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产区夏粮小麦收购减少近千万吨,粮食有危机了?实际情况是…

原标题:主产区夏粮小麦收购减少近千万吨,粮食有危机了?实际情况是。。。

8月1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了一则“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公告,其中提到,小麦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的河南省,夏粮小麦收购总量为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

这则消息让不少人担心:这几天新闻中一直在提粮食安全,制止浪费,粮食真有危机了吗?

实际上,根据媒体的调查,虽然我国仍存在粮食结构性矛盾,但距“粮食危机”相差甚远。不仅如此,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和专家实地调查分析,今年我国夏粮面积稳定、单产提高,丰收已成定局。

河南夏粮收购减少:夏粮涨价,农民惜售

8月12日,国家粮储局公布的主产区夏粮收购进度显示:截至8月5日,主产区小麦累计收购4285.7万吨,同比减少938.8万吨,其中河北收购355.9万吨,同比减少93.5万吨;江苏收购1083.5万吨,同比减少10.8万吨;安徽收购592.9万吨,同比减少222.4万吨;山东收购661.4万吨,同比减少54.4万吨;河南收购912.4万吨,同比减少538.8万吨;湖北收购139.0万吨,同比增加6.8万吨。主产区油菜籽累计收购70.6万吨,同比减少5.1万吨。主产区早籼稻累计收购264.1万吨,同比增加12.6万吨。

这让不少人担心,是不是粮食产量不够了?

据第一财经,河南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公告说的是收购量,不是总产量。”虽然今年的夏粮种植受到疫情和天气双重影响,但河南省的夏粮仍然再获丰收,全省夏粮总产量750.75亿斤,比去年还多出了1.67亿斤,再创夏粮产量历史新高。

总产量高了,为何夏粮收购量却同比减少了?

按照此前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计:今年全国小麦产量为1.34亿吨,按常年商品率70%左右推算,今年小麦商品量约在9380万吨。截至6月末,主产区小麦收购量仅占当年预计产量的17.83%,占当年预计商品量的25.46%。

以此进行推算,到8月上旬时,累计收购的小麦数量尚未达到商品量的一半。

据第一财经报道,河南许昌市的种粮大户张营说,今年6月,小麦刚丰收时,价格是1.07元/斤,但现在,价格已经涨到了1.15元/斤。这意味着,张营今年丰收的15万斤小麦,少卖一天,就可能多赚好几千元。

另一个让他下定决心继续“待价而沽”的原因是,他身边不少人都在传,因为疫情正在席卷全球,今年的粮食供应可能会紧张,价格可能还会继续涨,这也让张营对后市的粮价有了更多预期。

夏粮丰收已成定局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夏粮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281万吨(2856亿斤),比2019年增加120.8万吨(24.2亿斤),增长0.9%。其中小麦产量13168万吨(2634亿斤),比2019年增加75.6万吨(15.1亿斤),增长0.6%。2020年夏粮播种面积略减,但单产有所提高,全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产量创历史新高。

据科技日报,今年夏粮面积4亿亩,基本保持稳定。夏粮的主体是小麦。据专家田间调查,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中,亩穗数增加较多,穗粒数基本持平,千粒重接近去年最好水平,丰收有了好基础。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今年小麦收成好,有三个提高:

一是单产提高,预计亩产平均可以提高4公斤。

二是品质提高,籽粒饱满,一二等麦明显增多。

三是专用麦比例提高,强筋弱筋小麦占比比上年提高了2.8个百分点。

今年小麦生产先后过了局部干旱、暖冬旺长、“倒春寒”、病虫害好几个坎,田间管理的时候又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丰收来之不易。

据《财经》报道,收储速度较慢,这在近年来的夏收进程中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8年、2019年时均曾在不同地区出现类似现象,而原因则多种多样。比如2018年时,大量质量偏差的小麦就因达不到最低收购价收购标准,导致销售价格偏低,购销进度偏慢。

尽管夏粮丰收奠定了稳定全年粮食生产的上半程,但是局部地区发生的蝗虫灾害和南方洪涝灾害都让下半程面临挑战。今年云南、新疆等局部地区发生蝗灾、草地贪夜蛾,各地坚决遏制暴发成灾,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席卷南方的洪涝灾害对江西、安徽等粮食主产区影响较大,但随着洪水逐渐退去,受灾地区农民开始补种晚稻,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粮食生产。

我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中国人“吃不饱”早已成为历史。2019年,2019年全球谷物类粮食产量约为27.22亿吨,其中中国粮食产量高达6.6亿吨,占全球粮食总产量的比重超过24%。

李国祥表示,其次,随着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饭店、餐厅口粮的需求越来越低,对禽、肉、水果、水产等大食物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我国大食物供应的水平并不高,且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比如去年的非洲猪瘟,导致我国猪肉减产1000多万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指出,中国现在粮食年年丰收,看起来供应很丰富,但中国的食物资源远远少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一方面中国人要有忧患意识,就是要加强生产食物的供给侧,加强自我保障;另一方面要杜绝食物浪费。

