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故事2020汇集

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

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

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

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古代历史故事2

《汉书》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有个叫西闾过的人要到东方去游说诸侯,过河时不慎掉进水里。

船夫将他救起后说道:“你掉进水里都无法自救,还有何本事去游说诸侯”

西闾过说:“不要凭自己的长处来贬损别人。你难道不知道和氏璧吗这宝玉价值连城,可是如果拿来做纺线的纺锤,却不如瓦做的好用;随侯之珠虽然是最名贵的珍珠,但是用来做弹弓的弹丸,却不如泥做的好用;骏马可以日行千里,但是要论抓老鼠,却不如小小的猫在行;宝剑削铁如泥,拿去修鞋,还不如细细的锥子趁手。你整日弄舟江中,熟悉水性,这就是你的长处。但如果要让你去游说诸侯,你就不行了。”

船夫听后无言以对。

古代历史故事3

如果可以由我选去哪个朝代当官,我想来想去,还是选魏晋南北朝。按理说,宋朝是最好的,宋朝最优待文官,但是,在宋朝不能犯事。状元郎陈世美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包公说铡了也就铡了;一代文才苏轼,投放到牢房里弄得死去活来;还有如“夕贬潮阳路八千”的事情,简直像炒一碟小菜。其他朝代看来也不错,但是,屁股常常挨板子,皮开肉绽,血肉模糊,可不是好玩的。魏晋南北朝当然也不是很完美,比如战乱时期多于安稳日子,但是当官还是蛮好的,再战乱,当官的首先还是有保障的。单就官员犯事后得到的处分,你就会真切地感觉到:这时期皇恩浩荡啊。

按照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幸福感定义:没有广大群众的穷苦就不能体现少数精英的幸福。在魏晋南北朝,恰如斯言啊。在这时节,王法对下里巴人犯罪是实行“零容忍”的,其立案标准可不是2000元,而是两把稻草的。南朝齐孔秀之当吴县县长,县里有个10岁顽童偷割了邻居田里的一把稻谷,吴县长特别“震怒”,是可忍孰不可忍!立刻签单拿人,有人劝曰:懵懂小儿,当以宽大为怀啊!王县长就训了此人一顿:“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咔嚓”,把这“小蟊贼”给杀了;北魏李洪之当秦、益两州刺史,到任即宣布一条“禁令”:凡带刀行者与抢劫同罪。行人带刀就是起了杀心,起了杀心就该杀头,“咔嚓”,“咔嚓”,“咔嚓”,一杀就是三四百,据说这里“治安状况”特别好了,从此“路不拾遗,郡无劫盗”。“零容忍”还真是“成效显著”。

有对比度才有幸福感。在魏晋南北朝,当上了官,那么就从此进入了“自由王国”,只要你守住了“不反皇帝”的底线,那么,你爱干什么你就可以干什么。“违纪”的事情干了,一点事也没有,“犯法”的事情干了呢,也没什么事情。即使犯了前朝与后代规定的“死罪”,只要你能够坚持“绝食三天”,那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了了之。“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有好处全得,有坏事全无,这样当官的“好”时代,哪里有

譬如吧,暴政的秦始皇发明了“连坐”法,一人犯事,不但全家遭殃,而且全村也得遭殃的。这个连坐法的条文里,没有规定村里的世族该连坐,也没有规定不该连坐。在往朝,那都是“有福不同享,有罪即同当”的,到了这时期,世族长期都是超然于法律之外,不在其律之中。据说这个问题曾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刘宋朝“高层”因此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广泛“调研与研究”,最后的结论是:世族犯事,庶民必须连坐,而庶民犯法,世族可以不连坐。如犯罪非常严重,那么士大夫可以让奴婢去顶。奴婢大都是士大夫的通房丫头,应该说是他们的“副职夫人”。犯了事情,一把手超然,让二把手三把手把责任担当起来,以示负责,表明了“以法治国”的姿态。

在南北朝当官的妙处还不在这里,妙的是其立案标准不是2000元为底线,恐怕是5万、50万两银子吧。更妙的是,他们对官员搞的“刑侦手段”特别好玩。秦汉以来,官员如果当上了“犯罪嫌疑人”,那么往往都会“大刑伺候”,朱元璋更是剥皮揎草,逼着他“老实认罪”。而南北朝呢,他们用的是“测立”法,官员若是犯了贪污、渎职等等犯罪情事,就把他推到一个高一尺的圆顶土垛上,每天“罚站”两次,每次“罚站”7刻。古代每一昼夜划为100刻,7刻大概是一两个小时吧,“罚站这么久”,得让他恢复体能啊,所以,完成了一天内两次“罚站任务”后,可休息3到5天,然后再审。当然旁边会有审讯官时不时审问一句:“你贪污了吗”或是“你渎职了吗”或是“你强奸良家妇女了吗”只要你闭口不答,连续“罚站”几次,每次都不认罪,就可以免除“刑罚”。

