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地板”“天花板”与中国粮食安全困境思想市场澎湃新闻

最近有论调称,中国粮食生产面临“地板”上升、“天花板”下压、农业资源的亮“红灯”的困境,而粮食进口才能解决问题。同时,中国的粮食进口也确实在迅速增加。2014年,算上大豆,和直接的肉、奶进口折算,粮食总进口量已经突破1亿吨,占全国总消费量的比重接近20%。

这就是说,中国的粮食安全的路径,正在按照1994年布朗(LesterR.Brown)的预测的节奏进行下去。未来的进口总量目标是2亿吨以上。这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趋势。

危险在哪里呢?

第一、中国粮食进口量的增加,说明中国粮食生产潜力、能力都在同时下降。化肥、农药、除草剂、地下水就像强心剂一样,可以刺激粮食生产在近期的迅速增长。但根本不能说明生产能力五年、十年以后的前景。相反,很可能就是在“寅吃卯粮”、“杀鸡取卵”。

所以,中国粮食的生产潜力是问题多多、非常严重。

这四个原因,使得中国农民的农业生产成本迅速上升。“地板”迅速抬高。

大型生产资料,如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不可缺少。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若不能统筹使用,利用效率必然就会太低。即使是国家补贴“原子化”的农民购买,其实也解决不了高成本这一难题。而且财政越来越不堪重负。化肥、农药、除草剂等一次性生产资料,则由于集体经济的“统一经营”消失,难以进行区域统筹治理。农户不得不不断加大使用量。由此导致中国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的亩均使用量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有的地方甚至超出5倍以上。这超出的部分,全国算下来,每年至少数千亿人民币,就也是典型的“制度性成本”。

也就是说,中国目前的国内粮食的“地板”价格,并非是一种市场经济的正常状态。由于“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逆规模经济”特征,“地板”至少被人为抬高了一倍以上以上。由此导致中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失去了竞争优势。

所以,中国的粮食安全,面临绕不过去的制度性成本问题。这考验中央政府的决心和智慧。

这就是布朗描绘的“中国会饥饿世界”的前景。这确实将是一场世界性的悲剧。可惜,布朗先生一边挨骂,一边预测被证实。

全球农业资源是有限的。耕地、淡水就这么多。会对粮食增长构成“短板”约束。因此,不能夸大育种技术的意义。而全球人口还在缓慢增长。2011年已经超过70亿人,2030年会达到90亿人。所以国际粮食贸易会是越来越明显的紧平衡。贸易量甚至有可能会出现一个下降趋势。在这种国际背景下,各个国家都只能“自扫门前雪”。寄希望于它国的粮食安全输出,越来越不现实。目前,全球谷物的贸易总量在2.5亿吨左右。中国一旦以高昂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抢购,则必然就有一些经济落后的国家无法获得粮食这种生存性资源。这是一种“零和博弈”。所以,中国以国际贸易保障粮食安全,将必然导致一些国家,尤其是穷国失去粮食安全。或者反过来说,一旦一些国家通过国际贸易、或者其它手段获得了粮食安全,则中国就会有相当一部分群体会陷入饥荒。届时,这数亿吨的缺口在哪里去填补呢?难道要把几千万亩水泥地复垦?难道要在山坡上搞“退林换耕”?所以,习总书记说“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是冷静的、正确的。

但这并非是拒绝国际贸易。更不是闭关锁国。国际贸易可以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安全带来很多积极的机会。作为一个东方国家,要善于利用祖先的智慧。如“将计就计”、“顺水推舟”。中国完全可以利用这些机会来巩固自己的粮食安全,提升粮食生产潜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所谓“自胜者强”。同时适当地赚取贸易利润。而不是任由各地的小贩思维泛滥成灾。借此逃避责任、遗祸未来。

