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面积占全国四分之一,真能养活14亿人吗?你还真别不信我国中国

在中国境内,有个地区东西长约2800千米,南北宽约300~1500千米,总面积约250万平方千米,总的占地面积达到了我国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它就是我们的青藏高原。在我们大家的眼里,青藏高原似乎都是冰川和雪山,不适合人类居住,很难和文明挂钩,但可能您不知道的是,就是这片荒芜的高原地带,间接养活了全国14亿人口。

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有着“世界屋脊”、“第三极”之称。青藏高原位置位于我国西部,亚洲的中部,南起喜马拉雅山,北至祁连山脉和昆仑山脉,西部为帕米尔高原,东边到达秦岭和黄土高原,总面积达到了250万平方公里。在地形上,青藏高原可分为:羌塘高原、藏南谷地、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地、青海高原和川藏高山峡谷区等6个部分。从地质年代来看,2.8亿年前的青藏高原还是一片汪洋,距今2.4亿年时,印度板块向亚欧板块移动,在两大板块强烈的撞击下,青藏高原向上隆升,超过海平面,形成为陆地。

青藏高原的草场

了解了青藏高原的历史,我们再来谈谈青藏高原对中华文明的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是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农耕又离不开气候的影响,老话所说的靠天吃饭,指的正是在农业发展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气候条件。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北面属于暖温带,南边属于亚热带,有着华东、中南、华南的可以大规模开垦的平原,气候也较为适宜。

而我国适宜农业发展的气候得益于青藏高原,有着4千米海拔的青藏高原位于大气对流层的中低部,在大气海洋中犹如一座巨大的岛屿,有了它的阻挡,印度洋飘来的水汽,在流过青藏高原南侧后逐渐升温变成了湿度较大的西南气流,影响范围包括四川、贵州、云南、华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来自印度洋的湿润水汽增加了中国南方的降雨量,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美丽的纳木错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的江南地区、华中地区都处在北纬30°这条线上,大家可以看看世界地图,在北纬30度附近,不是荒漠就是海洋,都不适宜大量人口居住。比如阿富汗沙漠、撒哈拉沙漠和北美洲墨西哥沙漠等都在这个纬度上。要是没有青藏高原的阻挡,西南季风就会北上到达中亚地区,而不会向西来到中国的南方。可以想象的是,本来夏天气温就高,再加上缺少降水,无论是内地的湖南湖北还是沿海的江苏浙江,都将和撒哈拉沙漠、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沙漠一样,成为一片荒漠。

多亏了青藏高原的庇护,我国北纬30度才不至于被来自太平洋的干热季风环流侵占变成高温少雨的沙漠,因此,青藏高原堪称我国的气候调节器,将丰富雨水调节到中国南方地区,中国是最早种植小麦和水稻的地方,丰沛的降水使得中国的农耕文化也得到传承。

说完了青藏高原在气候上的作用,我们再来谈谈青藏高原的宝藏。青藏高原是我国水资源最多的地区,青藏高原的水资源以河流、湖泊、冰川、地下水等多种水体形式存在。光从湖泊上来看,青藏高原总湖泊共1500多个,面积大于十平方公里的有300多个,总面积高达4万多平方公里,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第三大咸水湖色林措,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对淡水湖扎陵湖和鄂陵湖等都是位于青藏高原。

高原湖畔的藏族妇女

此外,中华文明的源头,中国人的母亲河,长江和黄河也是发源于此,除了长江黄河,青藏高原还是东亚、南亚、东南亚诸多大型河流的发源地,例如澜沧江、湄公河、怒江、萨尔温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塔里木河都是诞生于青藏高原。所以,青藏高原又名“亚洲水塔”。可以说,青藏高原哺育了中国华夏儿女在内的亚洲无数个民族。

覆盖皑皑白雪的唐古拉山

那么青藏高原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呢?给大家看一组直观的数据,青藏高原以河流湖泊为代表的地表水,年均总资源量为6383亿立方米。高原冰川总面积4.9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融水量约为350亿立方米。高原湖泊总面积36889平方千米。青藏高原地表水和地下水总量6386.6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28.35%。青藏高原的水资源总量占中国的22.71%。除了地表水资源,冰资源也很重要,据统计,青藏高原的冰储备约占整个亚洲的29.2%,占我国冰储备的80%以上。

除了水资源,青藏高原的水能资源也极为丰富,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水从高出流到我国的平原地区,形成了巨大的落差,长江、黄河的中上游蕴含着极大的水能资源,我国的葛洲坝、三峡大坝虽然没建在青藏高原上,但也是利用了青藏高原带来的高海拔落差实现水力发电作用的。

