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家最新农业扶持政策

1、种粮直补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安排补贴资金140.5亿。

2、农资综合补贴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继续实行种粮农民农资综合补贴,种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71亿。

3、良种补贴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安排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203.5亿。

4、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有哪些:在全国所有农牧业县(场)范围内实施,补贴机具种类为11大类43个小类137个品目。

5、农机报废更新补贴政策有哪些:农机报废更新补贴与农机购置补贴相衔接,同步实施。

6、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政策有哪些:补贴234亿元支持适度规模经营,重点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

7、小麦、水稻收购价政策有哪些:保护农民利益,防止“谷贱伤农”保持2015年水平不变。

8、产粮(油)大县奖励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安排产粮(油)大县奖励资金351亿元,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本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

9、生猪大县奖励政策有哪些:补贴35亿针对生猪养殖场、圈舍改造、良种引进、粪污处置。

10、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有哪些:积极探索粮食、生猪等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开展粮食生产规模经营贷款试点。

11、菜果茶标准化创建政策有哪些:打造一批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销售的蔬菜、水果、茶叶的标准化示范区。

12、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助:中央财政安排农业防灾减灾稳产增产技术补助资金,在主产省实现了小麦“一喷三防”全覆盖。

13、测土配方施肥补助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继续投入资金7亿元,深入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14、推进粮棉油糖高产政策有哪些:安排20亿,由低产变中产、中产变高产、高产可持续,提升粮棉油糖综合生产能力。

15、化肥、农药零增长政策有哪些:财政专项安排996万元,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补助试点。

16、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补助政策有哪些:补助8亿,鼓励和支持还田秸秆,加强绿肥种植,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升耕地质量。

17、设施农用地支持政策有哪些:支持农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从事规模化粮食生产所必需的配套设施用地。

18、推进现代种业发展支持政策有哪些:粮棉油主产区140个大县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点,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和技术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选用先进栽培技术提供指导和服务。

19、追溯体系建设政策有哪些:可追溯体系运行所需的装备条件,强化基层信息采集、监督抽查、检验检测、执法监管、宣传培训等能力建设。

20、质量安全县创建政策有哪些:8000万元财政补助资金,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补助资金重点用于制度创设、模式总结探索、人员培训等。

21、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有哪些:投入畜牧良种补贴资金12亿,用于对项目省养殖场、生态农庄、家庭农场(养殖户)购买优质野味养殖或者种公羊和牦牛种公牛给予价格补贴。

22、畜牧标准化养殖政策有哪些:生猪类(含野生动物)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建设以及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

23、动物防疫补贴政策有哪些: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补助政策,畜禽疫病扑杀补助政策。

24、草原生态保护补助政策有哪些:国家继续在13省(区)实施草原生态保护政策补贴190亿元。

25、奶业支持苜蓿发展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安排3亿元支持高产优质苜蓿示范片区建设,片区建设以3000亩为一个单元,一次性补贴180万元(每亩600元)。

26、渔业柴油补贴政策有哪些:继续实施渔业油价补贴政策,并对补贴方式和方法进行完善。

27、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支持政策有哪些:安排6亿元转移支付资金,采取“先建后补”方式,按照不超过单个设施平均建设造价30%的标准实行全国统一定额补助。

28、农村沼气建设政策有哪些:畜牧业规模化养殖相配套,在养殖业发达和养殖污染严重的地区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建设。

29、开展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政策有哪些:开展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探索农业生态补偿机制构建。

30、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政策有哪些:安排11亿农民培训经费,在4个整省、20个整市和500个示范县开展重点示范培育。

31、培养农村实用人才政策有哪些:组织实施“全国十佳农民”资助项目,遴选10名从事种养业的优秀新型农民代表,每人给予5万元的资金资助。

32、发展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政策有哪些: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的管理体制,明确地方政府的监管职责,鼓励地方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有效防范金融风险。

33、农民合作社发展政策有哪些: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

34、农业保险支持政策有哪些:中央财政提供农业保险保费补贴的品种15个,中西部补贴40%,对东部补贴35%。

35、扶持生态农庄、家庭农场发展政策有哪些:推动落实涉农建设项目、财政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抵押担保、农业保险。

37、发展规模经营政策有哪些: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

38、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政策有哪些:续扩大试点范围,再选择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甘肃、宁夏、吉林、贵州、河南等9个省(区)。

39、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政策有哪些:继续实施“以奖代补”政策,安排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6亿元,协调加大对示范区的金融支持力度。

国家扶持一般找哪个部门

国家扶持一般找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等部门。

国家扶持的项目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农业、林业、养殖业等,具体申请流程和要求因项目而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扶持项目及其对应的申报部门:

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申报主体为县(市、区)级人民政府,涉及奖励资金总额1亿元,包括创建、中期评估和认定三个阶段的资金安排。

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同样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发布,涉及贫困残疾人的扶持渠道包括政府安排资金、政府有关部门、共青团、妇联等开展扶贫活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利用康复扶贫贷款开展专项扶贫工作。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发展项目:由科技部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支持范围包括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涉农企业。

现代青年农场主计划项目申报:由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负责,支持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项目。

中药材生产扶持项目:由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申报,包括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种植养殖先进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等。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融合项目: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支持产业融合、土地托管等项目。

区域生态循环农业示范项目: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负责,支持农副资源收贮、种养结合农田消纳基地等。

扶贫政策落实措施

扶贫政策的落实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善农民工市场,提高贫困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和就业能力。

2.政府鼓励贫困地区发展工农业企业,促进生产摆脱贫困,通过发展产业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

3.政府还建立发展工农业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4.政府还实施一系列扶贫项目,如农村危房改造、教育扶贫、健康扶贫等,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水平。

THE END
1.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粮食生产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尚处于培育过程中、资源与环境约束趋紧、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不健全。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总体仍呈现“少数领跑、多数并跑和跟跑”的格局,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创新能力不强的局面并未根本性转变,农业农村科技战略力量不强,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https://www.cfsn.cn/news/detail/267/280066.html
2.2024中央一号文件:巩固大豆扩种成果“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打好乡村全面振兴漂亮仗,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997661106503884
3.专家视点三是以增产为导向的农业补贴政策。2004年以来,我国先后实行了一系列直接针对农户的农业补贴政策,包括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保费补贴等。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政策从2004年开始试点,是国家财政把原来补贴在粮食流通环节的粮食风险基金拿出一部分,按一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种植面积等,对种粮农民https://www.cirs.tsinghua.edu.cn/zjsdnew/20170509/2234.html
4.农业农村部答复:进一步完善粮食扶持政策下一步,我部将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指导各地实施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补贴政策引导扶持作用,加大粮食生产支持保护力度,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提供有力支持。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https://m.nongji360.com/view/141480
5.卫小春委员:关于粮食直补政策的几点建议而部分县因为财政吃紧,拿不出资金对种粮农民进行补贴,所以每年直补面积均按计税面积控制在计划以内,或者按上级下拨的资金控制直补面积,使很多农户不能按实际种植面积得到补贴,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2、补贴强度太低,拉动力不大。国家粮食直补资金主要是为了鼓励种粮农户购买粮食生产资料进行的补贴,但实际情况却是https://www.mj.org.cn/mjzt/2011nzt/2011nlh/2011lhjyxc/2011lhzlmxncjs/201103/t20110310_122538.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