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特·尼尔森:粮食即权力,美国的巨大权力来源于……

上周,乌克兰粮食贸易商联盟UGA将其对乌克兰2024年粮食和油籽总产量的预测,从之前的7610万吨下调至7460万吨。作为全球主要的粮食和油籽种植国和出口国,自俄乌冲突以来以来,乌克兰收成有所下降,失去了该国农业部门总潜力的约30%,近20%的农业用地被占用。

在中译出版社的新书《小麦战争:谷物如何重塑世界霸权》中,美国历史学家、作者斯科特·雷诺兹·尼尔森以欧洲的小麦贸易兴衰为线索,探索了谷物重塑世界霸权的历程,并揭示了:通过努力控制这些贸易路线,可改变世界强国之间的力量均势。

【文/观察者网郭涵】

尼尔森:这说来话长,大约是在1986年吧,当时我在写一篇荣誉论文,主题是1873年的金融危机。那场危机波及全球,美国历史学家从铁路大亨的兴衰来解读,德国历史学家从房地产泡沫的角度进行解读,奥地利历史学家则从银行倒闭潮的角度解读,而俄罗斯历史学家也有不同的角度。当我阅读第一手信源资料,也就是那些铁路大亨的信件往来时,我发现这场危机与小麦有很大的关系。来自美国的廉价小麦扰乱了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引发许多金融问题,比如汇票无法兑现,人们无法完成交易等等。

帕尔乌斯影响了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更广义地说,我之前主要是从研究金融危机的角度入手,认为这是一次较小的冲突、试图探讨一场金融危机的起源。我并没有从帝国的兴衰与扩张路径的视角研究这个问题,但帕尔乌斯的作品帮助我从宏观的地缘政治框架进行思考。

同尼尔森教授交流视频截图

观察者网:部分中外研究者会从制度比较的视角论证,相比东亚地区,工业革命注定会先在欧洲开花结果,比如他们强调关于民主体制的叙事。但您在书中第四章与第七章抛出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强调了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美国对欧洲的廉价小麦出口与信贷体制创新等影响因素的作用。这能否对“西方民主带来工业革命”的观点构成替代性解释?

尼尔森: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主要考虑的是更宏观层面的地缘政治视角,主要考察对象是各国经济,包括欧洲与大西洋的贸易路线网。

我同意书中给出了另一种解释,认为民主是解释历史发展的核心因素的观点非常地以自我为中心。欧洲学者,但尤其是美国的学者断言,一切美国发生的事情才是推动历史向前进的原因。我不确定1870年代的美国民主是否如其他人说宣称的那样完善,他们坚信文化或政治的因素才能对历史提供解释。

我并不同意这一点。我认为当时开放国际粮食交易市场的因素非常关键,最重要的是各国能够在交易中发挥比较优势——这是我从经济学家的角度会提出的观点。与此同时,讽刺的是,令这一切成为现实的契机是美国面对的一场大麻烦——美国内战中,北方军为了满足后勤需求,在国内开辟了四个相互竞争的铁路走廊,为军队运粮。

许多英国与欧洲学者也会吹嘘自由贸易的因素,他们坚持自由贸易一定会带来经济增长之类的观点。但我认为,如你在书中读到的,西欧的自由贸易实际上是一次马铃薯霉菌(事实上应该叫水霉菌)导致的疫病的结果。这让当时穷人赖以为生的马铃薯产量大受打击,引发了1846年至1847年的严重饥荒,以及稍早一点爆发的爱尔兰大饥荒。正是这些因素迫使西欧国家决定开放经济,追求自由贸易。正如当时一位英国政治家的名言,我们开放贸易边境是为了避免爆发革命。

在19世纪的西欧,致病疫霉导致的饥荒间接推动各国开放贸易与引进小麦。图自:《美国马铃薯研究杂志》

在我看来,那些国家决定开放贸易,允许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生产与交换对他们来说最容易产出、利润最高的产品是正确的做法。但这一切都源于一场意外,其中最重要的角色是已经在地球上存在了3300万年的生物,一种寄生在马铃薯上的水霉菌。

观察者网:除了疫病与霉菌,书中也详细记述了如帕尔乌斯、彼得H.沃森等“小人物”对历史走向所产生的影响……

尼尔森:确实如此,有时候不一定是伟大的领导者,而是普通人也能推动历史的进程,比如理解军队如何赢得战争的前律师,或者是利用手上资源试图推翻沙皇统治的共产主义商人等等。这两位历史人物的共同点在于,他们都理解物流与贸易网络对国家和帝国在国际经济中崛起的重要性。

观察者网:您书中的一条叙事主线是沙俄与美国先后崛起、围绕成为“欧洲粮仓”开展的竞争。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这种竞争存在必然性吗?