上面说的是一般干部,到了更高级别的干部,那就不用“罚站”了。在外面让干部“罚站”丢人现眼,多不雅观,有损形象不是所以,大概到了刺史府官那一级,不用“罚站”审问法,用的是“断食”方式来“逼供”,也就是犯罪嫌疑人被“双规”以后,关在“屋子”里,不给他饭吃。当然,每天都是可以喝粥的,那粥有无营养就得看这官平时与司法人员的关系如何了。关系好的,可能喝得上八宝粥;关系不好的,那就对不起,是稀粥了。这边喝粥,旁边依然还是有法官在审。如果你连续被关了1000刻,依然行使着你的“沉默权”,那么,恭喜你,没事啦,可以无罪释放了。

古代历史故事4

秦朝时战国七雄之一,秦始皇在为后,灭掉六国,实现了秦朝统一全国的梦想。为此,秦始皇嬴政被世人尊称为千古一帝。当然,只靠秦始皇一己之力是不能实现全国统一的,他身边必然少不了驰骋沙场、出谋划策的名将。那么秦朝的四大名将是谁呢

秦朝的四大名将是:白起、王翦、蒙恬、章邯。

白起,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战国四将之一。白氏,名起,楚白公胜之后,又名公孙起,绰号人屠。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园掐257年,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白起一生有伊阙之战、鄢郢之战、华阳之战、陉城之战和长平之战等辉煌胜利。

王翦,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将之一,破赵国都城邯郸,消灭燕、赵;以秦国绝大部分兵力消灭楚国。秦始皇兼灭六国的最大功臣之一。

蒙恬,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将之一,姬姓,蒙氏,名恬。出生年月不详,祖籍齐国,山东人。死于公元前210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司马迁评价他:蒙恬在当时位高权重,而秦朝刚刚建立,人民刚刚脱离战乱,需要休养生息,不去劝阻秦始皇滥用民力,反而积极的修筑长城是有罪的。

章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战国四将之一,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05年。在秦二世时期曾率秦军击败多支反秦军队。章邯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被楚将项羽击败后,率秦军主力向项羽投降,获项羽封为雍王。秦亡后的前206年,项羽把关中西部的地方封给章邯。章邯后来被汉王刘邦击败,最后自杀。

古代历史故事5

二十五年的皇帝生涯,励精图治,结束了长达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全国,经济繁荣,开创太康盛世……

◆三代侍曹皇赐九锡

东汉末年,朝廷昏庸腐败,在统治阶级内部,宦官集团和官僚集团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日益激烈。公元189年,汉灵帝驾崩,刘辩即位,史称少帝。这时,中军校尉袁绍乘机起兵,一举诛杀大小宦官两千余人,从而结束了为时数十年宦官专权的局面。然而,由此也引起了天下大乱,各郡、州、县出现了失控的局面。经过几十年的兼并战争,最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魏武帝曹操,霸主中原;昭烈帝刘备,称雄西南;吴大帝孙权,割据江东。三国之间连年混战,广大百姓饱受祸害,有的流徙,有的死亡,村落破败,户口大减。《魏书·张绣传》中记载说:“天下户口减耗,十裁一在。”有的地方的人口甚至只有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大量百姓死亡和流徙,全国连绵数百里的土地,完全荒芜,无人耕种。连昔日富庶繁荣的京城洛阳附近,也变得蒿草丛生,百里不见人烟。曹操在一首诗里说:“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这种荒凉景象的真实写照。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河内郡温县人,祖上许多人做过西汉的大官,是有名的望族,后来当上了曹操丞相府主管一切事务的主簿。司马懿老谋深算,智慧过人。曹操死后,司马懿历任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两代总管朝政的重臣,主管军事,统率魏军,同东吴、蜀汉对峙。蜀汉的诸葛亮智谋惊人,遇到司马懿也不免有些顾忌。东吴的孙权对他顾忌更大,曾对人说:“司马懿善用兵,可谓变化如神,所向无敌。”

