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华溥史可:粮食产业行业研究(一)夏粮用粮秋粮谷物农产品粮食产量

中天华溥史可:粮食产业行业研究(一)

作者:中天华溥管理咨询史可

一、粮食行业概况

(一)粮食的分类

(二)粮食产业链

粮食产业链包括产前环节,即种子、农资等生产资料的供应环节(涉及种子、农资供应商);产中环节,即田问管理和农用物资供应环节(涉及农户或生产企业、农资供应商);产后加工环节,即粮食的收购、分级、包装、加工、贮藏(涉及加工企业)和分销环节,即括粮食产品的储运、批发、零售(涉及储运商、批发商、零售商)。

1、粮食产业链流程

以粮食产业链流程而言,粮食产业链包括产前环节、产中环节和产后环节,其中产后环节又可分为产后加工环节和流通及销售环节。粮食产业链涵盖了粮食从种植到离开农场进入工厂加工直到消费者使用末端的一系列生产流通过程,如粮种流通、原粮流通、成品粮/制品流通、饲料粮流通等,这一流程中包括粮食的种植、收购、运输、加工、分销、批发零售各个环节及其相互作用,故粮食产业链被形象地比喻为“田头——餐桌”过程。

粮食产业链有不同的流程形态,如物流、商流、信息流等。物流是整个粮食产业链上一切实物流动,为单向流通,实物从供给方开始沿产业链向需求方移动,形成一条首尾连接的长链。信息流是整个粮食产业链上信息的流动,为虚拟形态,它伴随着物流的运作产生,需求信息与物流方向相反,从需求方向供给方流动,由需求信息引发的供给信息则与物流方向相同,从供给方向需求方流动。

2、粮食产业链参与者

3、粮食产业链的特征

在粮食产业链条上,不仅涉及了农业,在粮食产品的加工环节还涉及工业,在其销售环节还涉及服务业,由于不同产业的产业环境、发展水平、管理模式不同,加大了粮食产业链在运作中的难度。不同产业在衔接运作中,物流系统、信息系统的不对接,影响了粮食产业链运作的效率。例如,在粮食物流方面,由于量大、距离远,物流工程较为复杂,环节较多,粮食物流各环节往往都由专业主体来运作,很少有一体化经营的企业。而目前储、运、装、卸能力发展的不均衡,使得物流各环节无法有效衔接增加了粮食流通的成本,影响了粮食流通的效率。

在信息传递方面,粮食产业链横跨的三大产业企业在信息建设方面存在较大差距,粮食生产方面的信息化建设最为落后,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由于多为中小企业,其信息化建设也相对较为落后,产业链下游的销售企业则已建成较为成熟的信息收集和整理机制,特别是一些连锁超市,对于信息的掌控较为成熟。产业链上不同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造成了企业之间的沟通不畅,放大了产业链上的牛鞭效应,给粮食产业链的运行带来风险。粮食产业链横跨三大产业的特性,一方面丰富了粮食产业链,体现了其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给其运作和价值增值等带来了困难。

(二)粮食企业

在粮食产业链中,粮食加工企业处于核心地位,它一头连接着农户和粮食收储企业,另一头连接着粮食分销企业,是粮食产业链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交汇点。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证明,农产品加工业是规模大、效益高、贡献多的产业,也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和中期优先发展的领域。我国粮食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也多为粮食加工企业。粮食加工企业作为粮食生产的发起者,粮食品牌的所有者,在粮食产业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直接关系着粮食产业链的发展与竞争,故本部分将从我国粮食加工企业的现状角度进行分析。

二、粮食产业现状分析

(一)粮食生产能力

2022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8332千公顷,同比增长0.59%;与2012年的114368千公顷相比,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3963.96千公顷,增幅约为3.47%。2012年至2022年间,中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在117000千公顷附近波动,历年同比增长率维持在内2%以内。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最高的年份为2016年(119230.1千公顷),最低的年份为2012年,极差为4862.02千公顷,在2012年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为4.25%。

在播种面积增长的带动下,中国粮食产量同样呈波动增长趋势,2012年至2022年,中国粮食产量从61222.62万吨波动增长至68653万吨,增长了7430.38万吨,增幅约为12.14%。由于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粮食生产结构进行了主动调减,部分地区玉米播种面积下调,增加了大豆、马铃薯以及优质饲草料的生产,2016年、2018年,全国粮食产量同比下降,但下降幅度不足1%。长期来看,中国粮食产量维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增长幅度及稳定性均明显强于播种面积。

另一方面,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也得益于技术进步对单位面积产量增长的促进作用。2022年,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为5.8吨/公顷,与2012年的5.35吨/公顷相比,增长了0.45吨/公顷,增幅约为8.38%。

中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具体表现为粮食产量连年丰收,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警戒线,稻谷、小麦库存量能满足中国居民一年以上的消费需求,在粮食总量和数量上得到了充分保障。

