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好人”苗成功:戴斗笠披蓑衣用老物件讲述时代巨变

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12日讯老苗不忙的时候,他就会去自己的工作室,坐在小板凳上,和往来的路人聊天;偶尔他也会戴上斗笠、披上蓑衣直播,通过手机镜头对观众讲述过去的岁月。老苗名叫苗成功,罗庄区傅庄街道花埠岭村民,今年67岁,刚刚当选2020年12月份“临沂好人”,也是临沂市罗庄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宣讲员。

提起苗成功,很多人都交口称赞:“老苗的故事讲得好啊!”“老苗口才傅庄一绝!”……2015年以来,他先后应邀走进罗庄区、兰山区、兰陵县的部分中小学校、街道办事处、机关部门单位义务开展“忆苦思甜”主题志愿宣讲70余场次,每次都带着自制的“忆苦思甜”窝窝头或收集的带有时代烙印的老物件,采用讲述历史事实、现场体验等办法,号召大家不忘过去艰苦岁月、感恩感谢党的好领导好政策、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那年那月”的故事

“这里的每一件物品,我都能说出来历哩。”老苗咧着嘴,就像小男孩在炫耀自己的珍藏玩具。“这个木勺俺奶奶用过,是梧桐木做的,至少有100年历史了。”老苗拿起木勺,向听众展示——取材于一整块木头的木勺,历经岁月沧桑依然可以使用。

时光悠悠,岁月在这些老物件上留下斑驳印记。老苗正在做的事,就是以旧器物为载体,把老一辈人的记忆讲述给更多人听。

老苗18岁起就外出做学徒,干过厨师、医生、木匠,理过发、卖过豆腐、运过煤炭,直到1991年,才和妻子开起了这家“成功饭店”,凭借勤劳的双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但曾经的艰苦岁月,一直萦绕在他心头,十几年前的一件小事,更是激起了老苗想要讲述这段历史的念头。

2003年,老苗女儿上高中。某日,女儿将学校里别人吃剩下的馒头带回家,准备喂家里养的小狗。老苗的母亲知道后心疼不已:“憨孩子,这白面馒头能扔掉喂狗吗?”母亲把脏的部分掰掉,用水冲干净后又重新蒸了一遍,自己吃掉了。

“以前日子过得苦,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现在年代变好了,但年青一代不能忘本啊。”自那之后,苗成功就想着给年轻人更多教育。他在收藏老物件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让更多人了解历史。

新时代的直播“网红”

20世纪60年代,大部分人对窝窝头并不陌生:有的是棕色,有的是褐色,有的里面还能看见秸秆和草……如今鲜见的“黑暗料理”,却是老一辈人的饥饿记忆。

儿时的味道,也烙印在苗成功的味蕾上。凭借记忆和技术,苗成功开发出以河里苲草、地瓜秸和花生秸为材料的窝窝头,做成“忆苦思甜饭”,让店里的顾客品尝。“窝窝头全部免费,也可以打包带走,我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家记住艰苦岁月。”

渐渐的,大家听说了爱讲故事的苗成功,他在当地也有了名气。一些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纷纷邀请他去宣讲老物件的故事。就在最近一个月,苗成功已经讲了10多场次。

每次在讲课前,苗成功总会摆放好窝窝头和一些老物件,先鞠躬,然后开场白:“今天,我给大家讲讲我们小时候的事,一起忆苦思甜。谁吃过这种窝窝头?”老苗讲起故事来妙语连珠、神采奕奕。他先让大家尝尝,听众们都难以下咽。“我们小时候,许多家庭吃的就是这种窝窝头,大家一定要养成珍惜粮食的习惯,感恩现在的生活。”

2018年,苗成功所在的社区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在罗庄区文明办和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为适应新时代群众喜爱的传播方式发生的改变,老苗将传统的“线下”讲故事方式搬到了“线上”,工作室“那年那月”正式挂牌开播后,通过直播设备和平台,老苗的故事传播至大江南北、走进千家万户。截至目前,老苗直播间的日在线人数近万人次,单个视频点击量突破三十万人次,成为了四邻八乡名副其实的直播“网红”。

