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通货紧缩,我们可以和通货膨胀相对比,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通货膨胀就是市场上的钱太多,导致你手里的钱不值钱。相应的,通货紧缩可以理解为市场上的钱少了,你手里的钱更值钱了。
如果这么直观的理由,通货紧缩应该是好事情才对吧?事实上并非如此,适当的通货紧缩可以激发市场竞争,对市场是有利的,但过度通货紧缩对市场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就会非常大,接下来我们就细致分析一下。
一、什么是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包括三方面:一是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二是货币供给量连续下降;三是有效需求不足,经济全面衰退。
不过在通货紧缩方面并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所以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才算通货紧缩,有些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前两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还有经济学家认为,只要具备第一个条件就算是通货紧缩。
物价普遍持续下降也是我等吃瓜群众最直观可以感受到的,所以我们也可以认为,物价普遍持续下降就是通货紧缩。一定要注意一点,是普遍、持续下降,如果只是某一天,或者某个月下降,那是商场促销,不是通货紧缩。
二、通货紧缩的危害
就像本文刚开始说的,通货膨胀大家都知道对自己不是好事,因为自己手里的钱不值钱了,可通货紧缩自己手里的钱更值钱了,按说这应该是好事才对呀。本来10块钱一斤大米,现在降到8块钱,这得是多大的好事呀。从这个角度讲确实是有好处的,但通货紧缩的坏处危害更大,只是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处在通货膨胀中,通货紧缩的很少,研究通货紧缩的经济学家也不多。所以坤鹏论尽量用可以理解的语言来说一下通货紧缩的危害。
1、加速经济衰退
我们还是举个例子吧,这样更容易理解一些。
物价下跌最直接的受害者是企业,原本企业生产一批产品可以卖1000万,其中500万用于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另外500万用于原材料采购,但因为通货紧缩最终只卖了800万,还贷款的500万是不能少的,于是只能把用于采购原材料的500万减少成300万。虽然因为原材料价格也下降,但因为有生产周期,销售价格不断下降,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企业利润在不断减少,直到亏损,然后开始裁员。当大多数生产型企业都遇到同样问题的时候,就会有大量人员失业,本来你觉得原本10块钱的大米现在卖8块是好事情,可突然发现,自己原本一个月可以挣4000块钱的工作没有了,这8块钱的大米,反而买不起了,这就是通货紧缩引起的经济衰退。通货紧缩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失业率上升,企业没钱扩张,没钱养活更多人,就只能裁员。
2、可能引发债务危机
通货紧缩对债务人的杀伤力是很强的,会使很多原本有能力还钱的人变的还不起钱,导致大面积债务危机。还是以例子说。
比如小王从银行贷款60万买房子,本来小王每个月收入8000块钱,还贷款是没问题的,但因为通货紧缩,小王所在的企业经营困难,结果小王被裁,失去收入的小王,显然还不起每个月的房贷月供,于是出现违约。
同样的情况也会出现在企业和地方政府层面,比如某企业原计划要在三个月后向银行还5000万贷款,该企业原本每月纯利润是2000万,三个月后还贷款完全没有问题,但因为通货紧缩,企业利润下降,每个月只有1500万利润,那三个月后还贷款的时候就会有500万资金缺口。本来如果不是通货紧缩引起的利润下降,企业还可以从银行继续申请新的贷款用于企业资金周转,但当银行发现企业利润下降,还款有问题时就会减少或者不给企业贷款,这会导致企业现金流出问题,导致企业周转不灵,然后其他贷款还起来更费劲。
地方政府也一样,企业经营不好,税收就少,到期需要还贷款时也会出现还不上的情况。
3、导致社会财富缩水
这个更好理解吧?市场上流动的钱少了,分到每个人手里的钱同样也会减少。你是卖大米的,家里有5吨大米,一斤原本可以卖10块钱,你家里这些大米值5万块钱,但因为通货紧缩,现在大米只能卖8块一斤,你家里的5吨大米就值4万块钱,还没怎么着呢,手里的钱就少了20%。虽然你觉得手里的钱经花了,但整体的社会财富还是缩水了。
如果大家都是等比例缩水,那或者还是可以接受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手里的资产不一样,会有人缩水的多,有人缩水的少,从而导致极度不平衡,引发其他社会矛盾。
三、什么原因导致通货紧缩
了解了通货紧缩,也知道通货紧缩的危害以后,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通货紧缩。
1、紧缩性的货币财政政策
这是最直接可以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我们国家一直在执行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以没可能遇到通货紧缩,但大家需要了解,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最直接引起通货紧缩的原因。适当宽松的货币政策就是适当的多印一些钱,与此相对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就是少印些钱,通过政策手段减少货币在市场上的流通总量。
货币总量少了,那肯定就要通缩了。一般紧缩的财政政策会出现在通货膨胀特别严重的时候,也会导致GDP的滞涨,对国家影响较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执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时候并不多。
2、供给过剩
经济都是有周期性的,经济向好时,企业大量生产,当供给远多于需求时,就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引发周期性通货紧缩。本来市场上只能消化掉5吨大米,你非种出10吨出来,剩下的5吨没人买呀,于是大家开始降价促销,所以大米的价格就会一降再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时候,农产品丰收了,农民日子反而不好过的原因。供给过剩其实挺常见的,比如农村有一家养猪专业户挣到钱了,于是邻居纷纷效仿,开始养猪,结果导致供大于求,猪肉价格上不去,卖一斤猪网亏一斤的钱,不卖猪养在家里还花钱。供给过剩引起的通货紧缩对产品供应方的杀伤力更大一些。
