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场“部长通道”科研减负粮食安全自主创新部长通民意道利好

羊城晚报特派北京记者侯梦菲郭思琦刘克洪

图/新华社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今年两会的首场“部长通道”开启,科学技术部部长阴和俊、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任张玉卓走上通道,接受集中采访。一个多小时里,4位“部长”直面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释放出诸多利好政策,凝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信心和力量。

科技部部长阴和俊:让青年科技人才心无旁骛潜心科研

“科技创新不仅提高了我国传统产业的竞争力,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夯实了基础、注入了动力。”阴和俊介绍,在2023年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呈现喜人新气象的基础上,下一步,科技部将重点推进加大科技攻关、加强战略力量建设、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工作,为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阴和俊表示,下一步,科技部将把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作。在工作中,给年轻人提供机会、搭建平台、营造环境。在生活上,针对他们的“急难愁盼”,特别是薪酬待遇、家庭生活、身心健康等重点关切,会同各方共同努力,帮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在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绽放青春。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确保到2035年建成国家水网

去年,我国水利建设全面提速,通过实施全年41014个水利工程项目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19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创历史最高纪录。这些水利工程会给人民群众带来怎样的益处?李国英介绍,防洪工程、供水工程、灌溉工程、水生态保护和治理工程等4类水利工程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江河湖泊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从而进一步为国家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2023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到2035年要建成国家水网,实现“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目标,形成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国家水安全保障体系。

李国英介绍,水利部已将《纲要》部署的重点任务全面分解细化,逐项落实到具体工程项目以及年度推进计划,并建立健全了工程项目协调推进机制。水利部将狠抓落实,依法依规、科学有序推进工程项目的实施,确保如期完成国家水网建设的目标任务。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继续提高小麦早稻最低收购价

唐仁健说,去年,我国遭遇了频繁、极端的自然灾害,但最后粮食总产量达到了13908亿斤,比上年增产了177.6亿斤,再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93公斤,继续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的粮食安全线。

针对一些对粮食产量的质疑声音,唐仁健指出,目前我国农业的装备条件、抗灾能力、生产经营组织方式与往年已不可同日而语。此外,粮食是刚需品,只要供应量少了,市场和价格一定会反映出来。“我很明确无误地、负责任地告诉大家,我们粮食产量的数字是真实可靠、完全可信的。”他表示,接下来,将通过稳面积、提单产、优服务、强政策,抓好今年的粮食生产工作。

此外,唐仁健也透露了今年农业农村部已制定的几条政策:继续提高小麦和早稻的最低收购价;三大主粮的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覆盖;大幅度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补助水平,同时取消对产粮大县的资金配套要求等。

国资委主任张玉卓:淡化企业规模考核着力做强做优

面对今年5%左右的经济增速目标,国资委将如何指导中央企业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张玉卓用3个字概括了央企今年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高”,即高水平的协同;“质”,即质的有效提升;“量”,即量的合理增长。

张玉卓表示,高水平的协同需要有好的政策。从国资监管来讲,要激励企业大胆创新,破除一些影响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质的有效提升最主要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我们淡化了对规模的考核,例如有些企业过去追求500强排名,但500强实际上是指销售收入‘500大’,我们现在要朝着做强做优的方向来努力。”

此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张玉卓指出,央企要坚持开放创新和自主创新,解决新质生产力的技术源头问题。要推进产业升级,希望到2025年中央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的占比达到35%,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可控核聚变等方面要提前布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态要靠大家一起来营造,央企要开放,树立在新质生产力上有所作为的理念,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和优秀企业家精神,鼓励科技工作者以实实在在的作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THE END
1.粮农组织2024年食品价格指数下降2.1%粮农组织认为,2024年谷物价格指数下降主要是由于小麦和粗粮价格下行,食糖价格指数下降主要原因是食糖生产大国巴西2024年出口创历史新高,以及市场对食糖供应前景保持乐观。 报告还显示,2024年12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27点,环比下降0.5%,同比上涨6.7%。 http://www.xinhuanet.com/20250104/8a47c22f570649bb82a743ca6816d9cf/c.html
2.种冬小麦记住这个时间表!最低收购价提高1分,连续四年上涨9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公布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的通知,经国务院批准,2024年生产的小麦(三等)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18元,同比提高1分,连续四年上涨。 1 小麦最低收购价连涨4年 9月26日发布的“关于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有关政策的通知”显示,根据近几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数量,限定2024年最低收购价小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09/30/c8157736.html
3.国家提高2010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光明日报本报北京10月13日电国家发改委今天宣布,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发展,国家决定2010年继续在小麦和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 经报请国务院批准,2010年生产的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90元、86元、 https://www.gmw.cn/01gmrb/2009-10/14/content_993980.htm
4.中共中央国务院: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扎实推进新一轮千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支持发展高油高产品种。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10771952.html
5.钟正生:2022年乡村振兴的三大新变化2018年11月到现在,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都是112元/50公斤,虽然纵向来看处于历史较高水平,但这几年没变。与最低收购价不变甚至降低相对的,则是种子、农资和人力等成本的上升。因此,确有必要适当提高稻谷和小麦的最低收购价。 其次,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根据《关于2021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https://www.yicai.com/news/10136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