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湖湘丨走过岁月的中方斗笠视频精选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李锋)“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张志和一首《渔歌子》为后人描绘了一幅永流传的田园水墨图。雨丝绵绵的田野中,农夫头戴斗笠,身着蓑衣,辛勤劳作,这是多少人乡愁记忆里最有韵味的场景之一。随着现代农机技术的进步与各类雨具的发展、丰富,斗笠和蓑衣逐渐从大众视野中淡去,但在怀化市中方县,依然可以寻觅到斗笠的身影。

在曾凡恩和妻子向少菊的回忆里,八九十年代的斗笠品类多样,根据制作工艺粗细程度可分为粗制、细制、精制;根据材料和样式,可分为罗纱、马尾、棕式、板棕式、尼龙式、布式、纸式、麻式等。其中马尾斗笠还因为材料难得成为定情信物,竹编内坯和外坯之间平铺的不是普通棕丝,而是马尾毛。

一顶中方斗笠看似简单,实则包罗万象。19种工具,数十道繁复工序才能织成一顶。破篾、编织、插顶、摊纸、铺棕、锁边、刷浆、贴花、打墨、上油、晒干……每一步都不能马虎。曾凡恩主要负责破篾,仅凭一把篾刀、一双巧手在竹条中穿梭游离,裁、破、剔、解、撕、匀、刮,一根水竹随之变化为不足毫米的竹丝,令见者叹为观止。曾凡恩介绍:“破篾是个技术活。”先将竹子按照规定尺寸约70公分裁好,后削去竹节上突出的部分,将其破成小条块。再用篾刀剔除竹黄,一解为二,二解为四。撕篾时手口并用,将竹篾分层,从青篾到黄篾,一片竹子能分出8-12层,犹如纸片。若要更细的竹丝,刮刀必不可少。篾片泡水后,在刮刀和拇指间反复抽拉四五次,所得竹丝光洁如绸带,细软如丝线。“现在,中方斗笠的所有竹篾都是纯手工制作,没有机器可以取代。每到赶集之时,街上就有老人出售已经处理好的竹篾。”曾凡恩经常从周边农户手上购买水竹或竹篾。

编织同样是个细活。中方斗笠分为三层,内外两层为竹编。编内坯需依据一个尖顶圆沿的斗笠形模具,从顶部向外编织,经纬交替。主要手法为“挑”和“压”,挑起两条经篾压住一条纬篾,俗称“挑二压一”。外坯编制方法与之相同,竹丝越细,编织越密,档次越高。在中方镇老街上,向少菊是邻里称赞的编织好手。“我们都是自小跟着家里学习编斗笠,先看,然后上手试。”她的手上有常年编织斗笠留下的老茧,因为斗笠销量减少,向少菊除了在家编织斗笠外,还在附近一所学校食堂帮工。

“现在,中方街上只有4家作坊。八九十年代,我们这条街上有44家斗笠作坊,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是做斗笠的。从零几年开始,年轻人外出务工的多了,只有在家种田的老人还买上一个,产量就下滑了。”曾凡恩语气遗憾地说。

目前,一顶中方斗笠根据精细程度不同,其出厂批发价在25-50之间。中方斗笠在保障品质的同时,还得面对行业竞争。曾凡恩感叹,“现在不好做了,做斗笠的工作强度其实特别大,但很多替代产品像塑料斗笠,价格很便宜,手工竹编的价格就上不去,工价也上不去,就很少有年轻人做了。”采访时,记者看着曾凡恩的母亲编织时手若翻花,已然觉得眼花缭乱,但曾凡恩说:“这还是慢的,毕竟我母亲80多岁了,不如年轻时。”

虽然斗笠随技术的发展与日常生活渐走渐远,但斗笠作为中华农耕文化的重要意象永远留存在大众心中。近年来,中方县把斗笠作为展现县域风情的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打造,建设中方镇斗笠展示馆、中方斗笠美术实践基地,举办斗笠文化节,研发斗笠工艺品、装饰品,融斗笠编织生产、非遗传承、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为中方斗笠融入现代生活开拓新的路径。