在动植物资源方面,由于青藏高原上人类活动较少,动植物资源也较为丰富,其中,陆栖脊椎动物共有3生3属、1047种,占中国陆栖脊椎动物总数的43.7%。在已列出的中国濒危及受威胁的1009种高等植物中,青藏高原有170种以上,青藏高原还要维管束植物1500属、12000种以上,约占中国维管束植物总属数的50%以上、总种数的34.3%。

青藏高原的农业种植区

根据我国地质专家的介绍,在青藏高原之下,有着丰富的石油煤炭资源,还有各种有色金属资源,在中国已发现的100多种矿产资源中,青藏高原有着近70种。其中铬、铜、铅、锌、水晶、石棉储量极为大。还有银、金、锡、铂族元素、稀土元素,这些珍稀矿产储量也比较可观。

青藏高原上宝贵的地热资源

此外,由于青藏高原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方,离着太阳最近,还有大量尚未开发的太阳能资源。据统计,青藏高原年太阳总辐射量为5000~8500兆焦耳/平方米,多数地区在6500兆焦耳/平方米以上,光资源不仅丰富,而且季节分配较均匀,有利于农业和工业开发利用。除了光照资源,青藏高原还有着巨大的地热资源,热田多、分布广、热储量高,例如著名的羊八井地热田,是中国较早开发的一个地热田,被用来发电、取暖和温室灌溉等。

前面我们谈到了,发源自青藏高原的长江和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古羌人也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古羌人最早出现在商代的古籍中,那时商代泛称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为“羌方”,周代则称他们为戎人。秦、汉之际,中原王朝又称青藏高原上的诸族部为亚羌人。此后,唐代和宋代时,吐蕃王朝崛起,在青藏高原上建立了吐蕃国。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领土,清朝时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和喇嘛班禅一同管理西藏事务。

THE END
1.年终盘点:2021年中国科技的重大突破社内要闻找回水稻“祖先”基因 有助培育更优秀的水稻品种 快速从头驯化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发挥多倍体优势,找回当下栽培稻已经丢失的部分优秀基因,培育出产量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的新型水稻作物——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团队与合作者的这项突破性进展,2月4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细胞》发表。http://www.93.gov.cn/xwjc-snyw/765795.html
2.从分子人类学看中国人祖先的起源与迁徙中国人祖先起源与迁徙史-个人基因组检测与分析平台。 我们从哪里来是大家都普遍关心的问题,人类的起源也就成为了科学研究中的一个最重要议题。人猿分离之后,地球上出现的人科物种有许多种,人科这一谱系中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科物种的化石是在非洲发现的距今大约700万年前南方古猿阶段的撒海尔人乍得种,而在亚洲和欧洲发现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1431905.html
3.感人的励志句子(精选1153句)51. 待人要宽容,不要学做刺猬,与其做敌人,不如做朋友,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害了自己,伤了别人。 52. 所谓的自由,就是自己活着的理由,如果轻易放弃生命,那么在哪里都找不到自由的。 53. 如果你现在就认输,那你们就别说自己还是利物浦球员。如果我们能创造一http://www.wdjuzi.com/juzi/qjDoPl9W.html
4.科学网—汉族起源中国人是从哪里起源的 据古人类学的研究,两百多万年前的古猿已进化为能人;两百万年以后,又进化为直立人。据最新的遗传基因研究,300万年前的东非阿法种南猿是人类的直系祖先,最迟在170万年前,直立人的足迹已到达中国大陆。 女娲图伏羲女娲图盘古开天地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241-17357.html
5.陈新建:广西人民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在源远流长的广西稻作文明中,先秦时期生活在广西左江流域的骆越人所创作的花山岩画进一步证实,水稻种植是广西古代骆越社会的主要经济支柱和经济来源,在花山岩画中的“蛙形人”“日芒纹”等诸多图像元素均体现出了丰富的稻作文明特征。广西因其丰富多样、品质优良的野生稻资源和先进的大石铲等原始农业工具,使人工种植https://www.ddgx.cn/show/16424.html
6.什么是野生稻?变异稻,有人把它叫做鬼稻,有人把它叫做长毛稻儿,也有人把它叫做野生稻。还有人把它叫做杂草稻。 长毛变异稻是一种返祖现象。水稻返祖现象,就是水稻变异后,偶尔有一些水稻出现了水稻的祖先——野生稻的一些遗传性状。比如变异稻会有提早成熟,提到落粒,长期休眠,自然越冬,条件适宜会像草一样不用种植,自然繁殖等https://www.meipian.cn/1hp1rt6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