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粮上市前小麦市场或整体震荡弱势运行

2024年一季度小麦价格的演绎较好诠释了近些年来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特征,伴随着小麦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过往小麦市场阶段性特征已不太明显,取而代之的是价格的“大幅度”频繁波动。面对新的市场环境,需要在过往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认识当前小麦市场,这样才能更好地研判价格走势,进而规避风险,把握机遇。

一、总体上来说,国内小麦市场的安全系数较高

虽然近些年小麦市场价格“大幅度”频繁波动,但是这里说的“大幅度”是相对于过往政策市下价格变动而言的,其实所经历的价格波动都处于政府认可的合理区间,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有利于保障国内小麦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同时在国内宏观经济稳定的背景下,小麦价格不具备暴涨暴跌的基础,一方面小麦价格向下有国家托市政策支撑;另一方面若小麦价格涨幅超过合理区间,政府能够用于调控的国内国际资源较多,国内生产稳定、储备充裕且目前国际上小麦供给较多,按需进口。

因此,从事当前国内小麦经营总体上安全系数较高,但相比于过往,在小麦市场化程度较高的背景下,价格波动将成为常态,这对于市场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加强形势变化研究,避免投机、从众和经验主义思想,理性务实操作。

二、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长期特征

1.国内小麦市场供给预期稳定

2.国内小麦市场的需求预期趋弱

国内小麦主要用于口粮和饲用消费,是基本的民生刚性消费品,需求总量受人口因素的影响比居民收入还大。2022年我国的人口比2021年减少85万人,这是近几十年来的首次下降,2023年末全国人口比上年末减少208万人,与此同时2021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4.2%,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2年上升至14.9%。根据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指出,一方面若我国保持现在的生育率不变,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降为13.74亿,到2050年中国人口将降为12.30亿;另一方面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前所未有,预计在2030年左右进入占比超20%的超级老龄化社会,之后持续快速上升至2060年的约36.8%。

因此,若人口基数下降和老龄化加剧的预期不能逆转,将直接导致小麦口粮和饲用消费总需求的下降。但需要注意的是,预期供给的稳定和需求趋弱虽然会使得小麦市场价格逐步步入下降调整通道,但可能并不必然导致小麦市场价格的大幅下降,因当持续的供强需弱出现之际,无论是政策还是市场机制都会引导小麦供给结构调整,进而促进价格保持在合理的区间波动。

三、影响国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的短期特征

受长期供需形势的影响,若需求侧得不到有效的改善,在新的供需平衡出现之前,小麦价格将大概率的步入下降调整通道,但这种趋势性价格调整不会是直线的,而是波动的过程,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都会带来阶段性上涨机会。哪些因素具备推动价格上涨的特征?

1.社会库存的结构分布影响价格波动节奏

2.节日等短期刺激因素对价格影响放大

在用粮主体普遍保持低库存的背景下,一旦遇到节假日带来短期消费需求上升或者恶劣天气导致用粮企业收粮受阻,都会带来市场收购价格的接连上涨,但针对这种上涨我们要理性看待,把握机遇,规避风险。

3.小麦生产等因素影响着市场主体的情绪

关于小麦进口数量的问题,其实我国小麦自给率很高,目前配额管理下的小麦进口数量对国内小麦市场供需面的影响有限。2023年我国进口小麦数量达1210万吨,但并不说明国内小麦存在短缺,更多的是考虑进口小麦的性价比高或是地缘政治需要等因素;2024年一季度我国接连取消或延后来自美国、澳大利亚进口小麦超百万吨的订单,但这也并不能完全说明国内小麦市场供给充裕,更多的考虑可能是这阶段国际粮价下跌幅度较大,取消后再重新签订合同更划算。

对于极端天气造成小麦减产确实会影响国内的小麦供给,但是多大程度的减产会导致国内小麦供需基本面逆转仍是个未知数。以2023年的“烂场雨”来说,导致当季小麦生产受损严重,但是到目前为止,国内小麦供应还未出现明显缺口的迹象,需要继续观察评估。

