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方言”不是单一系统的方言,而是多种方言系统的综合体。它既有官话方言,又有非官话方言。安徽的官话方言主要有中原官话和江淮官话。中原官话主要通用于淮北和沿淮以南的部分市县,江淮官话主要通用于江淮之间和沿江以南的部分市县。安徽方言中的非官话方言主要有赣语、吴语、徽语。赣语主要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市县。吴语主要通用于沿江以南和黄山山脉以北以东的各市县。徽语主要通用于黄山山脉以南旧徽州府所辖地区。此外,还有在近百年来,先后成批迁徙定居我省南方的客籍人所说的客籍话。客籍话中有湖北人说的西南官话,有河南人说的中原官话,有湖南人说的湘语,也有为数较少的福建人说的闽语和客家话,还有从浙江迁
2、徙皖南的畲族移民说的畲话。说西南官话的湖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宁国、广德、郎溪、泾县、铜陵等县境内。说中原官话的河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广德、郎溪等县内。皖南的闽方言,是指由浙江、福建等地移居宁国岩山一带,和散居在广德、郎溪、歙县等地的浙江、福建人所说的话。说湘语的湖南人,大都集中居住在南陵县境内。说客家方言的人,是指由闽西移居宁国岩山一带的福建人所说的话。畲话是宁国境内畲族人说的近似客家话”的汉语方言。我省的畲民大都居住在宁国县东南部的畲乡。(二)皖北中原官话中原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淮北17个市县(不包括怀远城区话)和沿淮以南的凤阳、蚌埠市、寿县、霍丘、金寨(北部)等
3、5市县的话,均属中原官话。语音特征:1各地话大都将普通话开口呼零声母字,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例如,安”读213,昂”读a55,爱”读53,袄”读241为了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也说成皖北官话”或皖北话”2.各地话n与I声母不混。例如,脑老,年链,怒認路女令。3各地话韵母的元音韵尾大都丢失,鼻辅音韵尾大都变成鼻化韵母。例如,买菜”说成m滾53,报销”说成P53I213,蓝天”说成la55tia213,刚强”说成ka213tia55。4各地话都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古清入和次浊入一般并入阴平,古全浊入大都并入阳平,古全浊上今音归去声。例如,失=诗,
4、袜=蛙,食=时,是=世视。5.各地话都没有把知绸招唱声”等古知章组三等韵的字读成tt声母的情况;没有将成批的家敲学”等古见晓组开口二等韵的字读成kkx声母的情况。6将古全浊声母全部读成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时,跟普通话一样,也是古平声字读成送气声母,古仄声字读成不送气声母。例如:袍p寺p,桃t爭舀t,葵k詡柜k,求为日t,才ts在,肠t(或ts)丈t(或ts)。词语特征:1.在亲属称谓上较特殊的叫法:祖父大多面称爷”(这与皖中江淮话和徽语的叫法相反,这些话里爷”多称父亲或父辈的兄弟们,)祖母面呼奶n24或cn24与表示乳房意思的奶”有分别;呼父亲为
