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是混血儿,为什么有些日本人长得很欧美?

对比之下,是不是区别更加明显了呢?令人惊讶的是,相貌偏向欧美人,在日本并非个例。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我们先看上面这几张图片,都是很普通的日本民众,也是日本主流的长相。而他们的相貌往前追本溯源的话,可以将其归结为一个名叫“弥生人”的祖先。

熟悉日本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古时候有很多种族跨洋到过日本定居,比如汉人、高丽人、蒙古人等,而这批人就被称作为“弥生人”。大部分弥生人的面貌特征就是黄皮肤、小眼睛、大圆脸、扁鼻子,妥妥一副东亚人长相。

弥生人在公元3000年前的时候开始陆续到达日本。因为代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的“弥生町”。这也是弥生名字的由来。

而他们的到来,也为日本本土带来了很多全新的农业技术和武器。比如水稻种植,捕鱼技术,青铜剑等,很快弥生人就统治了日本中原一带,并开始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巩固国家政权,所以东亚人的长相,也逐渐成为日本人相貌的主流,而他们也将自己称为“大和民族”。

这其中日本贵族的相貌与普通“大和民族”的相貌又有一点不同,日本贵族们的祖先虽然也是弥生人的一种,但是如果细细划分,他们的人种应该叫做“役人”。

“役人”的后代,在现代日本和韩国只有零星存在,其中日本贵族数量最多。“役人”,本是四川原居民之一。他们从古蜀道出发,经由四川,然后向东推进,慢慢到达日本。

而他们的相貌特征是,浅至棕黄皮肤,常有白皙皮肤、直发、长直形鼻子、薄嘴唇、体毛少,与欧美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这个群体的数量在日本实在太少了,他们的后代还不至于让那么多日本人的长相欧美化。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在,日本一直以自己是单一民族国家而自豪,也就是“大和族”,但事实上,日本并不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

在公元前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有一批人从东南亚渡海,最先踏上了日本的土地,他们叫做“阿伊努人”。虽然人数不多,但占了天时地利人和,“阿伊努人”成为了日本最初的岛主。

绳纹陶器

绳文人最具特点的,就是他们的相貌。他们眉弓突出,头发稠密,眼圆而深陷,睫毛长而分歧,鼻垂直,脸和全身多毛,明显具有高加索人的相貌。

但绳文人与高加索人又有很大区别,他们身材矮小,皮肤黝黑。而高加索人的特征是四肢高大,皮肤白皙,两者有天差地别的关系。

根据研究,最早到达日本的这一批绳文人数量并不多。所以科学家们认为,绳文人就是高加索人的一个分支,而他们之所以和高加索人有不同的外貌,科学家猜测是因为他们从亚洲东北部地区渡海到达日本,沿路很可能与当地的蒙古人通婚过,这才导致身材相比纯种的高加索人要矮上许多。

但根据最近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检测发现。绳文人身体里并没有高加索人的基因,反而是有安达曼人的基因。现在的安达曼人普遍分布在印度东南地区的安达曼人群岛上。他们的主要特征就是身材矮小,俗称“黑矮人”。

而为什么日本人长这一副欧洲人面孔?原因正是出在绳文人的祖先阿伊努人身上。

在公元前1万多年的旧石器时代,有一批高鼻梁,深眼窝的黑矮人,从印非一带开始向北迁徙,但在一个岔路口,这批人被分成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选择继续北上,到达北亚地区;而一部分则选择南下,到达东南亚地区。

北上的那一批人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进化出宽鼻翼,矮鼻梁;而南下的那一批,因为生活环境变化不大,继续保持着原本的相貌。

而之后弥生人的到来,导致绳文人与他们发生了很严重的冲突,而此时的绳文人因为一直呆在岛上,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技术非常落后,还在用着石器时代的石头武器,所以弥生人在武器各方面都比绳文人要先进。

最后,绳文人在这场冲突中战败,往北海道迁移,即便弥生人已经统治了日本大部分地区,但他们对绳文人还是有一定的戒心,而弥生人也给绳文人起了个外号叫“虾夷”。

在之后由弥生人建立的国家中,都会委任一个名叫“征夷”大将军的职位。“征夷”中的这个“夷”,指的就是被赶到北海道居住的绳文人,虽然绳文人和弥生人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甚至绳文人被赶到北海道生活,但他们依旧选择与弥生人通婚。

根据调查,在现日本至少35%的日本人血统中都流淌着绳文人的血脉。目前,纯种的绳文人已经十分稀少了。根据日本官方统计,目前“绳文族”人口约为2.5万人,而非官方统计则为20万人,相比于人口上亿的“大和民族”,可谓微乎其微。

由于长期的通婚,绳文人的基因已经混入了日本人的血脉中,所以我们才能经常见到很多日本明星在相貌上有欧洲人的影子。

但自从二战以后,人种主义已经被淡化许多了,所以无论是黄皮肤人,白皮肤人还是黑皮肤人,在崇尚价值多元化、反对歧视、审美自由、生而平等的今日,都有属于自己的异域风情情。

THE END
1.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社内要闻找回水稻“祖先”基因 有助培育更优秀的水稻品种 快速从头驯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发挥多倍体优势,找回当下栽培稻已经丢失的部分优秀基因,培育出产量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新型水稻作物——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的这项突破性进展,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http://www.93.gov.cn/xwjc-snyw/765795.html
2.从分子人类学看中国人祖先的起源与迁徙中国人祖先起源与迁徙史-个人基因组检测与分析平台。 我们从哪里来是大家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人类的起源也就成为了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议题。人猿分离之后,地球上出现的人科物种有许多种,人科这一谱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科物种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距今大约700万年前南方古猿阶段的撒海尔人乍得种,而在亚洲和欧洲发现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431905.html
3.感人的励志句子(精选1153句)51. 待人要宽容,不要学做刺猬,与其做敌人,不如做朋友,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害了自己,伤了别人。 52. 所谓的自由,就是自己活着的理由,如果轻易放弃生命,那么在哪里都找不到自由的。 53. 如果你现在就认输,那你们就别说自己还是利物浦球员。如果我们能创造一http://www.wdjuzi.com/juzi/qjDoPl9W.html
4.科学网—汉族起源中国人是从哪里起源的 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两百多万年前的古猿已进化为能人;两百万年以后,又进化为直立人。据最新的遗传基因研究,30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南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最迟在170万年前,直立人的足迹已到达中国大陆。 女娲图伏羲女娲图盘古开天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241-17357.html
5.陈新建:广西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广西稻作文明中,先秦时期生活在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的花山岩画进一步证实,水稻种植是广西古代骆越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和经济来源,在花山岩画中的“蛙形人”“日芒纹”等诸多图像元素均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明特征。广西因其丰富多样、品质优良的野生稻资源和先进的大石铲等原始农业工具,使人工种植https://www.ddgx.cn/show/16424.html
6.什么是野生稻?变异稻,有人把它叫做鬼稻,有人把它叫做长毛稻儿,也有人把它叫做野生稻。还有人把它叫做杂草稻。 长毛变异稻是一种返祖现象。水稻返祖现象,就是水稻变异后,偶尔有一些水稻出现了水稻的祖先——野生稻的一些遗传性状。比如变异稻会有提早成熟,提到落粒,长期休眠,自然越冬,条件适宜会像草一样不用种植,自然繁殖等https://www.meipian.cn/1hp1rt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