THE END
1.梦见下雨天戴斗笠披蓑衣1、梦见下雨天戴斗笠,有些意志消沉的感觉,似乎也缺了点勤奋的毅力。自己如果没有自信感觉做什么事都不会顺心。早上早一点出门,需要外出商谈的事也尽量订在上午时段,有朝气的行动力才能让幸运跟著来。而且午后开始较易有忘东忘西的倾向,重要的留言一定要用笔写下来喔。<https://m.ningmengys.cn/jiemeng/qt/051996426.html
2.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渔民的简笔画简笔画图片大全戴斗笠穿蓑衣简笔画 小学生简笔画渔民 戴斗笠穿蓑衣简笔画 简笔画斗笠 简笔画斗笠 斗笠简笔画画法步骤 斗笠2的简笔画 斗笠简笔画画法步骤看过该简笔画的同学还看了: ●斗笠简笔画 ●农民的简笔画 ●渔民简笔画 ●渔民画简笔画 ●渔民捕鱼简笔画 ●渔民打鱼简笔画https://www.puchedu.cn/jianbihua/1bf10bf523f5a8c2.html
3.[]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B[ ] A.别关起你的门窗.放下你的帘子/别忙着披蓑衣.急着戴斗笠 B.我来了.雷电不喧嚷.风也不拥挤 C.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 D.当鱼塘寒浅留滞着游鱼/小溪渐渐喑哑歌不成调子http://www.1010jiajiao.com/timu3_id_4262540
4.斗笠造句24、画中的老翁披着斗笠在一片冰天雪地中垂钓。 25、临近晌午,季依依戴着斗笠、背着竹篓的身影,便从小楼上走了下来。 26、他的头上戴着斗笠,掩遮着他半边俊秀的脸颊,双眸深虑思忧地望着远方。 27、他与女子两人既未戴斗笠,也未披蓑衣,然而周身上下,却是连发丝都不曾淋湿一缕。 https://www.hao86.com/zaoju_view_9b4dd543ac9b4dd5/
5.斗笠造句2、只听那几个戴着斗笠的汉子,就这么一搭一档,你一句,我一句,就开始调侃起曹羽来,他们的声音响亮,传到了几乎每一个人的耳中。 3、下阙写自己看到的老屋,曾经熟悉的老邻居,家里的蓑衣斗笠等物杂,然而妈妈已经驾鹤西去,呼喊不应了。 4、他与女子两人既未戴斗笠,也未披蓑衣,然而周身上下,却是连发丝都不曾https://www.chazidian.com/zj-127992/
6.带笠字的成语戴斗笠披蓑笠狗的图片乘车戴笠 乘:坐,驾;笠:斗笠。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戴笠乘车 比喻不因为富贵而改变贫贱之交。 绿蓑青笠 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戴笠故交 指贫贱之交。 芒鞋竹笠 芒鞋:草鞋。竹笠:用竹子编成的斗笠。穿草鞋,戴斗笠是古人外出漫游的工具。指到处漫游。 http://www.zzfmdn.com/article/667958
7.故乡的斗笠春插夏种时,故乡雨水颇多,春夏田间劳作时须常戴斗笠,披蓑衣。儿时放牛也要戴斗笠,拔猪草的少年也要戴斗笠,暴风雨停后,往背后一推,一根细棕绳便把斗笠挂在肩膀上。三月斜风细雨时,田野间云烟缭绕,春光弥漫,这个季节都是属于斗笠的。村里野外、田头田边、山梁山下、村道小巷中随处都可见斗笠的风姿。故乡也多竹。https://www.meipian.cn/1wp2fq3u
8.斗笠一词怎么造句斗笠的造句26:长老独坐林中,十分闷倦,只得强打精神,跳将起来,把行李攒在一处;将马拴在树上,取下戴的斗笠,插定了锡杖;整一整缁衣,徐步幽林,权为散闷。 斗笠的造句27:江南岸,微雨朦胧,孤舟泊岸,但见一中年身披蓑衣头戴斗笠,坐于舟头,独钓一江烟雨。 斗笠的造句28:那老头儿也好六十岁的年纪了,一个斗笠放https://www.zuowenku.net/zaoju/127413.shtml
9.双坑斗笠顶顶戴!梅州大埔百年斗笠村老手艺编出新生活早晨5时许,天微微亮,大埔县湖寮镇双坑村村民何志武来到村庄后山,在朝阳的光辉中选择上好的桂竹,砍伐后带回家,为一天的斗笠编织准备好材料。 村民一大早在后山砍下桂竹,作斗笠编织的材料。 斗笠在客家地区又被称为“笠麻”,竹制品手艺人被称为“篾匠”,俗称“篾匠师傅”。“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曾是客家地区田间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08/02/c5589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