5、爹”或“!(音达),母亲大都呼娘”;外祖父呼老爷”或外老爷”外祖母叫姥”或姥娘”舅母呼妗子”。2.在人体、疾病方面说法特殊的词:额头叫做额脑头子”,脖子叫脖梗子”或脖脑梗子”,指甲叫做指甲盖子”(指读阴平);生病大都采用避讳的说法,说不伸坦”(伸读抻)、不郁着”、不舒坦”(舒音出)、不得劲”等,发疟疾说成打老瘴”、发疟子”。3有特点的食品名称:大米饭叫干饭”(其他方言区叫饭”),面粉叫做面”,面条儿叫做汤”,擀面条儿说成擀汤”,饺子叫扁食”,把包饺子说成包汤”或捏扁食”。4动物、植物的特殊叫法:鸭子叫扁嘴子”,麻雀叫小小儿”或老雀子”,结
7、俺。舂、砸”说成“”t女口,蒜;坑害也说他把我的不能混。禽产卵”说成“女口,天热,鸡也不蛋了。肉”具有动作慢意思。如,她做事得不得了。瓜果食物中含纤维少说成面”mi53如,老倭瓜的好吃;它还可以比喻人的性格憨厚,如,他的外号叫老。尖”t2l3具有小气、吝啬的意思。如,真是越有越。瓤”a55具有软、弱的意思。如,面和了。这孩子底子就!转”t23具有调皮、诙谐的意思。如,这孩子真。话语特征:1我知不道,他也知不道。2我连唤是唤,他都走得不见影儿喽。3.小杨早就杠家了。小杨早就家走了。小杨早就走家了。4.你瞎摆乎啥瞎摆乎?!5.天咋还下下下的,咋办口耶?6小小的年纪,嘴会
8、讲得很得很哟!7.你可见着俺爷没?8天又下将起来了。她又哭将起来了。9她哭子细讲之细。皖中江淮官话江淮官话是现代汉语八个官话方言之一。安徽省的江淮官话区,包括淮北的怀远县城区,江淮之间的淮南市、合肥市、滁县、六安、巢湖、安庆等21个县市,以及沿江以南的贵池、铜陵市市区、芜湖市、宣城、马鞍山市等11个市县。语音特征:1.除怀远、定远、淮南市之外,各地话n与I声母不分。例如:脑=老、年=连、怒=路、女=旅。2.古全浊声母字今皖中话也读清音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声母的字,也是平声为送气音,仄声为不送气音。3各地话都有11与、in与i韵母不分的现象。例如:根=庚、深身=升声、金民=京明。4
9、.各地话都是5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古全浊上声字今音归去声。例如:高低天三(阴平)、平唐龙人邙日平)、古走老米(上声)、坐父放菜大帽(去声)、说笔竹墨拔白(入声)。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把皖中江淮官话”说成皖中江淮话”、皖中话”或江淮话词语特征:1有特点的称谓词:祖父大都称爹爹”,祖母呼奶奶”(奶读阴平)。奶奶”说成上声调时,多指老太婆”,在含山、桐城、庐江、贵池等地也可以指称妻子”。外祖父、外祖母大都呼成家公(或家公爹爹”)、家婆(或家婆奶奶”)。姑母称姥姥”(或姑姥”)。2人体生理方面的特殊说法:舌头叫做舌条”,左手和右手说成反手”
10、、顺手”,腿俗说胯子”。生病”大都说成不好过”、不快活”、不自在”,逝世”婉词说成走了”,老人逝世说老之”。3.用具、物品的特殊叫法:自行车叫钢丝车”(或脚踏车”),哨子叫叫子”或叫居子”,糨糊叫面糊”,提水桶叫做提子”,围裙称为围腰子”,衣袋儿叫荷包”,铝勺儿叫做挑子”。4有些食品名称叫法较特殊:大米饭说成饭”,面粉叫做灰面”或干面”,面条儿大都说成面”,馄饨”和饺子”分不清,各地大都叫饺子”。名为香油实指菜子油,把禽畜凝结了的血叫血或“子”(读晃)。5.动物、植物的特殊名称:鸭子叫鸭,阉鸡叫镟鸡”或“鸡”(钅散音线),蝙蝠叫盐老鼠”或檐老鼠
