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1.18黑龙江
谷物一直都是人们应对粮食短缺的重要主食。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近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开始耕种谷物,形成了以稻谷为主的耕种技术。谷物有以稻谷、小麦、玉米等,是众多植物中的一类重要的农作物,对人类的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谷物的驯化与传播
1.小麦:
1.1.大约1万年前,新月沃地的人类先民开始驯化小麦,开启了农业文明。这个过程持续了两三千年,先民们把落粒小麦驯化成不落粒小麦,形成规模化种植,大大提高收割效率。小麦的驯化真正完成。
1.2.小麦在欧亚大陆上广泛传播,往西传入欧洲,往东跨越东欧大平原、亚洲中部腹地,一路传至印度次大陆。但因地理阻隔等因素,传入中国的过程中遭遇阻碍。直到汉代,灌溉技术成熟,小麦才广为种植。
2.水稻:
2.1.中国南方是水稻的原产地。早在一万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华夏先民就开始栽培水稻,并逐渐形成了“北麦南稻”格局,即以秦岭-淮河为分界线,以北种植小麦,以南种植水稻。
2.2.水稻向东传入朝鲜和日本,向南传入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度等地,形成了一个“水稻文化圈”。
2.3.晚清政府解除了对东北的禁令,民众纷纷涌入东北,在肥沃的黑土地上拓荒耕种,开垦出大片稻田。东北大米声名远播,打破了水稻只能在南方种植的瓶颈。
3.玉米:
3.1.玉米原产于美洲,距今9000年前,今墨西哥南部的印第安人驯化玉米。到大约4000年前,玉米遍布美洲大陆,成为人们的主食。美洲三大古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都是靠玉米喂养的。
3.2.16世纪初,欧洲人来到美洲殖民地,将美洲丰富的食物资源带回去。其中就包括玉米。玉米很快走上千家万户的餐桌。16世纪中叶,玉米进入我国西南边陲,并向内陆传播,从而助推了人口爆炸。
3.3.工业化也会促进玉米种植。在食品工业中,玉米就是必不可缺的原料。
二、谷物改变人类
2.种植谷物让人类摆脱迁徙状态,定居下来搞农业。随着农耕技术提高、种植面积扩大,粮食越来越充裕,人类的营养跟上了,寿命增长。同时,更多的粮食养活更多的人,一个部落能承载的人口迅速增加,简单社会开始向复杂社会转变,孕育出了早期的大型文明社会。
3.随着谷物成为主食,人类的饮食结构从以肉食为主过渡到以谷物为主。中国人说的“五谷杂粮”,其中大部分是谷物。当然,耕种是很辛苦的事情,中国人也逐渐养成了勤劳、坚韧、节俭的民族性格。
4.人类承受了生产谷物产生的代价:
4.1.辛勤劳作和人口聚集导致疾病丛生,容易爆发瘟疫。
4.2.农业的脆弱性造成饥荒,进而引发社会动荡、王朝瓦解。
4.3.粮食增长赶不上人口增长,陷入“马尔萨斯陷阱”。
5.工业革命,尤其是化肥和农药的大规模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粮食生产,帮助人类跳脱马尔萨斯陷阱。
三、谷物的困境和未来
1.化肥和农药的危害:
1.1.加剧水土流失。
1.2.破坏土壤结构。
1.3.污染环境,危害生命。
2.为了供养全球80亿人口,化肥和农药不可能禁用,但人类在努力降低对这些化学制品的依赖。其中最有希望的是转基因技术。研究表明,转基因农业可减少37%的农药用量,增加22%的农作物产量,以内各国广泛使用。
3.但转基因的安全性问题令公众担忧,不过只要科学合规,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是能够保证的。大规模推广转基因技术,将是谷物生产的未来趋势。
我读了《谷物的故事》,从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读后感,希望这些蜻蜓点水的分析能为们朋友抛砖引玉。要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去读《谷物的故事》,因为它告诉你的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