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两千年历史的中华乐器琵琶,从盛唐诗歌中走出,踏上国际舞台演奏乐曲琵琶曲琉特琴弦乐器民族乐器民族音乐霓裳羽衣曲

琵琶作为中国四大乐器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造型别致、历史悠久、音色动人,深受国人喜爱。

在盛唐时期,琵琶曾一度风靡整个大江南北,在唐代众多中乐器中力压群雄,占据主导地位。经过千年的洗礼,琵琶乐在如今的中国又有何突出表现呢?

盛唐琵琶

琵琶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形状为长柄圆形,底部酷似圆月,在国外称之为月亮琴,属于拨弹乐器,被国人称为“秦琵琶”。

汉代的丝绸之路,将乌德琴带到了西域地区。到了南北朝时期,各个民族开始融合,丝绸之路往南延伸,将曲项琵琶传到了我国中原地带,经过与我国本土琵琶的融合,形成了如今现代所使用的琵琶乐器。

但要说琵琶发展的高峰时期,还要在唐代细数。

琵琶在唐代发展迅速,从人、技、情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它的发展趋于多元化和大众化。

上位者也鼓励民间对其创新与精进,来加强琵琶乐的持续发展。那为何在大唐时期琵琶乐发展如此迅速呢?

唐朝时期国家大力支持发展农业和手工业,致力于开荒种田、修建水利工程,加大了粮食的产量和土地的利用率,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

坚持劳动致富的理念,大规模生产手工制品。让大量的社会劳动力处于有事可做的运作状态。

减少了流民土匪的存在,构建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在这样不愁吃,不愁穿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得以提升日常生活水平,注重精神修养。

诗词歌赋等一系列陶冶情操的活动,也才能迅速的发展起来。

纵观千年历史,唐朝在民族融合方面有着极大的贡献,主张‘一视同仁’的思想理念,不允许中原民族对于少数民族带有歧视,尊重地区文化,允许信仰自由。

采用仁和的统治方法,很少用武力打压边疆地区,使各民族建立起了良好关系。随着丝绸之路的开展增加了与邻国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

唐朝有包容之心,允许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并存,因此成就了很多伟大的历史名人,如桀骜不驯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等。

琵琶乐也因为唐朝的这种对外开放和文化兼容,使其发展才能如此迅速。

文化的发展是离不开统治者的支持的,而唐朝就是这样一个需要诗词歌赋的朝代,因为大量的外交往来,致使宫廷之上歌舞成了必备文化。

这样的文化也渐渐流入民间,影响着群众思想。琵琶演奏,作诗作词等成为大众娱乐的重要组成,在唐代酒馆茶楼之间都随处可见其姿态。

朝堂之上也大量招募有能力的人才,激励了这些多样性文化的发展。

演奏技巧与创作风格

唐代在我国历史上是歌舞发展的空前时期,琵琶的样式种类在盛唐有本土的直项四弦琵琶,又有西域传来的曲项琵琶,还有唐代音乐能人制成的五弦琵琶。

因为唐代外交频繁,燕乐逐渐流行起来,琵琶因为其音色独特悦耳、形状端庄优雅,成为了当时皇廷贵族取乐会客之首选,民间艺人也很快效仿起来。

唐社佑在《通典》中述:

“坐部伎即燕乐,以琵琶为主,故谓之琵琶曲。”

由此,琵琶乐在盛唐的地位可见一斑。

唐朝在官职上分文武百官,在琵琶曲上虽然没有细分,但从演奏技巧与听感的角度亦可以将其分为文曲和武曲,先说文曲。

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写道: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描述其弹奏形态与弹奏过程,用轻拢、慢捻的演奏手法,将“小弦切切如私语”表现出来。

又如杜甫的

“千载琵琶做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可见文曲的演奏手法大都轻声细语,速度缓慢。

将自己要抒发的感情娓娓道来,不可高、不可燥、不可急、不可促。

如果说文曲是轻柔,向人倾诉演奏者思想情感的话。那么武曲就是明亮,让人在脑海中有挥之不去的画面感。

如前面说到的《琵琶行》:

“银瓶乍破水迸进,铁骑突出刀枪鸣。”