11、”,乌鸦叫老哇子”,辣椒叫大椒”,玉米叫六谷子”,高梁叫芦秫”或芦稷”。6人称代词中包括对方在内的说法通常是我两个”或我们两个”,不用咱”或咱们”的说法。7有地方特点的常用动词:拧毛巾说成扭手巾”(扭音肘),堵塞说“tsu,老鼠洞。向上爬说成猴”x1*5,到树上去了。候”x有等候的意思,如,再他半个钟头。扌亦”珘o35有把禽畜驱聚在一起的意思。如,帮我把鸡进笼里去。鸡禽产卵说成生”s女口,鸡蛋,开玩笑说成逗猴”一.。8方言特色较浓的常用形容词:厚”x具有稠、浓度大的意思。如,粥太之。(或涝”)具有稀、浓度小的意思。女口,粥太了。女赞”ts5美好的意思。
12、女口,这个东西真!小孩子顽皮说成“人fei53女口,这孩子真!韶”可以形容女子爱表现、喜欢在人前多言。如,这丫头最!形容人吝啬,小气用抠”k或啬”sei31如,这个人太!说人家无用、无能常用不顶龙”,形容人愚笨,不用脑子为木骨”,形容人心情郁闷烦躁,常说恶心烦躁”(恶音务),烧”或烧包”大都形容男子骄傲”的表现,颠狂”通常用来形容狂妄自大”的样子。乌漆麻黑”或黑漆麻乌”都是形容暗的常用词。话语特征:1.小王在家看电视在。2小王看电视在。小王在看电视在。3.电视开之在。电灯亮之在。4小英子把婆家了。5把报纸递把我。把五块钱把他。6小华家去了。小华赵家了。7.笋
13、子老很之。要想之讲、不要抢之讲。懒之要死。痒之要命。皖西赣语赣语是现代汉语十大方言之一。安徽省的赣语主要指通用于皖西大别山南麓和沿江两岸的岳西、潜山、太湖、宿松、望江、怀宁、东至、贵池市西部及东南角等8个市县的方言。当地人传说,他们的祖先,大概是在明初由江西省的瓦西坝”成批迁徙此地定居的。语音特征:1读送气声母的字比普通话多。不仅婆桃葵才墙勤祥从”等字读送气声母,下面这些普通话读不送气声母的字,方言也读成送气声母。例如:步p、稻t、共k、在ts、匠t、近t、像t、松(树)ts。2.t组声母拼合口呼韵母字与t组声母拼撮口呼韵母字混同。例如:肫=军、除=渠、拴=宣。3各地话把普通
14、话的一部分t、t、和零声母拼齐齿呼韵母字,读成k、k、x、声母拼开口呼韵母。例如:街”读成该”、敲”读成尻”、眼”读成俺”、瞎”读成哈”。4各地话都把坛(子)肝看(伢)汗”和团官宽换”等普通话读an、uan韵母的字,读成on韵母。5各地话11与、in与i韵母混同。例如:更生=根深、经营=金银。词语特征:1有地方特点的称谓词:指称岳父、岳母为外父”外母”妻子称堂客”、男子汉称老爹”已婚妇女称奶奶(奶读上声),指称妻子也叫奶奶”老”是对老者的尊称,妹”或“n35都是长辈对下辈的爱称,小孩儿和孩子都称为伢”。2人体和生理方面的特殊词:口水说口粧鼻涕叫鼻
15、脓”右手和左手叫顺手”反手”手掌和脚掌叫手板”脚板”膝盖叫色罗坡”指甲叫指嵌壳”拉屎说屙液”,生病说过不得”人死了委婉地说走着”生孩子说看伢”3有些动、植物的叫法也很特别:肉猪叫做香猪”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母音猫),半大的猪叫半猪”(音薄),黄鼠狼叫黄机灵”狐狸叫毛狗”蝴蝶叫杨叶”萤火虫叫亮火虫”。丝瓜叫网瓜”(网音莽),桔子叫桔红”荸荠叫土栗子”。4有些食品的名称很特别:把各种面粉制成的饼叫粑”饭”指大米饭。猪舌头有的叫口心”有的叫赚头”。猪耳朵叫顺风”水饺”是指馄饨,面粉叫灰面粉、。此外,夹菜说搛菜”,小孩吃奶叫喝奶”晚饭叫
16、夜饭”,等着吃说候吃”(候读吼)。5有特色的物品和用具名称:簟子”是竹编的席子,绳子叫索”牙刷叫牙帚”刨子叫推刨”,晒谷物等筛状平底竹器叫“篮”、晒筐”cia,锄头叫撼锄”,锄草也讲撼草”(撼音缓),墨叫黑墨子”砚台叫砚池”,妇女用的马桶叫马子桶”或子孙桶”。6较特殊的指代词语:方位指代词分成近指得的”中指嗯的”(嗯读n)、远指说喂的”;什么说么事”,有多少说成有几多”怎么办说索何搞”复数人称代词说成我几”或我者”尔几”或尔者”几”或者”什么地方说成么处块”。7具有特点的动词:着”就是拿着,站着说成着”(音技),玩耍说成戏”折弯说成“弯”(
