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五色五味

1、五果者,以五味五色配五脏。素问指的五果是大枣、栗、桃、杏、李。五果:灵枢经五味:“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素问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果即:李、杏、枣、桃、栗。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甘,犬酸,猪咸,羊苦,鸡辛五谷:米甘,麻酸,大豆咸,麦苦,黄黍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行学说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五行这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又错综复杂,十分玄妙,常常令初学者云里雾里,不知所措。比较简单的应用方法有以下几种:1、五行归类法:五脏中的肝属木,五谷中的稻属木、五果中的李属木、五畜中的兔属林、五菜中的葵属木。肝功能欠佳的人,宜补充

3、而提出了“医食同源”的学说。黄帝内经素问中提出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论述,既是医学方面不可忽视的至理名言,也是指导人们饮食的重要原则。“五谷为养”指出了人的生长发育、健康长寿离不开五谷。这里的“五谷”泛指各种粮食作物,并非确指某五种谷物。“五畜为益”是黄帝内经中论述配餐的又一重要原则。“五畜”亦泛指肉、孚L、蛋等食品。这类食品营养价值较高,吸收利用率较好,因此在以粮食为主的同时,适当配一些肉、孚L、蛋品是大有补益作用的。“五菜为充”的“五菜”,也是泛指各种蔬菜。古人认为,如果只吃粮食和肉类而不吃蔬菜,营养也不够全面,因此把蔬菜也

4、提到议事日程,列为日常饮食的必需品。“五果为助”是说尽管有了以上几类食品,但还不够,还要尽可能地吃一些干、鲜果品加以补助,才更有利于养生保健。上述四个方面,几乎把迄今为止人们饮食中的所有原料全部概括了。值得注意的还有两点:一是每类食品中的“五”字,告诉人们,要吃杂一点,即使粮食,也不能只吃某一种细粮而不吃杂粮。不同的食品,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各有所不同,吃杂一点是有好处的。肉类、蔬菜、果品也是一样。二是对不同的食品,分别用了“养”、“益”、“助”、“充”四个不同的字眼。这不全是为了避免行文上的重复,而是有深刻用意的。它不仅讲了各类食品对人体的养益功能,而且有主次之分

5、。“养”是主要的,“益”、“充”、“助”是辅助,不能喧宾夺主。“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是说“五谷”、“五畜”、“五菜”、“五果”对于人体的养、益、助、充功能各不相同,但都有益于健康,不是无条件的,而是“气味合”才能起到“补精益气”的作用。所谓“气味合”(即“五味合”)指的是“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胃欲咸。此五味之所含藏之气也。”如果五味不合,对人体必有所损。“味过于酸,肝气从律,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喘,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绝,精神乃央。”这些论述指出了“五味”与人体健康

6、有密切的关系,饮食与生理、病理有密切的关系,这都是符合实际的科学结论。蔬菜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占据重要的位置,食用的历史非常悠久。古籍尔雅定义蔬菜为:“凡草可食者,通名为蔬。”中国作为农耕文化发源最早的国家之一,7000年前,除了种植谷类,对其他植物也进行了选择和驯化;神农尝百草,把它们分为不可食的草和可以食用的菜,而对不宜常食,但可医病的则称之为草药。礼记曲礼篇中说:“羹之有菜者用,其无菜者不用。”可见,即使是在生活条件较差的古代,蔬菜也绝非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来自中华民族几千年养生保健食疗效果的体验。正如本草纲目所述:“谨和饮食五味,脏腑以通,血气以流,骨

THE END
1.五谷五果五畜五菜养生之道《黄帝内经·素问》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灵枢》说“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都是有一定道理的。这里的五果 五谷 五畜 五菜,指的是什么。请指教,谢谢。 https://blog.csdn.net/adparking/article/details/5819759
2.请问五谷五果五畜五菜与五行对应分别是什么?讲究膳食平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五谷”含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其次是植物蛋白质,脂肪含量不高。古人把豆类作为五谷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因为谷类蛋白质缺乏赖氨酸,豆类蛋白质缺少蛋氨酸,谷类、豆类一起食用,能起到蛋白质相互补益的作用。 “五果”是指桃、梨、杏、李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666457_788697366.html
3.五行配五脏五谷五色五味五志五声五方五季五气五化五音五行 火木土金水 五色 红青黄白黑 五菜 红菜 青菜 黄菜 白菜黑菜 五果 红果 青果 黄果 白果黑果 喜伤心 怒伤肝 思伤脾 悲伤肺恐伤肾 五劳心劳血损肝劳神损脾劳食损肺劳气损肾劳精损 三焦 上焦心肺 中焦脾肝下焦肾 古人对五谷的偏爱,也得力于对自然的观察与总结。《大戴礼·易本命》说: 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0772126.html
4.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docx3页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docx,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五常对应表 五行、五脏、五官、五体、五味、五色、五志对应表如下: 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五https://mip.book118.com/html/2023/0806/6155123000005211.shtm
5.五行五色五味五谷五音五脏五官五情五液五季……4、 五味: 酸苦甘辛咸 5、 五官: 目舌口鼻耳 6、 五音: 角徵宫商羽 7、 五华: 爪面唇毛发 8、 五体: 筋脉肉皮骨 9、 五液: 泪汗涎涕唾 10、五畜:鸡羊牛马猪 11、五嗅:臊焦香腥腐 12、五谷:麦黍粟稻菽 13、五果:李杏枣桃栗 https://www.meipian.cn/55i7knhj
6.五行,五音,五色,五味,五脏,五官,五虫,五畜,五果,五谷,五方,五令五色,五味对应的食物(营养)入相应的脏器,如果相应的脏器里阴寒太重,甚至成为阴实(肿瘤),那么对应的营养由于无法进入脏器,相应的颜色就会在面部表现出来。如 肝胆不好,脸色菜绿;心脏不好,脸色潮红;脾胃不好,脸色蜡黄;肺脏不好,脸色苍白;肾脏不好,脸色发黑。http://blog.chinaunix.net/uid-20511797-id-10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