公元239年,魏明帝死,8岁的曹芳即位,由司马懿和曹爽共辅幼主。曹爽知道司马懿实力比自己强百倍,对自己的威胁太大,所以,决定除掉司马懿。司马懿见势不妙,便在曹爽辅政后的第8年,声称自己年老多病,力不从心,回乡养病,但在暗地里等待时机,伺机而动。曹爽认为司马懿突然称病肯定另有阴谋。曹爽的内线汇报说,司马懿已经不能吃东西了,话也不能说了,头脑也不清楚了。曹爽从此放松了对司马懿的提防。

公元249年,曹爽陪伴魏帝曹芳到洛阳城南90里的高平陵去祭祀。佯称重病的司马懿利用这一时机,假借皇太后的懿旨,精神抖擞地在城内突然举行政变,其长子司马师指挥早已蓄养的3000名敢死队,关上洛阳城所有的城门,占据武器仓库,接管了守卫皇宫的禁军。然后,又派主力冲出宣阳门,来到洛水浮桥边上,杀气腾腾地逼向祭祀人群。最后,魏帝终于迫于司马懿的威逼,诛杀了曹爽。曹魏的军政大权又重新转移到司马懿手中。

公元251年,司马懿得病去世,他的长子司马师任抚军大将军、录尚书事,继续辅政。公元254年,魏齐王曹芳已经成年,他不满司马师专权,与几位大臣密谋除掉司马师。由于走漏风声,司马师首先动手,诛杀参与密谋的大臣,曹芳也遭废黜,另立年仅14岁的曹髦为帝。不久,司马师死,他的弟弟司马昭接任其职,朝廷里的要事都必须经过司马昭之手。随着曹髦长大,成熟,他已经懂得朝政,感到魏朝天下岌岌可危,心中十分愤慨。

公元260年5月7日,曹髦命令宫中宿卫士兵,捕杀司马昭。司马昭派大将贾充率兵将曹髦杀死,然后胁迫皇太后出来说话,以掩盖自己的弑君之罪。太后下诏说:“曹髦越大越不像话,竟用箭射向宫中要杀我,有的箭还掉到我的脚旁,他还狠心地用毒药来害我,这种不孝不敬的人,早该死了!”这样,司马昭杀掉无德不孝之君的行为就成为合法的了。

曹魏皇帝连续被废被杀,改朝换代的气氛一年比一年浓厚,司马昭实际上已经掌握了皇权。但社会上还有相当一批人对这一局面很不满意。司马昭一边收罗文人学士,为自己登基制造舆论,一边积极准备征讨三国之中力量较弱的蜀汉。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大将钟会、邓艾、诸葛绪率兵18万,进军蜀汉。捷报频频传来,魏帝曹奂下诏将司马昭封为晋公,拜为相国,并赐“九锡”,即:最华贵的车马、王袍似的衣服、乐器、朱红色的门户、有屋檐的台阶、300名卫兵、先斩后奏的刀斧、表示征伐的弓箭、祭祀用的香酒。这九锡是古代帝位更替的前奏,往往先受九锡,再行帝位禅让之礼。公元263年,蜀汉灭亡,司马昭因功又封为晋王。

◆争当太子“无为”治国

司马昭基本上掌握了魏国的大权,魏国皇帝成了名副其实的傀儡。司马炎是晋王司马昭的长子,按照封建时代立嫡以长的制度,司马炎本该是合法的王位继承人,但其父司马昭把小儿子司马攸过继给自己的哥哥司马师为子,并打算立之为世子。司马昭每次见到司马攸,便拍着晋王的宝座对他说:“这属于桃符(桃符是司马攸的小名)的宝座。”宠爱之情溢于言表。正是在这种复杂的政治背景下,不甘寂寞的司马炎开始了他争夺王位的活动。

齐王司马攸为人温文尔雅、亲贤好施,喜爱古代典籍,并且多才多艺,是一位有着浓厚的艺术气质的儒雅之士。而司马炎却似乎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在气质上几乎完全秉承了父辈的天性,既有足以左右形势的谋略,同时也有着一副宽厚仁慈的外表。总之,政治家的天性加上客观上的优势,使得他在复杂的宫廷斗争中游刃有余。到晚年,司马昭不得不以强大的政治理智克服个人情感,接受了大臣们的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

