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储备下降粮价大涨美国农民收入翻倍

美国是全球主要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图为一位堪萨斯农场主在指挥工人收割小麦。(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在美国“农产品经典盛会”上采访美国农场主和农业专家。

世界银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顾问德尔加多接受本报记者专访。

本报记者探访美国“农产品经典盛会”美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表示今年种植面积将大增

策划:李婉芬

文、图:特派美国记者方利平、林晓丽

四路采访队伍

耿旭静中国山东省

黄佩泰国

叶卡斯、刘俊澳大利亚

林晓丽、方利平美国

尽管美国北部的芝加哥等城市地上残雪尚未融化,但是南部佛罗里达州已经有了初夏的感觉。趁着大豆、玉米等粮食尚未进入播种期,一年一度的美国“农产品经典盛会”在佛罗里达州的港湾城市坦帕举行,来自美国各地的农场主和各大粮食协会的负责人聚集在这里,探讨粮食市场的商机和对策。

为了探访美国粮食市场动态,本报记者专赴坦帕,对包括美国谷物协会、美国大豆协会、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等在内的各大粮食协会负责人进行了独家专访,并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对十多位农场主进行了调查。

美国是粮食生产和出口大国,在全球粗粮生产中,美国占比超过30%;在全球粗粮出口中,美国占比高达45%以上。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美国对玉米市场更是具有垄断地位,全球40%左右的玉米产自美国,而在全球玉米出口中,美国占比更是高达54%左右,独占半壁江山。在全球粮食市场中,美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粮价持续飙升,给世界局势带来不确定因素。作为粮食生产第一大国的美国,今年生产状况和收成将会怎样?人们对粮食价格的预测如何?粮价将继续上涨并真的演化成一场危机,还是将急剧下跌呢?为了一探究竟,本报特派记者专赴美国华盛顿、佛罗里达州的坦帕、芝加哥等地,广泛采访了世界银行、美国农业部的专家、美国各大粮食协会主席和农场主,并深入农场进行调查,一探究竟。

玉米涨价五成大豆涨价四成

记者在“农产品经典盛会”上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不断飙升,使美国农场主的收入大幅提升。记者以问卷的形式在“农产品经典盛会”会议现场调查了十多位农场主,结果大家都表示去年收入提高不少,少数农场主甚至表示自己的收入翻了倍。

来自美国中部内布拉斯加州的农场主格雷夫种植了4000英亩的土地,其中2000亩种植玉米,2000亩种植大豆,他在坦帕告诉本报记者,自去年秋天以来,玉米的收购价格从4.85美元/蒲式耳涨至目前的7.2美元/蒲式耳左右,涨幅达50%左右;而大豆价格也由去年10月的10.5美元/蒲式耳涨至14美元/蒲式耳左右,涨幅也超过了40%。尽管自己的大豆和玉米不是以最高价卖出去的,但是去年自己的收入提高了15%左右。

来自芝加哥郊区的保罗·杰西克和兄弟种植了3600英亩土地,其中2300英亩种植玉米,1300英亩种植大豆,他表示去年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去年自己的玉米每英亩纯收入达到了150美元,大豆的纯收入每英亩达到了130美元,和前年相比,翻了一倍。

美国农业部最新预期显示,2011年农业生产者的净现金收入预计达990亿美元的纪录高点,比去年增长70亿美元,比2009年增加300亿美元。除掉通胀因素,这将是1976年以后的第五高收入年。

全美种植面积增将创十年新高

由于收入大涨,美国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幅提高,今年全美粮食种植面积有望提高。在记者亲赴保罗·杰西克的农场采访时,他指着地图详细地告诉记者,在中部和东部平原地区可耕土地每年变化不大,但在西部丘陵和山区地带,由于一些农场主将原来用来种草养牛的土地改种玉米,一些原本只种植一季粮食的农场主也开始采取轮种大豆和小麦的方式种植两季,今年美国的粮食种植面积有望提升。

在华盛顿,美国农业部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格劳柏在其办公室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也表示,由于价格高涨,2011年美国粮食种植面积将扩大,美国农业部预计,小麦、玉米、大豆、稻谷等八种主要作物种植面积预计将达2.55亿英亩,比2010年增加980万英亩,达到1998年以来最高水平。玉米种植面积将达9200万英亩,增加380万英亩;由于双季种植面积的反弹,大豆种植面积有望轻微增加至7800万英亩;2011年小麦总种植面积将达5700万英亩,比去年增加340万英亩。但是,由于其他品种的高回报,将使2011年稻谷种植面积轻微下降。

担心价格下跌美国农民提前售粮

尽管粮食价格继续保持在高位,但是最近一个月价格的剧烈振荡,已让美国的农民们惊出一身冷汗,记者在坦帕“农产品经典盛会”上的调查发现,绝大部分美国农民并不看好后市价格,大部分已经将手中粮食售出,而且为了锁定当前的价格,不少农民通过期货交易卖出了今年尚未收获的产品。