(二)粮食供需平衡

随着粮食产量的稳定增长,中国人均粮食产量也从2012年的452.1公斤波动增长至2022年的483.5公斤,增长了31.4公斤,增幅约为6.95%。其中,2015年至2018年,受粮食生产结构性调整的影响,人均粮食产量出现阶段性下降,从478.75公斤下降至469公斤,下降了9.75,降幅约为2.04%。与2012年至2015年相比,2018年至2022年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增速明显放缓,粮食生产的稳定性需要进一步提高,发挥好粮食供给保障工作“压舱石”和“稳定器”的作用。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粮食消费结构发生显著改变。居民食物消费逐渐向营养均衡多元化方向演进,肉类、蔬菜、水果等产品逐渐取代粮食食用需求,谷物消耗量持续下降,全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明显下降。2013年至2018年从148.7公斤下降至127.2公斤,下降了21.5公斤,降幅约为14.46%;由于农村人口进一步向城镇转移,以及饲用粮需求的显著增加,粮食需求不断增加,2018年至2021年从127.2公斤增长至144.6公斤,下降了17.4公斤,降幅约为13.68%;整体来看,2013年至2021年,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呈“V”字形波动下降,中国居民人均粮食消费量整体下降了4.1公斤,降幅约为2.76%,但粮食需求增长的压力仍在持续增加。

(三)我国粮食市场分析

1、地域分布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达10000千公顷以上的省域有2个,按粮食播种面积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黑龙江、河南;粮食播种面积在5000~10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山东、安徽、内蒙古、四川、河北、吉林、江苏;粮食播种面积在3000~5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依次为湖南、湖北、云南、江西、辽宁、山西、陕西;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3000千公顷的省域有7个,依次为广西、贵州、甘肃、新疆、广东、重庆、浙江;其余福建、宁夏、天津、青海、海南、西藏、上海、北京等8个省域粮食播种面积在1000千公顷以下。综合来看,东北地区和长江、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国粮食作物的主要播种区;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粮食作物播种较少。

分季节来看,2022年,中国早稻、夏粮、秋粮播种面积分别为4755.1千公顷、26530千公顷、87047千公顷,其在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02%、22.42%、73.56%。与2012年相比,早稻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下降了0.91%,夏粮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22%,秋粮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增长了2.14%。早稻、夏粮、秋粮粮食产量分别为2812.3万吨、14740.3万吨、51100.1万吨,其在全年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分别为4.1%、21.47%、74.43%。与2012年相比,早稻产量所占的比重下降了1.18%,夏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增长了0.33%,秋粮产量所占的比重增长了0.84%。整体而言,近十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季节由夏季向秋季小幅度偏移,但整体分布比例变化较小,仍然维持着较为稳定的态势。

3、主要种类

根据种类的不同可以将粮食作物分为谷物、豆类和薯类三大类。

其中,谷物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2022年,中国谷物播种面积为99268.8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83.89%,与2012年相比,谷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了1.05%;谷物产量为63324.3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92.2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31%。

豆类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仅次于谷物播种面积,但产量最低。2022年,中国豆类播种面积为11877.9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10.04%,与2012年相比,豆类播种面积所占比重增长了1.81%;豆类作物产量为2351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3.42%,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0.68%。

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最低,但产量高于豆类作物。2022年,中国薯类作物播种面积为7185.4千公顷,在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07%,与2012年相比,薯类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下降了0.77%;薯类作物产量为2977.4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4.34%,与2012年相比,下降了0.37%。

(四)粮食行业政策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粮食等大宗农产品贸易链、供应链受到冲击,国际农产品市场供给不确定性增加。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围绕粮食生产、储备、流通等方面出台一系列制度政策。

其中,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推进粮仓建设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石。自建国以来,我国粮仓规划建设不断推进,仓容规模进一步增加,设施功能不断完善,安全储粮能力持续增强。

我国粮食仓储构成:包括政府储备、政策性库存和企业商品库存三类。其中,政府储备包括中央储备粮和地方储备粮,政策性库存包括最低收购价粮、国家临时存储粮和国家一次性储备粮,企业商业库存是企业保持经营需要建立的周转库存粮食。

中央储备粮和政策性粮食都属于中央事权粮食,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种粮收入和稳定粮食市场的功能。中储粮集团公司承担中央储备粮管理,也是政策性粮食收储政策的执行主体,两类管理模式不同:中储粮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对部分政策性粮食管理实行委托管理的办法。

地方储备粮由省级储备、市级储备和县(含县级市、区)级储备组成,主要存储在地方国有粮食存储企业储备库中。市、县一级成品储备粮储备数量较小,大多采取委托管理模式,由地方粮食局、财政局、农发行在辖区内确定具备一定条件的粮食加工企业,委托其承储成品储备粮。

