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工作淄博市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价格监测情况分析报告

市能源事业发展中心价格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市场主要商品价格与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小麦、玉米价格下跌;生猪、猪肉价格上涨,鸡蛋价格下跌,蔬菜价格以涨为主;农资化肥价格以降为主,工业原材料价格涨跌互现。具体情况如下:

一、小麦、玉米价格下跌,面粉价格持平,食用油价格小幅下调

二、生猪、猪肉价格上涨

监测数据显示,全市集贸市场生猪(中等)均价为7.85元/500克,环比上涨3.97%;月均价分别为1月7.57元/500克、2月8.28元/500克、3月7.64元/500克,本季度精瘦肉均价为15.66元/500克,环比上涨3.03%,月均价分别为1月14.99元/500克、2月16.46元/500克、3月15.44元/500克;五花肉均价为14.59元/500克,环比上涨1.32%,月均价分别为1月14.04元/500克、2月15.26元/500克、3月14.38元/500克。从生猪月均价走势来看,呈现出“稳-升-降”走势。1月份,春节前猪源充足,下游需求旺盛,节后出现非瘟等疫情,市场出栏量增幅明显,但需求高峰未至,猪价处低位弱势运行。2月份,随着春节临近,企业出栏慢慢减少和大中小学校、企业陆续放假,下游备货积极,部分屠企逢低入库,猪价出现小幅反弹。下旬春节假期结束后,需求尚未恢复,市场出栏量增加,猪价再度下跌。3月份市场二次育肥现象增加及养殖端压栏惜售等多重因素影响助推猪价上行。

三、鸡蛋价格下跌

监测数据显示,全市集贸市场鸡蛋均价为4.56元/500克,环比下跌10.41%,月均价分别为1月4.86元/500克、2月4.71元/500克、3月4.04元/500克。从月均价变动情况来看,鸡蛋价格呈稳中回落态势。进入1月份受市场需求好转及春节备货提振影响,蛋价逐步上行。下旬临近年尾,各环节备货接近尾声,货源流通速度减缓,随之,大小学校、企业陆续放假,产区库存逐步增加,蛋价震荡下行;2月份后市场处于需求淡季,家庭储备尚未消化完,食品企业订单量有限,各环节库存陆续增加,上旬蛋价高位回落。蛋价阶段性触底后,下游补货增加,蛋价稍有小幅回调;3月上旬市场各环节库存处于低位水平,终端市场阶段性补货增强,加之受节日效应影响,助推蛋价逐步小幅抬升。今年一季度与2023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主要原因一是蛋鸡存栏量增加,市场供应充足;二是春节过后,市场转入季节性消费淡季,供大于求的局面促使蛋价低位运行;三是饲料成本的降低也助推了蛋价下行。

四、蔬菜价格以涨为主

一季度监测的17种集贸蔬菜价格涨跌情况如下:

今年一季度17种蔬菜价格与2023年四季度相比16升1降,16个上涨品种涨幅在2.53%-97.72%之间,生姜下降24.92%。一季度蔬菜价格整体上涨主要原因一是低温雨雪天气导致蔬菜生长周期缓慢,市场供应量减少,致使价格呈现季节性上涨;二是受节日效应提振影响,市民对蔬菜需求大幅增加,助推蔬菜价格普遍上涨。

五、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以降为主

监测数据显示,碳酸氢铵均价为1.11元/公斤,环下跌0.89%;尿素均价为2.51元/公斤,环比下跌0.40%;磷酸二铵均价为4.17元/公斤,环比上涨0.97%;氯化钾均价为3.47元/公斤,环比下跌2.80%;三元复合肥均价为3.66元/公斤,环比下跌0.81%;棚膜均价为13.41元/公斤,环比下跌1.69%,地膜均价为13.61元/公斤,环比上涨0.15%;敌敌畏均价为33.87元/公斤,环比下跌0.85%;氯氰菊酯价均价为26.16元/公斤,环比下跌2.35%;草甘膦均价为31.71元/公斤,环比上涨2.32%。

六、工业生产资料有色金属类、化工产品类价格涨跌互现

监测数据显示,铜价从68075.56元/吨涨至70179.00元/吨,环比上涨3.09%;铝价从19012.00元/吨涨至19150.00元/吨,环比上涨0.73%;铅价从16105.56元/吨跌至15931.25元/吨,环比下跌1.08%;锌价从21335.56元/吨跌至21060.00元/吨,环比下跌1.29%;锡价从209555.56元/吨涨至220750.00元/吨,环比上涨5.34%;镍价从14.12万元/吨跌至13.63万元/吨,环比下跌3.47%。

