜、稬(糯)、秏,皆与苗瑶语各语言的“稻子”读音有关。

苗瑶语各语言的“稻子”读音如下:

苗语黔东方言na2(养蒿);

苗语湘西方言nou2(吉卫);

苗语川黔滇方言mple2(先进);

布努语ntle2,布努瑶语ntu2man2;

长坪瑶语blau2;

畲语pja2。

根据这些形式,王辅世和毛宗武对苗瑶语“稻子”的古音构拟为*mblau。

《说文》:“稬,沛国谓稻曰稬。”段注:“襄五年《谷梁传》,仲孙蔑、卫孙林父会吴于善稻。吴谓善:伊;谓稻:缓。按,谓善为伊者,古合韵也;谓稻为缓者,即'沛国谓稻曰稬’之理也。缓,古亦读如暖。”在这里,值得注意,“缓,古亦读如暖”,那不是养蒿na2(苗语黔东方言)、吉卫nou2(苗语湘西方言)的对音么?

笔者认为,N组的字秜、稬(糯)、秏,皆由K组秔、稉(粳)、稴(秈)音变而来。《吕氏春秋·本味》记载伊尹回答商汤:“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南海之秬。”《说文·禾部》却作:“秏,稻属。从禾,毛声。伊尹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南海之秏。”段注:“秏,初读莫报切,又读呼到切,改禾旁为耒旁。许所据伊尹书不同。”《玉篇》:“耗,正作秏。”《广韵》:“秏,稻属。俗作耗。”秦代《吕氏春秋》所据伊尹书作“秬”(gǐa),属K组读法,商代的读法也应如此;而汉代许慎所据伊尹书作“秏”(mau),属N组读法,则语音演变关系已很清楚。但在一部分地区,其读音仍保持K组读法,故才发生如段玉裁所说“秏,初读莫报切,又读呼到切,改禾旁为耒旁”的现象。

游修龄对水稻的品种籼米、粳米提供了解释:越南北部有一种冬稻,耐寒又耐旱,抗稻瘟病,其类型介于籼粳之间,学名叫Chiemrice,是一种很古老的品种,在北宋时已先传入福建种植了,中国称占城稻。占城是梵语Champa-pura的音义合译,是公元2世纪时越南中部的一个小国,中国史籍称为林邑、环王、占城。占人自称“占婆”Champa),历史上以种稻著名。占城秦汉时系中国郡县,后自立为王,与中国关系密切。15世纪后期被越南后黎王朝所并,占人被驱向南方,部分迁往柬埔寨。还有一部分占人因生活所逼,陆续从越南海防追捕鱼群到广西防城县定居,这就是京族(kin!)。据越南学者陶德竣考证,Chiemrice,即“沼泽之稻”,亦即水稻之意,不同于禾或谷之种于旱地,是一种很古老的品种。占婆人之“占”(Cham)是古越语“沼泽”之意。“占婆”(Champa),意即种水稻的人。

THE END
1.水稻栽培学1随着溶田和育秧移栽方式的发展,水稻已完全被驯化。中国稻作在河谷和低洼地区的历史长于在旱地的种植历史。而在东南亚,稻作首先源自旱地,一直到近代才占领河流三角洲地带。可见水稻旱作也不是新技术。 南中国移民,还包括越南北部移民,大概在公元前2000年期间,将传统的湿地水稻种植法传入菲律宾。大致在公元前1500年,马来https://www.meipian.cn/4zqit46e
2.中国是水稻的起源地?这天,本喵正在和好奇家族的其他成员吃午饭。只见好奇汪捧着碗,盯着碗里的米饭,突然问道:“你们知道水稻起源于哪里吗?” 好奇兔抢先开口:“印度!” 好奇鳄却反驳道:“不对,不对,是东南亚!” “错!是中国!”好奇龟斩钉截铁地说,“中国科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水稻的起源地是中国!” http://www.ihaoqihao.com/science/wz611.html
3.水稻的起源和历史水稻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亚洲的东南部地区。水稻的起源和历史 水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农作物,它的驯化和栽培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根据考古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水稻的起源中心被认为是亚洲的东南部地区,特别是现今的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和珠江流域地区。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古代农民通过选择和培育,逐渐发展出了https://hr.gan-ren.com/hc/rexhxrxrecxmfencnxs.htm
4.水稻的起源与驯化——来自基因组学的证据在该遗址挖掘 的 125 份土样中通过浮选得到数百粒的水稻谷粒.Zhao 等[24] 根据这些稻粒的大小,形状等表型,认定这些水稻为驯化水 稻,表明水稻驯化和稻作农业的形成开始于 8000 年前.但是,在贾湖遗址中还发现了大量的其他食物来源,说明水稻 在这一时期还未成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发现于 1973 年的河 姆渡遗址同样http://www.kjdb.org/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12956
5.推广前景范文12篇(全文)目前, 国内市场开发并大范围应用成功的生物农药产品, 有选择性地对农作物病虫草害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 而对人、畜及各种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益生物比较安全, 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微乎其微, 其有效活性成分基本存在和来源于自然生态系统, 极易被日光、植物或土壤微生物分解, 对自然生态安全。而且, 其原材料主要https://www.99xueshu.com/w/ikey3n795o06.html
6.公民科学素质2、我们呼吸的氧气来源于什么? 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全部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利用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阳光,将水分子分解成氢和氧,从而放出氧气,同时还原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 3、人为什么有男女之分? 每个人的生命都来自于一个叫做“受精卵”的细胞,这个细胞不断分裂增殖,形成了数http://www.jzkx.org.cn/index.php?c=show&id=1144
7.科学家水稻基因研究成果发布设计水稻不再是梦对此,“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通过对大量重要进化相关基因的单倍型和泛基因组分析发现,籼稻携带的很多基因不存在于粳稻中,粳稻的很多基因也不存在于籼稻中。此外,不同地理来源的水稻农家品种群体都带有特异的基因家族。根据这些结果,该研究首次提出了籼、粳亚种的独立多起源假说,并建议恢复使用籼、粳亚种的正确命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CWm3h5241ZkLcVnPlnlM180429
8.中国农业界科学家确认中国栽培水稻起源地区——中国青年网来自中国农业领域研究的100余位专家学者9日在江西万年县发布《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科学家建议》认为,中国栽培水稻起源于10000年前的以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为代表的长江中下游及其周边地区和以南地区。 当日,“第54期中国科技论坛——中国稻作起源地学术研讨会”在此间召开,来自中国水稻科技界、农业文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news.youth.cn/gn/201611/t20161110_883279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