当然供给过剩还有一种情况,比如技术革新,导致生产成本下降,同等成本情况下可以生产更多产品出来,但市场同样消化不了这么多产品,也会引起供给过剩的通货紧缩。那不革新技术了?当然更不行。所以这中间也需要有个平衡。
供给过剩的另外一种情况是,出口减少,本来生产10吨大米,5吨用于出口,5吨用于国内自己消费,结果出口的5吨都没卖出去,全转成内销了,直接导致国内产品供给过剩,然后大打价格战,导致价格下降。
3、金融体系引起的通货紧缩
政府印的货币,并不是直接站在大街上向每个过路的人发钱,而是通过金融体系将钱放出去,增加金融市场的货币供给量。但如果金融体系效率低,也会导致大量货币积压在金融体系内,金融体系外的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太多货币,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比如政府把钱给银行了,但因为之前银行贷出去的钱坏账率太高,或者其他什么原因,导致银行惜贷,不敢往外放贷款,这样企业仍然拿不到钱,也会导致通货紧缩。
当然,除了以上这些原因以外,还有很多因素都可以导致通货紧缩。
可以看到,引起通货紧缩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不过我们也不用特别担心,一则是因为全球目前通货紧缩的国家并不多,我们当然也没处在通货紧缩之中,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太有可能处于通货紧缩之中。相对于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的负面影响更大,所以还是考虑一下怎么应对通货膨胀吧。
通货紧缩产生原因:商品供求总量与供求结构严重失衡,商品供给大于需求,供给结构不适应需求结构,导致潜在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结构错位较大,大量的潜在的产品供给得不到实现而沦为无效供给,造成商品价格水平较长时期处于低位徘徊的局面。
货紧缩应对措施:1、采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刺激总需求;2、扩大财政支出,可以直接增加总需求,还可以通过投资的“乘数效应”带动私人投资的增加;3、采用结构性调整的手段,即减少过剩部门或行业的产量,鼓励新兴部门或行业发展;4、改变预期,政府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增加公众对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信心;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适当改善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提高中下层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以增加消费需求;6、调控国家综合物价指数,只发行与国民数量相当的货币,后果货币无限升值。
通货紧缩指的是主要物价指数(PPI、CPI)的持续下跌。虽然有所谓“好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技术进步引发的总供给线外推造成)和“坏的”通货紧缩(主要由总需求萎缩引发)之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通货紧缩都对应于总需求的萎缩和经济的持续衰退。而且,通货紧缩要比通货膨胀更加难以对付,因为许多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尤其是货币政策通常会因经济中的各种“刚性”(如“流动性陷阱”)而失灵。
成因分析
1、债务累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Fisher,1933)对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的观察:在经济繁荣时期企业大量借贷投资,而当负面冲击来临时,这些债务就显得“过度”了。过度负债导致两个结果:其一,为偿还负债,企业拼命降价销售,去库存使得短期总供给线外推;其二,企业销售的现金流和新的负债不是用来投资,而是用来偿还债务本息,从而导致投资需求下降,总需求萎缩。
2、资产价格下跌:根据日裔经济学家RichardC.Koo对日本1990年后十几年通货紧缩的分析,1990年日本房地产泡沫的崩溃使得企业的资产价格急剧下跌,此时,以这些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就显得“过度”了。另一方面,尽管负债过度,但是,企业的产品依然有市场,企业依然有现金流。此时,一个非常重要的变化就是,企业的行为模式从原先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转变为追求债务最小化。企业销售现金流完全用来偿还债务,以修复资产负债表。由于企业不再进行投资,整个经济陷入资产负债表式的衰退,物价尤其是反映企业产成品价格的PPI持续下跌
3、外部传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部传导也是影响国内物价走势的重要因素。第一种外部传导机制来自于资金的跨境流动。第二种外部传导机制是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以原油为例,国际原油价格从2014年7月份的100美元/桶左右急剧下跌到目前的40美元/桶左右在亚洲金融危机后的通货紧缩时期,我们也观察到类似的变化:1997年初油价为35美元/桶,到1999年初降到15美元/桶以下。
通货紧缩通货紧缩是指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下跌
紧缩
持续下跌
能力提高
成本下降
出口商品
不良资产
非羸利性货币与羸利性货币比利是否科学决定了企业相对获利机率,也关系到民生与创造力。但由于市场均衡原理,国内与国际贸易又有连在关系。
从开改开放以来,外贸的顺差。外商投资。政府投资。开消。底保。等各种。足年增长。在08年后地震政府投入,外汇流入进入高峰。形成了10年至l2年充裕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