美国大豆协会副主席鲍勃·沃什来自明尼苏达州,他种植了3000英亩的土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他表示,从经验看,粮食价格飙升后必然回落,他相信粮食价格一定会回落,但是否会像2008年那样跌得很深就不确定。为了保护自己,他已通过期货交易提前锁定了2011年和2012年的产品价格。

保罗·杰西克夫妇在投资方面非常具有眼光,为了锁定投入成本,他们去年9月便将今年种植需要的化肥、种子、除草剂和杀虫剂等采购完毕,因此今年的种植成本和去年相比,只涨了5%左右。保罗表示,目前自己已经通过期货市场卖出了170万蒲式耳的玉米,约相当于今年预计产量的48%。由于目前的玉米期货价格已经高达6美元/蒲式耳以上,而自己今年的种植成本估计只有4美元/蒲式耳,所以只要产量稳定,可以稳赚2美元/蒲式耳。

对于去年收获的农产品,除了个别农场主还留有小部分在手等价格上涨外,大部分农场主已经将产品全部出售。

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

今年收获季节

玉米价格将下跌

“今年美国的玉米作物产量将大幅增加,阿根廷和巴西的玉米也将大丰收。九月、十月,十一月是玉米收获的季节,价格将会下跌,平均幅度将达到8%左右,预计2012年的玉米价格将比今年低。”美国玉米种植者协会CEO理查德·托尔曼如此表示。对于此次农产品涨价的原因,他认为是2010年玉米价格过低导致很多农民不再生产,加上后来俄罗斯和乌克兰粮食减产,供应趋紧,才让小麦价格飙升,并带动玉米、大豆价格大涨。

展望后市,托尔曼表示,如果未来天气正常,今年粮食产量将大增,而价格将在2012年大跌,然后或许在2013年、2014年价格再度上涨,“高价导致增产,增产导致价格下跌,价格下跌后又会导致减产,这是农产品市场的规律。在美国,玉米产量增长5%是一个临界点,2010年增长5%,我们粮食盈余,价格低迷;如果小于5%,供应趋紧,价格上涨。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天气问题、运输问题或者贸易变化等因素,都会对粮食价格产生严重的影响,这是我们看到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的原因。”

编者注:美国使用英制单位,文中1英亩=4046.86平方米,1蒲式耳=35.238升。

世界银行农业顾问克里斯托弗·德尔加多:

明年粮价有望走低

全球粮食储备的持续下降!世界银行农业与农村发展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政策顾问克里斯托弗·德尔加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是近几年国家粮价剧烈波动的主要原因,而各国的粮食贸易干预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世界银行呼吁国际社会采取自由市场而非贸易保护主义的政策解决粮价波动的问题,并对贫困人口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全球粮食储备下降是粮食价格波动主因

“粮价之所以大幅波动,一个重要原因是近些年来全球粮食储备一直在下降。”德尔加多表示,一方面,粮食的消费及需求一直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局部地区看,还是从全球范围看,粮食产量受气候等各种偶然因素影响。当产量处于低位时,消费和产出两者之间存在差距时,意味着我们需要大量的粮食储备。

而近几十年来,全球粮食储备率一直在下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全球粮食储备率在30%的水平,但在2008年出现粮食危机时,已降至15%。

国际粮价跟国际粮食储备率存在很大的关系,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粮食储备高,粮价一直保持稳定,有时还有所下降,但是从2000年情况开始有所改变。由于粮食储备的成本高,主要粮食产出国不再持有更多的粮食,各国粮食储备都在降低,目前,美国的玉米储备率降至5%左右,法国的小麦储备也降至7%的历史低点。由于粮食储备低,今年,当气候不寻常导致粮食产量降低时,使得矛盾突然又凸现出来。

各国贸易保护政策对粮价推波助澜

德尔加多表示,一些国家的政策对粮食危机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2007年10月,由于粮食储备降到20%以下,人们开始恐慌,有些国家开始大量购买粮食,即使价格高涨是也疯狂地购买,于是一些粮食出口国家开始禁止粮食出口。

此轮粮价飙升,也与一些国家的禁运和增大采购有关,目前世界各国应对突然暴涨的食品价格,多采用增加库存、给居民发放补贴或限制出口增加进口等措施来应急。去年以来,俄罗斯、印度、越南等国都实施了粮食禁止出口政策。

预测:世界粮价上下波动将成常态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扩大耕地,虽然有部分国家为了提高产量想扩大耕地面积,但由于水资源匮乏以及气候变化影响等因素限制,产量难以大幅增加。

“估计明年的全球谷物价格会往下跌一点,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粮食储备处于低位,加上资源变得越来越匮乏,因此,我们不一定进入一个高粮价时代,但确实是进入一个粮食价格不断发生变化、波动的时代。”

德尔加多认为,这种价格波动才是大问题。“这意味着在粮食市场上,种植粮食就跟打赌一样,农民抓不住什么时候价格高,什么时候价格低,因此也不敢轻易投入,因为风险太大。如果你是个赌家,你或许也不敢去下注。”这种情况将导致更多的农民宁可去种植风险较小的蔬菜和水果,从而导致粮食生产量逐渐减少。