17、音努),藏起来说成起来”结扎或拴系说成缔”发抖、打颤说打也没有人说成莫得人”拧说成捩”吵嘴说讲口”打架说角孽”浇水、上粪说“水”、“粪”。8有地方特点的形容词:待人和气、关系友好说成莫逆”,关系不好、不和睦说成忤逆”作孽”在各地话里都有可怜的意思。肮脏、邋遢说成赖汰”或赖赖”头脑不清说成混沌”小孩子聪明说成灵泛”小孩愚笨说成木”或木骨”女人贤惠说成停当”女人不贤惠说成懂答”话语特征:1的戒指落脱着,哭得不歇。2伢把碗打脱着,莫得碗吃饭着。3.把本书我。把五块钱我。4.欢喜尔的死。5我长一头。牛大似猪。6我挑担子挑不经。7的男人凶得不能。8风来
18、着,雨来着,和尚背着鼓来着,媳妇着火来着。皖南宣州吴语吴语是现代汉语的十大方言之一。安徽省的吴语主要分布在黄山山脉以北和以东的14个县市范围内。其中太平、泾县、石埭、铜陵、繁昌、南陵、芜湖县等地吴语的通用面较广,其他县市中的吴语通行面较6为了述说的简便,文中有时将皖南宣州吴语”说成皖南吴语”。语音特征:1皖南吴语受官话的影响很大,内部出现了不少差异。但是,它们仍保存着吴语的基本特征。即古全浊声母今音仍自成一类,与古全清,次清声母读音不同。保存着帮旁并”、端透定”、见溪群”三分的读音特点。例如:拜乂败,戴才乂代,桂肴溃詡柜。2.古全浊声母在皖南吴语中,已出现不同程度的蜕变现象。这种蜕
19、变现象的明显特点是,塞音擦化”、浊音清化”、送气强化”。3.各地话都有1)与、in与i韵母读音混同的情况。例如:针真=蒸征,林邻=陵灵,根跟=庚耕。词语特征:1.自然、天时方面较特殊的词语:把下降的意思说成落如,落雨、落雪、落雾露、落露水、落霜。云说成云张”,淋雨说成氵石雨”(氵石音掇)。今天、明天、后天说成今朝”(今音跟)、明朝”(明音门)、后朝”。垃圾说成勒色”,泥巴说成淖泥巴”。2.植物名称的特殊说法:茄子叫落苏”,南瓜叫做北瓜”,菠菜叫甜菜”,面粉叫灰面”,高粱叫芦稷”,玉米叫包芦”或六谷”,荸荠叫荠子”,辣椒叫辣胡椒”,植物的叶子叫叶板”,植
20、物的干叫禾皆子”。3.生活物品的特殊名称:面条儿叫面”,线面叫索面”,馄饨和饺子不分,大都称做饺子”,开水叫滚水”,蜂蜜叫蜜糖”,斗笠叫箬帽”,围巾叫围领”,楼梯叫阁梯”,堂屋叫堂前”,东西说物得”,桌子叫台子”,竹席子叫簟子”。4.人体、生理方面的特征词:手脖、脚脖叫手颈、脚颈”,狐臭说狐狸臊”,口水说“吐”,跛足说脚子”,恶心说疒反胃”,病了说不好过”,不自在”,干活停下来休息说歇畈”,舒服说快活”,害怕说口赫煞”。5.人品和称谓方面的词:称父亲为“或嗲嗲”(嗲音ctia),伯父称大或大嗲嗲”,小叔叔称小!域小嗲嗲”,姑父、姨父也称姑、姨鸟或姑
21、嗲嗲”、姨嗲嗲”,呼母亲为姆妈”(姆读m),外祖父、外祖母呼家爹爹”、家奶奶”(奶读阴平),舅舅称娘舅”或母舅”,儿媳称新妇”,小男孩称小把戏”。6.指代方面的词:我、你、他大都说阿”、尔”(音cn)、亻渠”,复数式也不用们”表示。做什么说成做么”,什么东西说成么物事”,这里、那里的说法也很特殊,近指有格里”、以里”、以算”,远指有贵里”、沟里”、碍算”等。7.形容描述方面的词:长得漂亮说标致”,反之却说丑死咯”。聪明说精明”,蠢笨说拙孽”,懒惰通常委婉地说身子重”,勤快也委婉地说身子轻”。为人小气说小气巴巴”,反之说大气”。谦虚说小意”