THE END
1.梦见下雨天戴斗笠披蓑衣1、梦见下雨天戴斗笠,有些意志消沉的感觉,似乎也缺了点勤奋的毅力。自己如果没有自信感觉做什么事都不会顺心。早上早一点出门,需要外出商谈的事也尽量订在上午时段,有朝气的行动力才能让幸运跟著来。而且午后开始较易有忘东忘西的倾向,重要的留言一定要用笔写下来喔。<https://m.ningmengys.cn/jiemeng/qt/051996426.html
2.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渔民的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戴斗笠穿蓑衣简笔画 小学生简笔画渔民 戴斗笠穿蓑衣简笔画 简笔画斗笠 简笔画斗笠 斗笠简笔画画法步骤 斗笠2的简笔画 斗笠简笔画画法步骤看过该简笔画的同学还看了: ●斗笠简笔画 ●农民的简笔画 ●渔民简笔画 ●渔民画简笔画 ●渔民捕鱼简笔画 ●渔民打鱼简笔画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1bf10bf523f5a8c2.html
3.[]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B[ ]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3_id_4262540
4.斗笠造句24、画中的老翁披着斗笠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垂钓。 25、临近晌午,季依依戴着斗笠、背着竹篓的身影,便从小楼上走了下来。 26、他的头上戴着斗笠,掩遮着他半边俊秀的脸颊,双眸深虑思忧地望着远方。 27、他与女子两人既未戴斗笠,也未披蓑衣,然而周身上下,却是连发丝都不曾淋湿一缕。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b4dd543ac9b4dd5/
5.斗笠造句2、只听那几个戴着斗笠的汉子,就这么一搭一档,你一句,我一句,就开始调侃起曹羽来,他们的声音响亮,传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耳中。 3、下阙写自己看到的老屋,曾经熟悉的老邻居,家里的蓑衣斗笠等物杂,然而妈妈已经驾鹤西去,呼喊不应了。 4、他与女子两人既未戴斗笠,也未披蓑衣,然而周身上下,却是连发丝都不曾https://www.chazidian.com/zj-127992/
6.带笠字的成语戴斗笠披蓑笠狗的图片乘车戴笠 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戴笠乘车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绿蓑青笠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戴笠故交 指贫贱之交。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http://www.zzfmdn.com/article/667958
7.故乡的斗笠春插夏种时,故乡雨水颇多,春夏田间劳作时须常戴斗笠,披蓑衣。儿时放牛也要戴斗笠,拔猪草的少年也要戴斗笠,暴风雨停后,往背后一推,一根细棕绳便把斗笠挂在肩膀上。三月斜风细雨时,田野间云烟缭绕,春光弥漫,这个季节都是属于斗笠的。村里野外、田头田边、山梁山下、村道小巷中随处都可见斗笠的风姿。故乡也多竹。https://www.meipian.cn/1wp2fq3u
8.斗笠一词怎么造句斗笠的造句26:长老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 斗笠的造句27:江南岸,微雨朦胧,孤舟泊岸,但见一中年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坐于舟头,独钓一江烟雨。 斗笠的造句28:那老头儿也好六十岁的年纪了,一个斗笠放https://www.zuowenku.net/zaoju/127413.shtml
9.双坑斗笠顶顶戴!梅州大埔百年斗笠村老手艺编出新生活早晨5时许,天微微亮,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村民何志武来到村庄后山,在朝阳的光辉中选择上好的桂竹,砍伐后带回家,为一天的斗笠编织准备好材料。 村民一大早在后山砍下桂竹,作斗笠编织的材料。 斗笠在客家地区又被称为“笠麻”,竹制品手艺人被称为“篾匠”,俗称“篾匠师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曾是客家地区田间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8/02/c558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