THE END
1.为什么有些人认为,没有国产粮食,依然可以从国外买到便宜粮食?在1958年至1961年的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确实从加拿大进口了大批粮食。 尽管当时中国与西方的关系比现在紧张得多,但中国依然成功地从国外购得了价格实惠的粮食。 不仅仅是粮食,中国在那段时期还从欧美购进了大量的技术设备。 如果没有荷兰卖给中国的尿素生产设备,1964年国产尿素的成功生产又从何而来呢? https://www.yoojia.com/ask/17-14039666287272570371.html
2.为什么美国大豆运过来比国内还便宜?是世界级粮食巨头,大家都知道中粮已经算是巨无霸企业,而在面前,中粮只是小弟,前面提到的那些国内食用油品牌,ADM都直接或间接持有它们的股份,也就是说,中国市场上主要的食用油品牌,都有外资背景,这个以后专门写一篇文章进行讨论。 我们对他们的农产品加收25个百分点的附加税,按照刚刚测算的价格,1.42*125%=1.77,刚好https://www.jianshu.com/p/651c28c585c3
3.中国全球粮食战略是如何形成的?1994年,莱斯特·布朗(Lester Brown)的《谁来养活中国》引发国际舆论高度关注 。“谁来养活中国”表面在谈中国,实际上并不关心中国的粮食供应,而是担心如果中国粮食进口量极其庞大,将会影响其他国家营养不足或者贫困群体的粮食消费。 占少华老师的讲座有力地打破了此类对中国粮食战略的构陷和误导——谷物才是上述群体的https://www.huxiu.com/article/757801.html
4.为什么国外的玉米运到中国那么便宜?1?第一:国内现在玉米1块西方粮食就是低价倾销,他们不低价,其他国家也会低价卖,中国人不要找各种理由 10月17日 新疆*回复 风猎1234567 3 现在便宜是为了以后的贵,短视之人必将损失惨重 10月18日 新疆乌鲁木齐回复 川农牌酱油瓶 3 糯玉米和颗粒玉米并不是一种东西 10月18日 内蒙古回复 世界很大慢慢看 3 转基因玉米你为什么不说呢? https://super.sina.cn/shequn/post/detail_987676905915686913.html
5.中国农产品行业数据分析:55.01%消费者表示五谷粮食类产品线上更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在2022年中国网民对于线上线下农货产品的价格贵贱认知中,55.01%消费者表示五谷粮食类产品线上更便宜,50.78%消费者认为滋养保健产品(如人参)线上更便宜。 本文数据节选自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农产品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者行为调研数据》数据集,完整版共46条数据,点击数据集名称查看完https://www.iimedia.cn/c1061/92234.html
6.追踪陈化粮:“民工粮”真相调查(组图)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十多个省市的粮油批发市场上,陆续出现了一种被称作民工粮的大米。这种民工粮价格要比一般的大米便宜三分之一还多,而且非常抢手。那么究竟什么 中国报刊广告推介年会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是民工粮呢?时空连线4路记者分别到河北省廊坊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及北京、天津粮油市场进行了调查。 https://news.sina.com.cn/c/2004-07-13/13483694428.shtml
7.北京二锅头多少钱一瓶二锅头为什么这么便宜→MAIGOO知识二、二锅头为什么这么便宜 和其他白酒相比,二锅头的价格是比较便宜的,而且也比较好喝,因此很受欢迎,那么二锅头为什么便宜呢? 1、影响和确定酒的价格的原因有很多,成本是首要的因素,二锅头酒之所以便宜,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成本相对较低。二锅头的原料以高粱为主,发酵时间也较短,制作工艺方面用优质麸曲代替大曲以节省粮食,https://m.maigoo.com/goomai/249264.html
8.谁来养活中国?1978年中国的全国猪肉消费量是700万吨,到了1994年,上升到了3000万吨。禽肉(鸡肉和鸭肉)1990年的全国消费量为320万吨,1994年上升到了660万吨,只用了四年就翻了一倍多。这两种肉类都非常消耗粮食,1吨猪肉需要消耗4吨粮食,1吨禽肉则需要2吨。(因此,禽肉相对比猪肉便宜。) https://www.douban.com/note/147151014/
9.陈谷:牧草是奶牛的“口粮”我们为什么不能养的比其他国家的奶价还要便宜呢?像新西兰的奶运到中国以后比国产的要便宜很多,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国外的牛奶要把水蒸掉飘洋过海到中国后再还原,最后再生产出来的奶制品还比国产的鲜奶还便宜,我觉得涉及一个根本问题,就是营养体农业在新西兰起到了作用。https://www.xumurc.com/main/ShowNews_45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