呼吁:停止贸易保护以确保贫困人口食物

世界银行近来一直在呼吁,解决粮价波动的方案是自由市场而非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各国应优先安排为穷人提供食品,以确保最贫困的人获得食物。

德尔加多表示,出口限制加剧了粮价的波动,理想情况下,国家不应禁止出口。在2011年,这些国家至少应该放开以人道主义援助为目的的粮食出口。“如果这种实施贸易保护的国家越来越多,就会产生全世界粮食市场的不平衡。”德尔加多认为。

世界银行还指出,粮价上涨已导致去年6月至今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4400万人陷入了极度贫穷。因此,当务之急是要采取一些措施缓解市场紧张,保障全球贫穷人口的粮食需求。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THE END
1.国际米价走高,对我国有影响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俄罗斯退出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可能使全球粮食价格上涨10%至15%。粮价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74835241029570278&wfr=spider&for=pc
2.全球粮食为何涨价根据美国农业部分析,今年夏季全球粮食存库率将降至14.6%,创下自1960年开始统计以来的最低值。因此,低储备和高消耗的碰撞,是导致粮荒频发和粮价高企的祸根。过去45年里,世界粮食消耗从每天230万吨增加至每天560万吨,增幅达149%。供需形势的巨大变化造成了粮食大幅涨价。http://www.fanwy.cn/1w/106/210968.htm
3.全球性的粮食危机来了!但为何数据来看粮食还在增产粮食价格:涨价涨价涨价 相比产量和库存量的增加,2022年以来,世界粮食价格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水平。 这主要是对未来的预期不佳。 俄乌战争给乌克兰和俄罗斯农产品的生产和出口,造成了极大的不确定性。2021年,这两个国家占了全球小麦(33%)、大麦(27%)、玉米(17%)、葵花籽(24%)和葵花籽油(73%)出口的主要份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6022400072515.html
4.全球粮价涨至十年高位,企业如何应对?统一集团董事长罗智先3月11日表示,若原物料涨价就跟着调整商品售价,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不开心的事情”,“消费者不开心的事情要三思而行”。 面对不断上涨的原料价格,企业必须面对消化成本压力、平衡定价和获客关系的挑战。 从小麦到方便面 2020年以来的新冠疫情对全球粮食体系造成了较大冲击,全球粮食价格呈不断上https://36kr.com/p/1674262030606081
5.2.6亿人将因疫情遭遇粮食危机?!米面油会涨价吗?囤不囤?4月21日,世界粮食计划署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冲击全球经济,2020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危机的人口可能增至2.65亿。 2.65亿,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并且,还是严重粮食危机! 全球疫情拐点迟迟未至,一连串关于粮食的疑问已接踵而至—— 全球哪些地方将会出现粮食危机?我国没有粮食危机,会有涨价危机吗?过多囤粮有无必要,https://news.cri.cn/toutiaopic/42117905-2f31-5044-4550-f928b07284bf.html
6.全球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为何我国的粮食和工资不涨?在全球涨价潮当中,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国外的物价在上涨,一般粮食价格也都跟着在上涨。根据数据显示,2021年9月份全球粮食价格指数和去年同比上涨了32.8%,全球小麦价格同比上涨了41%。但是我国的物价在上涨,而老百姓主要收入来源的粮食却并不见得怎么涨价。 https://www.jianshu.com/p/9e639a395098
7.全球粮价上涨――中国广播网·受全球粮价上涨刺激 泰农民开种三季稻 ·粮油涨价影响生活 珠海市民理性对待 ·欧盟贸易专员反对限制粮食出口 ·全球粮价上涨 土豆成为"潜在宝贝" ·香港与内地携手严控供港粮食“再转口” ·分析:世界粮食价格飞涨 中国应如何应对 ·世行通过全球粮食政策应付饥荒相关https://www.cnr.cn/2008tf/ljsz/lt/index.html
8.全球最大大米出口国“出手”,国际大米要涨价?近日,世界上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宣布对大米征收出口关税,此举对全球粮食市场意味着什么?会否影响国际市场大米价格? 继小麦和糖后,印度对大米“出手” 印度政府8日宣布,自9月9日起,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并禁止碎米出口。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印度农业部称,印度主要产粮邦北方邦、西孟加https://m.jnnews.tv/guanzhu/p/2022-09/15/921338.html
9.郑风田:为何全球食物价格狂涨?涨价的五大原因有三大不靠谱,为什么美联储主席在拚命否认? 为什么近半年来全球粮食价格一直在狂涨呢?据所谓的国外专家分析有五大成因,最牛的一个原因是不确定性,也就是说粮食上涨源于谁也不知道的原因,这是最邪乎的原因。第二个原因主要来自美国的官员,以美联储主席为首的一派声音也挺大的,他们认为那是由于中国https://m.hswh.org.cn/wzzx/llyd/jj/2013-05-02/6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