又如唐代张籍的《宫词》:

“黄金捍拔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

无一不表达出武曲的大气磅礴,将刻画的形象表达的有声有色。

在弹奏上武曲多用“扫、推、拍、挑”等快速手法,但并不是力气大、声音高就可以弹奏好武曲,更多的是在于弹奏者的技巧,将进退有度、刚柔并济融入到演奏当中去,才算得上真正的武曲。

艺术表达与情感寄托

乐曲自古都是人类思想与情感的真实反映,在歌舞盛世大唐尤其如此。

琵琶的演奏形式又非常多样化,可以涵盖的情感更加深厚,所以琵琶乐在盛唐既是文化艺术也是情感寄托。

如唐朝宫廷之中最富有名气的《霓裳羽衣曲》,就有琵琶演奏参与其中。相传是大唐皇帝,痴迷道教仙法,在梦中游历天上宫阙时,听到的绝美旋律。后又根据印度的《婆罗门曲》编撰而成。

《霓裳羽衣舞歌》中白居易写道:

“繁音急节十二变,跳珠撼玉何铿铮”“一落人间八、九年,耳冷不曾闻此曲。”

将之喻成人间难几闻之曲,让其附有大唐盛世独有的浪漫气息。

在相传的创作背景中,大唐居民安居乐业,一片繁荣之象。所以《霓裳羽衣曲》在当朝皇帝心里一方面是对于这片大好河山的一个缩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另一方面是对道家仙人的向往,对凡人之躯的无奈。

人才鼎盛与诗曲相融

唐朝之前,琵琶还未成熟,本地琵琶无人问津,西域琵琶未达中原。且腐朽的政策使国民自身难保,哪有闲情雅致去研究琵琶。

到了唐代,因为政策的改革群众生活达到一个新高度,琵琶乐也传到了宫廷之中,后在民间蔓延。

在琵琶普及的情况下,出了不少音乐匠人。如唐太宗贞观年间,著名琵琶演奏家裴神符,他将拨弹琵琶改作指弹琵琶,很大的加强了乐师对于琵琶的掌握,进而提高了琵琶的音质效果。

他还精通乐曲的创作,曾在唐太宗面前表演原创琵琶曲《火风》,被封为“太常乐工”。

从最开始的西域来物,到唐代乐器的典型代表。琵琶乐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令其家喻户晓,归结于它强大的艺术表现能力,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乐器,更像是代表唐代国情和民心的实体化物件。

结语

琵琶乐至今已经拥有两千多年的文化历史,在唐朝盛极一时,具有丰富感染力与文化传承性。如今流行音乐遍布全球,乐器也十分多样化。

被誉为“民乐之王”的琵琶想要在世界立足,就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不能坐吃山空,要去吸收先进音乐的优点,融入到琵琶乐当中去。

也不能摒弃传统,要发展其民族特色,展现琵琶的原有魅力,让琵琶带着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舞台,让更多人对我们民族的琵琶乐产生兴趣,挖掘它的美丽!

