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8日下午,“2016-2021中国粮食安全高层研讨会”成功举办,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设主会场。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柴宁应邀做主题发言。
今天主要的讲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我国的小麦玉米稻谷的基本现状,二是通过这些现状我们能看到一些粮食安全方面的问题。
一、我国小麦、玉米、稻谷基本现状
中国的粮食供给的现状是供给相对充足的,从2010年以来的数据看,我们产量是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近两年我们发现其实因为粮食的种植面积是在减少的,所以粮食的产量增速是放缓的。粮食的种植面积的变化,也跟粮经饲结构调整有关。
我们产量不断的增加它有一个原因就是单产的提升。单产的增加主要的因素也是有很多的方面,比如说品种的改良,农田的基础设施的改进,还有农作物技术的进步,另外也跟国家鼓励粮食生产的政策有关系。单产的不断增加,对于我们供应方面是非常大的贡献。
从消费方面来看,人均粮食消费量是在下降的。但是中国膳食结构是在不断的变化,我们消费的整个结构是在不断升级。也是因为我们经济不断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这个膳食结构它也是更均衡合理的方式去调整的。比如谷物类的粮食作物,人均的消费量是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另外,我国粮食的进口的依赖程度是有所增加的。特别是像有一些品种,比如说小麦、玉米。适度的进口其实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现在我国的粮食供求结构性的矛盾仍然是存在的。比如说我们进口小麦、大米主要是以优质类的为主,是因为有一些优质方面的供求不足的情况做一个补充。玉米存在一定的产需缺口,大豆它自给率本来比较低,所以我们要通过进口进行一个调剂,然后优化供给结构。国内外的粮价倒挂是粮食进口增长又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我们知道最近几年特别明显的就是我们全球的气候不断变化,自然灾害发生得特别多,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而且疫情现在还是没有停下来,这是具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此外国际环境又比较特殊,所以还有一部分比例的进口是战略性的进口,它是在特殊的环境下的一个预防性的策略,所以在特殊的情况下有特殊的应对方式。
从数据上来看,2021年1-8月粮食的进口量是增加的,就是前八个月增长已经超过30%,今年1-8月份的粮食进口量已经超过了2019年全年的粮食进口量,所以说对外的这种进口的依赖程度,从这个数量上来看现在是在不断的增加的。
我们再看一下价格方面。从我们中华粮网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来看,从国内疫情爆发以来,国内的粮食价格指数一直是保持着增长,但和2020年相比,国际粮价在37%左右,我们国内只有29%左右,这是国际和国内市场一个涨幅的差异。虽然说我们看上去好象,中国涨得其实也是很多了,但是我们要分品种上来看的话,就更加的一目了然了。贡献最大的其实还是玉米品种,不是说所有的品种都是出现这么大幅度的涨幅。小麦和稻谷虽然价格也涨了,但是整体来说和玉米相比还是有限的。价格上来看国内粮食的价格是整体可控的,价格反映的这个供需平衡它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的指标。
第一个就是因为价格比较高,饲料消费量是减少的,养殖户和饲料企业选用小麦和稻谷对玉米进行减量的替代,所以说降低了对玉米的需求。同时进口是大幅度增加,进口的玉米主要也是用在饲料、深加工这两个领域。2016年以来玉米大部分都存在比较大的缺口。
二、粮食安全问题分析
这里我还是想通过我们的供需平衡方面来进行分析。从两个方面:一个是需求方面,需求方面主要是消费结构的变化,一个是饲用消费一个是工业消费。供应方面一个是产量、进口以及库存的一个情况。从需求的角度来看,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不断的增加,我国对于肉蛋奶这些制品,畜牧产品的这种需求也是在不断的上升的,而且这种趋势也是增长比较快。对应着饲料的需求的增加,我们国家的这个饲料产量也是在不断增加的,包括消费量也是有一个相应的增加。
我们为什么有这么多的替代呢?这跟价差有很大的关系。由于价差较大,相应的小麦和稻谷的饲用消费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增加。常年来看玉米和豆粕的饲料是主要组成部分,但是因为玉米价格非常高的情况下它的成本增加了,所以小麦和稻谷就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所以就得到了一定的替代量。替代量的变化其实主要影响因素一个就是比价关系,一个就是粮食的质量。这里面其实今年也提了一个方案,在这个方案上有两个信号,其实主要讲的就是国家允许在特殊的时期有这样的一个替代的情况出现。所以说在8月份以来其实就是这种替代,饲料替代已经开始普及了。除了这个以外还有一定的工业用粮的情况。工业用粮,工业消费它是第三大粮食消费的用途,这里面也包括了很多的方面。随着粮食用途空间不断的扩展,还有粮食深加工技术的逐渐成熟,未来工业消耗粮食可能也是会呈现一个上升的趋势。这个方面也会对粮食消费需求构成一定的压力,就是说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它是两个对于粮食需求方面造成压力,有可能造成压力的两个方面。
目前其实在粮食的各个环节,包括流通、加工、存储、消费等等,它都有一个损耗的情况出现。其实现在我们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不断的推进,而且又实施了这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种战略。所以说其实粮食生产它也是有单纯的这种追求产量,它向产量质量并重的这样一个情况去发展的。其实这是非常正确的一个方向。近年来其实小麦和稻谷这两个口粮的品种产量是在稳步增加的,库存也是保持了比较高的一个水平。都是在一亿吨以上的水平,这个可以满足全国人民一年的口粮消费。那整体来看的话包括我们从库存的角度来看,拍卖也是属于库存的一部分。拍卖是呈现一个有序进行的趋势,整体来说调节是比较好的而且是越来越灵活。
一是要强化粮食的生产安全,种植结构充分的要考虑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还有饲草料种植结构。
二是要加强储备安全,增加粮食的储备规模。另外针对国内粮食市场容易发生异常,我们要及时的调控,有一个稳定粮食市场的预期。
三是我们要推进粮食全产业链的节粮减损情况,不管在哪一个情况我们都尽量把粮食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四是降低整个粮食进口集中度,这个我们也可以去开辟多元化的进口渠道,这样可能就是更有话语权,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