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粮食问题分析世界的各个文明都起源于农业。粮食是维持生存的基本品。由此,各个文明都有一个立足于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体系和本地化食物消费体系。但伴随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扩张和全球化的兴起,诸多进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和食物消费体系,被粮食武器摧毁了。
粮食武器的作用手段,主要有两个:一个是粮食救济,一个是农产品贸易自由化。
粮食救济,使得很多亚非拉国家不需要,也不能够生产粮食。原有的农地,多数转作发达国家需要的咖啡、香蕉、香料等作物的生产。大量的农夫,也在这样的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过程中,被赶出土地,流荡在城市的边缘。
农产品贸易自由化,使得美国等主要粮食生产国,可以将其经过高额补贴的商品粮,低价在全球范围内倾销,使得其他国家的粮食生产,基本无利可图。由此,又带来了市场交易条件下的大规模种植结构调整和土地兼并。进展中国家的大量农夫,又在市场机制的吸引下,被拽出土地,成为工业化的边缘人群。
失去了独立的粮食生产体系的进展中国家,不仅在粮食上,产生了对美国的依靠。其食物体系,同样因美国建立在廉价粮食基础上的工业化食品体系的强大竞争力,也被美国等国家替代。在丢失了国家粮食平安和食品平安之后,这些国家更进一步丢失了国家主权,产生了对美国的政治与军事依靠。
短期看,中国不存在粮食平安问题,由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粮食消费,还是由本国满意的。但是,就驱动因素看,对中国粮食生产者合围包抄的市场环境已经形成,中国也已经在农产品自由贸易的框架下,绑上了与美国比拼财力,以维持独立粮食生产体系的战车。中国的粮食平安,在中长期就变得不容乐观了。
受本轮粮价上涨打击的进展中国家,已经开头实行行动,力图恢复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