不管上述因素是否会影响到国内小麦市场供需基本面,但是对小麦市场经营主体情绪的调动是真实存在的,会给大家一致看多的理由,进而带动短期价格的走高。

四、对2024年新麦上市前小麦价格的走势研判

1.3月底小麦市场出现翘尾,小幅上涨至清明节

到了3月末,小麦市场收购价格跌到已经低于陈麦拍卖到厂价格,虽然中储及各级储备粮轮出量依旧很大,但是渠道库存惜售情绪提升,同时小麦市场利多因素叠加出现,共同推动小麦市场行情触底反弹。一是节日拉动:临近清明节,下游经销商阶段性补库需求复苏,加上面粉企业低库存且门前到货量减少,刺激部分企业提价收购小麦;二是政策带动:3月底,广东、重庆等地陆续发布储备增储采购2023年小麦公告且单次采购数量较大,增加小麦结构需求的同时带动市场看多情绪;三是国际形势影响:随着莫斯科音乐厅恐袭的发生,国际市场普遍担忧会加剧俄乌紧张形势,进而影响到黑海小麦出口,美国、欧洲等国际小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影响着国内小麦市场价格情绪。

总的来说,在小麦市场渠道库存惜售和面粉企业低库存的背景下,短期需求放大并叠加市场情绪共同推动此次翘尾上涨。至清明节前,市场主流价格冲击1.4元/斤左右,节中后,小麦市场出现回调迹象。

2.新麦上市前价格走势,预计整体上震荡弱势运行为主,存在阶段性反弹机会

2023年小麦市场价格在清明节期间也出现了一波上涨行情,节日过后又继续掉头向下,同时还值得注意的一个点是2023年3月中下旬开始小麦便具备了玉米饲用替代优势,而2024年小麦饲用替代的窗口期没有出现。对于接下来价格走势的利多因素是2023年产小麦受灾严重的事实,加上2023年3月10月小麦有近7个月的饲用替代消耗,后期可能会出现阶段性青黄不接的窗口期。

综上所述,在小麦需求端没有改观的情况下,考虑到储备持续投放和用粮主体低库存的现状,预计新麦上市前价格走势整体上震荡弱势运行为主,在五一节假日拉动或者当青黄不接供应缺口出现时(如果有的话),存在着阶段性反弹机会。

(责任编辑:福州粮批)

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荆溪镇厚屿村216号TEL:0591-22627298FAX:0591-22613463E-mail:fzgrain@163.com

THE END
1.小麦量价双涨夏粮丰产农民增收最新发布与解读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0个县(市、区)120个乡镇600个农户开展了小麦生产成本收益调查,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省小麦生产成本上涨明显,但由于今年小麦亩产增加,同时小麦收购价格提高,农户种植小麦收益得到较大幅度提高。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麦亩均生产成本上涨明显 https://tjj.henan.gov.cn/2022/07-28/2513378.html
2.新华财经调查年内麦价阶段性上涨不用慌新麦上市后价格将趋稳2022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小麦价格连续走高,价格重心整体抬升,并带动面粉价格上涨,引发市场阶段性“恐慌”。 记者调查了解到,虽然国际局势、疫情以及饲料需求的联动,在短期内对小麦市场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小麦行情较往年更为“火热”,但是,我国小麦库存充裕,“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维护好粮食安全有底气。此外,距今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204262360303174.html
3.四连涨!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每斤1.18元,上涨1分,意义在哪?基层小麦价格虽然比面企报价略低,但是也在1.40元/斤以上,也要高于1.18元/斤,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 事实上,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是小麦的底线,而市场小麦价格的上限,还要根据市场自身来决定。尤其是今年河南地区的小麦受“烂场雨”的影响,让持续下行的小麦价格反弹上涨,基本上回到了去年高价的时候。 https://www.360doc.cn/article/72377106_1098364089.html
4.面粉蔬菜食用油等相继涨价日本民众的生活再次受到影响受到影响的不仅是食用油,日本丘比株式会社和味之素公司日前也都相继发布了涨价的消息。另外,伴随着大豆价格的大幅上涨,小麦价格也随之上扬。受此影响,日清食品和NIPPN公司也发布了小麦粉和意大利面的涨价消息。 今年4月,日本很多企业刚刚进行了价格调整 今年4月前后,日本多个行业和企业刚对旗下产品或服务的价格进行调整https://m.gmw.cn/2021-06/09/content_130234857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