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寻古中国·稻谷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播出新影集团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国家文物局联合摄制,中央新影集团承制的大型系列纪录片《寻古中国·稻谷记》,8月14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CCTV-1)22:30档开播,并在央视频、央视网同步播出,敬请收看!

5集纪录片将通过考古研究最新成果,实证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栽培水稻的国家,并追溯万年稻作文化发展轨迹,讲述水稻种植跨越千山万水广泛传播、惠及世界和催生文明的历史故事,见证中国稻作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以及中国稻对人类社会的重大贡献。

《寻古中国·稻谷记》创作团队奔赴浙江、湖南、江西、河南、甘肃、山东等地的26座城市,深入拍摄考古现场13处、博物馆24座。片中还展示了数十件内涵丰富的文物。它们串起中国万年稻作文化历史,分别从各自的角度诠释着稻作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寻古中国·稻谷记》持续深化“思想+艺术+技术”创作理念,利用新技术还原了上山、南佐、两城镇、城头山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及分体式组合石犁等重要文物,让观众得以在坐地千里、一日万年的“穿越”中重温历史、领略文明。

井头山是浙江宁波余姚市一座海拔不到100米的小山丘,距离最近的海岸线有三四十公里。一柄在此出土的木船桨讲述着远古时代沧海桑田的故事。8000年前,井头山紧邻一片古海湾,生活在这里的先民背靠江南大地,面朝浩瀚东海。在这里,他们留下了尝试耕作种植的蛛丝马迹。

双鸟朝阳纹牙雕、猪纹陶钵、黑陶器皿这些凝结着淳朴审美情趣和奇特艺术构思的艺术珍品,诞生于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浙江河姆渡是创造它们的远古先民们生活过的地方。1973年河姆渡遗址第一次发掘,先民们的作品便震惊了世人,然而随着发掘的深入,遗址第四文化堆积层中一些貌不惊人的植物遗存却引发了中外考古界更大的惊叹。

2021年,在湖南澧阳平原一片稻田的土层下,考古人员发现了4000多年前人类耕作留下的犁痕和脚印。这一发现,引发了考古工作者进一步的追问与探究。

滚滚长江东逝水,从一万年前的上山到5000年前的良渚,一代代种稻的人逝者如斯,一茬茬种下的稻青了又黄,在变与不变间,生发于稻谷上的文明迎来“古国时代”。随着更多考古发现的揭晓,考古学者们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在全国多处彼此相距遥远的大型遗址中,都有稻谷的发现,原来只生长在长江流域及其周边地区的作物,在交通并不发达的上古时代四处传播。

THE END
1.文物说史这里发现万年前的稻谷———要闻——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文物说史 | 这里发现万年前的稻谷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彧之 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在展出“稻·源·启明——浙江上山文化考古特展”。考古学家在上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属性明确的栽培水稻,证明中国是世界稻作文明起源地。2006年1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批示“要加强对‘上山文化’的研究和宣传https://www.ccdi.gov.cn/yaowen/202112/t20211203_255578_m.html
2.湖南再发现五粒古稻谷有望揭开人类稻作起源之谜为揭开水稻起源之谜,由哈佛大学、北京大学以及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组成的“中国水稻起源考古研究”中美联合考古队,从十一月初起对玉蟾岩遗址进行现场发掘、后期实验等研究工作。在近一个月时间里,中美专家通过采样、浮选等手段,初步处理出动物骨头、螺壳、木炭等物件标本,上月十九日更是发现了五粒已经炭化了的古稻谷。 https://www.cas.cn/xw/kjsm/gndt/200906/t20090608_639771.shtml
3.中国稻田渔业起源与历史分析水生探索二、稻田渔业起源时间考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淡水养鱼的国家,开展池塘养鱼的历史距今已有3000多年。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开展稻田渔业最早的国家。根据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我国稻田渔业的出现时间存在着“2400-3000年”“1700-2000年”和“1200年”等数种争议,但是, 稻田渔业的历史无论从何时出现,其出现时间肯定早于http://www.yc6318.cn/wsz/aritcle18035.html
4.农业起源与中华文明光明日报他说起码有一两百年了,那个寺庙盖了两百多年了。我说栽培稻子有几千年了,你两百多年排出来了有什么用,跟起源有什么关系?比如中国有个占城稻,占稻很明显是从越南占城传到中国的,那不等于说这个占稻是越南起源的?北京的京西稻是从日本弄来种子栽的,那不等于说这种稻谷是日本起源的?实际上,这完全是两码事。https://www.gmw.cn/01gmrb/2009-01/08/content_876623.htm
5.中华文明起源农业的起源改变了人类的谋生方式,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和渔猎谋生,而是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食物的生产者,开始实现了有单纯地依赖和适应自然到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历史性转折。 同时,考古材料还证明了,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如湖南的玉蟾岩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距今约12000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谷,证明http://www.syun.edu.sh.cn/info/1055/2315.htm
6.2024版七上历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综合(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种植水稻,体现了水稻栽培起源于中国南方地区,故选B项;稻米是当时最主要的食物,无法从一粒炭化稻米中得出这一结论,原始农耕时期粟也是主要实物,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粟,无法从浙江发现的碳化稻谷得出南稻北栗局面已基本形成的结论,排除C项;http://zy.21cnjy.com/21276830
7.新快报河姆渡遗址首次实证稻作农业“中国起源说” ■2023年11月3日拍摄的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展示区。 ■在河姆渡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旁拍摄的石碑。 ■2023年11月3日在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拍摄的出土稻谷。 ■井头山遗址出土文物。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史前室主任孙国平展示井头山遗址出土的木柄石斧。https://ep.ycwb.com/epaper/xkb/h5/html5/2023-11/09/content_1508_612756.htm
8.王巍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主要收获2001年底,科技部决定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2002年春,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简称“探源工程”)启动了为期两年的预备性研究。这项先后作为国家科技攻关、科技支撑、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多学科参与研究人文科学重大问题的国家级研究项目,到今年春季http://www.sanyamuseum.com/a/2/2022/1215/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