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对日本出口大米的问题研究我国对日本出口大米的问题研究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大米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大,中国大米产业的开展为世界粮食的平安提供了保障,中日之间大米贸易依赖关系日益密切。日本为了保护本国大米的产业,对我国出口的大米设置贸易壁垒,严重阻碍了我国大米的出口贸易的开展。面对中国对日大米出口贸易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各种贸易壁垒,我国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提高出口大米的竞争力,从而促进中日大米贸易的长远开展。关键词:贸易壁垒;大米出口贸易;竞争力一、中国出口大米的总体概述中国大米出口状况概述我国大米产量占全球大米产量的1/4,而基于我国人口基数大,我国大米的产量远远大于我国大
2、米的出口量。从图1中可以得出,我国大米的总产量不断的增加,2021年大米的总产量已经到达了13042.82万吨,同比增长了11%。从图2可以看出,20042021年,我国大米的出口表现出下降的走势,而大米的进口不断地再创新高。在20042021年之间,我国大米出口保持净出口的状态,而在2021年之后,大米的进口量激增,我国大米贸易出现净进口的情况。中国大米对日本出口的状况国际农产品贸易中运输本钱是影响农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任何的贸易必须考虑运输本钱,大米贸易也不例外。我国和日本进行国际贸易运输距离较近,占据天然的区位优势,因此日本成为我国大米的主要目的地。从大米的出口品种来看,我国对日本出
3、口的大米以粳米为主。我国是世界上粳米产量最大的国家,我国粳米年出口量约为40万50万吨,占使用出口米量的3/4。粳米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以及中亚、中东、欧洲、南美洲和非洲局部地区。东北粳稻米具有品质优良,营养丰富的优势,因此受到日本国家消费者的青睐。二、中国大米对日本出口存在的问题贸易摩擦在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各个国家通过采取政府补贴、征收关税、技术贸易壁垒等措施对农产品贸易进行保护,从而到达限制其他国家农产品进入的目的,然而这些措施往往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大米是日本国民的主食,大米产业受到日本政府的大力保护,不仅制订了严格的价格管理制度,还给予高额的补贴,这样就消弱了我国出口大米的竞争力
4、,不利于我国对日本大米的出口贸易。日本还通过对进口大米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而提高进口大米的价格,从而降低进口大米的市场竞争力。由于WTO的限制,日本必须减少对本国大米产业的保护,开放本国大米市场,这样日本政府转而采用非关税壁垒对进口大米进行限制。日本为了消弱我国大米的优势,设置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信息技术壁垒,包装和标签要求,以及商品检疫和检验等技术性贸易壁垒。我国对日出口大米的品质不高我国大米的产量总量在不断的增加,但是出口量并没有增加,原因在于我国出口大米的品质不高。我国大米在种植期间,农户为了防止病虫害对大米造成的侵害,会使用过量的农药化肥,这样往往容易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大米中。我国大米
5、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科技含量低,这样就造成了我国出口大米品质差,国际市场竞争力缺乏。另外,我国出口产品的检验检疫技术设备落后、质检标准不完善、质检机构水平低,导致我国出口的大米质量不高,从而影响我国大米的出口。出口大米的加工程度低我国大米的加工处于初级开展阶段,出口日本的大米以低端糙米和白米为主,产品的附加价值低,这样大米出口企业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我国出口到日本的大米以初级产品为主,和兴旺国家出口的大米产品相比,加工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方式简单、加工工艺粗糙,而且未能形成工业化生产体系,缺乏市场竞争力。总体上来说,我国出口大米的深加工程度缺乏,出口的大米质量差、竞争力弱,这样无法满足各
8、大力加强大米精深加工技术的研究,改善大米加工的机械水平,以高附加值的大米制品开拓国际市场来提升我国大米的国际竞力。首先,改善大米生产的根底设施,提高机械化水平。增加水利、道路、电力、市场和存储等方面的投资,促使大米的生产形成规模,从而提高机械化的生产水平。其次,增加大米加工转化的研究。农业部和科技部门必须重视大米深加工工程的研究,力图到达提高大米深加工水平和开发附加值高的大米产品的目的。最后,大米出口企业提高大米加工机械化水平。政府鼓励大米出口企业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加工成套机械,增加大米以及大米制品的产出。我国大米加工企业必须提高加工工艺,重点开发精米加工,增加精包装、特色品种、高品质大米出口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我国出口大米的加工程度,从而提高出口大米的市场竞争力。参考文献:【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