THE END
1.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民乐之王”的美誉文化>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民乐之王”的美誉。 琵琶,是中国传统弹拨乐器,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民乐之王”的美誉。S码:spsms73936更新时间:2025-01-02 11:32:28S码就是此视频在spsms.com上的唯一编号 上传者:请为主播点赞! 关注TA 该UP主所有spsms 点赞率: 0 %https://spsms.com/movi/view?id=%2FHBTulTK56EAvk2J9g
2.中国古典音乐节奏与旋律分析从笛子到琵琶中国古典音乐源远流长,自周朝开始就有了乐器和乐曲。从笛子到琵琶,这两种乐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不仅是表达文化艺术的工具,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笛子的起源与发展 笛子作为一种吹奏木管乐器,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当时称为“匏土”。随着时间的推移https://www.gqqcjaj.cn/zheng-zhi-zhi-du-yu-bian-ge/492300.html
3.民族乐器和琵琶的关系琵琶起源于中国古代乐器,其最早出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而琵琶的起源地则被认为是西域,后来经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在唐代,琵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成为士大夫和皇室贵族们喜爱的乐器,并且由此诞生了著名的“琵琶曲”。在宋代和元代,琵琶的演奏技巧进一步提高,也出现了更多的演奏风格和表现形式。 http://mcq.cmpy.cn/news/326093.html
4.全知识起源与发展 据汉至魏晋时期的文史资料所载,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出使乌孙国(今乌孜别克民族),乌孙王昆弥与汉通婚,乌孙公主出嫁前,汉武帝命懂得音乐的工匠参考琴、筝、筑、卧箜篌等创制了一种能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圆形音箱、直柄、十二柱、四弦,这种乐器便是阮,当时称“秦琵琶”。在唐代杜佑的《通https://m.allhistory.com/detail/59247b7455b54278ac04838b
5.和田玉琵琶的寓意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解读和田玉琵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据史载,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玉制的琵琶。而和田玉琵琶则是在汉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到了唐代和田玉琵琶的制作技艺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2. 和田玉琵琶的发展 从唐代开始和田玉琵琶逐渐成为宫廷乐器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受到皇室和贵族的喜爱。在宋代,和田玉琵琶的制作工艺进一步http://www.0411hd.com/2024baiqi/htydongtai/43725.html
6.越南琵琶的历史起源与中国南音琵琶的比较研究本课题的研究方法拟采取音乐历史的考证与中、越琵琶实地考察的复合研究法来检验越南传统琵琶的来源问题。 第一章通过琵琶的起源和中国琵琶的发展,来对比研究越南琵琶的历史和形制变迁。这一部提到越南琵琶与中国琵琶的关系,从而初步认定越南琵琶起源于中国琵琶的可能性。 第二章介绍越南琵琶在20世纪的使用场合与一些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78-2009256662.htm
7.《中国戏曲史》课程教学大纲本课程是关于中国戏曲发展历史的认知性学习课程。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对每一个历史阶段的戏曲思潮、戏曲创作状况和主要戏曲作家、作品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对中国戏曲历史与理论能够整体把握,使学生能够掌握中国戏曲发展历史和戏曲发展的基本规律,树立戏曲理论及作品学习和https://www.htu.edu.cn/zwx/2012/1129/c2307a35460/page.htm
8.唱念做打的起源与发展唱念做打的起源与发展 唱念做打的起源可以追溯至中国古代的戏剧形式。最早的戏曲表演形式之一是汉代的百戏,其中包括了《东海黄公》等节目,这些节目通过武术和杂技来表演简单的故事,这可以看作是唱念做打中“打”的早期形态。 唐代的歌舞盛行,以载歌载舞著称,这为“唱”和“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https://www.hntv.tv/news/0/1846462333688840194
9.琵琶的前世今生———琵琶来历与演变史论而南北朝传入的则是短颈类弹奏乐器,这就是我们今天琵琶的最初形态。只是在较早的时期,琵琶是这类外族弹奏乐器的总称或泛称而已。长颈类琵琶传入阿拉伯称为“弹布尔”(tanbur),中国的阮咸也属于这一类;短颈类琵琶就是古波斯的“乌德”,称为Barbat,中国翻译成“琵琶”。于是,在论述琵琶发展史时,虽然可以提及早期https://m.zupu.cn/renwu/20201016/489666.html
10.琵琶起源及名称源流探(老文配图)关于曲项琵琶的起源,有人认为是希伯来人发明的,但较公认的意见是最早出现在波斯,是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的乐器。最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在波斯使用,名为Barbat,有种意见认为Bat意为“胸膛”,即该乐器形似公鸭的胸膛,但Curt Sachs则认为该词是源于梵语bharbh,意为用力弹拨,然后再分别由希腊语音译https://www.douban.com/note/747558139/
11.北京乐器学会乐器&文化琵琶琵琶的起源不详,其外型与鲁特琴及乌德琴类似,可能源自共同的祖先。中国古代记录对它的起源有多种猜测,杜挚认为源自秦朝末年;刘熙认为这种乐器起源自游牧的胡人,可能是自中亚或西亚传入;一说来自乌孙。 可考究的历史发展脉络: 秦汉、魏晋时期:秦琵琶是琵琶的雏形。汉代有了琵琶的最初记载。魏晋南北朝时期,胡琵琶传入https://www.bjyqxh.org.cn/popular/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