尼尔森:确实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将世界联系起来。比如说,公元700年左右,拜占庭帝国稳居君士坦丁堡,控制了从黑海到地中海和欧洲其它地方的贸易通道,这对帝国的延续至关重要。沙俄的凯瑟琳大帝十分清楚这个贸易咽喉对俄罗斯崛起的重要性,当她思考这个问题时,古道已经存在了超过1000年了。她理解地缘政治,思考着要如何为俄罗斯打通这条贸易通道。凯瑟琳会说希腊语,把自己的孙子取名为君士坦丁,就是期待有一天能占领那座城市。可惜她早早去世,未能盼到那一天。

所以,这里面绝对存在着基于对悠久历史、甚至自上古时期存在的贸易路线的深刻洞察,以及地缘政治层面的思考与战略规划框架。通过占领黑海北岸、在敖德萨建立港口并对外出口小麦,凯瑟琳大帝让俄罗斯从1780年她治下的一个相对落后的欧洲势力,发展到她去世后,到1820年代已经成为欧洲最重要的大国之一。

观察者网:19世纪中期在芝加哥建立的小麦“期货合约”机制,推动了欧洲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工业革命发展。直到今天,全球大宗商品期货市场依然深刻地影响着许多国家的国计民生。结合历史来观察现实,比如俄乌冲突对全球南方国家粮价的冲击,我们可以对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的重要性得出哪些结论?

尼尔森:这是个好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我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直到今天,俄罗斯都渴望在本国建立一个粮食期货市场,但没有成功。目前有一个全球期货市场,绝大部分的交易都是在芝加哥、中国香港或日本等其它地方进行,我们并没有看见一个圣彼得堡期货市场的存在。

一旦美国率先在芝加哥建立起完善且高效的期货市场,那么其它国家就会纷纷效仿,否则他们就会面临被别国利用那个期货市场的风险。如果一个国家因为期货市场的原因而无法掌握国内的价格变动,这会对市场稳定产生消极影响。

我认为,某种程度上来说,俄罗斯正面临这样的问题,他们决定中断与ADM、嘉吉(Cargill)等参与粮食期货市场的大公司的业务往来。他们想要在控制与塑造粮食期货市场的同时,确保自己在高价位卖出粮食。对俄罗斯政府来说,要接管一个相当成熟的粮食期货市场、独自处理全部的交易是非常复杂的一件事。但眼下,俄罗斯政府正在派出交易员参与到各地的交易中。

这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让我来给巴西、阿根廷或者澳大利亚等其它主要的小麦出口国提建议,我会说,如果有一个健康、活跃的期货市场,就应该参与其中,同时要建立自己的市场机制,而不是放任别的地方的市场影响本国的粮价。

通过拆分汇票、买断市场,联邦军签订的期货合约打破了少数商人对军粮供应的垄断,对赢得美国内战起到重要作用

价格发现(pricediscovery)的过程会出现在最接近全球期货市场的地方。比如,目前至少在小麦领域,价格发现的过程首先是在美国决定,然后传导向全世界各地,每个市场参与者都试图尽快获得关于价格的信息。

然而,如果打算从期货市场退出,完全不参与交易,实际上又会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价格协调、交易进行到一半出现保险问题等等。当然,我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期货市场交易机制也不是我的主要研究方向。但我确实能意识到,这个期货交易体系掌握了巨大的权力。

