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国之大者”保护好粮食生产的命根子

7月20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研究加强耕地保护和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等问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召开正值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时期,也是决胜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全力提升耕地质量,充分挖掘盐碱地综合利用潜力,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推进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加强耕地保护,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了重要机遇。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农业强国战略,弘扬中华民族的千年农耕文化,坚守传统与创新的契合点,开拓与生态文明相融合的新道路。

“农耕为本,天下兴旺。”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离不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保护耕地、提升耕地质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必须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坚决守住耕地红线。加大对违法非法占用耕地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破坏耕地的行为,以法治手段构筑起严密的耕地保护网。要注重土地整治和农田建设,通过推动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提升农田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为农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基础。

“农,天下之大本。”一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和耕地保护工作。一方面,随着全球环境变化的日益严峻,保护和利用耕地资源已经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现实挑战。另一方面,城镇化进程加速和工业化飞速发展,对耕地保护形成挑战。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农业生产空间的拓展,要制定更为合理的耕地利用规划和政策。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才能推动农村产业的多元化发展,实现农田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同时,在推进耕地政策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牢记保护耕地这个“国之大者”,坚决保护好粮食安全的命根子,坚决防止“以耕地保护之名,行圈占耕地之实。”

THE END
1.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悠悠万事,吃饭为大。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多渠道拓展食物来源。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践行大食物观,农业现代化底气十足。 今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迈上1.4万亿斤台阶,大豆产量连续3年稳定在2000万吨以上,油料连续6年增产。“菜篮子”产品供给充裕,全年肉蛋奶、蔬菜、水产品产量再创新高,市场供应https://www.agri.cn/sj/scdt/202412/t20241225_8701593.htm
2.我国粮食生产迈上新台阶的五大支撑在粮食生产总量不断历史性跨越的同时,近年来粮食生产结构也不断优化,优质水稻、专用小麦供给增加,玉米产需缺口收窄,大豆产量连续3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自给率有所提升。成就来之不易,离不开政策好、人努力、基础实、科技强、防风险这五大支撑。 一是政策好。近些年来,为了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构建https://www.natesc.org.cn/news/des?id=7cacf329-3667-4a71-a2af-e096b61fc944
3.老农建议:粮食是人的命根子,爱惜粮食就是尊重农民,你赞同不?从健康方面来说。不益经常吃剩菜剩饭。所以我们最好不要浪费粮食,珍惜每一粒粮食人人做起,如果每个人https://www.zaoge.com/question/FI16233885762.html
4.“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王栋梁是王端培的大儿子,也是他种粮“衣钵”的传承人。“土地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看见儿子捧起稀泥盖住薄膜,王端培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他动情地说,“我66岁了,有儿子‘接班’,就放心啰。” 自学成才“技术通” “从生下来,我就没有离开过土地。”王端培这样评价自己的人生。 https://kxzc.cn/news-center/detail/98325982
5.焦点访谈丨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眼下,夏粮已经丰收,田间地头是一番繁忙的收获和播种景象。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18亿亩耕地红线,就是关系国家命脉的安全线。http://world.newssc.org/system/20220628/001279680.html
6.守住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没有耕地安全,就没有粮食安全。如何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日前公布的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我国人均耕地数量少、质量总体不高、后备资源不足,耕地保护任重道远。”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王东杰说,保障耕地数量,必须严守https://szb.ptxw.com/h5/html5/2024-02/07/content_141581_17052313.htm
7.农民竟将1754亩土地退还村集体!为何放弃“命根子”?荆楚号土地,自古以来都是农民的“命根子”! 然而,湖北这个地方的农民 却选择了主动放弃。 他们将自家承包地退回了村集体。 究竟怎么回事? 2017年,湖北黄陂作为全国首批 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 率先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 截至今年4月底, 黄陂已有1754亩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 https://www.cnhubei.com/cmdetail/301232
8.传说故事莫愁湖边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千百年来,一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可自从修了显陵以后,粮食就越收越少。经过几年观察,才发现是被驴马偷吃了禾苗。 粮食是农民的命根子。他们每到禾苗生长时,就拿着铜盆和火把到田野去守夜。好几次,他们老远的看见一匹白马在田野里偷吃禾苗,但却追不上,也抓不住。到鸡叫时,那匹https://www.zgmxl.com/m/index.php?c=show&id=356
9.白鹿原上农民眼中的土地官凭印,虎凭山,农民凭的责任田。长期以来,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就像鱼儿对水的依赖一样。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 有土地,农民就可解决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农民视土地如生命,寸土不让。过去,农村人之间的主要矛盾大都反映在土地和庄基地的界畔上。往往为争执那几公分土地大打出手,闹得头破血流,结成几辈人的怨仇。 https://www.jianshu.com/p/4f13289de171
10.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其一是农民依附于土地,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向土地讨生活,包括现在的土地制度改革在设计上也是非常谨慎的,因为这是一个传统。只要农民有一块土地,农民就有生计,基本上就安稳了。其二是双轨的乡村治理。县以下的区域的治理靠乡村治理,乡村是高度自治,乡村依靠传统规则的教化来维持礼治秩序。其三是城乡从来是互通的,http://econ.ruc.edu.cn/kxyj/xssx/1dca7925c4e1495f88ea6f1d6ed9584e.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