THE END
1.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水稻田考古演(原标题: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稻之道,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目击一粒稻的10万年 (来源:视频综合) 2024年5月24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在线刊发了来自中国科学家团队的论文。 研究告诉我们,水稻从野生到驯化的这条证据链,在长江下游地区钱塘江流域找到了。这粒米,走过了漫长的10万年连续演化史https://www.163.com/news/article/JKQDUE8C000189FH.html
2.形容吃惊的成语(精选10篇)33、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 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哪吒闹海 34、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四面楚歌、纸上谈兵、背水一战、负荆请罪、卧薪尝胆、洛阳纸贵 35、来源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拔苗助长、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掩耳盗铃、滥竽充数、亡羊补牢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24422eyt.html
3.十大经典科学家的故事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精选→MAIGOO生活榜纵观世界各国历史,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科学家身上,也发生了不少励志的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钱学森航天成就、诺贝尔研究火药、贝尔发明电话等。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大经典科学家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https://www.maigoo.com/top/422230.html
4.www.huanreqi.cc/xxxr47081289.html人日母猪的梗的来源和历史背景 03.87MB 29%好评5946人) 久青草免费视频手机在线观看 嗯哈昂肏死骚穴 抖音81个意外走7028(意外走7028 32.76MB 56%好评1665人) 丁香社区激情五月天 原神甘雨触摸汉化版下载_原神甘雨触摸汉化版最新版v1.0下_第一财经 下载一个日批的 69.11MB 15%好评95人) 久久久http://www.huanreqi.cc/xxxr47081289.html
5.腊八节的由来与传说:一碗粥里的千年故事91家纺网腊八节,一个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温暖的节日,它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段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故事。每年的农历腊月初八,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熬上一锅香浓的腊八粥,仿佛这碗粥里蕴含着无尽的传说与文化,让人在品尝美味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千年前的温暖与传承。 http://detail.91jf.com/news/detail/8qu43gw
6.历史文化乡场史——南部县双峰场‖曹福章史料之窗中国人食盐、制盐的历史,至少有五千年。早在黄帝时期,就有夙沙氏煮海制盐的故事。夙沙氏也因为制盐有功,被后人奉为制盐业的鼻祖,也有人尊其为“盐宗”“盐圣”。 但是,从三国时,“鲊”就不再局限于鱼了,凡是腌制食品都可称为“鲊”。 曹丕在《列异传》中记载,汉中有位鬼奕侯,很喜欢吃“鲊菜”,这里的鲊http://scdfz.sc.gov.cn/whzh/slzc1/content_117751
7.翠翠小姐姐的个人主页还有更多故事令人难忘,背后的写作者们怀揣各自的理想与期许,在此长年耕耘,除了积累下的文字,并无太多金钱收获。 其中一些作者,即便常常被我们各种灌输“个人IP”,知识变现手段,作品开发途径~~还是不紧不慢的。 鬼知神觉走后这段时间,我更明确了这点:他们不是不缺钱,不是不想谋长远,来这里写字,不都是钱的事https://story.hao.360.cn/user/MdnVRkToYqC7OT
8.“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等历史小故事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黄袍加身”、“陈桥兵变”等历史小故事与下列哪一历史人物有关( )A.唐太宗-李世民B.唐高宗-李治C.宋太祖-赵匡胤D.宋高宗-赵构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https://www.shuashuati.com/ti/1a8e4e0568824bf18d7b84dc52a9f19e.html?fm=bd4a0ea13e1162b93a55467e70374dd734
9.梦回历史寻故地万千故事话沧桑——黄花地名轶事一个地名,就是一段历史。一个地名,就是一种文化。一个地名,就是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追寻湖北宜昌黄花历史印记,张张承载着风雨年轮的厚重名片,从不缺少魅力。 宜昌城北门户黄花镇 04:26 魅力黄花 黄花,春秋时期,属楚地。清代时期,属东湖县乐义乡、善信乡、广仁乡。民国时期,属龙泉乡、社林乡、普溪乡。民国三https://www.meipian.cn/4zuu4dvs
10.浓缩历史沧桑蕴含文化密码看小川东道上的“地名故事”小川东道上,沿途每一处地名都有一个故事,或描绘自然景观,记录人文历史,抑或是寓托思想感情。随着年代的更迭,有些地名早已更改,即便以前的名称保留下来,但因年代久远,其由来鲜有人知。然而,地名却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加强对地名的认知和管理,对促进现代化和谐社会建设有着积极的意义。 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888&newsId=195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