THE END
1.粮食外交中文名粮食外交 起源罗斯福拿粮食压维希法国反德 时间二战期间 背景美国遏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起源 演变1 起源 罗斯福拿粮食压维希法国反德 1940年6月, 法国在 纳粹德国的 闪电进攻下, 迅速战败投降。法国投降后,总理 贝当将政府所在地迁至法国中部的维希,苟安一角,维持“中立”。在法国战败投降的过程中,大批平民https://baike.sogou.com/m/fullLemma?lid=99632344
2.温铁军等:供销合作社与集体经济的起源融合发展及改革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建立的供销合作社和集体经济是人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起源和发展上明显区别于西方国家以合作经济性质为原点的制度变迁经验,其发展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以及工农城乡关系的重大调整,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原始积累和改革开放所要求的财产关系重塑,落寞于政府财政减负和农村长期“去组织化”的制度变迁,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99845
3.微信文章模板全文模板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等。具体根据《?梨街道中心幼儿园工资分配方案》执行。 基本工资+绩效工资+五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一金(住房公积金)+工会福利等。具体根据《?梨街道中心幼儿园工资分配方案》https://www.fzneditor.com/template/
4.“绿色革命”让粮食增产科学探索科技时代当时,美国育种专家博·伯劳格和印度研究人员合作,将他的高产麦种引入了印度旁遮普邦。这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绿色革命”。当时,卡卡特是旁遮普邦主管农业的官员。到1970年,农民付出同样的劳动已经可以获得相当于原来3倍的收入。“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盈余的粮食。”卡卡特说,“学校提前一个月放假以腾出教室放置收获的https://tech.sina.com.cn/d/2010-07-19/12044444671.shtml
5.大豆大豆的起源现在还不清楚,很多植物学家认为是由原产中国的乌苏里大豆演生而来。大豆在中国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已有5000年历史,于1804年引入美国,20世纪中叶,在美国南部及中西部成为重要作物。大豆是豆科植物中最富有营养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是蛋白质最丰富最廉价的来源。在今日世界上许多地方是人和动物的主要食物。http://www.a-hospital.com/w/%E5%A4%A7%E8%B1%86
6.威廉•恩道尔:美国打响“粮食战争”打印页面主导全球粮食市场与主导全球石油市场和武器市场一样,成为华盛顿政策的核心。1973年的世界粮食危机成为美国新粮食政策的标志性事件,当时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和石油价格都以300%~400%的速度上涨。在粮食危机中,美国的六家跨国公司控制了世界粮食储备的95%,华盛顿和粮食巨头间的紧密联系成为美国粮食武器的核心。 第三部分早在https://www.hswh.org.cn/e/DoPrint/index.php?classid=18&id=382
7.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美国制度的起源与本质从公司到国家 导读 从国家的历史来看,美国国家仍在童年期,没有经历过真正严峻的考验。一战之后,美国逐步进入国际关系的安全丛林,其制度已然发生诸多根本性改变,原始的宪法制度已经徒具其名。随着中国的复兴和世界秩序的演变,对美国制度的考验也许才会真的到来。http://www.xizhengw.com/thread-45263-1.html
8.中医农业:《海水稻》《新农书·土壤·盐碱地·耐盐碱植物·海水稻》现在,他们证明:湖南澧阳平原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 1996年,在中国最早的古城——澧县城头山遗址,发现了世界最早的古稻田,距今约6000多年。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终身教授奥佛等国际权威考古专家认为,以世界稻都湖南澧阳平原为代表的长江中游地区(江中源),是世界水稻的起源与传播中心之一,水稻起源之谜,已基本https://www.meipian.cn/28mcusd9
9.[小红猪]动植物驯化的演化,后果与未来让我们剥开科学的坚果另一方面,九个可能的主起源地之中有一些可能实际上是次起源地,那里的驯化是由别处传播而来的驯化动植物或农民所触发的。其中五个地方看来毫无争议是曾经发生过粮食生产的独立起源的(新月沃土,中国,中美洲,南美洲和美国东部),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区域里都是最早的驯化地点。但是,剩余四个地点是否是独立起源地已经开始被https://songshuhui.blog.caixin.com/archives/54767
10.粮食文化知识题库及答案20241001190233.pdf一、粮食起源文化(1) 二、粮食农耕文化(6) 三、粮食加工文化(11) 四、粮食仓储文化(16) 五、粮食物流文化(22) 六、粮食购销文化(27) 七、粮食饮食文化(33) 八、粮食人文典故(39) 粮食起源文化 一、综述 1.人类最早从事生产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01/500010100001133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