杜绝餐饮浪费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话题。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3的粮食被损耗和浪费,总量约为每年13亿吨。与此同时,在世界76.33亿人口中至少还有8.2亿面临饥饿,相当于世界上每9个人中就有1人挨饿。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则认为,从立法来看,餐桌上的事情要以道德立法的角度,从正面引导大家杜绝餐饮浪费。从监管来看,可以尝试以成立社区或学校餐饮监督委员会等方法,加强在采购、供应、餐食垃圾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减少浪费。

记者梳理发现,有些国家已经通过立法来遏制粮食浪费。2016年2月,法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禁止超市扔掉或销毁未售出的食物,假如超市有相应的剩余,必须将其捐赠给慈善机构或是食物银行。超市和慈善机构签订协议之后,还能获得捐赠60%产品价值的税收减免。

THE END
1.政策收储支撑仍在,春节前小麦能否再涨?当前小麦市场虽无多少利好因素提振行情,但底部空间坚实,使得麦价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年关将近,节前制粉企业备货需求或提振小麦价格。不过,考虑到供强需弱的市场格局和各方低落的市场情绪,对年关小麦市场行情预期不宜高估。 麦市基本面未发生明显变化 据市场反映,近期小麦市场基本面暂未发生明显变化,供应依旧保持宽松,http://www.grainmarket.com.cn/centerweb/region/CQ/2-3/info/1044491
2.今年洪涝灾害多,粮食会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回应这样的极端天气会让粮食涨价吗?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回应,“粮食价格是百价之基,在洪涝等自然灾害多发的情况下,各方面对粮食市场运行确实是更加关注,农业农村部也进一步加强监测分析。” 监测显示,稻谷、小麦、玉米三种粮食的集贸市场1-9月均价是每百斤129元,同比高6.2%,粮价总体上有上涨,但上涨有限,https://m.gmw.cn/2021-10/20/content_1302646766.htm
3.粮食大涨价马上就要来了hello大家好,我是本站的小编子芊,今天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粮食大涨价马上就要来了(囤粮食三年最好囤什么)的相关知识,希望能解决您的疑问,我们的知识点较多,篇幅较长,还希望您耐心阅读,如果有讲得不对的地方,您也可以向我们反馈,我们及时修正,如果能帮助到您,也请你收藏本站,谢谢您的支持! http://www.ma-wang.com/article/7776.html
4.2021年4月玉米价格行情如何?后期玉米价格走势预测(10)篇了基础,现在虽然有些地区玉米价格突破了1.5元一斤,不过总体的玉米价格不会快速上涨,现在山东黑龙江玉米价格1.36元一斤,吉林地区玉米价格1.41元一斤,河北石家庄地区玉米价格1.39元一斤,整体上玉米价格行情还是比较稳定的,而且玉米的需求走势迅速增长,对后期玉米的价格下跌影响不大,玉米价格回落主要是为了稳定市场的粮食价格https://www.nygq.net/sites/post/MkbxJ3eamz
5.2023年9月份小麦大涨可能性,10月份小麦会涨价吗?进入九月份以后,按照惯例是消费市场的旺季来临,且随着中秋、国庆双节的临近,带动了很多商品的增长。下面农交网小编带来2023年9月份小麦大涨可能性,10月份小麦会涨价吗? 一、2023年9月份小麦大涨可能性 按照惯例,9月份是传统意义上的面粉销售旺季,随着面粉市场需求逐步回暖,以及中秋、国庆假期到来,制粉企业开工率将不断https://www.nongjiao.com/news/read-39582.html
6.粮价上涨(精选十篇)大家关注到, 在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增产的同时, 粮食价格保持了持续多年地上涨, 与2003年相比, 2010年粮食生产价格 (即农民销售粮食价格) 累计上涨了81.1%, 粮食消费价格累计上涨了76.8%。今年我国粮食已连续第8年增产, 但是粮食价格仍呈上升趋势。为什么会出现粮食多年增产而粮价持续上涨的现象呢?我国的粮食产量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b5py9ud.html
7.稳增长抓落实促发展本网讯(记者 吴单)10月30日,市长王浩带领市发改、商务、邮政管理等部门负责同志,专题调研中心城区和安康高新区商贸物流体系和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并召开座谈会。市委常委、安康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罗武侠,副市长周康成,市政府秘书长张世波分别参加调研和座谈。王浩实地察看汉滨区培新[更多详细] 警长护航营商环境http://www.akxw.cn/s/wenzhuacu/
8.粮油加工范文12篇(全文)石油涨价并不能完全解释亚洲的这一轮米价暴涨。作为水田作物,大米并不直接和玉米、大豆、小麦争田地。 另一隐藏原因是作为粮食主产区的东南亚国家近年来推行“快速工业路线”。1997年金融风暴让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心有余悸——工业基础薄弱,导致大量贸易逆差,最终会遭到资产泡沫破灭的惩罚。然而,在工业化的道路上一路狂https://www.99xueshu.com/w/ikeylv9at0y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