22、,骄傲说癫狂”。氵枭”(音消)可指浓度小也可指厚度薄,厚”可说厚度厚,也可称浓度大。8行为动作方面的词:鼻子闻说嗅”(音讧),伸手够取物件说“(音洼),扌背、扛说佗”,晒衣服说日良衣裳”,站立说彳奇”(音技),罩住或盖上说“!(音坎),大声喊叫说清(禽)唏鬼叫”,藏起来说起来”,玩耍说猎”或嬉”。取笑人说销驳”,捣鬼说促狭”。吃”的意义很丰富,可以说吃饭、吃茶、吃酒、吃烟、吃奶”等。话语特征:1.蚕眠咯。鞋小咯。2讲咯讲咯笑起来咯。3.讲咯一遍,又讲咯一遍。4电影我看咯留。5我老咯留,头毛白咯留!6.把五块钱把我。7我先去家看看看,回头再去合肥,格中?皖南徽语
23、徽语是现代汉语中新近被确定的十大方言区之一。皖南徽语主要指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宁国(南鸿门乡等地)、东至(东南部木塔一带)、石台(占大区)等地的方言。语音特征:1.古全浊声母在皖南徽语中一律清音化,今读塞音、塞擦音声母的字大都送气。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白pp卩cpapaapa道tIIClClCl跪ckueckueickulctyclyclyicly财ctsctscteatstsoCtVh*ctsa坐ctsctsaUClS茶ctsactsocts書tsCtIt丈ctiactioctictiauctiaucti2i章组字和知组三
24、等字(除通摄外),今音大都读tt声母。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张ct丽ioctkt加计idiiciict8潮ctILlCt除ct章Vh*ctioctsoctiet春ctctacticiy和ciyiicisudyn善*V,iuitic加1v3古影母字今读开口洪音韵时,大都读成声母字。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哑c矮ca袄c庵cCaca鸭aa安VVVV._.c晏Ca恩ccaca54古日母字今音大都读成n或声母,少数字读成声母。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绕cnicieciciocioc
25、丽软cnec)icicyvcywc-、yA让nia41101iauciauii认ni卜ain(:ini”in日niicicieciecvi执1八、ne111ciaiclieie肉niiucilLi11ciie5.阳声韵除通摄字之外,在皖南徽语中已不同程度的出现转化为阴声韵的现象。其中咸、山两摄的阳声韵转化得最快,宕、江摄次之。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胆ctclclclcl三cscscscscsCScs9闪c代Yirivc1/v含cxexcxxnVXcx盘cpcpavcpepupicppuv线seViSIpvIM
26、v扇iViia11v间ckckekek官ckuckuckueckukifckukuv砖ctictvlct+Fir+V-v县iciliy讣VIv网ccmocmocmaucmaucmCU党ctactoctoctauctauctCl黄ccxocxoxau、汕CC帮cpcpocpocpaucpaucp卬“v双cscsocsocsaucsaucscsuv江ckackockockauckauckCk1.亻渠吃哩饭喽,尔吃饭不曾(他吃了饭了,你吃饭没有吃?)2手洗洗干净再吃饭。3.我吃吃饭再去。4.劳劳动身体要好点。5担钮解下来。6.再
