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文脉·杂谈苏东坡见证的小麦水稻“地盘之争”

小麦和水稻在中国的种植历史都非常悠久。考古学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古人就开始采集、培育小麦与水稻作为食物了。

从植物学上来讲,这两种作物同属禾本科,但生长习性有很大不同,一个旱作,一个水生,因此在分布地域上有天然差异。笼统地说,小麦分布于北方,水稻分布于南方。而两者的地理分界线,一般来说,在秦岭淮河一线。

不过也不尽然,秦淮线的南北,出现水稻小麦交叉分布的区域也不少。毕竟,二者并非“势不两立”,只要满足条件就可生长。

比如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北方之北”的东北黑土地上也出现了水稻种植。而在南方的一些地域,小麦也有种植。比如在岭南惠州,宋代大文豪苏轼被贬到这里时,就惊喜地看到了麦浪。

那一日苏轼在前往博罗香积寺的路上,看到“夹道皆美田,麦禾甚茂”,于是他用“二年流落蛙鱼乡,朝来喜见麦吐芒”的诗句,记录下了当时的喜悦心情。

在大海之滨的岭南看到小麦,让长期在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为官的“中原人”苏轼感觉新奇而亲切。

其实,那时候惠州种小麦已经好多年了。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陈偁任惠州知州,曾推广小麦种植,使得这种来自北方的农作物在岭南落地生根。

水稻和小麦的“地盘”划定,主要决定于水田和旱田的分布。而这,又主要决定于气候条件。

不过就是同一个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气候也会有些许变化。根据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历史时期的气温会有上下波动,这会导致水田旱田分布的变化。于是,气候温暖时降水多,水稻分布就变广;气候变冷时天干少雨,小麦就乘机扩展“势力范围”。

据考证,惠州在岭南率先种植小麦,也和气候变化有关,南北宋交替至南宋这段时期,正处在气象史上的寒冷期。这时旱地面积变大,南方出现了更多旱田,此时惠州能成功引种小麦,也就不难理解了。

除气候变化会引起水稻小麦面积增减外,还有社会学层面的因素,那就是人员流动。因政治或军事等原因,人口从北往南流动,习惯于种植小麦、吃面食的北方人南迁,就会把生产生活方式带到南方,这也促动了小麦种植向南方地域扩展。

中国人口的南北流动是有规律的。岭南有不同时期迁来居住、定居的北方人,即客家人。他们的到来,本身就是文化的冲击与交融,他们改变了当地,当地也改变了他们。

小麦和水稻的区域变迁史,本身就是人类文化史。当年苏轼在惠州时,恰好感受到了这种变化。那一刻的感受,借助于他的诗文,得以留存至今。现在的我们看到这诗句,还禁不住会心一笑,仿佛也看到了东坡当年所见的原野风光!

THE END
1.世界上吃小麦的人多,还是吃大米的人多?中国有北小麦,南大米的说法,也就是说北方的人主食以小麦为主,而南方的人喜欢吃稻米。 当然了,现在北方人吃大米的人也有很多,貌似给我们一种感受,在中国,吃大米的人比吃小麦的人多。 但真的是这样吗?全世界而言,究竟是吃小麦的人多还是吃大米的人多呢? https://www.jianshu.com/p/7c2bf97754c5
2.广东也能种冬小麦?没错!南方plus冬小麦试种成功,不仅意味着农民可以多种一造粮食作物从而有更高的收入,更是填补了清远市清城区冬种粮食作物的空白。 冬闲田变为“增收田” “今年农资价格大幅上涨,种粮成本每亩增加100多元,利润更低。”从事农资行业已经20多年的何飞明对种粮的投入和收益如数家珍。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振飞公司种植一季水稻的成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203/28/c6347824.html
3.收藏!涉及十大作物,最全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来了为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加强冬小麦田间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两增两减”促丰收行动方案》部署要求,切实做好2022年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工作,我中心组织制定了2022年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https://www.nfncb.cn/index.php/zybd/16312.html
4.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东部这时雨水较丰,对水稻栽插和玉米、棉花苗期生长有利。华南其余地区雨水大多不到30毫米,需要采取灌溉措施,减轻干旱影响。 北方地区的小麦正处在生长期,要注意防旱防湿,预防锈病、白粉病、麦蚜虫等病虫害,种植玉米的农家也开始耕地、施肥、播种,防止土蚕的侵害。 http://www.xaeduyun.cn/s4buq/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7623815901764b84ce87087b
5.五问粮食安全——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一席谈四问:洪涝对南方水稻影响大吗? 双季稻包括早稻、晚稻,是重要的口粮品种,占我国稻谷面积的三分之一,意味着国人三碗饭中有一碗是双季稻。南方洪涝对双季稻影响大吗? 潘文博说,今年中央明确提出恢复双季稻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提高籼稻最低收购价,整合40多亿元中央财政资金,加大对主产区支持。各地压实责任,精准指导https://jingji.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QOY38dUG7MlHwUzNPTcv200827
6.这是我不花钱能看的?被收小麦的大场面震撼到了!更震撼的是:北斗也我国已收获小麦2.56亿亩 夏种将进入高峰 又是一年收麦季 许昌市建安区陈曹乡 一只“机械大军” 穿行在千亩麦田间 收割小麦、收集秸杆 不同农机配合默契、高效作业 打捆的麦秸杆循环利用 变废为宝 一派丰收景象 “95后”女农机手肖玉雪 有自己的麦田记忆 https://web.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498366
7.我国有块区域,分不清是南方,还是北方?而从作物上讲,江淮地区,既可以种植北方的小麦,也可以种植南方的水稻。 而且,无论是小麦,还是水稻,它们在江淮地区,生长得都非常不错。 除了水稻小麦这样的作物外,许多具有地域特征的果树,在江淮地区,也可以很好地成长、结果。 比方说:橘子、核桃、苹果等具有地域特征的果树,在江淮一带,都可以种植。 https://www.yoojia.com/ask/19-11495713920310898841.html
8.水田种小麦?少年们惨兮兮开沟背后的原理!衅普之稻麦轮作1. 水稻到底咋长的? 首先,让我们达成共识:长江中下游冬天不能水稻,气候原因种不了~所以反复利用田地的方法就是轮作可以在南方冬天生长的作物,比如小麦。 在稻麦轮作之外,南方还有其他增大土地利用率的种植方法,比如一年种植多季水稻,但只要是种植水稻,必须避开冬天。除此之外,水稻是一种很弹性的作物,通俗讲就是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757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