THE END
1.我国三大粮食作物我国三大粮食作物 内容摘要:1、玉米是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也被叫做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珍珠粒、薏米仁、粟米、番麦。2、小麦是禾本科的植物,是三大谷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人类的主食之一就是小麦的颖果,小麦的颖果在处理好之后可以制作成面包、http://field.10jqka.com.cn/20230106/c644093670.shtml
2.大豆是五谷中的一种吗?大豆,又称黄豆,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然而,与普遍认为的五谷类作物相比,大豆并不属于五谷之列。五谷,通常指的是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和谷子这五种主要粮食作物。虽然大豆也是一种粮食作物,但它属于豆类作物的范畴。 五谷作物主要用于人类的主食。小麦和稻谷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用来生产面粉和大米http://nync.gansu.gov.cn/nync/c118562/202501/174055114.shtml
3.你会分“五谷”吗?中国粮食的千年变迁史(中国食物:粮食史话)书评但它的加工也确实不容易,要一颗颗地把种子外面的厚壳铲掉,所以也注定了它无法发展成为国人的粮食主力。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原来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社会文化科技构成,值得我们去深入了解。由中国国家地理出品的《中国食物:粮食史话》一书,结合植物学、社会学、历史学等知识,为我们梳理和讲述粮食的种类和发展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6411337/
4.粮食是指哪些食物粮食有哪些种类粮食的品种→MAIGOO知识粮食是人民生存的必需品,是国家的战略物质。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对人们生活至关重要,因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我们日常生活中吃过或者知道的粮食有很多种,这些粮食有些是主食,有些是重要的五谷杂粮。我国现在粮食充足,人民不再为温饱而担忧,那么粮食是指哪些食物?粮食有哪些种类?这些我们都应该了解。下面为https://m.maigoo.com/goomai/268760.html
5.对于浪费粮食的建议范文据作者对武汉某高校食堂饭菜回收处15天的调查显示,饭菜回收处每餐能装满2个桶,每桶残食约50斤,学生食堂浪费不仅总量大,浪费种类多。其中米饭的浪费比例最大,高达41.5%,其次是泔水24%,剩菜21%,馒头13.5%。 二、大学食堂粮食浪费情况的主要问题分析 目前针对大学生食堂粮食浪费现象问题,大多从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不高、https://www.gwyoo.com/haowen/251226.html
6.我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三大类.我国的粮食作物的种类繁多,可分为()三大类.A.小麦、玉米和大豆B.棉花、花生和油菜籽C.稻谷、小麦和杂粮D.大豆、玉米和高粱的答案是什么.用刷刷题APP,拍照搜索答疑.刷刷题(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职业搜题找答案,刷题练习的工具.一键将文档转化为在线题库手机刷题,以https://www.shuashuati.com/ti/28564a77db4246fabf291b6cd0a0ba80.html?fm=bd037c4f8c21fb44fd8a516ce434dab3dc
7.我国现行粮食补贴政策浅析7篇(全文)一、粮食补贴的种类过于繁多。综合一下我国已出台的粮食补贴的种类主要有粮食直接补贴、农资补贴、良种补贴(分早、中、晚三季)、良种良法示范户补贴(水稻产业提升行动)等。过多的粮食补贴种类已产生了诸多问题: 各种粮食补贴依据各不相同,给基层对补贴依据的核实工作带来难度,有的甚至无法核实,容易引发干群矛盾。各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x66t0jo.html
8.中国农产品流通行业运营模式及前景发展规划分析报告2024(1)粮食种植面积 (2)水产养殖面积 (3)大牲畜存栏量 2、农业生产规模分析 3、农业经营情况分析 2.1.2 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1)探索阶段 (2)成长阶段 (3)创新阶段 2、农业产业化主要特征 (1)生产专业化 (2)布局区域化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4280002&efid=EPIHWETIl1ftekG1bY3hPw
9.粮食有几大类粮食的种类有哪些? 主要有麦类、豆类、稻类、粗粮类。 1、麦类:小麦,大麦,青稞(元麦),黑麦,燕麦。 2、豆类:大豆,小豆(红豆),绿豆。 3、稻类:粳稻,籼稻,糯稻,陆稻(旱稻),深水稻。 4、粗粮类:玉米,高粱,荞麦,粟(谷子、小米),黍(糜子)。 此外尚有作为补充主食用的粮食作物: http://m.boqii.com/article/56611.html
10.粮食1词语释义 2词语出处 3相关语句 4主要种类 5价格机制 6市场变化 7粮食库存 8价格趋势 9粮食物流 10粮食安全 11相关影响 12相关法规 13研究进展 14词条图册 1词语释义编辑 古时行道曰粮,止居曰食。后亦通称供食用的谷类、豆类和薯类等原粮和成品粮。 https://baike.sogou.com/v10553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