27、嬉一日添口歪!(手洗干净了再吃饭。)(我吃了饭再去。)(劳动劳动对身体有好处。)(把扣子解开。)(再玩一天嘛!)7尔坐一下起,我马上就来。(你先坐一会儿,我马上就来。)6皖南徽语的调类虽然很不一致,但是平、去两声,都按其古声母的清浊,分化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歙县绩溪旌德屯溪休宁黟县祁门东t32taP1ta同t44ta44ta冻t324ta35ta324t213洞t33ta33ta,词语特征:1天文、地理方面的词:星星说成天星”,旋风说成鬼风”或鬼头风”刮风说成发风”天亮、早晨说成天光”开裂说成开坼”山巅、山梁叫做山(音杠)、田畔村头的小水沟叫做
28、水圳”坦露地面的巨石叫做石讥2.动物、植物方面的词:玉米叫包芦”高梁叫芦稷”南瓜叫布(菩)瓜”浮萍叫“”梨子叫雪梨”山核桃叫山核”黄鼠狼叫黄”黄犍牛叫黄牯”黄母牛叫黄牛婆”种公猪叫猪斗”生仔母猪叫猪婆”公鸡、母鸡叫鸡公、鸡母”蟾蜍叫癞疙宝”蟑螂叫蟑油虫”。3食物、用具方面的词:烫饭叫炸饭”(炸音sa33)、晚饭叫夜饭”面条叫面”、饼叫“卩例如包芦人菜人豆沙”。把树根,菜根叫做树菜!(“”读te)。东西叫物事”靠椅叫交椅”竹席叫困簟”粗绳叫索”挑担时用以支撑的木棒叫打杵”晾晒衣服的竹竿叫竿”竹编大匾子形状的晒具叫盛筐”
29、(筐音腔)。4社会交往方面的词语:玩耍说嬉”帮助说帮衬”吵嘴说相争”节省说做人家”送礼说担恭喜”道歉说陪小心”讲故事说讲古典”亲吻说嗅嘴”买中药说点药”演戏说做戏”5人体、生理方面的词语:小臂叫手杆”手掌叫手板”手心叫手板心”小腿叫脚杆”腿肚儿叫脚肚”膝盖叫脚膝头”跛足说成跳脚”口水叫口水”打瞌睡说成舂目困”拉屎、撒尿说成扌罪屎、扌罪尿”。6称谓方面的词:呼祖父为朝”或朝奉”称伯父、叔父为伯爷、叔爷”称丈夫为老公”称妻子或老年妇女为老妪”儿媳叫新妇”男子汉称官客”妇女称堂客”新娘子叫新人”呼父为相”。7.人称代词方面:单数三称的说法是我
30、”(音阿)、尔(音cn)、亻渠(音cti或eke),复数三称的说法多数是我人”、尔人”亻渠人”。8动作、描述方面的词:拿说担”端饭碗说“饭碗”推搡说成“人穿衣裳说着衣裳”,砸和捶都说舂”将身子趴下说匍下来”收藏说起来”,站立和倚靠着说“也烤火说焙火”折断说成扌月断”宽窄说成阔”、狭”薄”可以表示不浓和不厚的意思,硬还可以表示浓的意思。歪斜说成“慎很干说成“燥”差、次、孬都说下”(下读哈),吝啬说成小毛”吃小米”小孩能干说有干”可怜说成伤阴骘”话语特征:1普通话读t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中的读音有四种情况:(1)普通话t声母拼齐齿呼韵母的一部分字(中古见、晓组开口二等
31、字),女口:家街、敲掐、下鞋”等,在淮北及淮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也读t声11母。在长江两岸和皖西、皖南等市、县的方言里,大都把这部分字读成kkx声母,相应地也把齐齿呼韵母改读为开口呼韵母。例如,芜湖市话家”读ka31,敲”读k,鞋”读x。(2).普通话M声母拼撮口呼韵母的一部分字,安徽大部分地区也读tt声母。但宁国、岳西、潜山、桐城等方言却读t声母,相应地也把撮口呼韵母读成了韵母或介音的韵母。例如,桐城话捐”读ct祖,群”读ct,虚”读c。(3)普通话M声母拼i韵母的一部分字(古入声字除外),安徽大部分地区也读t声母。但皖中的合肥市、肥东、肥西、舒城、皖南的绩溪、旌德等地读成t