高压聚乙烯价格从9410.00元/吨涨至11301.00元/吨,环比上涨20.10%;聚丙烯价格从7525.00元/吨跌至7386.00元/吨,环比下跌1.85%;聚酯切片价格从6889.44元/吨涨至7057.00元/吨,环比上涨2.43%;甲醇价格从2369.44元/吨跌至2332.00元/吨,环比下跌1.58%;纯苯价格从7440.56元/吨涨至8120.00元/吨,环比上涨9.13%。

预计2024年第二季度,主粮价格或以震荡偏强走势为主;猪肉、鸡蛋价格或呈稳中偏弱态势;随着气温逐步回升,蔬菜市场供应量会稳步增加,价格总体呈回落态势;化工行业市场价格行情或将在震荡中徘徊运行。

THE END
1.小麦价格剧烈波动!各地涨跌互现频繁调整背后透露何种信号市场对于粮农来说,河南的小麦市场如果出现价格回落,可能意味着他们的销售收入会下降。但对于部分在价格回调时入场的购销商来说,这也是一个机会。毕竟,小麦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是常有的事,抓住合适的时间窗口,便能在低价时大量采购,待市场恢复时再出售。 面对价格波动较大的市场,农民和购销商都需要保持警觉,采取灵活的应对措https://news.china.com/socialgd/10000169/20241205/47707025_1.html
2.小麦价值暴跌的原因是什么?这种暴跌对农业市场有何影响?近期,小麦市场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价值暴跌,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要深入理解这一现象,首先需要探讨导致小麦价格急剧下跌的几个关键因素。 供需失衡是导致小麦价格暴跌的首要原因。近年来,全球小麦产量持续增长,尤其是在主要生产国如俄罗斯、美国和欧盟,丰收的年份使得市场供应量大幅增加。与此同时,需求方面并未同步增长,https://m.hexun.com/futures/2024-11-04/215340475.html
3.为什么小麦价格持续下跌?今年以来,国内小麦市场供大于求、价格持续下行,这种情况在历史同期相对少见,原因有哪些。记者了解到,由于去年山东小麦大丰收,加之质量较好,国家托市收购并未启动,使得目前市场小麦存货较多,不少贸易商手中仍http://m.cnhubei.com/content/2023-04/12/content_15692972.html
4.粮价大跌:悬在中国农民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所以本月刚去世的中国农村改革之父杜润生有这样一句话:“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今年入秋以来,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玉米价格平均下跌20%以上,最高跌幅相比去年达30%;而小麦在国庆前也经历了一轮断崖式下跌。目前水稻https://m.gelonghui.com/p/38242
5.小麦价格普遍下跌!什么情况?–北方农资网小麦价格普遍下跌!什么情况? 今年小麦品质好,粮食储备企业、贸易企业、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小麦价格稳中有升,优质小麦品种在市场化收购中脱颖而出,销路好、价格高,逐步走出“优粮优价”行情。目前,六大小麦主产区中,湖北、安徽、江苏三省已启动小麦低收购价收购,有效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的线,http://www.bfnz.cn/3872.html
6.需求转淡叠加玉麦价差扩大9月下旬小麦价格或仍偏下调在面粉厂集中调价的背景下,9月下旬国内小麦价格震荡下行,下跌幅度累计在0.01-0.015元/斤。究其原因,中秋节后面粉需求转淡,而玉米价格下跌,玉麦价差扩大,贸易商心态受影响,部分粮商售粮积极,而部分面粉企业到货量大于加工量,因此下调收购价格。 短期来看,国庆前,小麦市场利好仍不强,价格局部仍有窄幅下调的可能。 https://wap.eastmoney.com/a/202409253191082770.html
7.天气利于小麦生长麦价仍有下跌空间玉米价格作为小麦价格的底部,近期走势偏弱,打压小麦价格。目前来看,小麦、玉米价差仍在300元/吨以上,小麦基本退出饲用领域,在今年年度间供需结余同比大幅增加的预期下,预计小麦价格仍有下跌空间。 政策性小麦拍卖方面,2月8日投放2016~2017年产最低收购价小麦9.963万吨,全部成交,最高成交价3070元/吨,最低成交价2630https://www.xjxnw.com/m/html/information/infor_win.html?id=1845394