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以食为天,无粮不稳,有粮不慌,粮食生产关系国计民生。下图为我国粮食自给情况分布图。
(1)分析福建、广东、浙江缺粮的原因。
(2)河南、安微人口众多,但粮食自给有余,简述其生产粮食的优势条件。
(3)试指出我国东北粮食主产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4)试简述粮食主产区为稳定粮食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答案】(1)山地多,平地少,耕地较少而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エ业化、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耕地进一步减少;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种植的比重下降;为保持生态环境,生态退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粮食生产用地减少。
(2)地形多平原,耕地面积大,土壤肥沃;水热资源丰富,粮食作物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高;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种植业结构中,粮食种植比重大。(答出两点即可)
(3)土地退化;湿地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士壤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4)加大科技投入,科学种田;研发、培育高产良种;加大政策扶持,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的品质;切实保护耕地,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和浪费。(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农业区位因素、粮食问题及应对粮食问题应采取的措施。
(1)缺粮的原因主要从人多地少方面思考,地少的原因主要从地形多山、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城市化等方面思考。地形角度看,福建、广东、浙江山地多,平地少,人均耕地较少;都位于沿海地区,区域的工业化、城市化发达,会占用大量耕地,压缩耕地面积;因为城市化的影响,受市场经济因素的影响,多围绕城市发展蔬菜、瓜果种植,农业产业结构中的粮食种植的比重小;生态退耕角度,近年来,为保持生态环境,生态退耕,即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总体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
(2)河南、安徽粮食生产的有利条件主要从耕地面积广(地形平坦)、水热资源丰富,粮食作物复种指数高,单位面积产量高,政府重视粮食生产等方面回答。地形角度看,海拔较低,多平原,耕地面积大,方面机械化,且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上看,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考虑热量条件,粮食作物复种指数高,可以一年两熟;机械化和优秀的粮食品种促进了单位面积产量;两地作为农业大省,政府对粮食生产很重视,所以种植业结构中粮食(小麦和水稻)的种植比重大。
(3)东北粮食主产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由过度开垦和农业发展过程中不注意环境保护造成的,主要有过度开垦造成的湿地破坏,高强度耕作造成的土地退化,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引起的土壤污染等。
(4)粮食主产区为稳定粮食生产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加大科技投入,培育高产良种,政策扶持、生态农业和切实保护耕地等。科技措施上,加大科技投入,科学种田;良种上,科学研发、培育高产良种,加大单位产量;加大政策扶持,适当对其进行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发展生态农业,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发展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提高粮食的品质;切实保护耕地,在仅有的土地资源上,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和浪费。
【题目】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等温线a及R地的值可能为()
A.a的值为20℃B.a的值为22℃
C.R地的值为18℃D.R地的值为30℃
【2】R地所在的半球位置及地形的判断,正确的是()
A.R地位于北半球B.R地位于南半球
C.R地是陡崖D.R地是盆地
【题目】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B.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D.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2】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题目】“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______)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索科特拉岛自然带为
A.热带雨林带B.热带荒漠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2】“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A.散热B.耐寒C.防风D.防沙
【题目】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沙漠气候过渡地带,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梁、玉米、木薯等为主;塞内加尔西北部即塞内加尔河入海口处渔业资源丰富,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分析说明巴克尔以下河谷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
(2)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变大或变小)并分析原因。
(3)分析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
(4)分析说明巴克尔以下河谷农业生产规模扩大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1982-2011年西藏地区
A.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正比
B.返青期与春季温度变化成反比
C.植被返青期整体提前
D.植被枯黄期整体提前
【2】根据材料推测,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西藏地区气候的变化趋势是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3】图示要素的变化,可导致西藏地区青稞
A.种植海拔下降B.种植范围缩小
C.品质下降D.产量增加
【题目】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
C.地价最高的是c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
【2】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B.高级住宅区
C.疗养院D.中心商务区
【题目】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甲)及A位置北极上空俯视放大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12月22日,指出乙图中表示晨线和昏线线段的字母,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
(2)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画出P点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
【题目】为了研究陕北地区季节性冻土坡面与未冻土坡面受雨水侵蚀出现的产沙强度情况差异,某研究小组模拟相同降雨强度(1.2mm·Min-1)持续60分钟的降水对比实验,其产沙强度情况如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季节性冻土最大深度主要取决于()
A.土壤孔隙度B.土壤厚度C.地表起伏D.地表温度
【2】未冻土坡面前25分钟产沙强度增长微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强度小B.坡面径流小C.地下径流小D.雨水下渗小
【3】季节性冻土坡面10-20分钟阶段产沙强度迅速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A.坡面细沟出现B.坡面径流减小C.坡面植被破坏D.坡面沟谷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