32、stss声母,韵母也相应地读成了。例如,合肥话鸡”读cts,旗”读cts,喜”读CS。(4)精、酒、钱、秋、小、修”等尖音字,安徽大部分地区跟普通话一样,也读tt声母。但在涡阳、阜阳老派、临泉老派、繁昌、歙县等少数地方话里读成tstss声母。例如,涡阳话酒”读ctsi,秋”读ctsi1,小”读csi。2.普通话t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里的读音有以下三种情况:(1)皖中和皖西的多数方言把普通话中一部分t声母(来自古庄组的部分)字,读成tstss声母。例如,合肥市话皱、争读ts,初、愁读ts,师、生读s。(2)沿淮和沿江的大部分市县方言,有ts组声母与t组声母不分的情况,都读
33、成了tstss。例如,蚌埠市、芜湖市话知”=资”巢”=曹”山”=三”。(3)皖南和皖西的大部分市县方言,把普通话t组声母的字,分别读成tstss和t|声母。例如,歙县话之”读cts,知”读cti,窗”读cts,车”读ct,梳”读csu,收”读cio3中古并”、定”、群”等全浊塞音声母的字,普通话都读成清塞音声母,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例如,婆”、步”都是并母字,普通话婆”的声母是p,步”的声母是p。安徽大部分地区的话也是这样。少数市县话跟普通话不一样,有两种情况:(1)皖西赣语和皖南徽语,将这些古全浊声母的字不分平仄,大都读成送气的清塞音声母。例如,潜山话和歙县话
34、婆”、步”都读p声母,提”、笛”都读t声母,葵”、柜”都读k声母。(2)皖南吴语仍保持着古全浊声母字的独立的声类。有的话仍读浊塞音,有的话读成先清后浊音。例如,太平话败”、皮”的声母是全浊塞音b,途”、度”的声母是全浊塞音d,葵”、穷”的声母是全浊塞音;芜湖县老派话皮”、白”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f声母,挑”、大”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声母,葵”、柜”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x声母,虫”、穷”读成先清后浊的擦音声母。4普通话里脑”、怒”、年”、女”等字跟老”、路”、连”、吕”等字的声母是不同的,前一组是鼻音n后一组是边音I。皖北中原官话皖西赣语跟普通话一样,鼻音声母和边音声母的
35、字分别清楚。皖中江淮官话和皖南宣州吴语的少数方言跟普通话不一样,这两个声母彼此没有分别字音的作用。多数市县nI随便读,少数市县全读n或I,总之是n与I不分。例如,合肥市话和芜湖市话都分不清脑”与老”,怒”与路”年”与连”女”与吕”等字的声母,但两者的情况却有不同,合肥话把这些字大都读成I声母,芜湖话习惯把脑”、老”、怒”、路”读成I声母,习惯把年”、连”、女”、吕”读成n声母。5.普通话失”匪”方”等字读f声母,出”水”双”等字读声母。安徽大部分地区的读音跟普通话一样,惟有皖北中原官话的涡阳、临泉、阜阳、界首、亳县等市县的部分地区,才把普通话读声母跟合口呼韵母相拼的字读
36、成f声母。例如,涡阳话把书”读成失”cfu把水”读成匪”cf,把双”读成方”ca。6普通话失”与呼”,飞”与灰”,分”与婚”读音分得很清楚。皖中和皖西话跟普通话一样,也分得很清楚。但是寿县、凤台、淮南市、泾县、石台、旌德、太平等地的话,以及广德、宁国两县乡间的湖北话,都有f与xu(xu)不分的情况。这些地方一般把f声母字读成x声母(拼合口呼韵母),也有把x声母(拼合口呼韵母)的字读成f声母(拼开口韵)的,也有把f、x声母的字随便读的。7普通话声母字,在安徽方言里的读音也有分歧。例如,阜阳和合肥话人”、绕”、软”、绒”、热”、日”等都读声母。在沿淮沿江的一些市县
