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语品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关于耕地与粮食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曾作过一个形象比喻——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联合国一项报告显示,全世界生产的粮食中超过95%源自土地。根乃生命之源,“命根子”三个字意在强调耕地对粮食生产极端重要的作用。没有耕地安全,粮食安全便如空中楼阁。

我国虽幅员辽阔,但人均土地面积和人均耕地面积却十分有限,需要以占世界9%的耕地面积,养活世界近20%的人口。

“在土地问题上要长期从紧过日子”,曾在陕北当过7年农民的习近平对此有着切身体会。

1974年,习近平被推举为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领社员们进行土地改造——在村里的沟口打淤地坝。

梁家河村村民王宪平记得,当时习近平对他说过这样一段话:“黑子,你说咱梁家河为啥穷?为啥吃不饱饭?就是因为土地太少了。这里打上坝,增加这么大面积的水浇地,以后梁家河的子子孙孙都会受益。咱说啥也得干成这个事。”

在习近平的带领下,淤地坝建成了。坝顶的土地成了梁家河村最好、最平整,也是最便于灌溉的土地,至今肥沃。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耕地的重视有增无减。

在一次会上,总书记严肃问道:“那么粮食怎么办?”原因是他注意到一个趋势:“过去是南粮北调,现在是北粮南调。一些地方大把的良田不种粮食,要么建养殖场,要么是种花卉果木。”总书记告诫:“越是有粮食吃,越要想到没粮食的时候。”“决不能在吃饭这一基本生存问题上让别人卡住我们的脖子。”

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决不允许任何人在耕地保护上搞变通、做手脚,‘崽卖爷田心不疼’。”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

我国是人口大国,保障14亿多人的粮食安全是头等大事,这决定了我们必须把关系到14亿多人吃饭问题的耕地保护好,把粮食生产的“命根子”守护好,真正做到“藏粮于地”。

数据显示,我国14亿多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满足如此庞大的消费需求,每年的粮棉油糖菜播种面积要稳定在约23至24亿亩,如果按1.3的复种指数倒推计算,耕地必须保持在18亿亩。这是不能再低的底线,也是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耕地红线”。

从《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先后修订实施,到我国第一部国家层面的黑土地保护法诞生,再到各地加强土壤监测、推行“田长制”将每块田责任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耕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不仅明确在耕地保护上要党政同责,还要采取“长牙齿”的措施,牢牢守住了18亿亩耕地红线,夯实了大国粮仓的“根基”。

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也要提升质量。我国把耕地质量提升作为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治本之策,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截至2022年底,全国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了1万亿斤以上的粮食产能。2023年我国又完成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8611万亩。

“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珍惜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寸土地,我们的饭碗才能端得稳、端得牢。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践行大食物观,农业现代化底气十足。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大豆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油料连续6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全年肉蛋奶、蔬菜、水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供应https://www.agri.cn/sj/scdt/202412/t20241225_8701593.htm
2.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撑在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历史性跨越的同时,近年来粮食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玉米产需缺口收窄,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自给率有所提升。成就来之不易,离不开政策好、人努力、基础实、科技强、防风险这五大支撑。 一是政策好。近些年来,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构建https://www.natesc.org.cn/news/des?id=7cacf329-3667-4a71-a2af-e096b61fc944
3.老农建议:粮食是人的命根子,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你赞同不?从健康方面来说。不益经常吃剩菜剩饭。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浪费粮食,珍惜每一粒粮食人人做起,如果每个人https://www.zaoge.com/question/FI16233885762.html
4.“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王栋梁是王端培的大儿子,也是他种粮“衣钵”的传承人。“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看见儿子捧起稀泥盖住薄膜,王端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动情地说,“我66岁了,有儿子‘接班’,就放心啰。” 自学成才“技术通” “从生下来,我就没有离开过土地。”王端培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 https://kxzc.cn/news-center/detail/98325982
5.焦点访谈丨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眼下,夏粮已经丰收,田间地头是一番繁忙的收获和播种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http://world.newssc.org/system/20220628/001279680.html
6.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如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王东杰说,保障耕地数量,必须严守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2/07/content_141581_17052313.htm
7.农民竟将1754亩土地退还村集体!为何放弃“命根子”?荆楚号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然而,湖北这个地方的农民 却选择了主动放弃。 他们将自家承包地退回了村集体。 究竟怎么回事? 2017年,湖北黄陂作为全国首批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率先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 截至今年4月底, 黄陂已有1754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 https://www.cnhubei.com/cmdetail/301232
8.传说故事莫愁湖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千百年来,一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自从修了显陵以后,粮食就越收越少。经过几年观察,才发现是被驴马偷吃了禾苗。 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每到禾苗生长时,就拿着铜盆和火把到田野去守夜。好几次,他们老远的看见一匹白马在田野里偷吃禾苗,但却追不上,也抓不住。到鸡叫时,那匹https://www.zgmxl.com/m/index.php?c=show&id=356
9.白鹿原上农民眼中的土地官凭印,虎凭山,农民凭的责任田。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就像鱼儿对水的依赖一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有土地,农民就可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农民视土地如生命,寸土不让。过去,农村人之间的主要矛盾大都反映在土地和庄基地的界畔上。往往为争执那几公分土地大打出手,闹得头破血流,结成几辈人的怨仇。 https://www.jianshu.com/p/4f13289de171
1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其一是农民依附于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向土地讨生活,包括现在的土地制度改革在设计上也是非常谨慎的,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只要农民有一块土地,农民就有生计,基本上就安稳了。其二是双轨的乡村治理。县以下的区域的治理靠乡村治理,乡村是高度自治,乡村依靠传统规则的教化来维持礼治秩序。其三是城乡从来是互通的,http://econ.ruc.edu.cn/kxyj/xssx/1dca7925c4e1495f88ea6f1d6ed9584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