37、(如蚌埠市、无为)等方言里,大多读成舌尖前浊擦音声母z。当涂方言又读成舌根浊擦音声母。皖南徽语把人”、绕”、软”、日”、热”等字读成声母,把如”绒”等字读成零声母。8普通话零声母的字,在安徽方言里一般都读成了有声母的字。有三种情况:(1)开口韵零声母字,皖北中原官话大都读成声母,皖中合肥、肥东、肥西、舒城等地读成声母,沿江江淮官话、皖南宣州吴语、皖西赣语和皖南徽语读成声母。例如,安”,阜阳话读c&,合肥话读c,巢湖话读c、歙县话读c,太湖话读c。(2)合口呼零声母字,在皖东江淮官话、沿淮以南的中原官话以及皖南宣州吴语和一部分徽语里大都读v声母。例如,温”,凤阳话读cv,滁县话
38、读cv,石台话读cv,休宁话读cva。(3)部分齐齿呼零声母(古疑母开口细音)字,在皖南徽语、皖西赣语里大都读成或n声母,有的字(来自古疑母开口二等韵)读成声母。例如,研”岳西、休宁话读声母,义”歙县话读n声母,皎”岳西和歙县话都读成声母。9普通话ai、au等复合元音韵母,在安徽的淮北话、皖中话和皖南话中,大都读成单元音韵母。例如,败太”阜阳话读成韵母,合肥话读成E韵母,歙县话读成a韵母,太平话也读成a韵母;宝刀”阜阳话、合肥话和歙县话都读成韵母,太平话读成e韵母。10普通话堵”途”路”祖”醋”苏”等字读U韵母,斗”投”漏”走”凑”搜”等字读0U韵母。可是,皖西赣语、桐城话和
39、宁国的湖北话将这些U韵字都读成跟0U韵母字同音。例如,堵=斗,途=投,路=漏,祖=走,醋=凑,苏=搜。11普通话an、a、韵母,在皖北中原官话和沿淮一带的皖中江淮官话中大都读成鼻化韵母。例如,安”阜阳话读,合肥话读,恩”阜阳话、蚌埠话都读韵母。12普通话an、a韵母的字,在皖南徽语中大都读成元音韵母。例如,汤”歙县话读cta,屯溪话读ctau,官歙县话读cku,屯溪话读cku1普通话有些读u口、韵母的字,在皖南徽语中也有读成元音韵的。例如,敦”休宁话读ctu,登”休宁话读cta,生”歙县话读s,宁休宁话读la。13普通话班”胆”和关”弯”分别读an和uan韵母,帮”党
40、”和光”汪”分别读a、ua韵母。在沿江两岸的马鞍山、芜湖、铜陵、贵池、安庆、怀宁、桐城以及皖南徽语中,都有an与a不分,uan与ua不分的情况。例如,芜湖市话班帮与胆党”都读a韵母,关光”弯汪”都读ua韵母;祁门话胆党”感港”都读韵母,帮班”关光”都读u韵母。14普通话门真跟”和民林金”分别读1、in韵母,蒙蒸庚”和明灵京”分别读、i韵母。在沿淮的中原官话中及淮河以南的大多数方言里,都有与不分、in与i不分的情况。例如,在蚌埠、合肥、芜湖、安庆等地话里,彭蒸庚”=盆真跟”,明灵京”=民林金”;在滁县、太平等地话里则盆真跟”=彭争庚”,民林金”=明灵京”,歙县话风蒸”
41、=分真”、精明”=金民”。15普通话班搬”同音,蛮瞒”同音,关官”同音,晚碗”同音,前两组都读an韵母,后两组都读uan韵母。然而这些字在皖中和皖东江淮官话、皖西赣语以及沿江宣州吴语里却读成不同的韵母。例如,班蛮”、关晚”合肥话读成、u韵母,岳西话读成an、uan韵母;搬满”、短酸乱官碗”合肥话都读成韵母,岳西话除了将官碗”读uon韵母,其他都读on韵母。16.普通话居、宣、群等字读撮口呼y、yan、yn韵母,猪、拴、唇等字读合口呼u、uan、u11韵母。可是在皖西赣语和桐城、枞阳、宁国话里,却把这两类字的韵母混同为一了。例如,居猪”怀宁话读cty,桐城话读ct,群唇”怀宁、太湖话读ctyi】,桐城、宁国话读ct,宣拴”怀宁、太湖话读c,桐城、宁国话读c.017.普通话多读uo韵母,堆读uei韵母,敦读u韵母,端读uan韵母。但是在我省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